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C单元 细胞的代谢(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82438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C单元 细胞的代谢(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C单元 细胞的代谢(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C单元 细胞的代谢(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C单元 细胞的代谢(含解析)C1 酶、ATP及代谢类型2C2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11C3 植物的水分代谢与植物的矿质营养18C4 细胞呼吸21C5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及光合作用31C6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和提高光能利用率38C7 C3、C4植物45C8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45C9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55C10 生物固氮55C11 细胞的代谢综合55C1 酶、ATP及代谢类型23. C1(xx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图甲表示酶催化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该酶促反应生成氨基酸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图甲A.图甲中b表示二肽 B.图甲中a与b结合后,a的形状会发生变化C.适当降低温度,图乙中的M值不变D.图乙中cd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酶的数量有限【知识点】酶的作用。【答案解析】D解析:由图甲可知b分解成两个氨基酸,可知a是酶,b是二肽,故A正确;a是酶,酶与蛋白质结合过程中,酶会发生形变,但是最后又回到原来状态,故B正确;降低温度只能影响到达平衡的时间,不能改变反应平衡点,C正确;到达平衡点后影响因素主要是底物的量有限,不是酶的数量有限,D错误。【思路点拨】理解酶促反应的过程、影响因素。24.C1 (xx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试验编号探究课题选用材料与试剂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过氧化氢溶液 新鲜的肝脏研磨液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碘液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蔗糖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碘液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本尼迪特试剂 A.实验 B.实验 C.实验 D.实验【知识点】教材实验。【答案解析】B解析:过氧化氢受热会加快分解,不宜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一般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过氧化氢受热会加快分解,不宜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一般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正确;酶具有专一性,淀粉在蔗糖的作用下不会分解,C错误;淀粉不但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在酸的作用下同样发生水解,碘与氢氧化钠也能发生化学反应,故研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选用淀粉作为底物,也不宜选用本尼迪特试剂来检测, D错误。【思路点拨】理解不同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条件原理及过程。7.C1 (xx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1982年科学家在四膜虫体内发现一种基本组成单位为核苷酸的核酶,并因此获得1989年诺贝尔奖。下列有关核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酶为单链结构 B该酶被水解的终产物是脱氧核苷酸C该酶与底物作用后仍具有催化作用 D真核细胞的核糖体RNA来自核仁【知识点】酶【答案解析】B解析:该核酶的本质是RNA,该酶被水解的最终产物是磷酸、核糖、四种碱基。【思路点拨】根据酶的本质及作用分析。5C1(xx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下列关于ATP与ADP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分子中含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BATP的化学元素包括了C、H、O、N、PC需氧呼吸过程中, ATP的产生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导致ADP含量升高【知识点】ATP【答案解析】B解析:ATP中含有核糖,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产生ATP没有氧气的参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为协助扩散,不需ATP。5C1(xx江西鹰潭高二下学期期末)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催化剂,ATP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图是ATP中磷酸键逐级水解的过程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合成的ATP比线粒体内合成的用途单一B酶ac催化的反应(底物的量相同),产生最少的是过程C若要探究酶b的最适宜pH,实验的自变量范围应偏酸性D直接控制酶a合成的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知识点】ATP和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答案解析】D解析:由图分析得知:为ADP、为ATP、是腺苷、是磷酸、能量和断裂的都是高能磷酸键,III断裂的是普通化学键、叶绿体中只由类囊体膜上能合成ATP,线粒体的基质和内膜上都能合成ATP,A正确;为ADP、为ATP、是腺苷、是磷酸、能量和断裂的都是高能磷酸键,III断裂的是普通化学键,B正确;由图所示,酶b的适宜PH的变量范围应呈偏酸性,C正确;直接控制酶a合成的物质是m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错误。【思路点拨】。理解ATP和酶的相关知识并能应用。