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12周周考试题(附答案详解).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574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12周周考试题(附答案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12周周考试题(附答案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12周周考试题(附答案详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12周周考试题(附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原创)巴金在家中写道:“觉新在这一房里是长子,在这个大家庭里又是长房的长孙。”“长房长孙”的说法源自中国古代的()A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宗法制 D礼乐制解析: 长房长孙是指男子的正房所生下的第一个儿子,即嫡长子,由嫡长子与其正房所生下的第一个儿子,即嫡长孙,称为长房长孙。由此可见,所谓的“长房长孙”,就是指嫡长子的嫡长子,这显然来源于古代的宗法制。答案:C2(2011年福州质检)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两者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解析:本题考查中外历史比较分析能力。周代中国实行分封制,是贵族政治,随着周天子权威的下降,诸侯争霸,列国分立;古代希腊是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政体由君主制到贵族制再到民主制,与周代同时期的是贵族制,因此,正确选项是A项。答案:A3近年有专家研究发现,季风的减弱和王朝的衰亡存在对应关系(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处在弱季风期的王朝会少雨干旱,谷物歉收,从而激起农民起义,最终导致衰亡。如果以唐朝为例反驳这一观点,你认为造成其衰亡的更有力证据之一是()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氧同位素含量。曲线表示当年季风强度。唐末、元末和明末强季风期都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南京报赵斌A九品中正制选用无能官员任职B官府垄断经营手工业和商业C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D统治者奉行“三教合一”政策解析:唐朝走向衰亡的原因主要有政治腐败、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等,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则与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有关,与季风的减弱及农民起义没有直接关系,其他三项与唐朝史实不符,均可排除,故选C项。答案:C4民国初章太炎在秦政记中说:“古先民平其政者,莫遂于秦。”“平其政”即“使人们在政治上平等”。这主要是指秦朝()A以皇帝直接任命官员代替了世袭分封B以监察御史的政绩考核任命各级官员C以自我荐官制度取代了地方推荐用人D以丞相管理国家政务取代了皇权独断解析:秦朝用人基本上是以人的才能来任命官职,皇帝直接任免只是其任命的形式,而才能才是其标准,这和分封制下以血缘为纽带的世袭政治相比是历史性的进步。也体现了人民在政治上相对“平等”性。答案:A5(2011年淄博模拟)资治通鉴唐纪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锋起,上不能决也。”这表明唐朝时期()A政治民主化出现 B三省体制存在弊端C皇帝大权已旁落 D社会纷争错综复杂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推行的目的是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并不是政治民主化的出现,A项错误;由“上不能决”看出三省体制存在弊端,B项正确;由“上不能决”看出决策权仍在皇帝手里,C项叙述不符合史实;D项从材料中不能体现。答案:B6元史地理志中称:“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从实质上说明元朝时()A政府推行民族分化政策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C边疆地区人民负担沉重D边疆与内地的差别消失解析:材料表明原来在唐朝时设立由原来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羁縻州边远地区,元朝时已经和内地一样都成为为国家提供赋役的地方行政区划了。据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与题干材料的内容无关,排除;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答案:B7(2011年徐州模拟)荀子富国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A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B是典型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C每年都有土地兼并现象出现D铁器牛耕技术得到广泛推广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技术。“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是强调通过“人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即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A8(2011年临沂模拟)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A由西域传入 B属水力灌溉工具C在东汉时普遍使用 D最早出现于江南地区解析:材料反映了曲辕犁的使用,唐朝开始出现在江南地区。答案:D9(2011年本溪模拟)“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是()A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B棉布因其实用性广为流行C棉布完全取代了丝织品的地位D棉布功劳大于丝织品解析:材料的大意是,“现在棉布广泛应用,用来御寒保暖,无论老少贵贱都离不开它。棉布成为后世的主要衣被原料,其作用甚至超过丝绸”。这主要反映了棉布因价格低廉、实用而广泛流行。