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四校联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4644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四校联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四校联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四校联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四校联考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卷(选择题 共60分)“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 ( ) 秉笔直书 言必有据 论从史出 以小见大 A B C D 图7是说文解字列出的“历”“史”二字的篆书。许慎解释道,“历”者,过也,传也。“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据此可知,“历史”的原意是指 ( ) A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 B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C记录过往事物的书籍 D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据史书记载:“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唐玄宗开元年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设吏房、户房等五房,分掌庶务,“其政事印亦改为中书门下之印”。这一变化说明了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职权重合 B中书门下成为宰相处理政务的机关 C宰相失去议定军国大事权力 D唐初三省权力制衡关系被完全打破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今包头市九 原区),抵云阳(今陕西淳化县),堑山堙谷,直通之。”这一举措 ( ) A. 加强北部边防 B使“西南夷”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的版图 C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D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管辖 5晋书段灼传记载:“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注:兄)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九品中正制 ( )A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B容易埋没人才C选官局限在士族、庶族范围内 D选官任人唯亲“晚上10点,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方向传来一声沉闷的炮声,随后炮声夹杂着枪声不断传出。沈阳七十万市民一觉醒来,悲伤地发现青天白日的国旗已经换成了刺眼的太阳旗。”与这段描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中日甲午战争 B九一八事变C伪满洲国建立 D苏联对日宣战7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关于八七会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可能有“土地革命问题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中心问题”这一内容 C决定发动南昌起义 D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8下表摘编自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 )目录第三十二章全国内战爆发以后第四十一章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第四十九章第五十九章发动“大跃进”(上)A发动“文化大革命” B红军长征 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D筹建新中国9.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该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B CD有学者评价某次国际会议:“新中国外交官第一次在异国集中面对世界各主要大国,参与讨论解决当时世界上最敏感和最重要的地区冲突,为亚洲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此评价是基于这次国际会议上 ( ) A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C周恩来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了首次会晤见下表。关于下列四个阶段增长原因表述错误的 ( )A阶段数目增加得益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阶段数目增加得益于中国重返联合国C阶段数目增加得益于中美关系改善 D阶段数目增加得益于不结盟政策有学者认为,比较理想的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是“既能保证中央政府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好全国,又能保障地方有适度的权力建设好地方”。以下制度最符合这位学者观点的是 A秦代郡县制 B清代密折制 C雅典城邦制 D美国联邦制图6为古罗马正义女神象。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 图614.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15有同学在学习了罗马人的法律后,整理了一份学习笔记。其中错误的有 ( ) 按产生先后排序是“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体现了平民的作用 随着对外扩张,外邦人自动获得了公民权,万民法体系形成 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 AB C D分权制衡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下列国家权力机构在政治实践中,制衡效果相对最弱的 ( )英国的内阁与下院 B.美国的总统与国会 C.法国的总统和参议院 D.德国的皇帝和帝国议会17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原理 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开始向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 B C. D. “1947年4月以来,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经济困难,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 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情况情 A. 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B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C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D法国联合欧洲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二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纷繁复杂。下列各组关键词对其概括比较合理的是 A冷战、第三世界的崛起、走向多极化 B两极格局、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一超多强 C两种制度、紧张与和平、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 D社会主义革命、殖民体系瓦解、和平与发展20. 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关于右图所示灌溉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耧车,出现在汉代B它适合于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C隋唐五代的文献中可能记载它的制造方法D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利用水力的灌溉工具“闽广多种木绵(棉花),树高七八尺,叶如柞,结实如大菱而色青,秋深即开,露白 绵茸然。”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22古代都会因商业繁盛而兴起,下列描述比较符合右图的是( )A“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C“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D“十万烟火”“富甲一方” 清代盛世滋生图中苏州怀胥桥商市23.