33. C1 (xx宁波高二八校联考)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录时,RNA聚合酶能与mRNA的启动部位相结合 B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 C酶与ATP均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 D酶的形状一旦发生改变,酶将失去生物学活性【知识点】酶和ATP【答案解析】B解析:转录时,RNA聚合酶能与DNA的启动部位相结合,ATP没有专一性,低温时酶的结构有所改变,但并没有发生变性。【思路点拨】根据有关酶ATP的作用分析。4C1 (xx宁波高二八校联考)下列有关ATP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中的“A”与碱基“A”是同一种物质B冬季人体内酶的活性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降低C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DATP含有核糖,而酶不可能含有核糖【知识点】ATP与酶【答案解析】C解析:ATP中的A表示腺苷,人体是恒温动物,因而正常人体内酶的活性不会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有的酶是RNA,其中含有核糖。【思路点拨】根据ATP的结构简式及酶的本质等知识分析。26C1 (xx成都高三摸底考试)下列有关果胶酶及与果胶酶实验探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果胶酶的用量时,pH、温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底物浓度一定时,果胶酶的用量越大,滤出的果汁就越多C可以用相同时间内过滤得到的果汁体积来确定果胶酶的用量D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纤维素分解酶等【知识点】酶的特性【答案解析】C解析:探究果胶酶的用量时,PH、温度会影响实验结果,PH、温度要相同且适宜,A错误;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酶用量的增大,酶促反应速率加快,滤出的果汁增多,当酶用量达到一定值,底物成为限制因素,再增加酶的用量,反应速率也不再增大,滤出果汁不再增多,B错误;相同时间内过滤得到的果汁体积可以反映酶的用量,C正确;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D错误【思路点拨】把握所学生物学知识,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16C1 (xx成都高三摸底考试)某物质常温下能分解果肉细胞壁中的果胶,提高果汁产出量,使果汁变得清亮,对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氨基酸和核苷酸组成 B能分解果肉细胞壁中的纤维素C在低温条件下会失去活性 D在蛋白酶作用下可能会被降解【知识点】酶的作用与本职【答案解析】D解析:有题意可知,能分解细胞壁的果胶,说明该物质是果胶酶,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所以能被蛋白酶降解,故选D。【思路点拨】考察对酶的理解。54. C1(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下表是某同学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代表试管,代表实验 步骤。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abcd淀粉溶液2 ml蔗糖溶液2 ml唾液淀粉酶溶液2 ml唾液淀粉酶溶液2 ml5065 温水中水浴加热10 min将c倒入a,将d倒入b5065 温水中水浴加热10 min加入现配的斐林试剂溶液2 ml37 恒温水浴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A.淀粉酶的用量属于自变量 B.和会影响酶的活性C.、和的温度设置错误 D.和的顺序有误【知识点】酶的专一性实验【答案解析】A解析:从表格中看出只有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这一组变量,实验是验证酶的专一性,唾液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淀粉酶的用量属于无关变量,A错误;酶需要适宜的条件,温度和PH,B正确;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37,先让酶与反应物都在适宜温度下反应,最后与斐林试剂在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37恒温水浴,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C正确;斐林试剂在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应先加斐林试剂再水浴加热,D正确。【思路点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51.C1 (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有两项与此相关的实验,其实验条件均设置为最适条件实验结果如下:实验一酶浓度0%1%2%4%5%(乳糖浓度为10%)相对反应速率02550100200实验二乳糖浓度0%5%10%20 %30%(酶浓度为2%)相对反应速率025506565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一如果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B.实验一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C.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D.实验二若提高反应温度条件5,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知识点】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答案解析】C解析:实验一如果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可能先增加后基本不变,A错误;实验一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不变,因为酶的数量是有限的,B错误;实验二中表格分析乳糖浓度大于20%时,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C正确;实验温度为适宜温度,酶的活性最强,若提高反应温度条件5,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D错误。【思路点拨】掌握影响酶促反应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图表提取有价值信息。52. C1(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如下左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A.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知识点】酶促反应【答案解析】C解析:有气体产生,可知H2O2被分解,可推测土豆子有过氧化氢酶,A正确;增加酶的量,酶促反应加快,B正确;土豆片中的过氧化氢酶能重复利用,只要有H2O2,反应就能进行。