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单元检测 苏教版 .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8121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单元检测 苏教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单元检测 苏教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单元检测 苏教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单元检测 苏教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011南京联考)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2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分解者,腐生生物消费者,自养生物草食动物,异养生物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A B C D3如图是某一个湖的能量金字塔,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Ba、b、c、d之间形成一条a到d的食物链Ca、b、c、d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Da、b、c、d的大小变化体现了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特点4(2011黄冈月考)下列不属于描述种群特征的是()A蒲公英杂乱无章地分布在操场上B某市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的比例为11.5C某池塘生活了约150种生物D深圳市近3年入户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5如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C对大型动物易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斗争最剧烈6近些年来,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份,在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煤矿建设。这虽然为缓解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同时也严重地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环境。一是造成了许多塌陷区,二是堆积了很多很大的矸石山。试想,几十年过后这些塌陷区内和矸石山上将会分别出现()A绿油油的庄稼和不毛之地B水草丛丛和片片地衣C池塘群落和森林群落D鱼鸭满塘和果树满山7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8(2011苏州质检)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见下图。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B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C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最大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的营养初始供给量最少9(2011海南卷,22)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椋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地区()A灰椋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10(xx无锡质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B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的作用C把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D有些金丝桃,因能分泌一种引起光敏性和刺激皮肤的化合物海棠素,使误食的动物变盲或致死,而使多数动物避开这种植物,这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1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单位:102kJ/(m2a)。表中的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GPNPR15.912.8113.10871.27369.69501.580.880.340.54141.2062.0779.13211.8519.26192.59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D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12(2011潍坊质检)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便为食,则它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13(xx常州模拟)据下图回答问题:如果环境剧变或某种植物病毒爆发,哪种植物的生存几率最大()A栽培小麦 B栽培玉米C野生小麦 D野生玉米14(2011江苏卷,17)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垂直带海拔(m)1 0001 0002 0002 0002 5002 5003 0003 0003 5003 500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寒灌丛草甸蝶类种数349452201136125100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15(xx苏州模拟)下图表示铜污染对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a、b分别表示先将两种水蚤培养在不同铜浓度培养液,然后培养在无铜适宜培养液而获得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结论不科学的是()A在有污染的情况下,乙优势明显;在无污染的情况下,甲优势明显B在铜污染程度加大的情况下,乙的优势更明显C环境改变可改变两种生物之间原有的种间关系D环境改变可改变生物之间原有的生态优势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6(xx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在某一生态保护区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依据图中的数据推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两种群互相不影响,种群变化无规则性B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两种群相互影响,使种群数量呈现波动现象C捕食者种群数量受被捕食者控制,但被捕食者的种群变化不受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影响D被捕食者种群数量受捕食者控制,但捕食者的种群变化也受被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影响17(2011徐州模拟)群落随着时间推移进行的有规律的变化叫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堵塞形成沼泽的过程中,原有的生物群落消失了,这是次生演替B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是使物种多样性增加,光能利用率提高C次生演替一般是在生态系统被彻底破坏后的地方开始的,因为环境恶劣,所以要比初生演替经历的时间长D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中,因为乔木高大,能更好地利用阳光,所以一直占有优势18(2011黄冈模拟)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B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变草原放牧为圈养等,以保护生物多样性C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D禁止利用生物技术对珍稀动植物进行保护和利用19由实际调查获得的事实证据及数据,经过科学的统计和分析,可获得一些规律性的结论。