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湘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600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湘教版(考生注意:本卷共两道大题,共8页, 分值100分,时量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010 000550m650m750m750m650m850m887m甲乙丙丁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一猎人欲到该地打猎。读图完成12题1猎人登上山顶,可能看到猎物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2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而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在这次打猎中,他捕获了山羊和水鹿,请问他最有可能分别在图中哪两处捕获这两种动物ABCD读长江中下游某地等高线图(左下图),此时山顶戊的影子正好位于己点且是该日最短的影长,M、N段的河宽为70m,沿MN段河流剖面(右下图)。读图和材料完成3-5题。洪水位1450mMN枯水位1445m3图中河流的大体流向为:A自西南向东北 B自东向西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东北向西南4径流量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若河流在枯水期时在MN断面的径流量为30立方米/秒,平均流速为1.2米/秒,洪水期平均流速为2米/秒(如右上图),则洪水期河流在MN断面上的径流量为:A375立方米/秒 B425立方米/秒 C630立方米/秒 D750立方米/秒5分析图三中的等高线,容易形成滑坡体的地点是:A甲 B丙 C己 D丁读世界四区域略图,回答67题。6下列关于上图所示四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区域都濒临印度洋 B四区域居民大多都信仰C四区域都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D四区域都有热带沙漠分布 7图示区域中,某国家气候干旱、土壤贫瘠,但农业集约化程度高,堪称农业发展奇迹。该国家位于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89题。8图示区域的地理特征是A地处中低纬,热带地区范围广大BP湖泊为外流湖,水量季节变化较大B地形以高原为主,海岸线曲折CA国热带草原面积广阔,粗放式畜牧业为其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9B港不具有的地理特征是A筑港的地形条件较好,是所在国家的最大港口B地处“西方海上生命线”海域,地理位置重要C位于好望角西北,地处西半球D7月,港口附近海区风大浪急图2中陆地地势较为平坦,图3中年径流量曲线是从图2中A、B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1011题。10. 该地区A. 地处南半球 B. 沿岸暖流流经C. 此时降水较多 D. 受信风带影响11. 图示河流A. 大致从北向南流 B. 此时接受湖泊补给C. 流量季节变化小 D. 秋冬出现凌汛现象在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土壤很肥沃,因此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这里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结合下图完成1213题。12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对该地农业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冬季降水较多,发展农业无需灌溉B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农业单产高C乙地河谷地带存在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影响农业生产D乙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小,多沙尘、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13“新月沃地”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下列对其成因评述正确的是Aa、b两河径流量小,水源不足 B濒临海湾,自然灾害远远多于其他地区C多为荒漠土,不适于耕种 D临近波斯湾,气候相对其他地区较为温和蓉欧快速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波兰罗兹,每周五定期发车,冬季不停运,为全国提供货运服务。读“蓉欧快速铁路线路图”,回答1415题。14蓉欧快速铁路A. 途经的自然带比较单一B. 欧洲段地势起伏大C. 比传统线路全年运行时间长 D. 比海运线路运速快、运价低15蓉欧快速铁路的建成通车 增强中、欧经济与文化交流 提升成渝地区市场竞争力 增强西部地区对港口的依赖加大成都平原粮食出口量改善成渝地区的投资环境A. B. C. D. 世界谷物的供给会因生产国社会状况、自然状况的变化而变动。下图为澳大利亚、中国、 俄罗斯三国小麦输出量变化图。读图完成1617题。16曲线、代表的国家分别是A.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 B.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C.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 D.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17有关图中所代表国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 B.世界上重要油气资源出口国C.混合农业生产较为典型 D.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城市密集某学生xx年暑期前往图所示意区域旅游考察,读图回答1819题。18河流、依次是 A怒江 澜沧江 金沙江 B澜沧江 金沙江 怒江 C黄河 金沙江 澜沧江 D金沙江 澜沧江 怒江 19照片中的景观分布在P地河谷的原因,最可能是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B背风坡产生焚风效应,气候干热 C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 D纬度较低,蒸发旺盛,气候干旱图10为“xx年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人口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2021题。机械增长率109876543210-0.5-1-1.5-2-2.5-3-3.5xx xx xx xx xx(年)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20该市人口总数最多的年份是Axx年 Bxx年Cxx年 Dxx年21xx年以后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明显下降,是因为该市 A大气环境质量下降B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产业转移与优化升级D城市居住用地紧张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于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8月从长安出发,长途跋涉5万余里,到达天竺国北部佛教最高学府那兰陀寺受学。