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H2O2已分解完,C错误;减少误差应控制无关变量,D正确。【思路点拨】理解酶的特性及酶促反应。40. C1(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表1所示为探究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实验,表2所示为探究酶的专一性的实验。据表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表l操作步骤操作方法试管A试管B试管C1加淀粉酶溶液l mLl mLl mL2温度处理6010003加淀粉溶液2 mL2 mL2 mL4加碘液2滴2滴2滴表2操作步骤操作方法试管D试管E1加淀粉溶液2 mL2加蔗糖溶液2 mL3加斐林试剂2 mL2 mL4加淀粉酶溶液l mLl mLA.表1所示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温度B.表2所示实验应该先加酶溶液后加本尼迪特试剂C.表l所示实验的观察指标不能用碘液检测D.表2所示实验加入斐林试剂后要水浴加热【知识点】酶的专一性实验【答案解析】C解析:表1所示实验只是温度不同,则自变量是不同温度,A正确;表2所示实验应该先加酶溶液,后加本尼迪特试剂,检测是否有还原性糖生成,B正确;表l所示实验的因变量是淀粉分解的程度,观察指标用碘液检测时是否出现蓝色以及蓝色的深浅;C错误;检测是否有还原性糖生成,另外还需要水浴加热,D正确。【思路点拨】理解实验的对照原则及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41.C1 (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下列关于酶催化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温降低分子运动速度,抑制酶的活性B.高温激发酶的活性,提高酶促反应速度C.增大底物的浓度,酶促反应速度可以持续上升D.增加酶的物质量,酶促反应的产物量随之增加【知识点】酶促反应【答案解析】A解析:低温降低分子运动速度,从而抑制酶的活性,A正确;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温度可以提高酶促反应速度,但温度过高会使酶的活性丧失,降低反应速度,B错误;增加底物浓度,酶促反应速度还收酶浓度的影响,酶促反应速度不会持续上升,C错误;增加酶浓度,酶促反应还受底物的影响,D错误。【思路点拨】掌握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及作用原理。42.C1 (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时,需将底物和酶分别在同等温度下处理后再混合B.低温和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是相同的,而过酸过碱对酶活性的影响是不同的C.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实验中应严格控制酶作用时间,因此待酶作用完后立即煮沸失活D.解旋酶作用于碱基对间的氢键【知识点】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答案解析】B解析:探究果胶酶的最适宜温度时,需将底物和酶分别在同等温度下处理后再混合,A正确;低温降低酶的活性,而高温、过酸、过碱会使酶的活性丧失,对酶活性的影响是相同的,B错误;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实验中应严格控制酶作用时间,因此待酶作用完后立即煮沸失活,C正确;解旋酶作用于碱基对间的氢键,D正确。【思路点拨】掌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酶的作用。43. C1(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容器内,调整PH至2.0 , 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知识点】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答案解析】A解析:容器内的PH值为2.0适于胃蛋白酶,不适于唾液淀粉酶,乳清蛋白和唾液淀粉酶均是蛋白质,被胃蛋白酶分解成多肽,导致容器内的剩余物质是淀粉、胃蛋白酶、多肽和水。故选A。【思路点拨】理解酶的适于条件及酶的本质。44. C1(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酶的活性部位往往与底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具有特殊的匹配关系,当酶与底物结合时, 启动化学反应的发生。下列叙述能用图示解释的是( )A.酶具有高效性 B.发挥作用后酶被分解C.酶可在细胞处发挥作用 D.酶的结构改变可能影响其活性【知识点】酶的特性【答案解析】D解析:从题意和图示看出,图示过程可解释酶的结构改变影响酶活性的原理,D正确,ABC图中均为涉及,均错误。【思路点拨】理解并掌握酶的特性。45. C1(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A.线粒体的内膜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C.内质网的膜 D.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知识点】ATP的合成【答案解析】C解析:线粒体的内膜是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有ATP的生成,A正确;叶绿体光反应阶段有ATP的生成,B正确;内质网是脂质合成与蛋白质的加工场所,无ATP生成,C错误;蓝藻进行光反应产生ATP,D正确。【思路点拨】掌握ATP的产生部位。46. C1(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变的过程中( )A.速率是稳定不变的 B.都有水的产生C.催化反应的酶不同 D.反应的部位都相同【知识点】ATP与ADP转化【答案解析】C解析:细胞中ATP与ADP的转化在不同细胞中速率不同,A错误;转化过程中没有水的生成,B错误;催化二者转化反应的酶不同,C正确;二者反应的的部位不同,D错误。【思路点拨】掌握ATP与ADP的转化过程。47. C1(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下列与ATP和酶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TP的合成离不开酶的催化 B.酶的合成不需要ATP提供能量C.ATP与绝大多数酶的组成元素存在差异 D.活细胞中通常都能合成酶和ATP【知识点】酶与ATP【答案解析】B解析:ATP与酶关系密切,ATP的合成离不开酶的催化,A正确;酶的合成需要ATP提供能量,B错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与ATP在元素组成上有差异,C正确;活细胞正常代谢,通常都能合成ATP与酶,D正确。【思路点拨】理解ATP与酶的关系。48. C1(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下列有关ATP和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3,P代表磷酸基团B.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酶促反应速率往往受温度、pH和底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D.