下列有关调查、实习的内容不正确的一组是()内容方法实验要点A人群中遗传病实际调查法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B种群密度样方调查法随机选取不同大小的样方,统计种群密度平均值C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模拟淡水生态系统将多种生物放入广口瓶中,一定要在直射光下D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实际调查、实验法可选择SO2处理植物,探索酸雨对植物的影响20.下图1是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图,图2是人们绘制在蚯蚓养殖池中加入一定量食用菌杂屑后蚯蚓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符合生态学观点的是()A该生态系统能量经过了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B合理使用农家肥可以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C蚯蚓种群数量达到K/2值时,种内斗争最激烈D食用菌和蚯蚓属于分解者,它们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9分)下列是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概念图(部分),表示有关连线的序号,箭头的意义是“C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代表的是_,B代表的是_,图中C代表的是_,写出连线上的联系词_。(2)若表示碳循环的有关连线,则表示B通过_作用提供原料给C。若表示能量流动的有关连线,则其中不应该画出箭头联系是_。(3)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通过_紧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依据此原理,可以合理巧接食物链,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内_,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并减少环境污染。22(12分)利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原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2)图中A代表_,为保护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输入的有机物应增多,原因是_。(3)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_J/(cm2a),其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4)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能力,其基础为_。23(15分)(2011南通调研)请回答关于生物多样性的问题:(1)xx年奥运吉祥物福娃“迎迎”原型来自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藏羚羊,分布在可可西里的自然保护区。人们保护藏羚羊的目的是_。A保护可可西里的植被B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D保护遗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2)从红豆杉的树皮和针叶中分离纯化出的紫杉醇,是一种对子宫癌、乳腺癌、白血病等癌症有特殊疗效的抗癌药物。从生物多样性价值角度说明,红豆杉具有_。(3)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为课题,对某草原进行了几项专题研究,并绘制了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图,如图所示,图中的横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放牧量应控制在图中b点和c点之间,为什么?_。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在图中c点以上,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什么样的影响?_。生态学家建议在此草原中引入鼠类的天敌和草食性昆虫的天敌,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其目的是_。草原生态系统如果发生大火后,随着时间推移,该地方的群落结构重新趋于稳定,这个变化称为_;其需要时间相对森林生态系统_,说明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特点是_。24(7分)(2011大纲全国卷,32)回答下列与生态学有关的问题:(1)某人将未经检疫的外来鱼类和水草大量引起某水域生态系统后,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_、_、_的关系。(2)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表。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种群甲乙丙丁戊重金属含量(g/kg鲜重)0.00370.00370.0350.0350.34据表中数据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25(12分)(xx盐城中学期中)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该野外调查小组的研究方法叫做_。如图所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2)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年份植物xx年xx年xx年xx年xx年A10.09.286.85.5B3.02.11.10.30.1C0.30.61.11.52.3D3.02.00.400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_;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造成危害,原因是_。(3)图2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增长率为_。第九单元单元检测1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有多个物种,不是一个种群。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真菌等才能构成生物群落。2C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第二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异养生物;第三营养级是次级消费者,异养生物;分解者是腐生生物。3B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是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的图,所以a、b、c、d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a、b、c、d表示不同的营养级,含有复杂的营养结构,不是简单的一条食物链。4CA描述了种群的空间特征,B描述了种群的性别比例,C描述了群落的丰富度,D描述了种群的迁入率。