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5.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940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5课时演练促提升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20世纪全球发生的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据此完成第12题。1.这反映出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是()A.灾害种类多样但灾次较少B.灾害种类少但灾次频发C.灾害种类少且灾次较少D.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2.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指()A.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B.位于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C.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会处D.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解析:第1题,提取题干信息“重大自然灾害”“占了8起”等可知,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频率高、强度大。第2题,我国的特殊位置是指在灾害带中的特殊位置,故应选C项;其他各项虽然说法正确,但不能准确反映题意。答案:1.D2.C下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读图,完成第35题。3.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说明()A.受纬度位置影响明显B.不受地形地势影响C.受海洋影响明显D.夏季我国南北温差较大4.同时受暴雨、洪涝、风沙、春旱影响的地区是()A.东南沿海地区B.西北内陆地区C.华北平原地区D.四川盆地地区5.华北平原暴雨水灾严重的自然原因是()A.降水多B.降水集中、洼地积水C.人口稠密D.经济发达解析:第3题,夏季,我国东部地区盛行夏季风,受海洋水汽的调节,南北温差小,等温线走向基本与海岸线平行延伸。第4、5题,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稀少,多大风,容易形成风沙天气;夏季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出现洪涝灾害。答案:3.C4.C5.B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完成第67题。6.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洪水干旱台风泥石流寒潮A.B.C.D.7.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台风C.泥石流D.洪水解析:第6题,紧紧抓住气象灾害发生的圈层大气圈,即可得出答案。第7题,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这里地壳活动频繁,地形崎岖,降水变率大,因此是泥石流频发的地区。答案:6.A7.C下图为某岛沿北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和气候要素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第89题。8.对该岛生活、生产危害最大的两种自然灾害是()A.寒潮、洪涝B.地震、雪灾C.台风、地震D.干旱、台风9.该岛属于我国的()A.海洋灾害带B.东南沿海灾害带C.东部灾害带D.中部灾害带解析:由经度和剖面图确定该岛为我国的台湾岛。结合该岛所处的海陆位置、板块位置可知,该岛易受台风、地震灾害影响。从空间分布看属于我国东南沿海灾害带。答案:8.C9.B读下图,完成第1011题。10.下列关于所属灾害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东北灾害带B.属于海洋灾害带C.属于青藏高原灾害带D.属于西北灾害带11.图中所属灾害带的主要灾害对应正确的是()A.是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B.是台风、风暴潮、赤潮C.是洪涝、旱灾、病虫害D.是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解析:第10题,由图可知,属于东部灾害带,属于中部灾害带,属于西北灾害带。第11题,中部灾害带的主要灾害有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东南沿海灾害带主要灾害有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西北灾害带主要灾害有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答案:10.D11.D读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完成第1213题。12.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灾害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B.灾害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C.灾害3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D.灾害4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13.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1的主要原因B.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3的主要自然因素C.地形崎岖是形成灾害5的主要原因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灾害4加剧的主要原因解析:图中不同的灾害分布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其中灾害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成因以自然因素为主;灾害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东部、南部,西北西部及东北东部的山区;灾害3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成因以气候干旱为主;灾害4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其中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加剧了该灾害;灾害5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特殊的地貌类型是其主要原因,地形崎岖是其主要结果。答案:12.A13.C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又十分艰巨。读图,完成第1415题。14.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B.台风C.泥石流D.干旱15.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aB.bC.cD.d解析:本组题考查我国的灾害类型、地域差异等知识。第14题,d地区为西南地区,受地质、地形、气候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第15题,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等原因,水土流失最严重。答案:14.C15.B16.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作物受灾、成灾、绝收面积情况看,虽然年际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加重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1中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年变化图图2中国农作物年平均受灾、成灾面积(1)从图1可以看出,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最大的是,影响最小的是。(2)在四种主要灾害中,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力逐渐减弱的是,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请试举一例说明:。(3)两图说明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的变化特点是。你认为导致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出现该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为了降低我国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你认为下列措施合理的有()大量减少我国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缓解旱涝灾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退耕还林,恢复植被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作物抗灾性A.B.C.D.解析:第(1)题,读图可以判断,旱灾对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最大,且呈波动上升趋势,霜冻灾对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最小。第(2)题,水灾对农作物成灾面积的影响逐渐减弱,这与我国的大小水利工程发挥防洪作用分不开。第(3)题,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技投入的加大,防灾减灾措施的实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加强,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自然灾害造成的灾情仍不断上升。第(4)题,与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的国情不符;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为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答案:(1)旱灾霜冻灾(2)水灾我国修建的一系列水利工程发挥作用三峡水利工程(其他答案合理也可)(3)波动上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灾情。(4)D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图中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AB材料二:xx年9月到xx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高温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材料三: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1)说出A图的中东部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描述该地形区的地表特征。(2)读材料二,分析导致该地区xxxx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3)读B图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解析:第(1)题,地形的名称及特征,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描述。第(2)题,该地区xxxx年发生严重旱情的原因有气象气候因素、地形、植被、农业种植结构等。第(3)题,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要结合材料分析。答案:(1)云贵高原。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表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2)喀斯特地貌广布,保水性差;该地区农业结构单一,以种植业为主,对水源的依赖性大;该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差;植被覆盖率低,空气干燥;气温较常年偏高。(3)该流域地形平坦,排水不畅;淮河流域支流多,水系发达;干流流程短,入海河道短;流域汇水面积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