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试卷(政治).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8470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试卷(政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试卷(政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试卷(政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试卷(政治)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6分。)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2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 B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D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这说明: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4.下列属于方法论的是: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B“存在即被感知 ”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5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这句话主要是强调:A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B哲学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C马克思是研究哲学的哲学家 D不懂哲学的人就不能进步6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7社会生活中所说的“真正的哲学”,我们应当这样理解:真正的哲学: 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将会取代具体科学 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A B C D8“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其原因是自然界是客观的 人的意识是客观的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A. B. C. D.9指出下列选项中所列举的事物不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日月星辰 马克思主义 亭台楼阁 工作计划 A. B. C. D.10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调节,导弹能够自动命中目标,宇宙飞船能够自动导航。因此,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上述观点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否认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A. B. C. D.11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我国政府决定农业税税率全国平均降低一个百分点,五年内取消农业税,有条件的地方可进一步降低税率或免征,同时据实核减因合法征占耕地而减少的农业税计税面积,做好农业税灾欠减免工作,确保各项减免措施落实到户。上述要求体现的哲学道理A坚持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C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尊重客观规律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根本属性是_。A联系 运动 B运动 客观实在性C客观实在性 联系 D客观实在性 运动13“刻舟求剑”这一成语的哲学寓意是物质是运动的 世界是物质的 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不能只承认物质而否认运动A. B. C. D.14从哲学上看,“守株待兔”寓言中的农夫的错误在于没有从客观实际出发 把事物的个别现象当成了一般规律把事物之间偶然的联系当成了必然的联系 没有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A. B. C. D.15下列属于不实践活动的是A蜜蜂酿蜜 B教师讲课活动 C到南极科学考察 D经济体制改革16由于塑料袋产生的垃圾对地球污染日益严重,各国都在积极采取对策。一方面呼吁人们“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另一方面是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探索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方法去解决。这反映了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课题,促使人们去解决 B认识是在变革社会的实践中发生的C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认识应用于实践 D实践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17下列选题中,符合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A牵牛要牵牛鼻子 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水滴石穿18关于矛盾观点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B事物是由矛盾构成的,事物的消亡就意味着矛盾的消亡C在人们的思维领域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D矛盾双方如果失去一方,另一方将不复存在19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 A矛盾的观点 B一切从实际出发C实践的观点 D实事求是20“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C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21辩证的否定就是 A事物的自身的否定 B否定一切C外力作用的结果 D蔑视权威,不相信书本22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几百年来,虽然不断发展,但其社会制度的性质始终是资本主义。这说明: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事物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又存在着相对静止C静止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D一成不变的事物是存在的 23司马光小时候看到同伴掉入水缸,他不是按照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缸,让水脱离人。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A办事情必须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B必须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坚持两点论C办事情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创新思维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24印度洋海啸袭击了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沿海地区,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这说明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B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有联系C关键的部分的性能与状态对整体起着决定作用 D量变引起质变25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从哲学上讲,这是因为A整体离不开部分,但部分可以离开整体B部分高于整体,但也应服务于整体C部分对整体没有太大的影响 D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26世界上事物千差万别的根据是A不同事物的矛盾都不相同B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C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特点D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27“中部崛起”的提法,首次出现在xx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当中。有关专家认为,这是继“五个统筹”以后,中央针对“中部塌陷”(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现象进行宏观调控的又一个举措,表达了中央试图尽快解决这个焦点问题的决心。促进中部崛起,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体现的哲理是A要重视飞跃,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C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D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28实现我国中部崛起战略,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中部地区在区位、资源和发展时机方面的后发优势,汲取经验,扬长避短,走出一条有中部自己特色的协调发展之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中部崛起不会一蹴而就,更不能丢掉愚公精神,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重视外部力量的作用,中部崛起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C中部和地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积极促成中部飞跃,力求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29发展的实质是A旧事物的灭亡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C运动 D事物自身性质的变化30有人认为“先进典型的经验值得推广,放到哪里,哪里就会出成果。”这个看法A懂得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B懂得按规律办事是成功的首提C不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懂得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312007年7月13日人民日报载文强调,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大的难题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建设新农村,最重要的是培养新农民。这一论断A坚持了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B抓住了主流C把握了主要矛盾 D认识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2中国成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下列成语中体现辩证否定原理的是A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C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D取其精华,弃其糟粕332007年8月1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只有根据发展着的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并运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新的实践,才能不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理论创新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创新的结果B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循D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二、解析题(本大题共36分,其中34、35、36每题8分,37题12分。)34甲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乙认为“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体现”(1)甲、乙两人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哲学阵营?(2)它们的基本分歧是什么?(3)两大阵营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35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闭幕大会上,2500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天文学家投票表决后决定,冥王星失去“行星”地位,被列为“矮行星”。这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太阳系九大行星论被修改了。辨题:有人认为“真理是可以修改的”。36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7某乡政府根据县有关部门的意见,要将该乡各村的部分跟耕地和果园挖成养殖水产的鱼塘,以增加水产养殖,但大多数村的农民反对这样做。他们认为,该乡离市区近,蔬菜、柑桔销路好,又有种植蔬菜和柑桔的经验。乡政府通过进一步论证后,决定根据该乡的具体情况,制订正确的决策。加强对农民培育蔬菜的技术指导,并指导农民对橘园进行“三荒一改”,从而使农民种菜植橘经济效益可观。(1)上述材料包含了唯物论 的什么哲理? (2)该乡政府的决定如何体现 这一哲理的?三、综合探究题(本大题18分)38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要决策。(1)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2)就“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拟订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并简要写出节约建议(至少答两点)。高二政治期中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6分。)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题号2324252627282930313233答案二、解析题(本大题共36分,其中34、35、36每题8分,37题12分。)34、(1)甲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乙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2分)(2)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2分)(3)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4分)35、(1)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1分)(2)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在一定时间对某一特定事物的认识,真理只要一个。因此,人们不能随意修改真理。(3分)(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真理是随着实践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对太阳系行星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可以修改的。(3分)(4)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1分)36、(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2分)(2)矛盾特殊性的原理。(2分)(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4分)37、上述材料包含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地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这个原理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以正确的意识为指导。(6分) 该乡政府具体分析了该乡的实际情况,即离市区近,蔬菜、柑橘销路好,又有种植经验,对农民加强种植技术指导和服务。这是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体现。(3分)该乡正确决策并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使农民种菜植橘取得客观经济效益。这是意识对物质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的指导作用的体现。(3分)三、综合探究题(本大题18分)38、(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因此,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从能源短缺这一实际出发,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3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思想意识,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着指导作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我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3分)联系是普遍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们一定要从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它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3分) (若用其他有关原理回答,言之有理亦可)(2)课题:“全民节约,共同行动”或“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等。(3分)节约建议:在学习、生活中要节能、节水、节材、节地;提倡科学消费、绿色消费,不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 综合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每点3分,任答两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