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1)过关检测13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789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1)过关检测13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1)过关检测13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1)过关检测13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1)过关检测13 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1. 沿断层线常发育沟谷、河流的原因是()A断层平直而陡峭 B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C岩体相对位移 D岩石受张力作用2. 读“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图中所示山岭属于地质构造中的()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3. 日本多地震是由于()A位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的交界处B位于亚欧板块与大平洋板块的接触带上C火山活动强烈D多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4.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碰撞挤压形成了()A东非大裂谷B喜马拉雅山C大西洋D红海5. 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A地壳运动所致 B内力作用所致C岩浆活动所致 D外力作用所致6. 有关火山的说法,正确的是()A火山喷发一定会形成玄武岩高原B我国的长白山主峰、日本的富士山都是火山喷发形成的C火山锥是由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形成的锥形体D由于火山锥是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所以火山高度多在5000米以上7. 下列有关山岳对交通运输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山岳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小B在山岳地区,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C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沿直线修建 D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岳地区的线路弯曲一般要小于平原地区8. 读“某地形剖面示意图”,判断图中甲地应为下列哪一种构造()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海沟9. 在地貌上表现为块状山地的是( ) A武夷山 B 泰山 C喜马拉雅山 D阿尔卑斯山10. 南迦巴瓦峰既是喜马拉雅山脉东边的终点,也是这一带的最高峰,海拔达7782 米。雅鲁藏布江在此的一个形转身,造就了这里罕见的高山峡谷地貌,雪山、冰峰、峡谷、急流是南迦巴瓦奉献给人类的礼物。读图完成12题。1图中a、b、c、d分别代表( )Aa断层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单斜山Ba断层 b向斜山 c单斜山 d背斜谷Ca断层 b单斜山 c背斜谷 d向斜山Da断层 b背斜谷 c单斜山 d向斜山2从地质构造上看,南迦巴瓦峰是( )A断块山 B背斜山 C向斜山 D火山11.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图”, 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是()。A该部位为山脊,地势较高 B该部位为山谷,工程量较小C该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 D该部位岩层较弱,易于开挖12.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问题。(1)图中a地所属地质构造是( )A.山岭B.向斜 C.背斜 D.地堑(2)图中处的岩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 )A. B. C. D.(3)图中a、b、c、d四地,最可能储藏地下水的是( )A.a B.b C.c D.d13. 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读图,回答(1)(2)题。(1)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中的哪一种地质构造()A BC D(2)在图中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 A BC D14. 下列火山位于太平洋火山带的是A、意大利维苏威火山 B、日本富士山C、非洲乞力马扎罗山 D、夏威夷岛的火山15. 读下图,回答(1)(2)题。(1)图中甲、乙、丙、丁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丁、乙、丙C丁、丙、甲、乙 D丙、丁、甲、乙(2)下列关于此地开发的叙述,合理的是( )A可以在此地修建采石厂B地表可以修建铁路C褶皱内部肯定存在油气,可以开发D可以利用天然拱形,修建隧道16. 读下列甲、乙、丙三幅图,完成13题。1.甲、乙、丙三幅图,体现的是( )A.板块构造学说 B.海底扩张学说 C.地壳物质循环学说 D.大陆漂移学说2.三幅图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的排列是( )A.甲-乙-丙 B.丙-甲-乙 C.乙-丙-甲 D.甲-丙-乙二、非选择题17. 读部分泰山景观图,回答(1)(2)题。 (1)结合十八盘图片,分析山区交通线路选址的原则。(2)盘山公路交通线呈“之”字型,分析形成该交通线布局的原因及意义。18. 读下图,回答问题。(1)A处的地质构造是,该地质构造的中心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是;谷地形成的原因是。(2)B处的地质构造是,其形态特征是;谷地形成的原因是。(3)C处的地质构造是,谷地地形形成的原因是。19. 下图是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图411),回答:(1)图中公路AH段线路的分布特点是 ,其目的是为了避开 。(2)公路AQB段线路大体上是沿 分布,它与APB方案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3)一般来说,在山岳地区修建铁路和公路时,人们通常优先修建 ,在线路选址时,通常回把线路地址选在 。(4)图中铁路穿过的谷地按山岳的形成类型属于 ,它是由 发育而成。20.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沿AE线进行地质调查,发现岩层形成年代A、E两处最晚,C处最早。据此分析图示河谷的成因。 (2)同学们沿AE线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3)从图中可以看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山前,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4)图中虚线是规划在几个村庄之间修建的公路,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呈“之”字形。分别说明其原因。21. 读“公路选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公路的以下两处弯曲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a处,理由_;b处,理由_。(2)下列四幅小图,能正确表示剖面线AB的是()(3)说出该公路在C处穿过的地形部位是,为什么该公路线路选择在该处?请说出你的理由。22. 读某地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 ,地形是 。乙处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 。 若该地有石油,最可能埋藏 处的地下,四地中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 。