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政治).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709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政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政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政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政治)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2011年6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设立“文化遗产日”,就是要使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一种全民族的文化自觉。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C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 D文化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针灸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时,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是砭石,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针灸。2针灸属于文化中的 () 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自然科学和技术 语言和文字A B C D 3.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要鼓舞并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样要求( ) 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能够使我国的文化力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有利于激发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A B C D 4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阅兵式上,胡锦涛主席身穿中山装主持阅兵大典,既有革新却又不失传承意味,可说用意深远,传达出中山装这一中国“政治图腾”蕴含的开放民主、民族复兴之意。这表明 ()A文化起源于人们的物质需求 B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C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物质现象 D先进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560周年大阅兵,既是一次成就展,也是一次实力展,更是一次精神展,还是一次新征程出发前的动员。它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奋勇前进。这说明 ()A各种文化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B文化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决定因素C文化活动是由人类创造和享用的 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6(2011南京联考)迈克尔杰克逊的流行音乐给世界带来了美妙的旋律;徐悲鸿中西结合的画派给世界染上了丰富的色彩;旗袍、和服、西装给世界增添了亮丽的风景。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冲突和融合有利于 ()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多元文化的形成民族文化在交流中传播A B C D“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据此回答78题。7结婚照是文化的一种载体。认真阅读下列这组照片,对它所折射出的文化生活内容正确解读的是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总是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而同步发展的C文化能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的全面发展D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而变化8美国的麦当劳、肯德基在全球开设了很多连锁店。靠的不是资金,而是麦当劳文化、肯德基文化。这说明 ()A经济与文化日益交融 B不同地域的文化日益融合C文化决定经济的发展 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9(2011威海质检)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应该提倡。但古代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图”中的“刻木事亲”、“埋儿奉母”的故事让人感到冷酷无情,“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迷信思想严重,这些具体做法是不可取的。因此,对待传统文化一定要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A B C D10.油画父亲(见右图)是中国当代人像油画里程碑式的作品。作品震颤人的心灵,令人难忘。在大巴山的乡村,作者罗中立曾长久生活在“父亲”身边,闻着老人的烟味,听着老人的故事。正是作者丰厚的生活经验成就了父亲深刻的艺术性。这启示我们 ()A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B文化创新源自艺术家的艺术天分C有价值的文化创作离不开社会实践D文化创新取决于艺术家的执著努力和勤奋11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迅速,xx年全国共创作动画片322部17万分钟,比xx年增长了31%,网络游戏行业产值达到285亿元,比xx年增长了23.5%。这说明 (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不断提高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A B C D12范曾是我国当代国画画家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2011年2月3日闭幕的“范曾新春书画展”后,范曾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文化的发展振兴,首先要继承中华文化精华的部分,使之充分发展,不断创新,这样我们才有一个健康的文化振兴。这说明文化的健康发展 () 离不开社会实践 不能失去文化的民族根基 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离不开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A B C D 13“我很喜欢穿藏装,因为它有着一种古典魅力。但我平日工作非常忙碌,穿藏装的繁琐程序让我不得不放弃它。”xx年藏历新年次旺卓玛买了一套被“革新”了的藏袍,这种藏袍的“革新”体现在穿起来就像穿裙子一样方便,完全符合年轻女性的审美追求。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需要 () 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以追求经济价值作为主要目标 坚持继承和发展的统一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A B C D 14清明节自唐宋成为民俗节日之后,在节俗内容不断扩张的同时,节俗的根本性质虽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演进,较早地出现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向。这种趋向在都市表现得尤其明显,清明祭墓成为踏青春游的假日时光,墓前分享祭品的习俗变成了郊游的野餐。这一现象说明 ()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传统文化的发展是自然而然的,不应干预 传 统文化对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A B C D 15. xx年4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成语典故第二组特种邮票。这套邮票以励志为主题,全套4枚,图案分别为愚公移山、卧薪尝胆、毛遂自荐、闻鸡起舞。成语典故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这种反映中国传统文化成语典故的邮票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喜爱并收藏。上述材料说明 () 传统文化带有自己的民族色彩 传统文化可以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 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 传统文化具有固定性A B C D 16目前,我国有38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文化遗产 () 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有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主要被用来开发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发展A B C D 17xx年春,“G族”异军突起。G族,泛指3G时代常使用手机上网、阅读、音乐视频等功能的人群。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手机网等,都通过手机网络,实现了中国两会传播的全球落地。