5D曲线a表示随着生物种群密度的增大,种群生物体的存活率降低,说明该种群生物个体生存所需的空间较大,因此该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根据曲线b可知,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时,种群的存活率最高;对大型动物实行易地保护时,若迁移的种群密度过大,会造成存活率降低,部分动物死亡;曲线b代表的种群在种群密度最大时,种群个体间的斗争最激烈。6C因塌陷地区内有大量的水,故经过几十年的次生演替,许多塌陷区将会演替为池塘群落;因为矸石山上全是岩石,故其上面会发生初生演替,经过几十年的演替,可以构成森林群落。7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菌体和压在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数量,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遵循“数左不数右,数上不数下”的原则进行计数,所以若只统计方格内菌体,会导致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8B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因b组的发酵进行的最快,所以b组的温度最适宜。由三组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知:该实验可能是探究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因三个组别的微生物最大数量不同,所以环境的容纳量不同,b组环境容纳量大。因能量影响微生物的繁殖,三个组的微生物数量变化与其营养供给情况有关,c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自然个体数量最少。9D由题意知,该项措施会使树种减少,会使灰椋鸟种群数量增加,种内竞争加剧,且大量捕食害虫将导致农林害虫大量减少,从而使该地区的物种数量减少,食物链和食物网简单化,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10D金丝桃分泌的海棠素可使多数动物避开这种植物,这属于利用化学信息进行信息传递。11C根据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和能量传递效率可以得出其食物链可能是,注意是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5.91/141.2011.27%。营养级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是属于被捕食的营养级的,不属于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总输入是871.27102kJ/(m2a),但能量总输出是786.94102kJ/(m2a)(也就是R之和),因此维持现在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12C大象粪便中含有的能量不属于象所同化的能量;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物质可循环利用,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13C遗传多样性越大,适应环境的类型越多,生存几率越大。14D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但这种差异不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故不属于群落的演替,A项错误;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的不同,某一区域中植物类群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B项错误;蝶类的生存离不开绿色植物,且与生存地的气候条件有关,表中显示不同海拔区域内的植被类型不同,蝶类的种数也不同,故蝶类的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有关,也与不同植被类型地区的气候特征有关,故C项错误、D项正确。15C尽管铜浓度改变了,但两种生物之间始终是竞争关系。16BD捕食关系是生物界最常见的种间关系之一,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相互影响,当被捕食者增加时,捕食者由于食物增加而增加,当捕食者增加时,被捕食者由于被大量捕食而减少,又使捕食者减少。17AB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方向是使物种多样化,营养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A描述的是次生演替;次生演替较初生演替时间短,且未必是在生态系统被彻底破坏的地方开始,如弃耕的农田发生的次生演替;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中,占优势的物种往往不同。18ABC对于珍稀濒危物种可采用生物技术对其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19ABC调查人群中遗传病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种群密度的调查,随机选取的样方应是大小一致;设计的生态瓶,不能放在直射光下,避免高温对生物造成伤害;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可采用实际调查、实验法等,例如选择SO2处理植物,探索酸雨对植物的影响。20ABD21(1)能量分解者生产者固定(2)分解(3)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解析(1)从图解中看出:A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中的能量。B、C均为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B为分解者,C为生产者。生产者利用太阳能为能量的固定。(2)若表示碳循环的有关连线,B即分解者要通过分解作用为C即生产者提供原料;若表示能量流动的有关连线,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应该出现。(3)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紧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依据此原理,可以合理巧接食物链,实现农业生产系统内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并减少环境污染。22(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答不全不得分)(2)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能量流动逐级递减(3)11012.7%(4)自我调节负反馈调节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2)A为生产者、植物性动物,肉食性动物经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由于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随营养级的升高所得能量变少,所以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输入的有机物要增多。(3)第二营养级传递给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为0.255.10.052.152.5,生产者传递给植食动物的能量为0.52.549214,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3237014110,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14/11012.7%。(4)生态系统内部存在的负反馈调节,使得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23(1)D(2)直接价值(3)既能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能获得较多的畜产量草原退化、沙化,生物多样性降低使能量尽可能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次生演替短恢复力稳定性高解析(1)保护藏羚羊的目的主要在于保护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2)红豆杉树皮与针叶中可分离纯化出药物紫杉醇表明了生物多样性的药用价值(应属直接使用价值)。