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11月月考 历史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884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11月月考 历史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11月月考 历史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11月月考 历史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11月月考 历史 含答案 xx.11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2分)1孔子看到鲁国季氏举行家宴却用了天子一级规格的乐舞,愤慨地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这说明孔子主张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为政以德 D克己复礼2朱熹说:“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这说明他认为“天理”和“人欲” A截然对立 B相依并存 C同等重要 D前重后轻3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儒家学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民间生存智慧到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演变过程。其中提出“大一统”思想的是()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4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为保证各级政权机关清正廉洁、决策正确和国家社会安定而提出的主要设想是倡导言论自由 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 制定限制君主的法律倡导经世致用的风气 A B C D5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携书不便现象首先得益于发明了 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制墨技术 D活字印刷6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7xx年2月,易中天教授在痛定思痛问前哲解读百家争鸣。下列不可能作为百家争鸣背景、论据的表述是()A经济上: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B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出现社会大变革C阶级关系上:“士”这一社会阶层受到冷落 D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8. 对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天命观,理解错误的是()A体现了孔子的“忠恕”之道 B更注重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体现了孔子思想的务实性 D是当时落后生产力的产物9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 ( )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10、“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观点中与材料中所体现的主张符合同一思想家的是A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D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11、xx年4月,省高效课堂示范课上,学生在展示“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扮演孟子的台词最有可能的应是()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12、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盲”。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削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13、西汉时代,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A“大一统”主张 B“三纲五常”学说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D“天人感应”学说14、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15、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下列观点与理学家的思想明显不符的是()A“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正君心,立纪纲,亲贤臣,去小人”16、下列选项中,体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真、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的是()A经世致用 B工商皆本 C民主科学 D重农抑商17、某中学高中历史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必然结果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18、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C主张为天下人立法 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19、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C唐朝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 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20、下面是一部医学著作的部分目录,与此著作同时代的科技成就还有()第一篇平脉法第二十一篇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第二篇辨脉法第二十四篇辨疟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篇伤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八篇辨胸痹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寒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九篇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A九章算术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21、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了12座战国至秦汉的古墓。在第11号墓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秦代竹简上的文字,应该是()A小篆B草书 C楷书 D行书22、随着佛教在我国的盛行,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写经体”。这说明( )A魏晋时期我国文学艺术达到最高峰 B魏晋时期的书法最高成就是“写经体”C书法艺术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需要 D书法艺术的产生源于宗教艺术的发展23、xx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A绘画艺术 B书法艺术 C篆刻艺术 D戏剧表演24、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幅堪称绝世珍品的古画,专家对它的评价是:“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这幅画应是()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C马远的山径春行图 D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25、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办画院,采用唐朝诗人的诗句命题招考画师。其中有一题“蝴蝶梦中家万里”,夺魁者王道亨画苏武牧羊假寐,以见万里意。从此画的风格来判断,它应属于()A宫廷画 B文人画 C民俗画 D山水画26、诗经中的许多作品真实、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对诗经的理解正确的是()A“风”是周朝时的民歌,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B体现了浪漫主义情怀,表达了时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C以华丽的辞藻,表现当时恢弘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神D以长短句的形式,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27、这是贵州黄平卷烟厂设计了集诗书画于一体的古代诗人烟标,下列各项与该烟标所体现的史实不相符的是( )A诗仙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B诗仙猛烈地抨击社会的黑暗现实,其诗歌热烈地追求光明和理想C杜甫赞诗仙“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D郭沫若赞诗仙“世上疮痍,诗中圣者;民间疾苦,笔底波澜”28、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清明上河图程朱理学元曲 小说 汉赋A.B.C.D.29、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呈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专制主义强化 B商品经济发展C拜金主义盛行 D轻商思想淡化30、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 A图1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反映了“以形写神”的特征B图2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反映了吸收外来文明的特征C图3作品的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元曲通俗易懂的特征D图4剧种在清朝同治年间产生,反映了“徽汉合流”的特征31、京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上此前列入的昆曲、粤剧已达三种。中国古代戏曲成就辉煌,下面关于其发展历程中的主流成就排序正确的一组是()南戏杂剧昆曲京剧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 共38分)32、(14分)山东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的?(2分)材料一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2) 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4分)材料二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3) 依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2分)据所学知识说明二者思想是否存在本质差别。(2分)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务行。(4)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1分)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3分)33、(13分)“弘扬民族文化,留住民族文化根脉”是近几年国家文化政策的重要原则,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是首次将文化做为中央会议的命题。儒家思想是研究民族文化无法绕开的话题。阅读材料:材料1: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2: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3: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来往寒,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录材料4: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是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请回答:(1)材料1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2分)(2)材料2集中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主张?(1分)对于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2分)(3)理学又称为“新儒学”,根据材料3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4)材料4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2分)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2分)(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2分)34、(11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全面细致的反映了社会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材料二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材料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以上三段材料分别是谁的作品?请分别指出其文学作品的体裁。(3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屈原的诗歌体裁的主要文学特色和他的代表作。(2分)(3)从材料二、三看,李白与辛弃疾的诗词表现了什么不同的时代特征?(4分)(4) 从以上描述中,你从中能得到哪些认识?(2分)历史月考试题答案 DACCA ACADC BBDCC A CCDA A CBAB A DDBD C26、(1)孟子: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爱民、重民,主张民贵君轻。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主张礼法并施。(2)原因: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易于社会各阶层接受;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3)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二者没有本质差别。二者都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理”,其本质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4)思想主张:经世致用。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主张学以致用。(6分)27、(1)认识:认为儒学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或对维护君臣、长幼秩序方面有可取之处)。(2)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义: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3)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4)观点: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经济根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5)历程:春秋战国儒家学派产生;西汉武帝儒学成为正统;宋明儒学发展为理学;明清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仍为主流。28、(1)屈原:楚辞;李白:唐诗;辛弃疾:宋词。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李白的诗出现在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2分)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国家分裂,政府苟且偷安、外族侵扰的特征,表达了渴望恢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4)诗歌体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