后来,又游学天竺各地。645年2月(唐贞观十九年正月)回到长安。据此读“玄奘取经路线图”,请回答2223题。22玄奘法师在天竺受学地区,现在为该国的A.文化、交通中心 B.水稻为主的灌溉农业区C.新兴的电子工业区 D.棉纺工业中心23关于玄奘法师回国依次经过的河流描述错误的是A.河流的年径流量最大,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B.河流下游流经沙漠地区,有两个汛期C.河流为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故径 流量变化较小 D.河流含沙量最大,有凌汛土地覆盖是植被、土壤、河湖、沼泽及各种建筑物等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右图中0点为l98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它相对于中国大地坐标原点(109E,34N)向正西偏531 km,向正北偏448 km。P1,P2分别是仅考虑单一因素影响所形成的xx年土地覆盖重心。据图完成2425题。24图中O点所处区域在土地利用中引发的最突出生态问题是A沼泽大面积萎缩 B土地荒漠化 C森林面积锐减 D生态用水紧张25关于1980年到xx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从0点移到P1点主要是东北地区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B重心从0点移到P2点主要是西北地区生态退耕的结果C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D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读我国四个地区各类耕地所占比例(2013年12月30日统计)。完成2627题。26据图可知A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面积大于东部地区B25以上坡耕地比重大的地区,灌溉设施少C东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最大D耕地比重大的地区,25以上坡耕地比重小27东北部地区有灌溉设施耕地比重最小,主要原因是该区A春季土壤水分多,夏季降水丰富B耕作方式先进,机械化程度高C农作物耐旱程度高,需水量小D河流较多,无需修建大量灌溉设施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2829题。28.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分别是A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C极地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29.给甲、丁两地带来降水的盛行风分别是A盛行西风 东北信风 B东南季风 极地东风 C东南季风 盛行西风 D西南季风 盛行西风30.下图是“1959年-xx年秦岭北坡某河流域平均月降水量及月径流深度变化”,可知该流域A.秋季干流水面达最宽 B.径流量与降水量成正比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D.植被破坏明显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40分)31.(10分)下图为我国某沿海地区地形示意图。当地拟在此建设滨海旅游区,开发项目主要包括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滨海地质公园是利用海岸带的地质地貌景观建设的集观光、科普为一体的主题公园)。读图,回答问题。(1)现有A、B两处拟选地址,根据地质地貌条件,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分别适宜建在何处?并说明理由。(6分)(2)滨海地质公园的管理者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保护游客安全?(4分)32.(10分)xx年,非洲东部吉布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乌干达及厄立特里亚等国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这些国家的部分地区出现了粮食危机,估计有1 200万人饱受饥荒之苦。读“非洲东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简要分析本次非洲东部这些国家大旱的自然原因。(4分)(2)面对干旱,这些国家在以后的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6分)33(20分)图1为我国部分省区简图,图2为xx年山西、陕西省的土地利用结构。完成下列各题。54%35%9%2%53%39%3%5%山西陕西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图2图1山 西 省渭 河太行山秦脉岭黄 河城市河流省界年降水量线陕 西 省内 蒙 古汉 江800400400(1)素有“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是该区域重要的耕作业区,试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该平原的形成过程。(4分)(2)从耕地利用状况分析两省可能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6分)(3)春旱是威胁渭河平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试分析春旱频发的自然原因。(4分)(4)指出山西省北部省界的走向特点,并分析说明该界线两侧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6分)衡阳市八中xx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答案15 CBADB 610 CDBCA 1115 BCDCD 1620 BBABD 2125 CBCBD 2630 AADCA 31.(10分)(1)海水浴场适宜建在A地;滨海地质公园适宜建在B地。理由:A地坡缓水浅、有沙(砾)滩;B地岩石裸露,海蚀地貌发育。(6分)(2)设立安全警示牌;在陡崖处设置护栏;对崖壁进行除险加固。(4分)32.(10分)(1)非洲东部地区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具有季节性,该地区位于赤道北部,夏季受信风影响,盛行热带大陆气团,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缺水;近年来气候异常,降水偏少。(回答两点即可,4分)(2)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提高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国际合作,协调好河流上、中、下游的用水关系;培育良种,采用抗旱品种;加强粮食储备工作等。(其他回答合理也可,任答三点得6分)33(20分)(1) 地块断裂下陷形成地堑(2分),河流带来泥沙沉积后形成(2分)(2) 该区域耕地比重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3分);该区域主要为旱地,水资源少,灌溉引发水资源短缺。(3分)(3) 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力大,蒸发大(2分);雨季未到,降水少(2分)(4) 东北-西南走向(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2分)。东南部为黄土高原降水大于400毫米,适宜耕作业(旱地)发展(2分);西北部为内蒙古高原降水小于400毫米,适宜畜牧业发展(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