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3 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调整 .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469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3 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调整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3 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调整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3 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调整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3 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调整考纲要求(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思维导图知识主线从19世纪以来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迎来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及运行机制发生巨大变化1 19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一直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罗斯福新政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新模式。2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20世纪70年代各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开始出现;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经济领域出现一些新变化:各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普遍发展;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出现“新经济”。考点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 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2)具体原因: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导致市场萎缩,股市狂涨造成经济虚假繁荣,分期付款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2 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股市崩溃,此后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猛增。3 特点:范围特别广、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4 影响(1)对国际局势各国纷纷转嫁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2)对国内局势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考点二自由放任与新政克服危机的不同尝试1 胡佛自由放任政策(1)措施:自由放任:面对经济危机,胡佛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反对政府干预,否决国会救济方案。关税壁垒:1930年胡佛大幅度提高关税,其它各国也纷纷高筑关税壁垒,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掉入“沟底”。(2)结果:整个社会一片混乱,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丧失信心,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处于崩溃的边缘。2 罗斯福国家干预(1)背景大危机给美国以空前严重的打击,时任总统胡佛及其政府仍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2)主要内容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业生产(中心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调整农业生产。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3)主要特点:在确保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4)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5)影响积极直接影响:使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消极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考点三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依据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经济宏观调控,资本主义发展处于“黄金时期”。(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经济处于“滞胀”时期。2 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2)内容: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工伤保险、教育等方面。(3)影响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使一些国家的财政支出扩大,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3 第三产业的兴起(1)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影响:第三产业兴起,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4 “新经济”的出现(1)含义: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2)内容: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3)影响: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及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1 经济危机的三个具体因素是指广大劳动人民相对贫困、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股票投机活动。()2 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3 各国解决经济危机的方式大致是相同的,即国家干预经济,美国是全面干预经济,而德、日则是将国民经济纳入军事化轨道。 ()4 自由放任主义认为,社会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是指国家的宏观调控而不是市场调节。 ()点拨“看不见的手”特指自由竞争、自由经营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5 罗斯福对经济实施全面干预政策,“干预”的本质含义是加强计划调控而不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6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全面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点拨是局部调整而非全面调整。7 罗斯福新政开辟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这种模式成功的根源是缓和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8 罗斯福新政中有利于长期性地解决失业造成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9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大量牲畜,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10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改革开放是20世纪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生产关系调整,反映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它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步发展于罗斯福新政时期,广泛发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也不是指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是指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13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分别是工场手工业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它们的核心内容分别是: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等各方面干预经济。 ()14西方国家建立“福利国家”的根本目的是减少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点拨根本目的应是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15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现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考向一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与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典例1(xx天津高考)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知识定位经济危机购买力下降原因关键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表信息,美国汽车产量1929年达到顶峰,之后迅速下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对美国汽车制造业的影响。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美国人的购买力下降。辨析选项B项与史实不符;C项错在时间上,全国工业复兴法通过的时间是1933年6月,即使限制,也需要一个过程;D项明显与史实不符。答案A图解经济危机的原因及不同的解决方法(1)成因(2)方式考向二运用多元史观审视罗斯福新政对国家运行机制的调整典例2(xx北京高考)下图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A恢复银行信誉 B鼓励建立工会C加强社会保障 D调整劳资关系知识定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图片解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图片信息。图片主要反映了美国政府支持雇工与雇主谈判以解决劳资问题,这属于调整工业生产的措施,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建立工会、加强社会保障等在材料中未涉及,故B、C两项错误。答案D运用多元史观解读罗斯福新政1 革命史观: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局部调整生产关系,不可能根除经济危机,但是,缓和了阶级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2 现代史观:稳定了资本主义民主自由体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3 社会史观: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关注民生。4 全球史观: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对二战后各国的社会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 文明史观:借鉴苏联计划经济的某些文明成果,挽救巩固了资本主义文明,体现了文明的发展与交融。考向三深度理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模式的变化典例3(xx安徽高考)下图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时段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知识定位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国家干预程度调整调动知识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故A项正确。“新经济”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故B项错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出现“黄金时期”,故C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错误。答案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机制的阶段性调整(1)第一阶段:罗斯福新政至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是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20世纪5070年代初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暴露了国家过分干预经济的弊端,为克服经济危机,西方国家普遍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缩减财政支出,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繁荣的局面。(3)第三阶段: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市场调节失灵、国家经济陷入衰退的局面。各国纷纷推出经济刺激计划,加大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目前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注重对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既注意运用市场规律,又不放弃国家的干预。这一过程本身也说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正在不断调整和完善。考向四关注数字材料信息的命题价值典例4(xx江苏高考,节选)世界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而罗斯福勇敢地面对这场危机,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下图请回答:(1)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观察材料一曲线图,列举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强调本专题知识在历年的高考命题中,多以数字、表格、柱状图、曲线图等数字材料形式展现,备考xx年高考可有针对性训练总结。答案(1)事件:世界性经济大萧条(或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抓、看、联、查”解答坐标数轴题(1)“抓”数据: 一是要分析数据图表所包含的信息,包括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二是要分析数据变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往往反映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展方向。(2)“看”文字:数据图表题一般都有一些文字说明,这些说明往往是解题的重要信息,千万不可遗漏。(3)重“联”系:将数据信息与所学知识联系,对备选项逐一斟酌,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备选项。(4)“查”时间:时间反映时代特征,要特别重视。押题1(立意:现实热点的历史思考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xx年以来中欧贸易战不断升级,涉及光伏产品、葡萄酒、不锈钢等多领域,影响到双方几十万人就业,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反对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呼吁双方应以史为鉴。下列最能集中反映贸易保护主义危害的是()A20世纪30年代各国推行的贸易壁垒B罗斯福新政期间担保银行信用C“滞胀”时期美国政府紧缩财政政策D克林顿政府实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答案A解析贸易保护主义是国与国之间贸易状况的政策,备选项中B、C、D项均为美国国内经济发展调控为主的政策,故选A。押题2(立意:全球史观世界经济危机与近代中国)从1867至1947年中国近代入超总值约为71亿海关两,19301936年共入超32亿海关两,占近代入超总值45%,数额之巨大,由此可见一斑。造成19301936年中国入超严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长期战争的影响 B国共对峙的影响C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D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的理解。材料中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中国商品的出口受到影响。押题3(立意:关注现实就业与国家政策)至xx年7月,美国仍有1 170万人处于失业状态,xx年五一节爆发席卷欧洲的工人大游行,要求政府创造就业机会。扩大与保障就业率历来是西方社会关注的焦点,下列关于此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凯恩斯将保障就业做为政府干预经济的重点方向B罗斯福推行以工代赈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C克林顿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使失业率大大降低D二战后西方通过建福利国家举措有效解决了失业问题答案D解析福利制度是西方国家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缓和社会矛盾的重大举措,并不能保障社会就业问题,故选D。押题4(立意:主干知识罗斯福与资本主义国家体制创新)xx年1月腾讯网有一篇文章以“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为题叙述了美国历史上的制度创新。在人类政治文明的长河中,罗斯福新政的创新之处首推()A建立统一的联邦体制B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实行“以工代赈”的福利制度答案C解析备选项中只有C、D两项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创新内容,但“以工代赈”从内涵上属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选C。