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第25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达标检测.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8287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第25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达标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第25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达标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第25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达标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第25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达标检测一、选择题(xx天津一模)读“我国新三大地带”划分方案图,回答12题。1关于A地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B位于我国最大的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C地广人稀,可垦耕地多,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瓜果和蔬菜生产基地D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目前和将来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2关于B地及所属地带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B地资源丰富,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是我国最发达的工业区,要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B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吸收中西部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C发挥该地资源和人口优势,重点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D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能源生产基地解析:第1题,我国西北地区地广人稀,但由于气候干旱而耕地资源少;西北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瓜果基地,但不是蔬菜基地。故C错误。第2题,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发达,是中西部人口主要的迁入地,由于西部生态脆弱,人口、环境压力大,中西部人口迁往东部可减轻中西部的压力,故B正确。东部沿海地区资源短缺,主要发展方向是外向型和技术型产业。答案:1.C2.B (xx成都二诊)下面是环渤海三省二市xx年产业结构表。据表回答34题。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第一产业(%)1.01.712.89.59.3第二产业(%)23.5535255.852第三产业(%)75.545.335.234.738.73.导致北京与其他四省(市)产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城市职能 B交通运输条件C劳动力素质 D矿产资源条件4该地区的第二产业以钢铁和石油工业为主。其主导因素是()A水陆交通便利B矿产资源丰富C有大量廉价劳动力D技术力量雄厚解析:第3题,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第三产业必然发达,故城市职能决定其产业结构不同于其他省市。第4题,环渤海区域铁矿、石油、煤炭等资源丰富,所以第二产业主要以钢铁和石油工业为主。答案:3.A4.B(xx山西考前质测)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图,完成56题。5影响产业结构由M阶段向N阶段演进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 B政策 C人才 D市场6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 ()A纺织、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部门消失B工业部门的种类日趋多元化C资源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渐降低D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攀升解析:第5题,图中M是高精加工工业、N是知识密集产业,而知识密集产业的关键要素是人才。第6题,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不断出现新型的工业类型,同时原有的工业类型依然会存在,只是在产业中的比重会有所降低,则工业部门的种类日趋多元化。图中显示不同的经济时代都倚重资源条件,只是资源类型有所差异。到后工业经济时代,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大,工业产值占GDP比重会有所降低。答案:5.C6.B7(xx东北三校二模)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把构建低碳城市作为提升城市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截止到2011年11月,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低碳城市,已经形成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格局,读“中国低碳城市分布图”,关于图中低碳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现低碳经济的途径有差别B均位于经济发达的地区C所在地区能源矿产十分丰富D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较大解析:选A。图中规划建设的低碳城市覆盖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各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发展条件和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故实现低碳经济的途径也有差别。(xx昆明一中高三测试)读“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分布图,图中为海洋性气候区,为海洋性过渡气候区,为大陆性过渡气候区,为大陆性气候区。回答89题。8关于图中甲地区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地势B海洋性过渡气候经度位置C大陆性过渡气候纬度位置D大陆性气候地形、地势9下列关于各类气候区气候资源的评价正确的是()A类地区纬度低,太阳能资源最丰富B类地区雨热同期,适于谷物生产C类地区降水均匀,洪涝灾害少见D类地区气温年较差大,利于农作物生长解析:第8题,图中甲地区位于我国四川盆地,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其北部山脉(秦岭)和盆地地形的影响。第9题,类地区气候湿热,降水天数较多,日照时间短于北方地区,太阳能资源并非最丰富;类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旱涝灾害多发;类地区气温年较差大,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答案:8.A9.B(xx长沙质检)读甲、乙两河流域等高线(单位:米)分布图,回答1011题。10下列有关甲、乙两河的说法,正确的是()甲河的含沙量大于乙河 甲河年径流量小于乙河甲河的汛期长于乙河 两河流属于同一水系A B CD11甲、乙两河所处的地形区分别为()A关中平原、江汉平原 B湟水谷地、江汉平原C华北平原、汉中谷地 D汾河谷地、汉中谷地解析:第10题,甲河为渭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流域内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乙河为汉江,流经江汉平原,流域内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正确;甲、乙两河分别属于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第11题,根据经纬度可知,甲、乙两河所处的地形区分别为关中平原和江汉平原。答案:10.B11.A二、综合题12读甲、乙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甲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25经线以东地区等温线分布的特点。 (2)简述图乙中所示国家的地形特征。 (3)填表完成图中两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并分析由此造成的汛期差异。补给类型汛期差异河流河流(4)说明甲、乙两图中A、B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两者的共同特征。解析:(1)125经线以东地区等温线的弯曲状况不一致,因此描述时应分段进行,东段等温线数值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而西段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减;从等温线分布疏密看,内陆和沿海差异显著。(2)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定,图乙所示国家为法国;据河流流向可确定该国地势特征;根据地势高低和欧洲西部地形分布,可推测该国地形类型。(3)河流为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由于东北地区冬季比较寒冷,地面积雪较多,到了春季气温升高,地面积雪融化,河流会出现春汛;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河流形成夏汛。河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多雨,河流无明显汛期。(4)我国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阔,土壤肥沃,机械化水平高,适于发展商品谷物农业;而法国的西北部地区靠近大西洋,海洋性气候显著,适合发展乳畜业。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共同特征为面向市场,商品率高;技术水平较高;产值高等。答案:(1)等温线数值东部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西部由南向北递减;东部沿海较为稠密,内陆较为稀疏。(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西北部以平原、盆地为主。(3)补给类型汛期差异河流以雨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春汛和夏汛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无明显汛期(4)A地为商品谷物农业,B地为乳畜业。共同特征:面向市场,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产值高。13(xx河南新乡、许昌三模)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阅读以下材料,完成有关问题。材料一湖南省、广东省简图。材料二广东、湖南两省的区域综合发展指标。地区年度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三类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三类产业就业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广东198024933.241.125.770.617.212.2480xx21 7016.349.544.232.039.728.323 603湖南198019242.340.217.577.014.18.9365xx6 47319.440.240.448.621.529.99 616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0年xx年)。材料三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装备、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1)比较湖南、广东两省地势特征的显著差异。(2)依据材料二,比较广东、湖南两省区域发展差异的具体表现。(3)根据材料分析,湖南、广东两省在重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解析:(1)湖南与广东交界处有南岭,故湖南南高北低、广东北高南低。(2)由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可看出经济发展速度,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可看出两地经济发展水平,由第二产业比重数据可看出工业化程度,由二、三产业比重可看出三类产业结构层次。(3)湖南有资源优势,广东有资金、技术优势。答案:(1)湖南省总体上南高北低,广东省总体上北高南低。(2)与湖南省相比,广东省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工业化程度高;城市化水平高;三类产业结构层次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或答:与广东省相比,湖南省经济发展速度慢;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工业化程度低;城市化水平低;三类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第二、三产业比重小)。(3)湖南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煤炭、水能等资源,可为广东提供重化工业所需的原料和能源。广东为湖南提供资金、技术;湖南可承接广东部分产业的转移。共同培育品牌,共同建立销售网络,开拓国内外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