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文综(历史部分)12月份统一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732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文综(历史部分)12月份统一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文综(历史部分)12月份统一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文综(历史部分)12月份统一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文综(历史部分)12月份统一考试题(含解析)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6页,第卷7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14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4“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A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B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一统需要C消除亲疏贵贱,同等去爱所有的人 D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融洽相处【答案】C【解析】考点:诸子百家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来自于墨子兼爱, 他的解释是:圣人要以治理天下为自己的事情,就不能不考察混乱所起的根源。我曾试着考察起源于何处,认为就是起源于人和人的不相爱。墨子主张兼爱,爱所有的人。所以答案选C。A、D是儒家思想的主张,排除;B是法家的思想主张,排除。25右图为西汉长安城的平面示意图,对该图所示信息理解准确的是A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时间控制B宫殿占地广阔,城市政治职能突出C市紧邻宫殿,说明政府支持商业D确定了历代王朝都城的基本格局【答案】【解析】考点:城市的政治职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西汉长安城的平面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宫殿占地的确广阔,城市政治色彩和政治职能明显突出。另外,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时间控制在图中并没有显示,西汉政府是典型的重农抑商政府绝对不会支持商业。26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协定关税和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应为A五口通商权 B内地传教权 C最惠国待遇 D 领事裁判权【答案】D【解析】考点:领事裁判权。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从材料中“不平等条约”“道光时代”“让夷人管夷人”等信息可以得出1843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领事裁判权”之规定,又被称为“治外法权”。所以答案选D。27阅读近代中国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统计表(单位:亿元)1887年1920年1936年名称总额名称总额名称总额票号329银行911银行7276钱庄28钱庄16信托公司022典当3典当15储蓄会145保险公司063钱庄银号5典当2合计90912218206从表中信息我们能够得出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多重压制 B中国金融机构基本实现了向近代转型 C近代金融机构的发展得益于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D官僚资本所占比重迅速增加【答案】B【解析】考点:经济近代化。从“近代中国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无法获得A、D项的信息;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只是在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材料时间并不符合。从银行资产的大幅增加可以得知,中国金融机构基本实现了向近代转型,故选B。28观察近代中国部分地区示意图,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包括和B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C19世纪70年代第一条电报线在处架设D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在诞生【答案】B【解析】考点: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国通讯业的发展;辛亥革命。联系地理知识可知,图中的分别代指的是南京、广州、武汉、福州。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并不包括南京,A项错误;19世纪70年代第一条电报线在台湾架设,C项不对;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项不符合史实。B项正确。29有学者认为“地方主义不为国家效劳,还在面临外来威胁时造成了地区间的争夺,使得国家衰落。改变这种困境的是1937年后日本的全面入侵。民族主义被赋予了一种具体而又明确的内涵。”该学者试图提出的主要观点是A地方主义是造成国家衰落的主要原因 B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地区间对抗C全民族抗战促进了中央与地方的整合 D近代民族主义的观念开始形成【答案】C【解析】考点:抗日战争。