押题5(立意:主干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下图为某校博雅大课堂讲座的海报,下列各项内容与座谈主题不相符的是()海报主讲人:魏欣老师主题: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地点:多媒体报告厅时间:2014年1月12日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B法国“福利国家”出现C美国“知识经济”形成D德国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兴起答案D解析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兴起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二战后被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取代,故D项错误。押题6(立意:历史现象的比较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轨迹看,20世纪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也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史实是()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B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B解析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带来的问题以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最明显,国家干预经济失灵有两个事例,一是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是西方国家的“滞胀”经济,比较备选项,B项正确。押题7(立意:创设新情景马克思与罗斯福穿越时空的对话)马:小罗,你最近的忙碌让天国这里有点乱啊!罗:噢,为啥?马:因为你,列宁跑来说社会主义大有希望啊,但亚当斯密最近却不再来我这串门了。罗:哈哈,承蒙夸奖。马:你先别高兴,看了你的改革,起先我到真动心过,后来就开始忧心了,最后还有些心灰起来。结合对罗斯福新政的理解认识,思考分析下列问题:(1)列宁与亚当斯密的不同反应的原因是什么?(2)马克思先后“动心”与“灰心”的理由有哪些?答案(1)列宁:误认为罗斯福的国家干预经济、保障劳工利益、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亚当斯密:罗斯福推行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相冲突。(2)马克思“动心”是因为罗斯福的改革措施有某些与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认识具有相通性,“灰心”是认清了罗斯福新政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一、选择题题点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1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美国经济危机的理解。从材料看,当时美国的生产猛增,而工人的工资却增加很少,故选C。2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答案C解析抓住题中的时间:1933年,可知西方经济危机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认识,故选C。3 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首次经济危机;1857年后,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1929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主要是因为()A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B“自由放任”政策不适应资本主义的新发展C各国之间国际贸易冲突加剧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答案D解析1929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是缘于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日益形成一个整体。所以D项正确。题点2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应对危机的不同模式4 下图是美国总统胡佛与罗斯福面对经济大危机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带来的负面影响分别是()胡佛措施:提高税率,减少政府开支罗斯福措施:放弃金本位,以工代赈,推行社会保险法A减少了政府收入/刺激了对外出口B加剧了经济危机/扩大了政府赤字C增加了政府收入/减少了对外出口D提高了社会购买力/减少了政府赤字答案B5 有俄罗斯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大力拓展世界市场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积极发展知识经济答案C解析“20世纪30年代初”是解题的关键。A项不利于经济危机的解决;B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形成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D项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C项是罗斯福新政时期采取的措施,更符合题意。6 193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罗斯福赢得了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工人和黑人等选民的广泛支持。罗斯福执政后,哪些政策相对体现了这些选民的利益()建立福利制度调整农业复兴工业以工代赈A BC D答案D解析罗斯福新政建立福利制度符合广大选民的利益;调整农业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利益;复兴工业有利于保障城市工人的利益;以工代赈体现广大选民利益。故选D。7 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上大部分经济生活包罗在政府权限之内。”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C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凯恩斯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他认为国家应该对经济进行干预,但又认为“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上大部分经济生活包罗在政府权限之内”,即反对完全的国家干预。题点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8 二战后,英国发展混合市场经济、法国发展计划指导型经济、联邦德国发展社会市场经济、日本发展政府主导型经济。各国经济发展模式虽然不同,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很多共同点,主要包括()都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性质各国政府都对本国经济进行干预都大力推行国有化都大力提高社会福利A BC D答案A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并且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以减少财政赤字。但是,在二战后上述各国都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干预,各国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都不会发生变化。9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兜售繁荣一书中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代人时间里,美国经济就像是一种魔力经济。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美国普通工人的实际收入、普通家庭的实际收入、人均消费等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翻了一番”。这里推动“魔力经济”出现的最主要因素应是()A自由放任 B国家干预C科技进步 D知识经济答案B解析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策,使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美国到20世纪70年代,经济出现“滞胀”,发展放缓,故选B。A项出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C项出现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D项出现在20世纪九十年代。10某班学生在探究学习“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这一问题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罗斯福新政把救济、保险、就业较好地结合B战后西方国家建立“福利国家”制度主要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C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导致国民资产大量转移D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有利于社会和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的理解能力。据所学史实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福利制度是对下层民众,并非是对大资产阶级,目的是为缓和阶级矛盾,并不会导致C项的结果。故选C。11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经陷入困境。里根政府强调:“国家已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更加彻底地向右转。”