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840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缺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缺答案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将相关的项涂写在答题卡上。2.答第卷时,请用2B铅笔将答案直接涂写在答题卡上。3.答第卷时,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第卷 选择题 (共50分)一、 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题1分,共50分)1. (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中央集权体制B扩充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D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表明( )A封建统治出现民主化的演变趋势 B宰相由一人到多人,权力被分割C宰相位尊权重的地位进一步加强 D汉代宰相掌握实权,唐代宰相形同虚设3.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表1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4.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等待朝廷察举 B参加科举考试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6.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 )A 表明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 B说明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C体现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 D反映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7.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 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8.右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9.民主与城邦的衰弱中指出,在雅典城邦,“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这表明古代希腊( )A城邦体制造就了民主政治生活 B民主政治的运行得到法律保障C真正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公民的政治权利没有受到重视10.“城邦个体公民的福祉取决于城邦的兴衰,城邦的兴衰取决于道德的兴衰,道德的兴衰取决于城邦公民灵魂之善恶。”这一观点说明古希腊城邦( )A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 B重视公民素质的培养 C治国以人文主义为指导 D形成了多元政治格局11.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而我国古代西周出现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和制度就其实质而言( )A地域决定政治 B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C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方式不同而已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12.十二铜表法规定:相邻田地之间,应留空地五尺,以便通行和犁地,该空地不适用时效的规定。这项条款说明古罗马(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注重维护公共利益C公共权力至高无上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3.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 )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B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 C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 D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14.汉漠拉比法典中称其条文是太阳神的旨意,摩奴法典被称为摩奴神的旨意,古兰经被称为真主的旨意。而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并未称是神意,相反,其中还有调整宗教关系的条文。这表明罗马法( )A否定宗教和神学 B重实际而不尚理论 C体现了自然法精神 D具有人文主义精神15.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 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16. xx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C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D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17.依据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规定,美国与法国政治制度的差异是( )A实行权力制约与平衡原则 B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C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 D总统有权任命政府各官员18.俾斯麦考虑的德意志型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 )A德意志政体融合了几大阶级之间的矛盾 B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C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在德意志创建 D君主立宪制最适合德意志统一19.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20.1832年,一艘英国商船“阿美士德”号遍游中国沿海要地,6月20日,该船进入吴淞,甚至游弋于吴淞炮台周围,尽窥守军虚实。船上的一位传教士说:“如果我们是敌人,那么这里的军队的抵抗不会超过半小时。”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上海等地的鸦片走私比较猖獗 B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蓄谋已久C清政府没有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D鸦片战争前夕的清军海防松弛21.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 )A 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 D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2.我国近代外交留下过这样的印记:1842年丧失关税自主权;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30年收回关税自主权;1943年,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他们的一切权利。对以上材料解释正确的是( )A整个近代外交是一部屈辱史 B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了原德国在山东的权益C中国外交正逐渐走向自主 D收回关税自主权表明中国已是世界经济强国23.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此规定反映了太平天国( )A. 要求社会平等的愿望 B. 追求绝对平均主义C. 具有鲜明的小农意识 D.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24. 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A中外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B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C西方传教士诬蔑诽谤义和团 D外来宗教冲击了本土宗教25. “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 )A消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B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 D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26.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27.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20世纪两次历史性剧变,这两次剧变都:( )大总统誓词中央人民政府创立公告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A B C D28. 1919年1月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影响下,创办新潮月刊,提出以下基本目标:(一)“唤起国人对于本国学术之自觉心”;(二)“为不平之鸣,兼谈所以因革之方”。1919年5月罗家伦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著名口号。这突出表明( )A文化斗争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 B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前期发挥主力军作用C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斗争旗帜 D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29. 吴晓波在跌荡100年中认为,“在1919年的5月、6月间,如果没有商业团体及工人的支持,五四运动仅仅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学生抗议而已。在青春激荡的天安门广场的背后,以工人和企业家为主体的商业力量就是那些起着重要的作用,却不被人注意到的广场背后的人。”材料最能说明五四运动( )A工人和企业家跃升为新兴政治力量 B得到先进知识分子领导C是一场广泛的群众性的爱国运动 D促使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30.1920年11月上海早期共产党组织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宣言。宣言中提出:“将生产工具机器、工厂、土地、交通机关等收归社会公有,社会共用。要按照共产主义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社会”此宣言( )A表明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民主革命之路 B奠定了中共“一大”党纲的基础C为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奠定基础 D明确了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31.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全面抗战时期32.下图反映了1927192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员 B共产党坚持在中心城市开展武装斗争C共产党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D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33. 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C政治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34.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 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其中“舵手一易齐桨橹”是指( )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B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败C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D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35.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在南方八省的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在项英、陈毅等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关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历史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支援了其它革命根据地的游击战 B扩大了革命根据地C在战略上策应了主力红军的长征 D保存了原中央苏区36.