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试理科历史试题缺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0128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试理科历史试题缺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中考试理科历史试题缺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中考试理科历史试题缺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试理科历史试题缺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每题2分,共35题,计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2“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突出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 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3据记载,1888年清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 表明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进步C清廷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4下表为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统计表(G罗兹曼主编中国现代史)年代(年)农业制造业第三产业1952-195753.6%18.5%27.9%1972-197733.0%39.0%28.0%下列关于该表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B制造业比重明显上升C农业比重明显下降 D我国已经实现工业化 5. 浙江某地农民每逢二、五、八日都到中心集镇赶集,这种交易的风俗是由古代的“草市”发展而来,古代的“草市”可以追溯到 A商代 B六朝 C宋代 D明代6与唐代相比,宋代的市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在:A“夜市”的繁盛 B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C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D商业活动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7汉初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器,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官为吏,不许购买土地。这反映汉初实行A海禁政策B抑商政策C奖励农耕的政策D禁奢侈8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C.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9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新宪法的通过 D. 土地改革的完成10刘少奇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11右图反映的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的土高炉炼钢的情景,这种情景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领导人的果断决策1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重要会议是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五大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农村 B沿海地区 C城市 D国营企业14“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出自1978年安徽凤阳农民的这段顺口溜反映的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企业股份制改造15“松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改革的代名词,反映了当时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是A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B对民族资本进行和平赎买C实行全面公私合营D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16在中国近现代,有这样一种男式服饰,它有五粒纽扣,代表五权分离和五族共和,它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它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是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它被定名为 A长袍马褂 B西装 C中山装 D列宁装 17某班学生在历史课上表演反映清末明初礼仪风俗的课本剧,下列表演的内容不属于新式礼仪的是 A握手 B跪拜 C鞠躬 D拥抱18右图是1892年美国芝加哥为庆祝某位著名航海家航行到美洲400周年而发行的一枚邮票,该航海家应是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19“土豆”是马铃薯的俗称,最早栽培这种作物是在 A亚洲 B美洲 C欧洲 D非洲20下列关于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表述,正确的是 1607年,在北美洲获得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实施航海条例1763年,英国取得“七年战争”的胜利,签订巴黎和约 18世纪,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黑奴贩卖国A. B. C. D.21英国在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过程中先后战胜了A西班牙、荷兰、法国 B荷兰、法国、葡萄牙C西班牙、荷兰、葡萄牙 D葡萄牙、法国、西班牙22为纪念瓦特的贡献,国际单位制中的功率单位以“瓦特”命名。瓦特最突出的贡献是发明 A水力纺纱机 B万能蒸汽机 C汽船 D蒸汽机车23.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这首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民谣出现的时代背景是A世界经济大危机B罗斯福新政 C肯尼迪执政D克林顿执政24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坚定地认为,需要进行“大胆的、持久的试验”。这里的“试验”是指A实行“新政”B提出“新边疆”的施政纲领C奉行自由放任主义D实行“伟大社会”施政纲领25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迎来了“新经济”时代,下列有关美国“新经济”时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经济持续增长 B. 垄断资本依然占据支配地位C. 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D. 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依然并存26从1800年到1890年,美国人口增加了11倍,而城市人口增加了81倍。到1900年,美国有6个城市的人口超过50万,纽约达到350万。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 A人口下降 B城市化进程加速 C联邦政府成立 D小农经济破产27路德维希艾哈德(18971977)享有“德国经济奇迹之父”的美誉。他为建立战后德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作出重要贡献,从而使本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这种模式是A混合市场经济 B计划指导型经济 C社会市场经济 D政府主导型经济28政治权力成为最大的经济资源,这一经济模式是二战后哪一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特点A美国 B法国 C日本 D英国29当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与以前的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相比,成为社会发展主要动力的应该是A资本的积累 B知识的创新 C工具的革新 D土地的利用30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人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国际恐怖活动B毒品走私C人口爆炸D全球变暖31. 1982年1月5日,FOLLOW ME 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高考制度的恢复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对外开放的实行 D. 广电事业的发展32. 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里的“伟大转折”主要是指本次全会A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 B明确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D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3. 下列关于世界市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不包括各个国家的国内市场B工业革命为其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C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对其形成起了推动作用D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34. 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B以减少贸易壁垒为宗旨C有利于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促进了货币问题的国际合作35. 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科学技术的发展高二级部历史试题(理科)考号 班级 姓名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0分,其中第36题15分,第37题15分。) 36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共15分)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地点创办人企业名称上海方举赞南海陈启源天津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1)根据材料一所示内容,填上相应的企业名称。(4分)(2)材料一中中国早期民族企业创办于何时?(1分) 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1分)(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有过发展的高潮,这一高潮大概出现在什么时期?(2分)这一高潮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分)之后为何很快又衰落了?(1分)(4)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历史命运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3分)37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5分)材料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证明开放的中国离不开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也不能缺少中国。中国经济会越来越多地、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世界的影响。历史必修第二册(人民版)材料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各国、各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市场更为开放,资金、技术、人才等流动更加广泛和迅速,这一切为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南北差距拉大,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经济和金融风险增大,跨国犯罪严重,这一切又增加了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紧迫性。在这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刻,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求同存异、扩大合作,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方向前进。 胡锦涛推动全面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请回答:(1)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什么?(2分)中国是何时被正式批准加入世贸组织的?(2分)(2)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请举出三个重要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3分)(3)根据材料二,分析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利与弊,(6分)并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