这里“右转”的意义是()A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加大社会福利资金的投入D增加国有制经济的比重答案A解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状态,这表明凯恩斯主义失灵。为应对“滞胀”状态,里根政府奉行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主张,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2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生产力标准的运用要受到该社会制度性质的制约。优越的社会制度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腐朽的社会制度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映了()A西方各国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改变B西方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逐渐消失D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和平过渡答案B解析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二、非选择题13xx6班开展了一个以“从大历史角度探寻各国发展模式变迁”的世界现代化经济发展的研究性学习。以下是各小组的材料:第一组西方英、美模式材料一总之,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如意大利著名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所总结的那样: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社会和政治结构、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察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他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在驾驭政府与时代方面有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才能,又由于他在内政方面的巨大建树和在与法西斯斗争中的不朽功绩,而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是他,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扩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首创干预经济生活的先例。(1)据材料及所学,分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的有利条件。(2)材料二中的“他”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突出贡献是什么?第二组苏联斯大林模式材料斯大林提出了他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大体上包括这样几点:一是苏联可以单独建成社会主义,二是经济行政计划化,三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四是高积累高投资,也就是要求轻工业和农业为重工业作出牺牲,这与第三点紧密联系。摘自凤凰网从大历史角度探寻各国发展模式变迁(3)据材料及所学,说一说斯大林模式的特征。第三组中国邓小平模式材料新中国的发展则不同,它根据自己的历史和经验,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借鉴“苏联模式”,设计了计划经济体制。经二十多年的计划经济实践后,又转而进行“面向市场”、建立全面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30年的经历走过了西方300年的路程。(4)据材料及所学,指出中国建国初实行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及邓小平克服以上弊端的努力及经验教训。答案(1)制度:英国最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政局稳定,统治巩固。资本:通过圈地运动、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等积累了巨额资本。原料:本国煤矿资源丰富,而海外世界殖民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原料。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农民破产沦为廉价的劳动力。科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技术。市场:殖民扩张,海外市场日益扩大。(2)罗斯福;贡献: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3)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单一的公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4)弊端: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僵化的体制挫伤了企业和生产者的积极性。克服:解放思想,改革开放;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验教训:必须从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坚持对外开放。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并依据材料中“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作答。第(2)问依据“扩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首创干预经济生活的先例”等信息可知是罗斯福和他的贡献。第(3)问依据材料即可作答。第(4)问从计划经济导致我国经济发展比例失调,人民积极性受到挫伤等方面回答;经验教训从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发展、实事求是、依据国情等方面思考。14xx年以来,欧美国家不断暴发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抗议国家削减财政、减少福利开支,另一方面各国又面临财政赤字不断扩大的难题,这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反思。阅读材料:问题一经济危机与社会福利制度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 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该法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问题二福利制度与欧美债务危机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xx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占比达41.6%。截至今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 940 亿欧元,人均负债2.67 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1)依据问题一归纳当时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有关背景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时代意义。(2)根据问题二反映的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3)依据对材料的分析,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久?答案(1)特点:以立法的形式建立;由政府主导,实行“以工代赈”;关注弱势群体;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等。(任答3点即可)意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现象,需要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以走出困境;福利制度本身存在弊端。过度的福利也降低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过高的福利开支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是导致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3)民众和政治团体必须着眼于长远利益;必须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必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任答2点即可)解析第(1)问,阅读材料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中政府通过立法的方式,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为弱势群体提供生活保障。在当时采取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消费能力,缓解经济危机,缓和社会矛盾。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3年资本主义经济的“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滞胀”现象,被迫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阅读材料可知,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降低了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有必要进行改革。第(3)问,材料表明,福利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民众和政府都应从长计议,依据本国实际厉行改革,减轻政府经济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