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综合提升 湘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8015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综合提升 湘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综合提升 湘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综合提升 湘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综合提升 湘教版必修1网络构建核心点拨1重点关注如何从图中获得地形和气候等自然信息,掌握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一般规律。2关注比较重大的地理事件,从一般原理出发掌握全球气候变化的有关情况并能够结合实际进行分析。3注意对自然灾害基本概念的理解,结合实例掌握其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4注意资源的概念和常见资源的分布特征,以水资源为例,掌握其分布特征和开发方向。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1把握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典例展示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4.6。(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思维过程标准答案(1)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长时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易引发旱灾;降水过多且强度较大,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易引发洪涝灾害。方法总结通过观察、比较,把握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是正确描述和阐释事物的前提;而理解、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是正确描述和阐释事物的关键:地理现象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必须准确把握基本规律和原理,才能正确表达事物现象,准确描述和阐释事物的特征。2注重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过程,正确阐释地理事象规律典例展示读“欧洲局部地区略图”,回答问题。(1)图中阴影所表示的B地区,位于_洲。图示的6个国家首都中,冬夏季正午日影均最短的是_,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是_。(2)描述图中A河下游径流量的特征。思维过程标准答案(1)亚雅典贝尔格莱德(2)径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冬季。方法总结分析能力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保障。对问题分析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答案的全面性和逻辑性。在答题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运用自己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从众多的地理概念、地理信息中通过分析决定取舍,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再通过综合归纳、概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样才能按题目的要求,简洁明了地阐释和论证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