若建设地铁隧道,最适宜在 处。丙处不宜修建水库的原因是 。23. 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根据该地层剖面岩层顺序,说明C层所处的海陆环境,并逐层分析从E层到G层海平面升降的变化过程。(2)剖面图显示,该地区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据图分析,该区褶皱发生在哪一地层形成以后,哪一地层形成之前?(以字母指代地层)(3)比较断层M左右两侧的地层,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写出字母)(4)根据该地层剖面,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外力作用的各种表现。24. 如何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背斜和向斜?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答案】 B【解析】断层线附近由于岩体断裂、错动,岩石破碎,容易被外力侵蚀,常发育为沟谷、河流。2.【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该山岭相对两侧岩块上升,是断块山,为地垒。3.【答案】B【解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地震和火山多分布在这一带上。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大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故B项正确。A项表述不正确,C、D选项所述内容不是日本多地震的原因。4.【答案】B【解析】在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区,往往形成山脉,如喜马拉雅山就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的,故B选项是正确的。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则是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形成的。5.【答案】D【解析】甲处为背斜构造,顶部受张力大,岩层破碎,受外力作用易成谷地,丁处为向斜构造,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外力侵蚀而成山岭。6.【答案】B【解析】火山喷发时,如果岩浆沿着地壳中央喷山口或管道喷出,会形成火山,不会形成玄武岩高原;长白山主峰、富士山都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火山规模有大有小,小的相对高度不及100米。7.【答案】B【解析】8.【答案】B【解析】由图中甲处岩层的弯曲向上状况可判断:此处为背斜构造。9.【答案】B【解析】10.【答案】BC【解析】11.【答案】C【解析】由等高线的分布可知,高速公路通过的地形是鞍部,此处与所经路线间的相对高度较小,施工工程量小。12.【答案】C D B【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对地貌的影响。a处岩层上弯是背斜构造,b处岩层下弯是向斜构造。图中主要呈现了沉积岩和岩浆岩两类岩石,沉积岩分层明显,岩浆岩侵入到了沉积岩中且出露于地表,所以岩浆岩形成时间最晚。向斜处易储存地下水,背斜处易储存油气资源。13.【答案】C A【解析】庐山属于断块山,是由断层相对提升的岩块形成的,图中处是上升岩块。背斜是石油、天然气的良好储藏构造,图为背斜构造。14.【答案】B【解析】15.【答案】C A【解析】第1题,依据图示岩浆岩丙与断层甲的形态可知,该处应先出现褶皱,然后岩浆喷出形成岩浆岩,后来出现断层,最后上层接受沉积。第2题,褶皱顶部及断层处岩层破碎,易于采石。该处有断层存在,不宜修建大型工程。背斜内并不都存在油气。16.【答案】1. D 2. A 【解析】该题组是以世界大陆的变化为情境,考查地壳运动的相关内容。第12题,由三幅图的演化看出,各大洲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应为大陆漂移学说。其漂移顺序可根据该学说的观点确定。第2题A、D选项为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B选项为海底扩张学说的观点,只有C选项符合上图观点。二、非选择题17.【答案】(1)在山区,通常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2)迂回前进的线路,坡度较小,利于施工,便于车辆的行驶。【解析】本题结合泰山景观图,考查山地的形成及其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十八盘处于山间的山谷地带,其形成符合线路选址的基本原则。盘山公路呈“之”字形,为迂回前进的线路,减小了行进的坡度,便于行进。18.【答案】1)背斜中间老,两翼新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易被侵蚀(2)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岩层受力向下弯曲(3)断层断层面附近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19.【答案】(1)成“之”字形分布 陡坡 (2)等高线 坡度小,工程量小 (3)公路 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4)断块山地 断层【解析】20.【答案】(1)河谷地带为背斜构造,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疏松,易被侵蚀成谷地。(2)沿线相对高度不大,水热状况垂直分异不显著。 (3)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较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淤积有肥沃的土壤,比较适宜聚落的发展。 (4)乙村到甲村地势平坦;乙村到丙村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大部分路段与等高线平行修建,可减小公路的坡度。【解析】第(1)题,在结合岩石新老关系的基础上判断地质构造,从而为说明河流发育提供条件。第(2)题,山地垂直分异的基础是水热条件的变化,AE线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说明水热状况垂直分异不显著。第(3)题,结合图示信息,从聚落发育的条件进行分析。第(4)题,山区交通线路沿等高线延伸是为了减少道路起伏,节约减少费用。【解析】21.【答案】(1)不正确平原地区的路线应缩短距离,减少运输时间正确在山区的陡坡上的公路要成“之”字形弯曲(2)A(3)鞍部鞍部地区相对两侧地势较低【解析】本题主要通过等高线和交通线结合图考查了平原和山区对交通线选择的影响。在平原地区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小,但城镇、居民点等设施较多,应该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要尽量缩短路线距离,要尽量多地联系居民点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在山区通过的交通线应该尽量避开陡坡,要穿过地势相对较低的地区。22.【答案】(1)向斜 山岭(2)背斜顶部受张力,产生裂隙,易被侵蚀 (3)乙 丁 乙(4) 断层附近岩层破碎,修建水库可能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3分)【解析】(1)丁处岩层向下弯曲,地质构造名称是向斜,地形上呈山岭。(2)乙处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产生裂隙,易被侵蚀。(3)背斜是良好的油气储存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地下水储存构造;若建设地铁隧道,应布局在背斜处,地质构造比较稳定。(4)丙处为断层,不宜修建水库是因为附近岩层破碎,修建水库可能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23.【答案】(1)C层表示该地区为陆地环境;从E层到F层海平面下降;从F层到G层海平面上升。(2)褶皱发生在K地层形成后,N地层形成前。(3)H、I、J、K地层缺失。(4)内力作用表现为:褶皱、断层、地壳的升降运动;外力作用表现为:沉积、P层受侵蚀变薄、部分地层受侵蚀而缺失。【解析】24.【答案】背斜是中间老,两侧新;向斜是中间新,两侧老【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