答案:B10明中后期,随着一些商人的兴起,商人们以银量富,有银百万两称大贾;几十、几万两称中贾;千百两的则为小贾。此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明代商业等级森严 B商人比富成风C当时商业竞争激烈 D商业经济发展解析:以银量富,体现了白银在社会财富中的重要地位,反映了当时商业经济的发展。答案:D1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蒙古统治结束后,明朝的中国人将自己与外世隔绝。中国商人阶层缺乏西方商人所拥有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无力向禁止海外冒险事业的皇帝的敕令挑战。”材料所述现象实质上是由于()A自然经济根深蒂固 B闭关锁国政策所致C民族矛盾尖锐 D西方殖民侵略解析:材料反映的现象是中国商人不敢出海经商,挑战皇帝的敕令,这实质上是由于当时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导致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故选A项。答案:A12.(2011年湖南师大附中模拟)重庆湖广会馆(又名禹王宫,见右图),坐落于长江边上,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由湖南和湖北富商、乡绅为联络乡谊而捐资兴建。其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表现在()中国古代建筑史清代商贸史佛教文化史清代商帮的发展史A BC D解析:抓住题干中“富商、乡绅为联络乡谊而捐资兴建”,这表明其并不是佛教建筑,因此,正确选项为A项。答案:A13(2011年潮州模拟)电影墨攻讲述了战国时期十万赵国军队攻打弱国梁城,墨者革离孤身救城的故事。下列介绍该故事背景的材料违背史实的是()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C“学在官府”使得墨家不能办私学D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解析:战国时期,学在官府的局面已经被打破,学在民间已经很普遍,所以墨家可以兴办私学。答案:C14(原创)xx年10月23日,礼乐中国“二七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歌曲大赛在郑州市二七区升龙广场正式开唱,大赛围绕“仁、礼、智、信、忠、孝”等8个专场进行,右图是开幕式上小学生在朗诵弟子规的场景。这八个专场的名称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观点一致()A道家 B儒家C墨家 D法家解析:“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倡导的“五常”,“忠孝”符合理学家的主张。答案:B15(原创)王阳明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文化名人,“立德、立言、立功,皆居绝顶”,此即所谓“真三不朽”。其中的“立言”是指王阳明提出()A“致良知”和“知行合一”B“心即理也”和“致良知”C“格物致知”和“致良知”D“存天理”和“格物致知” 解析:“心即理也”是陆九渊的主张,排除B项;“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主张,排除C、D两项。故只有A项符合题意。答案:A16xx年为朱熹诞生880周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中国台湾邮政部门分别发行了以朱熹为背景的纪念邮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朱熹为宋明理学的开创者朱熹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反对君主专制 其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表明两岸华人具有相同的文化心理A BC D解析:朱熹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二程”为理学的开创者,错误;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错误;理学注重气节、品德,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正确;两岸邮政部门均积极发行朱熹邮票说明两岸华人具有相同的文化心理,正确。答案:C17(2011年临沂模拟)梁启超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他评价的是()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C李贽的焚书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解析:本题解答的捷径是“时间”,梁启超时代之前的三百年,即明末清初。注意李贽是明朝中后期。答案:D18在201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周杰伦、林志玲联袂献上了歌曲兰亭序,这不禁让人想到了书法名作兰亭序。下面有关该书法作品的叙述与史实不符的是()A是楷书精品,作者是“书圣”王羲之B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C用笔率意恣肆,体现了作者情感的波澜起伏D符合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的观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艺术中的书法成就。兰亭序是行书作品,其用笔率意恣肆,飞洒活泼,通过书写字体表现作者追求的意境,这符合苏轼的观点。故选A项。答案:A19(2011年濮阳模拟)道教曾被国外一些学者称誉为“世界上唯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以下能够佐证外国学者这一观点的是()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火药的发明C纸的发明 D指南针的发明解析:火药是道士炼制丹药时无意间发明的,所以能够证明道教不反对科学的是火药的发明。答案:B20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B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D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解析:元朝杂剧俑和京剧脸谱反映的是戏曲的发展,所以正确答案是D项。