用固定化酶降解农田中有机磷农药,无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知识点】ATP与酶【答案解析】A解析:ATP中的A代表腺苷,T代表3,P代表磷酸基团,A错误;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正确;酶促反应速率往往受温度、pH和底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C正确;用固定化酶降解农田中有机磷农药,无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D正确。【思路点拨】掌握ATP的结构与酶的特性。37C1(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图甲是H2O2酶活性(v)受pH影响的曲线, 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t)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B适当降低温度,e点不移,d点右移 C.pH=c时,e点为0. D.H2O2量增加,e点不移,d点左移【知识点】酶和酶活性的影响因素【答案解析】B解析: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所需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乙图中d点表示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所需时间,e点表示化学反应的平衡点。pH由ba时或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到达化学反应平衡所需的时间延长,但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所以d点右移,e点不移,A错误、B正确;pHc时,过碱条件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不能催化H2O2水解,但H2O2在常温下也能分解,所以e点不为0,C错误;H2O2量增加时,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所需时间延长,同时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升高,即e点上移,d点左移,D错误。【思路点拨】掌握影响酶促反应因素的基础上考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理解能力。21.C1 (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有关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A.ATP的合成与分解都需要酶的催化但不都需要水作为反应底物B.ATP和葡萄糖都含有能量但不都是有机物C.ATP的合成不都需要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但都需要氧气D.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可以产生ATP但不一定都能产生H【知识点】ATP的合成【答案解析】A解析:ATP合成的原料是ADP和Pi,ATP水解的原料是ATP和H2O,A正确;ATP和葡萄糖都有C元素,属于有机物,B错误;ATP的合成可通过光合作用,不需氧气,C错误;线粒体中既可产生ATP也能产生H,但叶绿体中的类囊体是光反应的场所,能产生ATP和H,D错误。【思路点拨】掌握ATP性质及其合成途径。11. C1(xx哈尔滨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为了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在试管中加入了某反应底物和相对应的酶,环境及其试管中物质的温度都保持在10,利用下图装置对试管进行缓慢的加热,使温度缓慢的上升。根据此实验该同学画出了下面四个曲线图,其中错误的是【知识点】酶【答案解析】C解析:酶在最适温度下催化活性最强,反应底物被分解,没有剩余量,超过最适温度后,随温度升高,酶活性下降,但反应物全部被分解,不会再有。【思路点拨】根据酶的作用特点及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分析。12. C1(xx哈尔滨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有关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ATP与ADP的转化速率加快 BATP和葡萄糖都能为生命活动直接能供 CATP的合成不都需要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但都需要氧气 D线粒体和叶绿体产生ATP都能还原C3【知识点】ATP【答案解析】AC2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9C2(xx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不同的物质通过膜的方式不同,下列有关物质通过膜的方式叙述正确的是A分泌蛋白的分泌需要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B小分子物质都通过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内CmRN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通过核膜D离子都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进入细胞内【知识点】物质的跨膜运输【答案解析】A解析:小分子离子大多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mRNA通过核膜上核孔进入细胞质;有些离子可通过离子通道(被动运输)进入细胞内。【思路点拨】根据不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比较分析。5C2(xx宁波高二八校联考)将洋葱表皮细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并测定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物质M溶液浓度通入空气前吸收速率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30 mmol/L3 mmol/min3 mmol/min50 mmol/L3 mmol/min3 mmol/min对表中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简单扩散 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细胞吸收M需载体蛋白的参与 D细胞吸收M所需能量供应不足【知识点】物质的跨膜运输。【答案解析】C解析:从表中可知,物质M在不同浓度下通入空气前后的吸收速率都不变,说明物质M的吸收不是简单扩散,因简单扩散随浓度增大吸收速率会增大,也不会是主动运输,不受能量影响,因通入空气使供能增加,但吸收速率并不增加。【思路点拨】根据表中信息结合自由扩散及主动运输的特点进行分析。30C2 (xx成都高三摸底考试)科学家将分离得到的一种动物细胞的细胞膜放在特制的槽中央,等分槽两侧的蒸馏水。当他将稀释的乙酸放入一侧时,发现另一侧槽中的pH没有变化。