造成下表银行分布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251934年中国银行分布简表(单位:家)时间北京(北平)天津上海全国1925年231433841934年2105993朱荫贵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中国银行业A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B全国政治中心的南移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D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37.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属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重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 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消弱各地军阀的实力38.1936年11月,蒋介石非法逮捕救国会七位领导人,李宗仁、白崇禧发出紧急营救电,赞扬“七君子”系爱国热情所应有之表现,要求政府“对于爱国运动似不应压迫”。这反映出( )A国民党内部派系之间的斗争激烈 B蒋介石已经遭到社会各阶层反对C抗日救亡已成为当时的时代潮流 D李宗仁等主张建立抗日统一战线39.1939年1月,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指出:“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的游击战。”据此,毛泽东旨在( )A肯定正面战场对敌后战场的支持 B赞扬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的贡献C突出游击战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 D高度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40.全面抗战爆发前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稳妥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克大撤退”,这种“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B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物质基础 D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41.下图是中国近代其一战役形式图,这一形势图反映的战役是( )A徐州会战 B北伐战争 C平津战役 D百团大战42. 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43.下图为解放战争时期某一重大行动。这一行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有( ) 直接威胁了国民政府统治中心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 成为国民党统治消亡的转折点A. B. C. D. 44.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一书指出:领土、人民、主权是构成国家的三要素;主权则是近代国家观念的核心,它包括对外捍卫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对内实现主权在民。以下口号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国家观念日渐觉醒,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打倒列强,除军阀”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A B C D45.美国学者特纳说:“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剑桥大学的学生中是尽人皆知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可供选择的经济学之一,有人开始思考马克思主义者考虑到的问题。”这一时期,剑桥大学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发生兴趣的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学说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B共产党宣言指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C资本论中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以解决经济危机的理论D马克思主义学说使一些经济学家觉悟提高46.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材料强调的是( )A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B解放和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C以谋求人类彻底解放为目标 D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47.恩格斯说:“所有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社会当时经济状况的产物。”以下能够佐证这个观点的材料是( )A“贫富之道,莫之夺予” B“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48.“巴黎公社的诞生与法国当时的政治环境、法兰西国家的民族传统等方面是紧密联系的。”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法国人民热爱民主自由 B法国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C法国工人对民主制失望 D法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49.巴黎公社曾公布:取消市场经济自由交换的原则,禁止企业克扣工人工资;没收逃亡富人的住宅,供无家可归的工人居住,对贫困劳动者实行社会救济。这些措施有利于( )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B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C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50.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起义”。其含义是( ) A 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B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D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第卷 非选择题 (共70分)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3小题,共70分)51(22分)人类社会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从专制到民主的演变,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批准,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税,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8)议会之选举是自由的。权利法案材料三: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联邦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由间接选举产生,既是最高首脑,又兼陆海军总司令。总统不对国会负责,而且可以否决国会所通过的法案联邦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美国1787年宪法材料四: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回答:(1)材料一的三幅图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最基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2分)(2)材料二内容反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和英国在国家政体上有何异同?(8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独立后的美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它的创立对日后的美国发展有何影响? (6分)(4)据材料四,结合时代背景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有何历史意义。(6分)52. (24分)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追求民主进步是近代中国发展的潮流。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材料二:1918年10月5日,(邵飘萍)办起了北京的又一张新报纸京报阐明了京报的使命:“时局纷乱极点,乃国民毫无实力之故。必从政治教育入手,必使政府听于正当民意之前,是即本报所为作也。”蔡晓滨中国报人材料三:1919年5月1日,中国外交在巴黎和社会上完全失败的消息传来时,邵飘萍通过两次重要集会,为激发五四运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晚会上,邵飘萍以其自由民主主义者的心情作了沉痛激昂的报告,整个礼堂里响起一片呜咽声。有的同学捶胸跺足,有的同学大声号啕。五四运动爆发后,邵飘萍京报上编发大篇幅报道,更连续发表评论,敦促当局释放学生,呼吁学生坚持到底,希望工商实业界奋起对外,直到五四运动取得胜利。金华日报2011年5月10日邵飘萍:“一代报人”的教亡图存材料四:邵飘萍经历五四运动之后,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国共合作形成后,开始在北方逮捕革命党人,北京各报对国民党、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消息都不敢再作报道,京报仍在发表“莫斯科特约通讯”,成为北京唯一公开宣传革命、传播马列的重要阵地。摘编自胡星寿身世飘摇雨打萍请回答:(1)材料一中“三十年以来”指的是什么时期?这一时期国共两党为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共同进行了哪些努力?(10分)(2)据材料二指出,邵飘萍是如何实践京报“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是即本报所为作也”的使命?材料三中的邵飘萍在五四运动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6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邵飘萍在五四运动前后政治取向的变化,并指出推动这种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8分)53. (24分)近代史上中日之间曾经爆发了两次战争,理性地反思这两次中日战争,发掘它的现代意义以及对我们的启示,具有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光绪年间,官吏“唯知民耗,殚民力其能实心为民者无有也”。清朝的军队既不是人民的军队,也不是国家的军队。唯此,它对人民没有爱心,对国家亦缺乏忠心。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元气大比拼。日本,几乎从明治维新开始即全面展开的对华调查和情报收集工作对清朝内部的一切情况了若指掌。甲午战争之际,基督信徒内村鉴三(1861-1930),曾把当时的“日支两国关系”解释为“代表新文明之小国”与“代表旧文明之大国”的关系,于是,这场战争便不但不是什么“侵略”与“被侵略”,而是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实际上,日本对待周边国家的态度,明治以来一直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韩东育甲午战前清朝内治环节的阙失与战后中日落差分析材料二:甲午战争使日本军国主义尝到了侵略战争的甜头,刺激了它向外扩张的贪欲,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加速了民主革命进程,为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王晓秋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材料三:1940年3月,国民党正式尊孙中山为“国父”。国民党在这时将孙中山从党的“总理”转化为“国父”,其寓意显然是要将孙中山塑造为全民族共同的精神领袖,促使全体国民接受民族主义思想,从而唤起民众,凝聚民心,团结御侮,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认为,“今天中国人民正努力于抗战,从抗战的胜利中建造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这正是执行马克思的指示,继承孙中山的遗志。”邵雍历史记忆与书写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中以内村鉴三为代表的日本人对侵略中国的态度是什么?(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甜头”是什么?列举甲午战争后日本向外扩张的史实。(10分)(3)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促进中华民族觉醒方面的贡献。(4分)(4)综合上述材料,从历史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对两次中日战争的认识。(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