答案:D21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文中写道:“古希腊人创造的这一粗糙体制,比华夏精致的专制主义体制,更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粗糙体制”指的是古希腊的民主体制B“粗糙体制”“精致体制”是两种不同的文明类型C“粗糙体制”更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D“粗糙体制”和“精致体制”没有本质的区别解析:从材料看,“粗糙体制”和“精致体制”分别指希腊的民主政体和中国的专制政体。两者分别是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的产物,从历史发展趋势看,民主政体更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故A、B、C三项正确;两者分别体现了专制和民主的不同特性,有本质的区别,故D项不正确。答案:D22一位美国法学家曾说道:“美利坚法律今天最需要的,就是罗马法永恒而生气勃勃的影响。”材料中所说的罗马法的永恒影响主要体现在()A只有公民才有政治权力B保护社会弱势群体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解析:罗马法的主要意义在于它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而美国的1787年宪法正是继承了罗马法的这一精神。其他选项都不是美国法律与罗马法所体现的共同点。故答案是C。答案:C23(2011年乌鲁木齐模拟)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 “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马克思语)下面表述符合材料含义的是()A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罗马法包含理性、证据、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C罗马法是维护罗马帝国统治的工具D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罗马法对近代资本主义法治社会的影响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从古代罗马法汲取法制建设成果,为建立资本主义上层建筑法治社会提供法律依据。所以正确选项是D项。答案:D24(原创)策勒尔说:智者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宗教、城邦和家庭现存的权威。它所提出的问题超过了它所解决的问题”。这说明智者运动()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B彻底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C导致家庭关系的瓦解D否定了城邦的民主政体 解析:B项说法明显错误,当时天主教尚未产生;引文只是说智者运动“动摇了家庭现存的权威”,并未说瓦解了家庭关系,排除C项;智者运动出现在雅典民主政治极盛时期的公元前5世纪,是城邦民主制度发展的产物,并不否定民主制度。答案:A25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者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孟子荀子孔子苏格拉底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代东西方关于人性相同主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苏格拉底强调,人应当凭借理性正确熟悉自己,并且在理智活动中确立道德价值和社会生活准则。熟悉自己并不是熟悉人的外表和身体,而是要熟悉人的灵魂;而熟悉人的灵魂,不在于熟悉灵魂的其他方面,而在于熟悉灵魂的理性部分。故孟子的性善说与苏格拉底的人性说有相同的地方。答案:D第卷(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7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7分,共50分)26(2011年泰州模拟)下表是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请回答: (1)上述三组结论,哪一组有明显错误?试阐述你的理由。(2分)(2)其余的两组结论,哪一组可以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哪一组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请分别说明理由。(6分)(3)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处于资本主义的前夜”,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当时中国未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9分)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解答的关键是理解闭关锁国的含义,“禁绝”和“限制”是不相同的概念;第(2)问,甲组中的材料说明相当于丞相地位的官吏权限下降,能够直接推导出材料中的结论,乙组材料中没有关于雇佣关系的信息,因此,无法得出资本主义萌芽的信息;第(3)问,注意从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角度分析。答案:(1)丙组: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不是禁绝,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2)甲组可以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都是中枢机构,无决策权,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乙组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图片材料只能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雇佣关系出现。(3)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的整体发展阶段。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统治日益腐朽。思想:理学和心学占据正统,批判理学的新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外交:实行闭关锁国,长期与世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打断了中国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历程。