将动物细胞磨碎成匀浆,过滤出细胞器和膜的碎片,然后再将滤液提取物加到含乙酸的一侧,这时发现另外一侧的pH下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最合理的解释是A滤液提取物中含有脂质 BH+通过自由扩散跨膜CH+通过协助扩散跨膜 DH+通过主动运输跨膜【知识点】物质跨膜运输【答案解析】D解析:由题意可知,将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分隔两边装蒸馏水的槽乙酸放入一侧时,发现另一侧槽中的PH没有变化,说明离子运输方式不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将动物细胞匀浆磨碎,过滤出细胞器和膜的碎片,然后再将滤液加到加过乙酸的一侧,这时发生另外一侧的PH下降,说明细胞匀浆提供ATP,则为主动运输,故选D【思路点拨】解题的突破口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49. C2 (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固体物质 B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易化扩散C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转运D.胞吐过程一定会发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知识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答案解析】D解析:被细胞胞吞的可以是固体物质,也可以是液体,A错误;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胞吐,B错误;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也有可能是协助扩散,C错误;胞吐过程一定会发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D正确。【思路点拨】掌握不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区别。38.C2 (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下列对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物质甲进入细胞需要能量B.物质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的参与C.若图示为肝细胞的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D.由参与的物质运输方式不一定为主动运输【知识点】物质跨膜运输【答案解析】A解析:从图示看出,膜上边有糖蛋白,说明是膜外侧,甲进入细胞是顺浓度梯度,不需要能量,A错误;物质乙是逆浓度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B正确;若为肝细胞,尿素运输方向由内到外,即,C正确;为载体,参与主动运输与协助扩散,D正确。【思路点拨】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特点。10C2(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D.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知识点】物质扩膜运输及胞吐【答案解析】B解析:主动运输的特点:从高浓度运到低浓度,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A正确; 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也要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进行细胞呼吸,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B错误;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C正确;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思路点拨】掌握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8C2(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知识点】物质的跨膜运输【答案解析】C解析:由图可知a曲线随着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运输速率不断增加,应该为自由扩散;b曲线开始随着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不断增加,一段时间后收到载体蛋白的限制不再增加;与载体蛋白有关的可能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跨过细胞膜,A错误;a为自由扩散,无载体蛋白,B错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故其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C正确;抑制细胞呼吸,能量产生减少,对b的转运速率可能有影响,但是对a没有影响,D错误。【思路点拨】能用曲线的形式描述跨膜运输方式。4C2(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葡萄糖穿越细胞膜进入红细胞的运输速度存在一个饱和值,该值的大小取决于( )A.细胞内的氧浓度 B.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数量C.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 D.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差值【知识点】物质跨膜运输【答案解析】C解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协助扩散的条件即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且膜的两侧具有浓度差(小分子物质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的),不需要能量的供应,故与细胞内氧的浓度和膜外糖蛋白数量无关,A、B项错误;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差增大,物质的扩散速度加快,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受载体数目的限制(膜上的载体达到饱和时),物质运输速度不再增加而保持稳定,C项正确,D项错误。【思路点拨】掌握协助扩散的条件及特点。5C2(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 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该细胞的是A.CO2 B.O2 C.K+ D.Na+【知识点】物质跨膜运输【答案解析】C解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例如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膜;协助扩散,例如葡萄糖穿过红细胞的细胞膜;主动运输,例如 Na 、K 穿过细胞膜。