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时训练.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8243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时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时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时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时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B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C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D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解析材料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农业方面余粮收集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苏维埃政府能够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军事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B、D两项是斯大林模式,C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故答案应为A。答案A2瞿秋白在1921年旅俄日记中写道:“一友人告诉我,俄国现在无物不集中,消费者都是以团体为单位,个人名义很难领到需要物品。消费者凭劳动券领取,劳动券以工作高下为标准分为几等,每等可得若干,十日以前在消费公报登载。”这段材料显示了苏俄()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情况B实行新经济政策带来的新变化C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场景D扩大政治“公开性”的尝试解析把握时间1921年以及材料中的“消费者凭劳动券领取”可知此时苏俄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分配方式,选择A项。答案A3.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你认为属于“退却年代”苏联实施的经济政策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B恢复私人小企业C实行单一公有制D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解析由题干“19211927”时间限定判断该时期的经济政策是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于19181920年,A、C、D三项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只有B项符合要求。答案B4下面是苏联(俄)农业发展统计表(部分),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6 6207 8608 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34.5544.24A.农业集体化推动了苏联(俄)农业发展B苏联(俄)农业发展超过了工业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联(俄)农业发展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经济发展解析注意表格中的时间信息即可知选择C项,排除A、D两项;B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到反映。答案C51922年俄共中央规定:“共产党员绝对必须参加本区或本村的农业合作社和农业集体组织。如果这种组织尚未成立,共产党员绝对必须带头创办这些组织。”这一规定的实质目的是()A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B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C加强农业在经济中的基础地位D最大限度推行新经济政策解析把握时间信息1922年,此时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但要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故选择A项。答案A6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为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轻工业发展确定了这样的计划:“生产消费品的工业应当在产品数量和质量上达到能够保证大大提高劳动者每人的消费定额。应当特别注意发展纺织工业、皮革工业、食品工业”。材料表明()A苏联采取优先发展轻工业的政策B新经济政策注意提高人民的积极性C当时苏联重视提高劳动者生活水平D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结构是合理的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要将教材知识联系起来,通过回忆教材我们可以知道苏联的工业化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所以可以排除A选项。而新经济政策在1925年之后就不再受到重视,到1928年就停止实施了,所以B选项提到1927年新经济政策注意提高人民积极性也不恰当。D选项恰恰与苏联的社会现实是完全相反的,苏联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结构不合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发展落后。答案C7.19531957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苏联1937年工业总产值实现大跨越,到“一五”计划完成时,已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中苏两国经济建设成就均得益于()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指令性计划的实施C对农业改造的成功进行D两国在政治经济上的相互支持解析把握时间信息1953,此时中国尚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A项。对农业的改造的确对两国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后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过激的行为,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排除C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但中国并未对苏联建设有太多支持,排除D项。中苏两国均实行计划经济,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发展经济,选择B项。答案B8有学者认为:“莫斯科的模式,不仅在本质上比底特律或曼彻斯特模式为佳(因为它正代表着反帝国主义的精神),事实上也更为适宜,尤其适合那些缺乏私有资本及大量私人企业的国家。”文中的“莫斯科的模式”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凯恩斯主义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解析从材料“尤其适合那些缺乏私有资本及大量私人企业的国家”,可知此模式能够克服资本缺乏的问题,也就是能最大限度地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答案D9.在这一时期,苏联的整体实力大有提升,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大幅度提高;同时苏联在这一时期四处扩张势力,并把大量资源花费在与美国进行的军备竞赛中,而国内的经济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逐渐暴露出了危机。“这一时期”执政的是()解析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收到一定效果,但后期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到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答案C10.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这一措施()A突破了旧体制的弊端B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C力图调动企业积极性D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勃列日涅夫时期,企业的自主权有所扩大。材料中的规定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材料信息反映了对旧体制的改革,但成效如何不得而知,故A项表述不当。B项中的“行政手段”表述不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经济手段,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企业是否“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排除D项。答案C111973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到1979年,联合公司达3 947个,参加的企业共有17 516个。这一措施()A是赫鲁晓夫改革的重要内容B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C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D拉开了苏联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解析从时间“1973”可知材料信息反映了勃列日涅夫改革,故排除A项;勃列日涅夫改革同样也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排除C项;拉开苏联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序幕的是赫鲁晓夫,排除D项;勃列日涅夫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虽没有冲破斯大林模式,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答案B12凤凰网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抗拒改革的“停滞”盛世的文章。之所以称当时的苏联是“盛世”,主要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时期()A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得到实质性进展B已经冲击苏联已有的政治经济模式C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D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和国力大为增强解析本题实际要求回答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成功之处。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前期,成效明显,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国力大为增强,D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A、B两项错误,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材料二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孤零零的苏联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虽然新经济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材料三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段炳林世界当代史材料四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苏联经济得到恢复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回答斯大林为什么强调重工业建设。(3)20世纪30年代,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其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什么?(4)材料四中西方人士为什么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这种取经最成功的事例是什么?这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5)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工业化之路及其经验教训。第(1)题从材料关键信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可知这是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第(2)题注意提炼材料关键信息,归纳原因。第(3)题注意“1933年”这个时间信息,当时苏联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布尔什维克的智慧”是指苏联发展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其取得的重要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4)题,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结合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来回答原因、事例和影响。第(5)题要从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过程中的相互借鉴来得到启示,尤其是对计划和市场的认识。答案(1)新经济政策的推行。(2)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敌视,巩固国防的需要;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薄弱;吸取当时中国的教训。(3)表现形式: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果:基本实现了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4)原因:西方国家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事例: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影响: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5)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手段,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比1962年减少3 270万吨。1964年苏联被迫增加了粮食的进口。苏联史材料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苏联人均生活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3左右。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渴望改革现状的呼声日益高涨。世界现代史材料三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苏联兴亡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赫鲁晓夫改革的侧重点及其改革的主要失误。(2)据材料二,分析苏联人均生活水平较差的原因。(3)据材料三,指出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的总趋势。这一趋势与苏联经济改革有何联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改革的特点及影响。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一即可。第(2)题从材料二中“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等内容可以看出当时苏联重点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与美国争夺霸权,进行军备竞赛,却忽视了改善民生。第(3)题注意结合图中国民收入增长率曲线的变化,结合时间信息联系苏联改革的状况进行分析。答案(1)侧重点:农业。失误:提出的目标不切实际,不顾自然条件的差异推行种植玉米,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2)原因:重点发展重工业;与美国争夺霸权,进行军备竞赛。(3)趋势: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中期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最高,之后大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联系: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中期国民收入增长率高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初的改革措施有关。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是因为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都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束缚,不可能根除积存的弊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