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 )A海禁加剧了寇患 B海禁的负面作用明显C有中国商人参与了寇患 D应当重新评估抗倭斗争的必要性24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认识方法的是 ( )A“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 B“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 C“租界中沉淀的不仅是罪恶,亦有工业文明的积累” 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25江南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与右图四处地址有关的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AA处文化遗存证明已经出现人工育蚕技术B唐代B处盛产白瓷,制作精美C陈启源海外归来在C处创办继昌隆缫丝厂D荣氏兄弟在D处创办了大生纱厂26.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 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 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 )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27图11反映的是19491990年间我国 ( ) A粮食生产基本状况 B钢铁生产基本状况 C人民公社入社人数基本状况D个体工商业户数量基本状况图1128xx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三中全会做出了许多重大的决策。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历次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 ) A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C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29右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 ( )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C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30.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在20世纪50年代完成的文学 作品城南旧事,曾被评为宣威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它描写了20 世纪20年代北京城的社会风貌。下列情景属于“城南旧事”的是 ( ) A. 四合院里的生活起居 B. 东交民巷胡同里玩耍的儿时情趣 C.剪辫成为新潮女性的追求 D.北平学生反对华北自治的游行示威 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国家是文明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政权的主要 表现形式因时代不同而各具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国)以征服其他国家为职志,其所拟之消灭者仅是对方的王室与贵族,秦王本身的重要卿相,却全属客籍,即统一天下之后亦然。秦之记录里看不出人民因原有国籍而受亲疏歧视的待遇。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1265年 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 1689年 权利法案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1721年 沃波尔主持内阁,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 19世纪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善 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形成 19世纪晚期 内阁权利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指出为避免 “因原有国籍而受亲疏歧视的待遇”秦采取的政治举措 及其历史进步性。(6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谈谈你对中华民国的成立 “是政治制度和 社会思想方面的一大跃进”的理解。(8分)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并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 制的权力制衡关系。(8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国家政治制度建设的立足点。(2分)32、阅读材料,加深对1840年前后中国经济变化的认识。(16分) 材料一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出使中国),提出如下要求:允许英商到宁波、舟山、天津等地贸易中国在舟山附近割一小岛供英商居住、贮货,在广州附近拨一处地方供英商居住并允许其自由出入,减免英商在广州、澳门的内河运输税等。 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很快成为华东广大地区对外贸易的中心。1851年,上海进出口贸易总额已达14702千元。到1860年,更猛增到80545千元,其中进口贸易额为36679千元,10年间增长了5.5倍。 摘自伦敦公报1864年9月20日材料三 在19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之间,市场结构、商业的金融方面、贸易中心变化如此广泛、显著和迅速,以致从总的后果来看,似乎是革命性的。 郝延平中国近代商业革命请回答:材料一反映出英国政府对外贸易和殖民的要求,结合南京条约论述英国如何实现 这些要求?(4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成为华东地区对外贸易中心的原因。(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市场结构、商业和金融方面、贸易中心”变化的主要 表现。联系材料一、二,用一句话概括1840年前后中国经济的变化。(6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xx学年第1学期第1次四校联考高三历史答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40分。第31题24分,第32题16分。)31、(1) (2) (3) (4)32、(1) (2) (3)xx学年第1学期第1次四校联考历史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1)政治举措:郡县制(2分)(答“中央集权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给1分) 进步性: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任答2点,每点2分,共4分)(2)政治制度上:推翻了xx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分)按实行三权分立原则建立政治体制(或确立了民主共和制。答“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也可得分。2分);实行责任内阁制。(2分) 社会思想上:人民享有言论、集会等自由;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任答2点,共2分)重要事件:通过权利法案;通过王位继承法;开创多数党领袖组阁先例;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4分,每点1分) 权力制衡关系:议会掌握立法权,拥有对内阁的行政监督权;一旦内阁受到下院反对, 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有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4分,每点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如两党制轮流执政等) (4)国情、时代。(2分)(1)增开通商口岸进行贸易;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英国五处为通商口岸;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4分)(2)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大量输出商品;中国沿海一带自然经济解体加速或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上海位置优越,上海成为通商口岸。(6分)(3)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或一部分农产品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出现发展;贸易中心有广州转移到了上海。(4分)从封闭到开放,逐步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