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人体肝细胞K+浓度高于细胞外,吸收K+是逆浓度, Na+低于细胞外进入细胞是顺浓度,所以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该细胞的是K+ ,故选C。【思路点拨】掌握主动运输的特点。1C2(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知识点】物质跨膜运输【答案解析】C解析: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细胞学基础是膜上有特异性的离子载体,不同植物细胞上离子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一样,所以吸收离子的种类和速率不同,A错误;低温条件下呼吸酶活性下降,呼吸速率下降,产生的ATP少,影响主动运输,B错误;主动运输过程除了需要载体还需要能量,能量供给必须是活细胞,C项正确;叶肉细胞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矿质元素离子,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矿质元素离子,D错误。【思路点拨】掌握主动运输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等。2C2(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 )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知识点】物质跨膜运输【答案解析】D解析:K+细胞内浓度比细胞外大,排出细胞过程是被动转运,AB错误;在图表中无法看出K+和Na+是否需要载体蛋白,Na+细胞外浓度高,排出过程是从低浓度高浓度,为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载体蛋白,C错误D正确。【思路点拨】掌握主动运输的条件和特点6. C2(xx哈尔滨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下图为将某植物幼苗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恒定不变),在该实验中,若甲、乙两点所示处幼苗鲜重相同,则甲、乙两点时细胞液的浓度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 D甲=乙,主动运输【知识点】物质的跨膜运输【答案解析】B7. C2(xx哈尔滨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知识点】物质的跨膜运输【答案解析】C解析:据曲线图可判断,方式a表示自由扩散,方式b表示协助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参与,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没有影响,因为它们都不需要能量。【思路点拨】根据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区别判断。8. C2(xx哈尔滨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示为肌肉细胞膜,则葡萄糖的运输方向是 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与有密切的关系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和的流动速度 D.若图示为肌肉细胞膜,则b过程代表O2的运输方向【知识点】物质的跨膜运输【答案解析】D解析:图中a表示主动运输,b表示自由扩散,肌肉细胞代谢需要O2,而不是向细胞处排出O2【思路点拨】根据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及物质运输方式进行分析。3.(xx广东湛江一中高二期末)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右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B.离子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C.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知识点】物质的跨膜运输【答案解析】B解析:观察图像可知,若生物膜和人工膜对某物质的通透性相等,说明该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若生物膜对某物质的通透性大于人工膜,则说明生物膜上有协助该物质通过的物质。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不同,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A正确;从图像中无法得出细胞膜吸收离子的具体方式,B错误;生物膜对水的透过性大于人工膜,基于上面分析,可知生物膜上协助水通过的物质,C正确;有图像可知,分子量不同的物质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不同,D正确。【思路点拨】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基础上准确的分析图形,进而得出正确结论。C3 植物的水分代谢与植物的矿质营养50.C3 (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知识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答案解析】B解析:红色花瓣细胞液呈红色,比白色花瓣更便于观察,A正确;黑藻叶片叶肉细胞液无色,叶绿体的存在是原生质呈绿色,利与观察,B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试验时观察到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正确;紫色洋葱外表皮呈紫色,利与观察,D正确。【思路点拨】掌握质壁分离实验对植物的要求。9C3(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润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见右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C.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知识点】质壁分离 【答案解析】A解析:细胞壁是全透的,图中的N是外界蔗糖溶液,不是细胞液,A错误;在清水中,细胞会通过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B正确;细胞壁是全透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二者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C正确;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还没成熟,没有中央大液泡,不宜作为实验材料,D正确。【思路点拨】掌握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条件原理。