“改变这种困境的是1937年后日本的全面入侵。民族主义被赋予了一种具体而又明确的内涵” 说明作者强调的是日本全面侵华刺激了全民族抗战,促进了中央与地方的整合,C项正确。AB项不是作者的核心观点,D项错在“开始形成”的说法。30王石的万科公司、柳传志的联想公司、张瑞敏的海尔公司,它们都诞生在1984年前后。这一年想在制造业和科技界有所作为的人还有大学刚毕业的李东生、段永平、史玉柱等一干人。这种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邓小平南巡讲话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公平竞争 C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公众的创新精神 D国家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进度的加快 【答案】C【解析】考点:改革开放的发展表现。材料表现出这一时期中国人创业激情高涨,进取心勃发,主要原因应该是国内创业环境和条件的改善,政策的宽松,排除D项;A项出现在1992年,B项也是出现1992年,所以排除AB两项。C项既属于内因,也符合史实。31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对在公民大会上发言的人的资格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不赡养父母的人、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挥霍通过继承获得的财产的人都没有资格在公民大会上发言。这主要反映出A雅典的民主存在虚伪性 B民主与道德要求的统一C家庭是雅典民主的基础 D财产是享有民主的前提【答案】B【解析】考点:雅典民主政治。注意材料信息“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不赡养父母的人、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挥霍通过继承获得的财产的人都没有资格在公民大会上发言”说明在公民大会上发言的人要具有一定的道德修养,AD不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C说法明显错误,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政治、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因此选B。32恩格斯后来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写再版前言时承认:“这本书里所描写的那些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恶劣现象,现在或者已被消除,或者已经不那样明显。”1895年,他在最后一篇文章中说:“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恩格斯形成上述认识的原因是A恩格斯放弃了暴力革命的原则 B资产阶级实现了社会主义目标 C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 D资本主义调节机制渐趋成熟【答案】D【解析】考点:19世纪晚期的工人运动。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恩格斯认为1895年的当时暴力革命斗争方法不合时宜,但并没有否定暴力革命的原则,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同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范围逐步扩大,合法斗争成为工人斗争的主要形式,所以恩格斯说“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其原因实际上在于资本主义调节机制渐趋成熟,故D项正确。BC项不符合事实,排除。33下列四幅历史示意图反映的历史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解析】考点:三角贸易。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图片是海上丝绸之路,图片是新航路开辟,图片是新航路开辟之后的三角贸易。图片是工业革命之后,英国成为世界市场。所以本题答案就是A。34 美国人口出生率统计表19401960年年份19401945195019551960适龄女性每千人生产婴儿数量8185108118119据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第826页改编该材料A说明了二战结束后美国女婴的数量持续增加B扭转了美国人口出生率长期持续下滑的局面C表明了美国政府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的不断增长D意味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答案】D【解析】考点:二战前后美国女性生育率的发展状况。材料所给的是女性生产婴儿的数量,而不是“女婴”,排除A项。B项的叙述与材料相反,排除;材料也无从看出政府的政策导向,排除C项。人口增长对于经济的推动具有滞后性,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多,意味着年轻的劳动力资源和旺盛的消费市场的形成,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35格瑞德在描述未来世界时说:“我们正生话在重新安排下一世纪的政治和经济的转变之中。未来将不会再有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意义上的国家经济了。一国之内所剩下的只不过是组成那个国家的人罢了。”下列符合格瑞德观点的是 A全球化侵蚀甚至会淡化“国家”概念 B全球化即现代化C全球化推动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 D全球化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答案】A【解析】考点:经济全球化。