27(2011年南昌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按照周礼的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如果元配妻子亡故,理论上男子不能再娶妻,再婚的配偶只能称作继室,而必须保留亡故妻子的元配正妻地位。(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周礼对原配妻子的规定源于什么制度?其主要目的又是什么?(4分)材料二兰芝被休(强迫离婚)后: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薄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节选(2)依据材料二回答,南北朝时期人们对妇女再婚持何态度,并阐述理由。(4分)材料三“闽中少妇丧夫,不能存活,则遍告之亲戚,言将以某日自裁(自杀),而为之亲戚者,亦引为荣,则鸠(筹)资为之治槥。前三日,彩舆鼓吹,如迎神人。少妇冠帔衮服,端坐舆中,游历坊市,观者如堵,有力者设宴饮之,少妇手鲜花一束,凡少年之未诞子者,则就其手中乞花,用为生子之兆。三日游宴既尽,当路结彩棚,悬彩绳其上,少妇辞别亲戚,慨然登台,履小凳,以颈就绳而殁,万众拍手称美。”(清)林纾畏庐琐记(3)依据材料三,概括寡妇殉难的原因。(4分)材料四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烈女节妇人数唐代宋代明代51人267人36 000人朱熹:“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朱子语类明清时代,内训古今烈女传规范等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4)依据材料四,分析“烈女节妇”由少到多的原因。(4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封建社会主流思想发展演化的归纳分析能力。回答第(1)问要抓住“元配正妻”的信息;第(2)问注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的信息,表明妇女再婚正常;第(3)问要注意“闽中少妇丧夫,不能存活”和“为之亲戚者,亦引为荣”“万众拍手称美”的信息;第(4)问需从朱熹之语及女教读物、帝王诏书制文考虑。答案:(1)制度:宗法制度。目的:维护分封制度。(2)认为妇女再婚正常。因为官僚贵族子弟争娶兰芝,阿兄(亲属)认可。(3)生活困难,难以生存;社会观念鼓励,认为非常荣耀。(4)唐朝宽容妇女再嫁(封建礼教观念不强),明清封建思想教育毒害,明清统治者不断强化对妇女守节的推崇和提倡。28(2011年咸阳模拟)有学者认为: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已经显露某些民主的、人文的近代社会的熹微晨光,其在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某些表现就是它的背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之中叶以后,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两大主流之一的是讲世情。讲世情小说的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间于人间的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最著名的是金瓶梅。清代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比较的多,我现在可以分成四派来说。人情派,即可以著名的红楼梦做代表。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材料二画上题诗的两幅明清时期的绘画作品材料三某校教师研习李贽思想的学习笔记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的李贽对正统的思想进行了大胆的挑战。他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也就是说,“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他在批判理学家的“天理”“道心”的同时宣称“自私”是人的天性,他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他所宣扬的自私在当时的背景下,显然具有反对“灭人欲”的维护个人利益的合理价值。他是独具个性的思想家,他的观点具有浓厚的反正统意识,开启了明清之际思想的活跃局面。材料四某校教师研习城市发展史的学习笔记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推动了工商业城市的兴盛,都市中的一些富商往往衣服屋宇,穷极华靡,金钱珠宝,视为泥沙。伴随商业的发展,苏州等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现象(明神宗实录卷361),这表明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至清朝苏州已经是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与之相随的是,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社会生活亦趋复杂丰富。请回答:(1)在材料一中,鲁迅讨论的明代中叶以后的小说流派是什么?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小说流派的基本特点。(4分)(2)材料二是充满士大夫情调的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这类绘画的艺术形式被称为什么?其基本特点是什么?(4分)(3)材料三中,李贽的思想观点具有的最大特征是什么?在他生活的时代,思想界的主流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什么?(2分)(4)综合材料一、二、三,明代中叶以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思想文化倾向是什么?结合材料四,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7分)解析:本题是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考查。解答第(1)(3)(4)问注意对材料信息的理解、提炼;第(2)问,解答注意对两幅画意境的理解,作为文人画,注重的是个性的表达,同时在观察时要细致,应注意到对画上题字的认识。答案:(1)人情派(世情小说)。描摹人生世情和当时的社会生活(世态炎凉、人间的悲欢离合)。(2)文人画。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或求抒情写意)。(3)反正统意识。理学(或心学)。(4)民主的、个性化的、世俗化的思想文化倾向(人文主义的、回归人性的思想文化倾向)。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