这表明() 大众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大众传媒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 B C D 18xx年10月7日,在庆祝中意建交40周年和“中国文化年”开幕音乐会上,“东西方在歌剧中相遇”是第一个节目。京剧与西方歌剧咏叹调的选粹“联袂登场”。中国三位著名京剧演员和三位优秀歌剧演员分别以风格迥异的精彩演唱,以及对照鲜明的服饰与化妆,为全场观众演绎了一场中西文化合璧的精品节目,获得观众经久的掌声。这表明 () 中国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中意文化已经消除了差异A B C D 19.荀子曰:“逢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下面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 孟母三迁 耳濡目染 东施笑颦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 B C D 20.“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文学家、诗人、画家等。这说明( )A每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文学家、诗人、画家等 B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C社会制度的更替时,文化会经历一个新文化形态取代旧文化形态的过程D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21.温家宝说:“当今世界,有200个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正是这些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就如同有了七音八调的差异,才能演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材料表明( ) 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A B C D 22移居英国的李先生向英国人介绍自己的姓名时,称“中信李”。这是因为英国人的名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这一现象说明,不同文化影响人们 ()A知识素养的差异 B人生观的差异 C价值观的差异 D思维方式的差异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各地志愿者纷纷前往灾区,参加救援行动。他们不计名利,不图回报,有的只是与灾区共患难的心。正是这颗心,促使他们义无反顾,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根据相关知识,回答2324题。23上述材料表明()A知识素养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 B文化环境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C价值观念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D思维方式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24在玉树地震中为救人捐躯的香港义工黄福荣,生活并不富裕,但多年来却热心公益,足迹遍及大江南北。xx年至今,阿福消瘦的身影不断出现在为公益事业奔忙的途中。xx年汶川大地震时他毅然赶往灾区,往返多次为灾区运送赈灾物资,为灾区重建竭尽全力。xx年4月8日,他才刚刚抵达玉树,到当地的孤儿院担任义工工作,正好碰上了地震,为救孩子英勇献身。从他的事迹中我们看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B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C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D其形成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25.“书圣”王羲之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特别是行书兰亭集序潇洒飘逸,骨骼清秀,蕴涵着极丰裕的艺术美。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的奥秘。这说明 ( )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A B C D 二、非选择题:(50分)26.“齐鲁青未了”是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的主题。在设计上,山东馆运用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视觉元素,巧妙地将齐鲁大地山的厚重和海的灵动融为一体,形象表达了“青山连绵不绝,绿水长流不断,文化传承不息”的意境。整个山东馆的设计,由“鲁班锁的营造智慧开启美好家园”开始,以“孔子登岱山而小天下的胸怀铸造城市灵魂”提升,最终以“花如意的和理念畅想美好生活”收尾,借鉴传承了先人的建筑智慧和“和”的思想,突出了现代山东的生态理念,展示了未来的前进方向。结合材料分析山东馆的设计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12分)27xx年1月12日至27日,广州将举办第16届亚运会。广州利用城市标识作为xx年亚运会吉祥物“乐羊羊”。五只羊分别有五种不同的色彩,分别象征着珠江、岭南文化、木棉花、白云山和“穗城”,体现了东道国、主办城的历史底蕴、精神风貌和文化魅力。广州亚运会吉祥物代表了广州,体现了友谊、合作、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与“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广州亚运会理念相呼应,表达了中国人民、广州人民对亚运会的期盼。(1)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创新?(5分)(2)你认为,广州亚运会吉祥物的设计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12分)28.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郭明义,穿行在一台台巨型机械之间,一米七五的郭明义显得如此矮小;常年风吹日晒,他的面孔早已变成铁矿石一样的褐红色,只有鼻梁上的近视眼镜还透出几分斯文。那是童年时期的一个夜晚,郭明义坐在灯下温习已落下一周的课程。父亲静静地走到身旁,说:“儿啊,爸爸这辈子苦就苦在没有文化上。你要多掌握一些知识,为老爸争一口气。”自此,“为父亲争口气”这句话伴随着郭明义走过了40多年,成为工作、学习最原始的动力。当初和郭明义一起培训的3名英语翻译,如今都已远走高飞,收入远超郭明义。郭明义也曾有这样的机会。组装电动轮汽车期间,美国犹格里德公司技术服务部中国区总管,被郭明义的敬业精神打动,两次劝说他到美国公司工作,并承诺给他的报酬至少比鞍钢高六七倍。老郭却一连说了三个“NO!”他说:“我上党校、夜校、进修,都是企业掏的学费,鞍钢培养了我,我要回报鞍钢。”郭明义的经历和事迹是怎样体现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的?(9分)29从xx年1月15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迎来了在国家大剧院的“第二轮热演”。新颖的艺术呈现、巧妙的舞美设计、深沉的情感表达,复兴之路以强大的艺术魅力在全社会引发了又一场观演热潮。截止到1月27日,复兴之路已演出20场,几乎场场座无虚席,4万余名观众随着节目的展开走入了祖国的记忆中,进行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洗礼。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复兴之路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12分)2011xx学年第一学期赣县中学南北校区高二年级九月考政治参考答案刘英兰15 ADDBD 610 DDADC 1115 CBCAA 1620 CCBBB 2125ADCCC26、 山东馆的设计“运用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视觉元素”、“ 借鉴传承了先人的建筑智慧和“和”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山东馆的设计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基础上的发展,有利于推进中华文化的不断创新。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山东馆的设计“展示了未来的前进方向”体现对文化作用的重视。 山东馆的设计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每点3分)27、(1)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影响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重视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第一点1分,第二点、第三点各2分) 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上党校、夜校和进修不仅具有较高的劳动技能,而且具有要回报鞍钢的优秀思想品质体现了这点。(每点3分)29、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复兴之路是一部优秀的文化作品,它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显示了中华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容易让人们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复兴之路继承并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复兴之路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体现了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复兴之路大胆地进行文化创新,服务于社会实践。 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大众传媒的发展也提升了复兴之路的知名度。(每点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