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政治、经济会发生转变,“未来将不会再有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意义上的国家经济了”,说明经济全球化会侵蚀甚至会淡化“国家”概念,故选A。第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l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0(25分)饮食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历史的变迁。材料一:盐自古被称为“食肴之将” 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为相,为适应诸侯争霸需要,致力于富国强兵,规定盐资源属国家所有,民制之盐须交官府尽数收购,由官府运销。秦国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百姓自由开采售卖食盐,官府从中征税。汉武帝时期鉴于诸侯王国以经营盐业自富,盐商富累巨万,改为产、运、销完全官营,于是国库充实,民不益(增加)赋而天下用饶。隋朝和唐朝初期,实行轻徭薄赋,通盐池、盐井之利与百姓共之,既不行官卖,又免征盐税。唐朝后期因安史之乱,财政陷入困境,对盐业进行改革,政府统一收购盐,就地在盐场征税后批发给盐商,任其自由销售。明朝实行纲运法,官府指定少数资本雄厚的商人,在向官府交纳盐款后,拥有收购和销售的特许专营权力。这对后来徽商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清朝为打破徽商对盐业的垄断局面,于1832年实行“票盐制”,规定无论什么人,只要按章纳税,即可领票(经营食盐的凭证)经营。中国盐税发展史材料二:意大利从14世纪开始,(宴会上出现了)主菜和甜点之间的中间菜。宾客们利用上菜的间隔,进行一些轻松的谈话,同时品尝菜单上没有的菜,这使得厨师有了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成为让宾客惊呼的一道风景。中间菜以量大和品种丰富著称,中间菜还把食品和不能吃的装饰混搭在一起,装饰是画家和雕刻家精心创作。有一些中间菜成为完全人为的场景设计,需要艺术家的本事和演员的配合。在著名的“锦鸡福宴”上,中间菜就是一出神秘剧,有演出和对话,取材伊阿宋的故事(古希腊神话)。而教会对中间菜一直持强烈的批评意见,认为大吃大喝和亚当夏娃的罪孽有关,并批评不该采用异教徒的题材。在某种意义上,中间菜是文艺复兴这段“插曲”的前奏。 摘自权力的餐桌材料三:鸦片战争后在上海等地出现了西餐馆,但是连“开眼看世界”的一批中国人都对其评价不高。国人认为西餐腥膻生冷,还有“野蛮之风”。郭嵩焘出使英国,曾携夫人“仿行西礼,宴请英国绅商士女”,国内攻击他“令内眷入席陪宴,有失体统”。到民国初年, 吃西餐开始成为一种时尚。很多人虽吃不惯却仍对其感兴趣, 这与中餐馆存在的问题有关西餐让中国人耳目一新,清稗类钞(1916年徐珂所著)对此有详细描绘:“席之陈设,男女主人必坐于席之两端及进酒,主人执杯起立(西俗先致颂词,而后主客碰杯起饮,我国颇少),客亦起执杯进点后,可饮咖啡,食果物,吸烟(有妇女在席则不可)”。据说清华大学校长还对出国前的留美学生进行吃饭培训,包括如何保持优雅和安静。与此同时,一种既能像西餐一样显示格调和品味,又不违背华人口味的餐馆应运而生,其中以上海锦江川菜馆最为著名。摘自近代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西风东渐衣食住行的近代变迁(1)阅读材料一的表格,对古代中国的盐业经营管理方式进行分类(写标号)并说明理由。(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间菜的特点,并谈谈你对“中间菜是文艺复兴的前奏”这一观点的理解。(10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解读西餐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变化。(9分)要求:提取信息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有必要的总结归纳。【答案】(1)阶段和理由(阶段划分清晰并言之有理即可得6分):民间自由产销。:官营:官商合作、官督商营(2)特点:在菜单规定之外,是厨师个性化的创作;量大并品种丰富;与艺术作品混搭在一起;配以文艺表演。(6分)理解:中间菜不再受教会禁欲主义思想的限制,使宾客充分体会到美食和文艺的现世享乐,甚至采用了异教徒的古希腊文化,同时也展现了厨师和文艺家的个人才华。这与文艺复兴运动倡导以人为中心、摆脱神学束缚的思想相符。(4分)(能从2个方面解读即可得4分) (3)示例:(9分)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设,使西餐开始在中国出现,但由于长期形成的口味和饮食文化,中国人没有广泛接受西餐。(4分)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近代教育的发展,辛亥革命的推动,思想逐步解放,到民国时期人们开始接受西餐中平等、尊重妇女及文明优雅的礼仪,并以此改造中餐。(4分)由此说明,外来文明的传入,很难被全盘接受,必然是吸收与排斥并存,以及各种文明的交融。(1分)【解析】考点:(1)本题需要细读材料,对材料加以归类,各阶段具体管理模式如下为官府运销百姓自由开采售卖食盐产、运、销完全官营盐池、盐井之利与百姓共之,民间自由销售都体现了在政府监管下,商人经营的模式;政策变化的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统治者的角度(政策、目的、统治者个人素质等),二是盐业自身的作用方面加以考虑(2)依据材料“这使得厨师有了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可以得出是厨师个性化的创作;依据“中间菜以量大和品种丰富著称”可以得出量大并品种丰富;依据“有一些中间菜成为完全人为的场景设计,需要艺术家的本事和演员的配合”可以得出与艺术作品混搭在一起,配以文艺表演等。依据材料“在著名的“锦鸡福宴”上,中间菜就是一出神秘剧,有演出和对话,取材伊阿宋的故事(古希腊神话)。而教会对中间菜一直持强烈的批评意见,认为大吃大喝和亚当夏娃的罪孽有关,并批评不该采用异教徒的题材。”可以得出其中涉及了对宗教禁欲主义的冲击,和古希腊文化的再现,所以有了相关理解。(3)此题是开放性的试题,回答要紧紧的结合材料,分析材料的信息,找到西餐在中国发展的线索。