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53课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国际关系知能演练全面提升.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8252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53课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国际关系知能演练全面提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53课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国际关系知能演练全面提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53课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国际关系知能演练全面提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53课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国际关系知能演练全面提升1(xx武汉调研)漫画是艺术化的史料,对于探究历史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阅读下列两幅漫画,回答问题。材料一说明:漫画中的人物磨刀霍霍,而砧板上的“公鸡”却并不担心。材料二说明:希特勒以“牙医”的身份出现,对着座位上仅剩下的一个病人(英国)喊到:下一个!墙上的帽子写着波兰、挪威、丹麦、比利时、法国(1)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讽刺“公鸡”所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并简述其理由。(2)据材料一、二分析英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材料中“公鸡”把希特勒当作素食主义者,公鸡寓意英法等国,在二战前他们奉行“绥靖政策”;第二小问要结合英法两国实施绥靖政策的目的和结果两方面分析。第(2)问要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总结变化及原因。答案:(1)政策:英法的绥靖政策。理由:英法的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行为,欺骗了世界舆论与人民,并最终也使自己成为了受害者。(2)变化:由绥靖政策到积极抵抗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原因:绥靖政策的破产;德国对西欧的一系列侵略;英国受到来自德国的严重威胁。2(xx山东临沂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6年5月底,英、德之间爆发的日德兰海战是一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被称为“大炮巨舰”的高峰。在战斗中,英国出动了约150艘军舰,德国出动了约100艘军舰。虽然最后英国舰队的损失大于德国舰队,但英国海军仍然掌握着制海权,迫使德国海军龟缩在海港中,只能派出潜艇四处活动,寻机击毁英国的舰船。材料二中途岛海战在二战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战争中美日双方的兵力对比极其悬殊:日本方面集结了8艘航空母舰,11艘战列舰,80余艘巡洋舰、驱逐舰和700余架舰载机;美国方面3艘航母,23艘巡洋舰和驱逐舰,200余架舰载机。结果美军用1艘航母和100余架飞机的代价,使日军损失了4艘航母、300余架飞机和大量训练有素的飞行员。之后,日军开始丧失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摘编自20世纪著名的世界海战(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两次海战的异同。(2)有人从这两次海战中得出认识:战争中,战略的胜利往往比战术的成果更重要。试再举一例加以说明。解析:(1)相同点从材料一中“虽然最后英国舰队的损失大于德国舰队,但英国海军仍然掌握着制海权”和材料二中“之后,日军开始丧失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的信息可归纳出失败的一方都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不同点从材料二中“战争中美日双方的兵力对比极其悬殊”“结果美军用1艘航母和100余架飞机的代价,使日军损失了4艘航母、300余架飞机和大量训练有素的飞行员”等信息可概括出中途岛海战规模更大,双方兵力对比更加悬殊;中途岛海战中出现了航母战斗群,在争夺制海权的同时也争夺制空权。(2)抓住题干要求“战略的胜利往往比战术的成果更重要”,举例和说明符合题干要求即可,如日军突袭珍珠港,在战术上日军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但战略上这一事件把美国拖入二战,客观上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失败。答案:(1)同:失败的一方都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异:中途岛海战规模更大,双方兵力对比更加悬殊;中途岛海战中出现了航母战斗群,在争夺制海权的同时也争夺制空权。(2)举例:1941年12月,日军突袭珍珠港。说明:战术上,日军重创美太平洋舰队,取得重大胜利;但战略上,日本的行动把强大的美国拖入二战,客观上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加速了日本的失败。(举例和说明只要能符合题意即可)3(xx郑州高三质量预测)集体安全是一种保障所有国家生存与国际和平的制度。在这种机制下,每个参与国都认为破坏和平是对所有参与国共同的挑战,即参与国认为其他国家的安全是所有国家的安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2)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4)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至符合维持国内安全所需的最低限度。(5)对所有殖民地的要求做出自由的、坦率的和绝对公正的调整(14)为了大小国都能够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联盟。(美国)威尔逊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1918年不符合有关国家人民的愿望,不得改变他们的领土状况;所有国家的人民,愿意在何种形式的政府之下生活,都有权自由选择在公海上不受阻碍地自由地航行;任何国家如侵略威胁他人,则须解除其军备。大西洋宪章1941年8月材料二既然大地上各个民族之间普遍已占上风的共同性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以致在地球上的一个地方侵犯权利就会在所有的地方都被感觉到;所以,世界公民权利的观念就不是什么幻想的或夸诞的权利表现方式,而是为公开的一般人类权利、并且也是为永久和平而对国家权利与国际权利的不成文法典所作的一项必要性补充。唯有在这种条件之下,我们才可以自诩为在不断地趋近于永久和平。康德论永久和平(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大西洋宪章比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在构筑集体安全方面更为务实。(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集体安全的展望有何看法。解析:本题考查凡尔赛体系的构建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中的大西洋宪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1)题干问大西洋宪章较之于威尔逊“十四点原则”在集体安全方面努力的务实性,即大西洋宪章在集体安全方面的进步性、可操作性,也即威尔逊计划的不可操作性。注意其动机,即想称霸世界,这使得他的计划最终难以实现。而大西洋宪章则是搁置意识形态、制度差异,共同抗击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显然更容易为国际社会所支持。(2)由材料二可以看到大国在国际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由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人类的和平,需要超越制度,超越民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与安全。答案:(1)说明:威尔逊企图通过建立国际联盟,在政治上干预与控制战后世界局势, 参与瓜分世界的殖民地。