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992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Mn 55 Fe 56 Zn 65 Ag 108 Ba 137第I卷(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平衡:如化学平衡、溶解平衡、电离平衡。下列不存在平衡的是(不考虑水的电离平衡)( )A稀醋酸水溶液中B氢氧化钙悬浊液中C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的混合物中D稀氯化钠水溶液中2绿色:环境保护也是我们的生活理念。下列实验符合“绿色环保”思想的是( )A氯气溶于水制氯水 B铜与浓硫酸反应水浓H2SO4Cu片浸有碱液的棉花品红溶液COCuONaCl浓硫酸C实验室制备并收集氯化氢气体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3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中,毁坏的建筑物散发出大量石棉,人吸入石棉纤维易患肺癌。石棉是硅酸盐矿物,某种石棉的化学式表示为:Ca2MgxSiyO22(OH)2,该化学式中x、y的值分别是( )A8、5 B8、3 C3、8 D5、84下列冶炼金属的原理正确的是( ). A2Al2O33C4Al3CO2 BFe2O34CO3Fe4CO2 CMgOH2 MgH2O D2HgO2HgO25下列物质:氢氟酸浓H2SO4烧碱溶液 Na2CO3固体氧化钙浓HNO3,其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SiO2反应的有( ). A B C全部 D6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下列各图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7、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 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不同8实验室中以下物质的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A浓硝酸用带橡胶塞的细口、棕色试剂瓶盛放,并贮存在阴凉处B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C少量液溴可用水封存,防止溴挥发D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要向其中加入少量硫酸和铁粉9、可逆反应2NO22NO+O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B C D10、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46 g NO2 和 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3NAB标准状况下,22.4 LSO3与水反应生成1mol硫酸C1L 1mol/L醋酸溶液中离子总数为2NAD足量铜与18molL11L浓硫酸反应可以得到SO2的分子总数为9NA11、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由C(金刚石,s)C(石墨,s);H1.90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101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285.8 kJ/molD在稀溶液中H+(ag)+OH(ag)H2O(l);H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12、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 B(g)+2C(g),且达到平衡。当升高温度时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气态 C物质A一定为非气态,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若向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则平衡向右移动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将金属钠投入水中: B.过量通入溶液中: C.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 D.向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 14、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 H=+74.9 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15.已知A、B、C均为短周期的元素,A、B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 和C-,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A2-C-B2+ BC元素的最高正价一定为+7价 C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C D还原性:A2-”、“=”或“”表示)(4)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有很多方法,其中B和E的非金属性强弱的研究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填序号);a.比较两种单质的颜色 b.比较氢化物的稳定性 c.依据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d.依据两元素单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 (5)B元素均可与另外四种元素中的一种形成化合物,其中只含离子键的是_(写化学式,下同),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_。23(12分)为测定Na2CO3与Na2SO3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取样品232g 以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铁架台、铁夹等仪器未在图中画出)(1)将仪器连接好以后,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_。(2)此实验还必须用到的最重要的仪器是_;仪器F的作用是_。(3)已知仪器C中装有品红溶液,其作用是_,有人提出该溶液可能引起Na2CO3含量的测量结果比实际值偏低,理由是_。(4)实验室中备有以下常用试剂:a浓硫酸 b品红溶液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e氢氧化钠溶液 f无水硫酸铜 g碱石灰 h五氧化二磷 i无水氯化钙请将下列容器中应盛放的试剂序号填入相应空格:B中_,D中_,E中_。实验过程中,当仪器A内的固体反应完全后,需打开活塞K,向A中通入大量的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_。所通空气应先经过_试剂(填上述所供试剂的序号)处理,否则可能引起Na2SO3含量的测量结果比实际值_(填“偏高”、“偏低”或“没影响”)。(5)若仪器E在试验完成时增重44g,则Na2CO3与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 _。24、(10分)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投料比及产率等问题。已知:CO(g)+H2O(g) CO2(g)+H2(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温度/4005008301000平衡常数K10910.6试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某温度下,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830,在恒容反应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按下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反应混合物,其中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有 (选填A、B、C、D)。ABCDn(CO2)3101n(H2)2101n(CO)1230.5n(H2O)5232(4)830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CO(g)和6molH2O(g)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是 。25(9分)有一无色透明溶液,已知其中可能含有Fe3+、Mg2+、Cu2+、Al3+、NH4+,加入一种淡黄色粉末并加热,产生沉淀或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淡黄色粉末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淡黄色粉末为_(填名称)。其电子式为_(2)溶液中肯定没有_离子。(3)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4)淡黄色粉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沉淀部分减少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n(沉淀或气体)/moln(淡黄色粉末)/mol26. (13分) (1)(3分)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请把与下面元素有关性质相符的曲线标号(a、b、c、d)填入相应的空格中: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 第3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 F-、 Na+ 、Mg2+、Al3+的离子半径 。 (2)(10分)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电子数之比为34;N-、Z+、X+离子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 Y和M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化合物A、B均为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且两种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相同,组成元素的原子数目之比均为111,若A能抑制水的电离,B能促 进水的电离,则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 ,B的化学式是 。Z与Y形成的稳定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X与Y、X与M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写出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M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化学试题答案卷21、(4分)(1) 。(2) 。22. (12分) (1) _ ; (2) _;(3) _ ; (4) _ ; (5) _,_。23(12分)(1)_ 。(2)_ ; _ 。(3)_ , _。(4)B中_,D中_,E中_。_ 。_ _ 。(5)_ _。24、(10分)(1) 。(2) , 。(3) 。(4) 。25(9分)(1)_(填名称)。_(2)_。(3)_。(4)_ _,_。26(13分)(1) , , (2) , 。 。 , 。21、2N2H4(g) 2NO2(g) = 3N2(g) 4H2O(g) H = 1153.7 kJmol1N2H4(g) 2F2(g) = N2(g) 4HF(g) H = 1135 kJmol1 288+1622. (每空2分,共12分)(1)(2)第三周期IIIA族(3)O2-Na+(4)ad(5)Na2O、Al2O3; Na2O223(每空1分,共12分)(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托盘天平;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等进入E中(3)检验SO2是否除尽;CO2可溶于水(4)c; a; g; 使ABCD各仪器中残留的CO2进入E被充分吸收; e或g;偏低(5)1124、(1)放热(2)增大;增大(3)B、C,(4)60%25(1)过氧化钠 (1分) (1分)(2)Fe3+、Cu2+ (1分)(3)n(Mg2+)n(NH)n(Al3+)=111(2分)(4)2Na2O2+2H2O4NaOH+O2(2分) Al(OH)3+OHAlO2+2H2O(2分)26. (13分)(1)b, c,a(各1分)(2)SO2 SO3(各1分)NaOH NaClO(各1分)Na2O2电子式略(2分)H2O2H2SS2H2O (2分) 2e(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