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上海见证中国近代社会历程”关键词表发昌机器厂中共一大轮船招商局时务报五四运动青年杂志上海强学会申报淞沪会战江南制造总局阅读材料,从“上海见证中国近代社会历程”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运用这3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12分)【答案】示例:主题:上海见证中国近代救国历程(1分)关键词:五四运动,中共一大,淞沪会战(3分)简要解释: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将五四运动推向高潮,取得初步胜利。1919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8分)【解析】考点:该题属于主观论述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和文字组织与表达的能力。题目要求从“上海见证中国近代社会历程”的某个侧面为角度,选择相应关键词进行阐释和论证。难度比较大,关键是选择好合理的主题,不要太大、太空,比如说,“近代救国历程”、“近代思想解放历程”等都是可以的。45. (1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严禁在承包土地上盖房、葬坟、起土。社员承包的土地,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让,不准荒座,否则,集体有权收回;社员无力经营或转管他业时应退还集体。 1981年底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材料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维护流转双方当事人合法权意,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在坚持农户家庭承包经管制度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第三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承包土地的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不得损害利害关系人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2005年3月15日(1)据材料一、二,比较前后两种土地政策的异同(9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土地流转政策的作用。(6分)【答案】 (1)同:土地所有权归集体,农民有使用权、经营权;充分发挥土地使用效益。异:前者严禁土地转让,后者允许土地流转。(9分)(2)解放农村生产力,加快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进程;促进土地资源的集中使用,提高农业生产率;利于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城市化进程。(6分)【解析】考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和归纳概括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一、二的文字内容可以直接得出前后两种土地政策的异同,即同:土地所有权归集体,农民有使用权、经营权;充分发挥土地使用效益。异:前者严禁土地转让,后者允许土地流转。(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材料二本身并未涉及农村土地流转的积极影响,需要联系所学知识领会具体举措所产生的影响即可,即解放农衬生产力,加快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进程;促进土地资蓉的集中使用,提高农业生产率;利于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城市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按照洛克的分权理论,国家政治权力应分为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其中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定期开会,通过法律,但议会不能干预法律的执行。行政权属于国王,国王指导法律的执行,否决议会法案,使议会不致夺取全部权力而破坏“公民的自然权利”。联盟权亦属国王,即由其处理宣战、媾和等外交事务。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1)根据材料一,概括洛克关于王权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克分权论对英国政治制度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19世纪中期欧洲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近代化的表现。(9分)【答案】(l)观点:限制和削弱但不抛弃王权。影响:英国议会通过种种法律,限制国王的权力,同时又在不影响国家本质的前提下保留了国王原有的许多特权。(6分)(2)经济: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起。宗教:倡导思想解放,促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政治: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和完善。(9分)【解析】考点:启蒙运动。(l)根据材料“按照洛克的分权理论,国家政治权力应分为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行政权属于国王,国王指导法律的执行,否决议会法案,使议会不致夺取全部权力而破坏“公民的自然权利”。联盟权亦属国王,即由其处理宣战、媾和等外交事务。“可知限制了王权但又没完全剥夺。