6C3(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知识点】植物细胞吸收或失去水分原理【答案解析】C解析:甲组细胞从培养液中吸收到矿质营养与水分,乙组细胞从蒸馏水中吸收到更多水分。经过最初的处理后,甲组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升高,乙组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降低。甲组表皮细胞的细胞液与03g/mL蔗糖溶液之间的浓度差小于乙组表皮细胞的细胞液与03g/mL蔗糖溶液之间的浓度差,乙组表皮细胞在03g/mL蔗糖溶液通过渗透作用失去水分的速度比甲组表皮细胞快。渗透失水是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故选C【思路点拨】理解植物细胞吸收或失去水分的原理,具体考察细胞内外溶液之间的浓度差对水分通过细胞膜的渗透速度与数量的影响。7C3(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某同学拟选择一种半透性的膜材料,用于自制渗透计。他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示意图),对收集到的四种材料甲、乙、丙和丁进行试验,得到了倒置漏斗中的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据图分析,该同学应选择的膜材料是()。A.甲 B.乙 C.丙 D.丁【知识点】渗透作用【答案解析】A解析:图1是渗透作用装置,图示表明渗透计液面逐渐升高,图2中只有膜材料甲的液面逐渐升高,乙没有变化是全透性,膜,丙先高后低,物质跨膜运输了,丁浓度高水分从漏斗中渗出,所以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思路点拨】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3C3(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细胞能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下列条件中属于发生该现象必要条件的是( )A.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B.细胞膜外侧有识别水分子的受体C.液泡中有紫色的水溶性色素 D.水分子不能穿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知识点】质壁分离的条件【答案解析】A解析: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有:细胞膜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原生质层作为半透膜、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等。B、C项所述为非必要条件,D项表述错误,水分子可自由通过原生质层进出液泡。故选A。【思路点拨】掌握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条件。25.C3(xx广东湛江一中高二期末)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错误的是: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大于b组的Ca组细胞放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知识点】细胞的吸水与失水【答案解析】AC解析: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比值为1时,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平衡;比值小于1表明细胞吸水,且比值越小花冠吸水越多;比值大于1表明细胞失水,且比值越大,花冠失水越多。据图可推知a组吸水多于b组,因此实验后a组细胞液中溶质浓度低于b组,A错误;f组比值大于b组,因此失水量大于b组,B正确;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C错误;由c组吸水,d组失水知细条细胞液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D正确。【思路点拨】掌握渗透原理的基础上准确分析题意和图形,得出正确结论。4.(xx广东湛江一中高二期末)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B.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C.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D.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知识点】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答案解析】 D解析: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蔗糖溶液从盖玻片的一侧流到另一侧,使全部洋葱鳞片叶浸润在蔗糖溶液中,A错误;第一次显微镜观察是为了获得实验前的形象,以便于和实验中的现象变化作对比,因此不可省略,B错误;第一次观察时由于未滴入蔗糖溶液,细胞还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只能看到紫色大液泡,C错误;第二次观察时滴入少量的蔗糖溶液,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D正确。【思路点拨】掌握实验步骤,理解实验现象。C4 细胞呼吸8C4(xx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 将刚采摘的新鲜蓝莓分成两等份,一份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h后,贮藏在温度为1的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在1的冷库内贮藏。从冷藏后算起每10天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0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下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比值大于l,表明蓝莓既进行需氧呼吸,又进行厌氧呼吸B第20天CO2处理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低于对照组C第40天对照组需氧呼吸比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D为抑制蓝莓贮藏时的厌氧呼吸,贮藏前可用高浓度的CO2处理一定时间【知识点】细胞呼吸【答案解析】C解析:从曲线图中可知,第40天对照组的CO2释放量和02吸收量比值等于2,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再根据有氧呼吸化学反应式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反应式计算出各自消耗的葡萄糖量即知。【思路点拨】通过书写出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中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间的关系进行分析。