(3)图中曲线显示保持合理的放牧量可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与高育产品产量的双赢。24(1)竞争捕食寄生(2)解析(1)外来鱼类和外来水草引进某水域生态系统后,导致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则外来物种和本地物种之间主要存在种间斗争,其种间关系有捕食、竞争和寄生。(2)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则随着营养级级别的升高,生物体内重金属的浓度会越来越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甲和乙体内的重金属浓度最低,且相同,应该属于同一个营养级,是生产者,丙和丁次之,是第二营养级,戊体内重金属的浓度最高,是第三营养级。又根据题干所述,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所以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下:25(1)样方法S0(2)C缺乏天敌或其他限制因素,因此繁殖很快,抢占空间、食物等资源(3)200解析(1)该调查方法是样方法。由图1可知,从S0开始该地区样方内物种数处于稳定状态,所以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S0。(2)分析表格,植物C的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而其余植物的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因此C最可能是入侵物种;新的物种引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后,由于缺乏天敌,环境适宜,新物种往往会迅速繁殖。(3)表示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在1020年间小于1,说明在这期间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到第20年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少。2030年间1,说明这期间种群数量不变,增长率为0。一、有关种群的存活曲线(5、8)1定义:存活曲线是表示种群中全部个体死亡过程及死亡情况的曲线。2存活曲线解读型:曲线呈凸型,表示在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而一旦达到生理寿命,则其死亡率大大增加。例如,大型兽类和人的存活曲线。型:曲线呈对角线,各年龄死亡率相等。许多类生物接近型,如鸟类存活曲线即属此类。型:曲线呈凹型,幼年期死亡率很高。如青蛙的存活曲线:蝌蚪时期死亡率很高,但一旦变成青蛙后,死亡率大大降低。存活曲线以环境条件和对有限资源的竞争为转移。例如,人类的存活曲线因营养、医药卫生条件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如果环境变得合适,死亡率变得很低,种群就会突然爆发。不少农业害虫爆发就是这种原因。例如东亚飞蝗的大发生,主要是由于在黄河、淮河等大河三角洲的湿生草地上,连年干旱使土壤中蝗卵的存活率提高。特别提醒利用种群存活曲线特点,可指导有益动物的保护及有害动物的防治工作,如对有益动物可在其死亡率高的时期,设法降低其死亡率,同理对有害动物,则可人为增加其死亡率。二、调整能量流动的方案(20)运用生态学原理来解释、解决生物学问题是常见题型,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两者间的关系。在生态方面的应用中,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实例:1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其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1)草原上放养一些牲畜:由于人类不能直接利用牧草中的能量,因此放养一些草食性动物,使储存在牧草中的能量经草食性动物流向人类。(2)农田中除草、除虫:田间杂草与农作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会和农作物争夺空间和资源;作物害虫与农作物属于捕食或寄生关系。可见,田间杂草和作物害虫都将导致一部分能量流向对人类无益的部分,因此除草、除虫有助于调整能量的流向,使其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2. 能量多级利用建立生态农业,一方面可使能量多级利用,另一方面可实现物质循环。所谓能量多级利用,指的是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分层次多级利用,使生产一种产品时产生的有机废物,成为另一种产品的投入,使废物资源化,从而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根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要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借鉴下面的一些措施:尽量缩短食物链;充分利用生产者;充分利用分解者,如利用秸秆培育食用菌、利用植物残体生产沼气等。三、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图类题目解题技巧(12、13)如图1、2是生物与环境方面的两个常见图解,如何识别它们并解决相关问题呢?该图表示的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识别该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明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入射的太阳能并非全部被生产者吸收;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总和。除了最高营养级外,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是四个数之和:本身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和最高营养级没有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两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之比。该图表示的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识别时要注意:正确判断图解中字母表示的成分。A与CO2大气库之间是双向箭头,则A为生产者,C、D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正确识别图解中数字表示的生理过程及发生的场所。过程为光合作用,是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主要发生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过程是生物的呼吸作用,过程又称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该图中还缺少化学燃料的燃烧,如果该过程过度,则会导致温室效应。四、体验批阅(22)【答卷投影】【我来批阅】【名师点评】【规范解答】(1)对生态学的概念把握不准确造成失分,如第(1)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含义不同,上述该同学错答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2)对每个营养级的能量去向识别不准、理解不到位造成失分,如不清楚题干图示中的各数值表示的含义及逐层推导的思路。(3)不清楚生态学中的原理及其中的内在联系,如自动调节能力与负反馈调节之间的关系。(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答不全不得分)(2)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能量流动逐级递减(3)11012.7%(4)自我调节负反馈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