影响是对英国的政治制度提供法律依据,通过种种法律,限制国王的权力,同时又在不影响国家本质的前提下保留了国王原有的许多特权。(2)注意题干中在启蒙思想影响下,经济上考虑工业革命;宗教上倡导宗教改革,思想解放;政治: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和完善。进而写出它们带来的影响即可。工业革命除了发展了经济,自由主义盛行;宗教改革除了打击了教皇外更解放了思想;政治上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和完善。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苏联红军和美英联军正从东西两面夹击德军,一步步地把战争推进到纳粹德国的本土。欧洲东线的苏联军队已在北起波罗的海至喀尔巴阡山之1200公里长的战线上发动反攻,其前锋已渡过奥得河,距柏林东部只有60公里。在欧洲西线,美英盟军基本上粉碎了德军在阿登地区发动的最后一次反扑,兵锋直抵莱茵河西岸。法西斯德国崩溃在即,反法西斯盟国在欧洲战场的胜利指日可待。但是,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的形势却让人颇感艰难。虽然美军及其盟军从1943年5月起,就开始从北、中、南和西南太平洋等方向对日军实行逐岛争夺的反攻作战,并且通过卓有成效的作战正一步步地逼近日本本土。但在太平洋战场上已处于绝对劣势,完全陷入被动挨打局面的日军,仍和美军逐岛展开争夺,致使战事异常惨烈,双方都在漫长的岛屿争夺战中损失惨重。而在中国(国民党)大陆及东南亚的大洋上日军仍然占据着大片陆地和众多的岛屿。雅尔塔(1)根据材料概括雅尔塔会议召开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你对雅尔塔会议的历史评价。(9分)【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最后结束的阶段,德意日法西斯败局已定(2分);需要迅速解决,结束战争(2分);安排战后世界的问题(2分)。(2)协调了苏联与美英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团结(3分);对重大问题作出了决定,推动了雅尔塔体系的忢成(3分);打上了大国强权的政治烙印。(3分)【解析】考点:雅尔塔会议。(1)雅尔塔会议是二战过程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它召开的背景可由教材内容直接归纳总结,也可以从材料中的时间及其他的信息来归纳总结。材料中的“虽然美军及其盟军从1943年5月起,. 仍和美军逐岛展开争夺,致使战事异常惨烈,双方都在漫长的岛屿争夺战中损失惨重。而在中国(国民党).等表明二战虽然向着有利于正义的一方发展,但要想战胜法西斯国家还需要反法西斯国家的共同努力,同盟胜利后还需要重新分配利益关系,所以召开了这次会议。(2)对雅尔塔会议的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第一个方面是要从其积极的方面分析,它对战胜法西斯势力起了巨大的作用,这是它的第一个积极作用,第二个积极作用是确立了战后的秩序。它的消极影响也是很明显的,最具代表性的是对中国问题的处理,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以天下为己任”。鉴于历年水旱灾害严重影响群众生活,他从2 1岁起就开始留意“水法”,对农田水利不断“周咨博访”。在科学上他虽有多方面成就,如在北京向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学、地理学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尤注意于数学,1606年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但他主要是以农业科学来贯穿一切,以此达到使天下“丰衣食,绝饥寒”的目的。他曾在天津做了多次试验,开辟水田,想实行军屯,以应付长城东段后金的侵扰,并想将之推行,藉以“兴西北水利,为国家立根本之计,岁省东南挽漕百万之费”。明末农民起义威胁着明朝的生存,徐光启片面地认为灾荒是引起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巩固明朝的统治,稳定人民生活,他所撰写的农政全书特别重视“荒政”。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徐光启对科技发展的意义。(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光启重视“荒政”的原因。(9分)【答案】(1)作用: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科技向近代转化;撰写总结性的专业科技巨著,有利于近代科技的继承与发展。(6分)(2)原因:关注国计民生、主张经世致用、崇尚实学的胸怀;认为灾荒是引起农民起义的 重要原因;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明朝统治的需要。(9分)【解析】考点:徐光启。(1)根据材料信息“在北京向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学、地理学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尤注意于数学”“1606年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说明徐光启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推动西学东渐;再结合所学知识,农政全书为徐光启撰写的总结性专业科技巨著。(2)根据材料信息“鉴于历年水旱灾害严重影响群众生活”“曾在天津做了多次试验,开辟水田,想实行军屯,以应付长城东段后金的侵扰” “兴西北水利,为国家立根本之计,岁省东南挽漕百万之费”“明末农民起义威胁着明朝的生存,徐光启片面地认为灾荒是引起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巩固明朝的统治,稳定人民生活”等,再结合所学知识,明朝时期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分析徐光启重视“荒政”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