因此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大西洋宪章中对“所有国家”的强调,摒弃了意识形态的隔阂,有利于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抗击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大西洋宪章公布之后签订的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2)看法:集体安全需要大国负责任地参与,需要建立彼此的互信;人类共同利益应高于国家、民族利益,要有世界眼光。4(xx河北邯郸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反法西斯国家签字的联合国家宣言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其他有关国际协议都规定同盟国家不得与敌国单独媾和,对日和约应先经中、苏、美、英四国外长会议准备,并采取大国一致原则签订全面对日和约。材料二1951年9月4日,美国召集了许多同盟国在旧金山召开了与日媾和会议,朝鲜、中国没有受到邀请。南斯拉夫、印度、缅甸受到邀请但拒绝参加会议。与会的48个同盟国于8日签署了与日媾和条约,即旧金山和约。和约主要内容:盟国承认日本对其领土和领海有完全的主权;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日本同意将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等置于联合国托管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日本得自愿加入集体安全协定;盟国可与日本缔结双边协定在日本驻军;盟国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在和约签订的当天,美国与日本还签订了日美安全条约。参加会议的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反对条约的内容,拒绝签字;越南、朝鲜、蒙古宣布不承认该条约;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也不承认旧金山和约的合法性。以上材料均出自世界现代史(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政府不承认旧金山和约的理由。(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旧金山和约的影响。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可知,要对日媾和需集体行动且中美英苏大国一致,因而美国组织签署旧金山和约不符合相关国际文件规定,即没有集体行动,没有做到大国一致;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被日本侵略最严重的中国和朝鲜被挡在对日和约之外,显然不合理。第(2)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旧金山和约,美国排挤大批社会主义国家,因而改变了战后的国际秩序;由材料二中的“盟国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在和约签订的当天,美国与日本还签订了日美安全条约”可以看出美国对日态度转变,由对抗走向结盟,进而扶植日本,没有全力铲除军国主义,这为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埋下了祸根;免除日本战争赔款,引发了日本和被侵略国的新矛盾;“日本同意将琉球群岛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侵犯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答案:(1)理由:媾和条约是美国等国单方面发起;主要受害国家中国、朝鲜没有收到邀请;一些相关国家拒绝参加会议;条约中的一些内容违背了国际协定。(2)影响:改变了战后国际秩序;日美由对抗走向结盟;加剧了战后国际紧张局势;引发了日本和被侵略国的新矛盾;为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埋下了祸根;侵犯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5(xx山东淄博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总结历史上战争与和平的经验教训,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要想从越南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首先必须承认我们的失败我们对敌友分析上的失误,反映出我们完全忽视了该地区的历史、文化、人民的政治信仰及其领导人的个性特征与习惯。在我们与苏联不断发生的对抗中,也经常出现这种失误如在柏林、古巴、中东等问题上前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1996年)(1)列举美苏在柏林、古巴问题上的对抗事件。(2)概括材料中的观点,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历史启示。解析:(1)该问直接联系美苏冷战的基本史实回答即可。(2)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信息“要想从越南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完全忽视了该地区的历史、文化、人民的政治信仰及其领导人的个性特征与习惯”以及利用材料出处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进行总结即可,语言要简明扼要;第二小问,结合第一小问的观点得出启示。答案:(1)事件: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2)观点:美国不应忽视对抗地区的历史文化、政治信仰等差异。启示:相互尊重、承认差异,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与人民的选择;不恃强凌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国,才能避免冲突,实现和平。6(xx云南毕业班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5xx年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使否决权次数基本情况领域时段分布情况常任理事国分布情况合计194519891990xx苏联(俄罗斯)美国中国英国法国和平解决争端和国内冲突1749646633218183会员国加入5959051620059其他47131120194660摘编自黄海莉、门洪华否决权机制及其未来材料二作为台湾当局的“邦交国”危地马拉自1993年开始,每年度在联合国与他国一起签署有关支持台湾重返联合国的提案。在中国政府多次敦促和警告之下,危政府没有改变态度。1997年1月10日,在安理会审议关于向危地马拉派遣维和军事观察员的决议草案时,中国投了否决票。此后,经过双方多次磋商,危政府许诺遵守“一个中国”原则,1998年1月20日,中国政府投票同意决议。美国华盛顿邮报撰文称:“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开始采取积极反对的立场。” 摘编自赵磊建构和平中国对联合国外交行为的演进(1)否决权制度是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制度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否决制度形成的背景。根据材料一,概括1945xx年否决权行使情况的主要特点。(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评中国对危地马拉决议否决权的行使。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以从联合国建立是二战后期美苏实力相当的情况下,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建立的比国联更为严密的国家组织,来回答;第二小问从材料一图表中数据的变化和美、苏、中、英、法行使权力的情况可以总结出特点。第(2)问,结合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可知中国行使否决权既坚持国家主权原则又尊重联合国维护和平的宗旨。结合材料二中危地马拉对华的行为的变化可知中国行使否决权体现了原则性与策略性相结合;再从中总结出中国的行为体现了作为政治大国的负责任的态度。答案:(1)背景:总结国联失败的教训;二战改变了大国的力量对比;战后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特点:和平解决争端和国内冲突问题为主;苏联和美国投否决票最多,中国最少;冷战时期否决权使用次数远远大于冷战结束后;英、法与美国步调常常一致。(2)简评:中国行使否决权既坚持国家主权原则又尊重联合国维护和平的宗旨;中国行使否决权体现了原则性与策略性相结合;中国慎用否决权,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