8C4 (xx宁波高二八校联考)水稻根尖细胞呼吸过程中,若单位时间内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只进行需氧呼吸 B需氧呼吸强度大于厌氧呼吸C只进行厌氧呼吸 D出现了厌氧呼吸【知识点】细胞呼吸【答案解析】D解析:水稻根尖可进行无氧呼吸也可进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结合有氧呼吸反应式,可知,两种呼吸方式同时进行时,单位时间内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思路点拨】根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分析。7C4(xx宁波高二八校联考)关于人体细胞内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比较,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只在需氧呼吸中产生 B葡萄糖只能作为需氧呼吸的底物C还原氢只在需氧呼吸过程中产生 D需氧呼吸只在线粒体中进行【知识点】细胞呼吸【答案解析】A解析:人体细胞厌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思路点拨】注意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与有氧呼吸比较。12C4 (xx成都高三摸底考试)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长期施用化肥比旎用农家肥更有利于作物生长B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对光能的充分利用C降低温度、保持干燥不利于植物种子安全储藏D给稻田定期排水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水稻生长【知识点】呼吸原理的应用【答案解析】B解析:长期施用农家肥能疏松土壤,提供光合作用原料,比施用化肥更有利于作物生长,A错误;合理密植既可防止种内斗争,又有利于改善田间CO2浓度和光能利用率,增强光合作用,减少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提高农作物产量,B正确;降低温度、保持干燥有利于植物种子安全储藏,C错误;给稻田定期排水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根的呼吸,促进生长,D错误。【思路点拨】掌握呼吸原理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9C4 (xx成都高三摸底考试)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只能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A酶的合成 BATP的生成 CmRNA的合成 DCO2的生成【知识点】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答案解析】D解析: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或细胞核,A错误;ATP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mRNA的形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以发生在线粒体中,C错误;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一定来自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于线粒体,D正确【思路点拨】对于人体细胞的细胞呼吸方式和产物、场所及酶的本质、DNA分布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间的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0C4 (xx成都高三摸底考试)我们走在公园里时,经常发现草坪上有爱心提示牌:“请勿践踏,爱护我”。这是因为经常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小草的生长。其中的科学道理是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答案解析】C解析:践踏草地会使草地中的土壤板结,而板结的土壤,其土壤颗粒间的间隙减小,其中氧气含量就减少,因此根的呼吸作用减弱,从而使的吸收功能受到抑制,影响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甚至造成植物体的死亡因此不能践踏草地故选:C【思路点拨】理解根的呼吸作用。5C4 (xx成都高三摸底考试)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A葡萄糖丙酮酸 B丙酮酸酒精+CO2CADP+Pi+能量ATP DH20H+O2【知识点】呼吸作用【答案解析】C解析:葡萄糖丙酮酸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丙酮酸酒精+CO2是无氧呼吸过程,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合成ATP,C正确;H2OH+O2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D错误【思路点拨】考查了学生对细胞呼吸类型和过程的理解。55.C4(12分) (xx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研究表明,癌细胞比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略有增加,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l)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_ 。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丙氨酸是_(必需/非必需)氨基酸,也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_作为DNA复制的原料。(2)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_ 。与正常细胞相比,-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_(填编号),代谢途径发生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能够_,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3)细胞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_ 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而被激活,进而调控 _的合成来改变代谢途径。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_(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4)若要检验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的方式,可以用_和_试剂,其反应后颜色分别为_,以证明分别产生了二氧化碳和酒精。【知识点】【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