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重点班).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9968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重点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重点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重点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重点班)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1古代中国的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史载三国时曹操每日带人登观稼台,观看各处的庄稼长势,察看天气,测定晴雨,及时告知田间耕作的百姓。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古代中国 A以农立国 B抑制商业 C封建迷信 D以民为本2.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的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搭配准确的是A.商周铁器 B.秦汉青花瓷 C.唐宋青铜器 D.明清棉布3、汉乐府 孔雀东南飞 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打扮是“妾有绣腰糯,威夔自身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夏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帘六七寸,碧绿青丝绳。”这些描述土要反映了 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倍受压迫,日夜劳作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少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4、考古学家在对我国某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以下两件农具(注:翻车和曲辕犁),经技术测定,这两件农具均为同一时期遗存下来的物品。据此确定该遗址最早是 A西周 B三国 C唐朝 D北宋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他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依材料推断,作者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应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6就证明“至迟到春秋末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牛耕地”而言,下列论据中说服力最小的是 A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反映牛耕的文物B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关于“叔均(传说中人物)是始作牛耕”的记载C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D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7中国古代城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最有可能不是宋朝的是A“夜行山步鼓冬冬,小市优场炬火红”B“蚕市光阴非故国,马行灯火记当年”C“方轨十二,街衢相经”;“市坊整齐” D某富商夜闻“民间酒楼”有“丝竹声笑之声”8潮汕方言中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比如“立秋有雨,庄稼点头”“蝉鸣荔熟”“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换田不如换种”等。这些谚语从整体上反映出我国传统农业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精耕细作的特点 C.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注重因地制宜92010年5月1日,广东汕头市南澳县海域的明代古沉船“南澳I号”重启打捞后的出水文物第一次对媒体展示。下列文物中不可能在“南澳I号”的是10、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11、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12、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13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D奉行“闭关锁国”政策16.近代以来,许多人士投资近代企业。从下表中无法获取的信息是1840到1894年间投资民族企业的人数比例表投资者所占比例(%)官僚、地主30.86一般商人18.52手工作坊主7.41华侨商人7.41A部分官僚、地主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B民族资本来源多样化C部分投资者来自国外 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15、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16.右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其Z处可以用下列哪句诗比喻最为恰当A千呼万唤始出来B小荷才露尖尖角C忽如一夜春风来D无可奈何花落去17如果将价格革命前欧洲拥有的货币总量设为100,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拥有的货币总量(m)设为60,商人、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拥有的货币总量(n)设为40,若价格革命后欧洲货币总量上升为1000,那么,下列关于m、n的四组数据,可能正确的是Am为500,n为500 Bm为700,n为300 Cm为600,n为400 Dm为800,n为20018五百多年前,欧洲一批航海家开始冒险开辟新航路,而今天美洲越来越多的足球运动员带着梦想踏上欧洲的联赛赛场,他们登陆首选的落脚点是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简称西甲)。从历史渊源上看,主要是因为A西班牙联赛水平高,同时上缴税费额度最低,使自身特长和收入得到最大体现B西班牙一直都尊重美洲国家的民族独立与主权完整,赢得美洲人的好感与向往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至今,两地形成共性语言、信仰等,登陆西甲可以减少很多障碍D西班牙距离美洲最近,同时西班牙也是古代足球的发源地,登陆西甲是最大的荣耀19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一个英国政论家这样描述:“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这句话反映的有效历史信息 A英国被指定为其他国家制造商品 B英国只为关系密切的国家制造商品 C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D英国所完成的使命是崇高的20下表为中国19世纪中后期一家新式学校的招生简章节选。据此判断学生毕业后的合理分配可能性最小的是到A总理衙门担任翻译 B汉阳铁厂担任经理C湘军担任陆军营官 D北洋海军担任管带21.表2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表2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数量(家)723?100153A.2 B.31 C.73 D.19322、如图深色部分反映的是19世纪末某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分布情况。综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法国23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 B资本输出 C文化传播 D工业革命24、与法国相比,18世纪中期英国能够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优势在于A最先完成工业革命 B打败拿破仑的海军C拥有美洲殖民地 D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25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座 位 号上饶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答题卡(重点班)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题 号12345678910111213答 案题 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 案二、材料解析题(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共50分)26.(18分) 明清时期商帮的崛起,为中国的历史画卷平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没有成片的耕地,粮食产量普遍较低,粮食供应的矛盾长期存在,人们寻求“以商代耕”的出路。徽州虽“粮不足”,可物产丰富。万山丛中盛产竹木、茶叶、陶土。手工业更具特色,纸、笔、墨、砚、漆器闻名全国。不少人最初就是以贩运土特产品起步发家的。大山挡住了徽州人的道路,但这里的水路可称便捷:“上接闽广,下接苏杭”。便捷的水陆,大大刺激了徽州人经商的积极性。 -摘自徽商网徽商历史(1) 根据材料说明徽商诞生的原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10分)材料二 徽商以左儒右贾的特色而区别于其他商帮,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是其写照。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徽商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在外经营,三年一归,新婚离别,习以故常。徽商贾而好儒,与封建官僚混为一体,或相互接托。徽商以其独特的生存理念在众多商帮中异军突起。 -摘自电视片徽州解说词(2) 从徽商的兴旺中可以得到哪些经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终清朝之世,徽商会遇到哪些发展障碍?(6分) 材料三 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经典式、综合性品牌盛会,为中外客商搭建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安徽开放型经济发展。第一届大会于xx年在合肥召开,至xx年,已召开五届。 (3)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开发和利用好徽商遗产。(2分)27(16分)新航路开辟后,人类逐渐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葡萄牙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材料二 马可波罗游记描述东方时说:“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示意图材料四 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分析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4分),这一事件对人类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2分)(2)材料三图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形成了怎样的局面?(2分)说明促成这一局面最终形成的根本动力和主要方式。(4分)(3)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材料三所反映的这种世界经济现象。(4分)28(16分)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材料三 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6分)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4分)(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6分)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上饶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重点班)历 史 答 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26.(1)耕地少,粮食产量低;自然资源丰富;传统手工业比较发达;水路交通便利。(6分)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资源和条件,因地制宜;积极寻求出路,知难奋进。(4分) (2)经验:有重视文化学习;坚守诚信的商业道德;吃苦耐劳;注意与封建政府的关系。(3分)障碍:有各种税务摊派;官吏的敲诈勒索;政府的抑商政策;西方列强的经济扩张等。(3分) (3)政府搭建平台;广泛联系海内外商界;发挥徽帮的纽带作用;扩大合作领域。(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