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0064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題共40题,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題目要求1、现在老百姓常常抱怨“钱不值钱”、“钱不经用”。然而在16世纪初的西班牙,也有类似的情况:“过去一个月的生活费就五个银币,现在十个银币还不够。”在当时,与这种变化无关的史实是A新航路的开辟 B价格革命 C商业革命 D殖民扩张2、已故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在一次峰会上送给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该书名暗示拉丁美洲A抗议西方大国的经济制裁 B感谢西方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C爆发民族独立战争 D曾经遭受西方殖民侵略3、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4、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城镇,工厂也增多了”,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工厂制度的诞生 B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C社会立法的改进 D君主立宪制的最终确立5、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6、“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材料认为黑人奴隶贸易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A非洲黑人奴隶的反抗和斗争 B英国对非洲殖民政策的调整 C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 D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图37、1935年,罗斯福针对某项新政措施解释道:“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这一措施是A停发社会救济 B推行以工代赈 C建立社保体系 D实施蓝鹰计划8、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法规,该法规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规则,遵守该法规的企业或公司可以获得美国政府颁发的徽章(见图3),这一法规是 A.紧急银行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C.联邦紧急救济法 D.社会保险法 9、xx年1月,美国总统在国情咨文中说:“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已经创造了xx多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出现了30多年来最快速的经济增长,失业率为30年来的最低水平,贫困率降到20年间最低点“。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政策因素是A“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B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彻底改变 D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10、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危险,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A大危机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D罗斯福新政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1、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说:“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结合所学知识推断他说的“它行得通”,在当时应指的是A共产主义制度 B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C政府干预经济的办法 D整顿银行,稳定金融 12、日本学者林直道在现代日本经济中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特点,不是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协调经济高积累。”日本经济发展保持如此高速度,政府采取的措施主要有A国家干预减弱,自由竞争加强 B推行“社会市场经济”C政府干预大于市场调节 D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13、1921年,列宁表示,“我们现在正用来纠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错误。”对的分析正确的是A它保证了战争的胜利,是一种功劳 B它超越了苏俄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在工业上实行了国家资本主义 D在分配上实行了平均主义的配给制14、1944年,美、苏、中、法等44国在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并通过布雷顿森林协议。下列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与这次会议直接相关的有 关贸总协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世界贸易组织A B C D15、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过程已经开始了。”他所说的:“全球化已经开始”在当时主要指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世界经济中心开始转移到美洲 C世界开始成为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D美洲与欧洲开始出现区域性经济集团 16、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A B C D17、“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B举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18、有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的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经济区域化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西方化A B C D19、近两年,油价上涨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关键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就成品油价格再次调整答记者问时指出“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是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这表明A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 B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C社会制度的异同日益阻碍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 D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的趋势20、有的学者将战国与春秋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这些流派按顺序应是A道、法、墨、儒 B道、法、儒、墨C法、儒、道、墨 D儒、道、墨、法21、有学者在评价中国某位先哲的思想时说“强调万物存在意义上的齐一性,而不排斥实在意义上的个别差异。”这一先哲思想当为A老子的“无为”思想 B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C庄子的“齐物”思想 D墨子的“尚同”思想22、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A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23、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倡的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24、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君主批判思想 B经世致用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25、xx年奥运会开幕式,张艺谋和他的团队,选择了一张巨大的“纸”,向世界呈现一幅中国的长卷、历史的长卷、文明的长卷。以下有关造纸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在甘肃天水汉墓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B西汉时期的“蔡侯纸”,造价低廉,质地细腻,便于书写C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D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26、有学者评价唐代某书法名家的字“刚中含柔,方中有圆,直中有曲,确乎达到美的某种极致,却仍通俗易学,人人都可模仿练习”。下列各项,属于该书法名家作品的是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A图10 B图11 C图12 D图1327、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图示反映的内容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A B C D28、19世纪中期,一位日本著名维新思想家在读到一本由中国翻译到日本去的书后,拍案感慨,在该书“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引导下,他在思想上实现了从排斥西方到学习西方的重大变化。这本书是 A海国图志 B新青年 C天演论 D孔子改制考29、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30、书籍和杂志是思想的载体之一。下列书籍和杂志说明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思考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A“中国向何处去” B “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 C“民主、共和” D “社会主义能否救中国”31、以下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革新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付诸实践的人物有 魏源 康有为 孙中山 张謇 毛泽东A B C D32、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辞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 C经济组织 D教育制度33、 近代史上的北大开民主风气之先,人才荟萃,其中尤以属兔的三名教授闻名中外。俗称老中小三只兔子:大兔子是蔡元培,中兔子是陈独秀,小兔子是胡适。胡适曾俏皮地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而成名的。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有误的是 A. 大兔子: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采取兼容并包方针,使北大学风焕然一新B. 中兔子: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最早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C. 小兔子:提倡白话文,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由此开始D. 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成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34、革命党人朱执信于1906年在民报上发表了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和学说的文章,该文章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共产党宣言35、孙中山说:“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因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变革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毕其功于一役”的“社会革命”设想是 A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核定地价,平均地权 D三权分立,实行内阁制36、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述,正确的是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为农民土地所有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A B C D37、新三民主义被称为“革命的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方面,新三民主义的“新”主要表现在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帝国主义承认“耕者有其田” A B C D38、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伟人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应该是A新三民主义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三个代表”思想39、有历史学家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历过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崇拜, 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1997年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了所有制崇拜。“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 B重申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C邓下平南巡谈话 D邓小平 “三步走”战略的提出40、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产生的顺序是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培育出杂交水稻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其中第41题10分,第42题10分,共计20分。)41、(10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从生活中寻找“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依据下列材料,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材料二步骤一:走进历史,感受历史发展的巨大变化(1)图一、图二的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产生了哪些后果?(要求从三个方面回答:生产力、社会关系、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方面)(4分)步骤二:回归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科技改善生活。我们今天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工业文明的好处(2)图三、图四反映了人类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情况?这一时期新兴产业有哪些?(4分)(3)图五反映了从1801年至1851年的50年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比例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42、(10分)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声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1)阅读材料一,指出黄宗羲的思想具有什么鲜明的特点?(1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黄宗羲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2分)材料二 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儒家思想的态度。说明了什么?(2分)材料三 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富屯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注:pu抨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3)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对传统儒学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态度在当时的进步作用。(3分)材料四 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开办情况表地区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数量(单位:所)31412763中国教育新闻网(4)材料四中孔子学院全球开办的原因是什么?(2分)班级 _ 学号 _ 姓名_ 中富阳二中高一期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座位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41、(10分)(1) 蒸汽时代(1分) 生产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各国逐渐朝工业化方向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分)社会关系: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英国资本主义方式最终确立。(1分)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分)(2)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 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飞机制造业。(3分,任举3例得3分)(3)农业人口减少,工业人口增加。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工业化迅猛发展。(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