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773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一、选择题(2*30=60分)下表为某发达国家不同年份人口增长变化比较表,完成下题。1根据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表中所示、四年份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是( )A、 B、C、 D、2目前该国( )A外迁人口增多 B老龄化趋势减缓C社保负担减轻 D少年儿童比重降低我国于 xx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的政策。下图为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和年增长率变化及预测图。完成下题。3图中信息反映( )Axx年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Bxx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最少C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中国劳动力严重短缺D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4二胎政策的实施,近期产生的影响有( )A劳动力短缺状况得到缓解 B劳动力人口比重增加C劳动力人口就业构成调整 D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读“甲、乙、丙、丁四国人均GDP和人口密度相关示意图”,回答下题。5下列四国中,与图中丁国相符的是(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日本6图中箭头最有可能表示( )A人口迁移方向 B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方向C能源输出方向 D农产品输出方向下图是某三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7推测a、c两地中青年男女比例失调严重的主要原因( )a地战争频繁 a地大力发展高等教育c地人民普遍存在重男轻女思想 c地近年来纺织服装工业大力发展A. B. C. D. 8对b地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鼓励当地人口向经济更发达的地区迁移 B.积极发展公共交通事业C.实施“提前退休”政策 D.对产妇实施“带薪休假”政策读“我国老年人口分户籍迁移和青壮年人口迁移情况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老年人口主要迁入地占老年总迁移人比重农村户籍老人迁入地占农村老年迁移人比重城市户籍老人迁入地占城市老年迁移人比重青壮年迁移人口主要迁入地占青壮年总迁移人比重广东21.41广东19.93广东22.74广东39.63天津10.61天津15.54上海9.35上海12.69上海8.14上海6.79北京6.09北京5.76北京4.74内蒙古5.08天津6.19山东3.95黑龙江5.01山东5.08合计48.85合计52.34合计49.46合计58.069表中数据,反映的现象是( )A老年人口主要迁往生活成本低的地区B城市户籍老人主要迁往农村和小城镇C农村户籍老人均迁往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D老年人口迁入地与青壮年人口的迁入地基本一致10关于老年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A自然环境是主要因素 B家庭因素是主要因素C务工经商是主要因素 D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老年人口迁移无影响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关于图示人口红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五六十年代人口红利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出生率的下降B.70年代后中国人口红利比印度高主要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C.人口红利最大的时候一定是该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候D.xx年后中国人口红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的上升12应对“人口红利”消失,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对策是( )A.全面开放二胎政策 B.适当延缓退休年龄C.完善社会养老机制 D.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城镇的情况下,农村老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数比例大于城市老年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数比例的现象。读图1“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图”和图2“中国劳动力人口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3图中显示( )A.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逐渐缩小 B.2030年后中国老龄化趋势将改善C.中国劳动力人口的数量逐年减少 D.xx年中国劳动力绝对数量减少14造成我国老龄化城乡倒置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城市出生率低 B.生育观念改变使农村自然增长率低C.医疗水平提高使农村死亡率降低 D.农村劳动力因经济因素向城市迁移15缓解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可行途径是( )A.增加国家养老金的支付量 B.全面放开“二孩”政策C.增加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 D.鼓励人口向国外迁移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出生l00个女孩所对应的男孩数,正常情况下保持在103107之间,我国已长时间偏离正常范围。下图示意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6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差异( )A与教育程度有关 B与自然环境有关C与人口政策无关 D与经济水平无关17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衡对未来发展影响较小的是( )A社会稳定 B就业 C人口再生产 D国防下图为2011xx年我国中部某市建成区(指城市中基础设施和地面建筑已经建成的地区,一般指城市建筑集中连片的市区)面积增长率和城镇人口增长率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题。182011xx年该市建成区人口密度总体变化特点是( )A先减后增 B不断上升 C逐渐下降 D先增后减19图示变化趋势可能使该市( )A农村人口增多 B出现逆城市化C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城市土地供应紧张 xx年11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表1是我国新旧城市等级划分标准的对比,完成下列问题。表1 新旧城市标准对比旧城市标准(城区非农业人口)新城市标准(城区常住人口)超大城市10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500万1000万型大城市50万100万300万500万型大城市100万300万中等城市20万50万50万100万型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20万50万型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20下列关于城市新等级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面积越大,城市等级越高 B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等级越高c经济水平越高,城市等级越高 D常住人口越多,城市等级越高21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A中心区人口外迁,城市等级下降 B城市用地紧张,人居环境变差C经济发展加快,劳动力短缺 D逆城市化严重,城市服务范围缩小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新、老城区分布图”,新城区的支柱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2新城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原因是临近( )A公路 B铁路 C航空港 D河流23新城区建设对老城区的积极影响是( )缓解交通拥堵 优化空间结构 引发人口集聚 解决环境问题( )A B C D 下图为“中国、英国和美国三个国家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24与美国、英国相比,195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 )A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慢 B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快C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慢 D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快25影响美国、英国和中国城市化进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数量 B经济水平 C环境质量 D资源状况下图是xx年清明小长假期间不同城市高速公路拥堵所花时间和人们能忍受的最长时间统计图。读图,回答各题。26图中拥堵“痛苦指数”(拥堵所花的时间与人们所能忍受的最长时间之比称为拥堵痛苦指数)最高的城市是( )A重庆 B西安 C北京 D成都27北京、上海与其他城市相比,拥堵所花时间和人们能忍受的最长时间都较高,其原因可能是( )人口众多 交通通达度高 长期拥堵已成习惯 基础设施完善A B C D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如图)。据此完成下题。28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9“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区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30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某商城的位置示意图上图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同学们针对如何新建这类大型商城各抒己见,其中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A增加商城数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B扩大商城规模,带动周边城镇发展C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D商城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4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该图是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图(左图)和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右图)材料二 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31(15分)(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材料一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有些省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试分析这些省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4分)(2)以我国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为依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什么?并分析原因。(8分)(3)分析材料二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3分)32读某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2分)(2)除考虑风向外,图中该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还有哪些?(2分)(3)E、F两地中,表示商业中心的是_地。(2分)(4)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地,原因是什么?(6分)33读1981年及2011年我国某城市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初期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1分)(2)与1981年相比,该城市2011年交通发生哪些主要变化?(3分)(3)根据材料简述该城市城市化的主要表现。(3分)(4)从环境因素考虑,该城市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3分)(5)近年来,该城市一些人纷纷迁往郊区居住,开着私家车到市区上班,这个现象被称为 ?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3分)参考答案1D 2D 3A 4C 5C 6B 7B 8D 9D 10B 11B 12D 13D 14 D 15B 16A 17D 18C 19D 20D21B 22C 23A 24D 25C 26A 27D 28D 29B 30C【答案】31(15分)(1)实行计划生育,加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生育观念转变,出生率低,人口的自然增长缓慢;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生活质量改善,人的平均寿命延长。(2)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趋向: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不断加剧。原因:东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活力较强,吸引了大量外来流动人口来此地务工和经商,造成人口密度增加。(3)地区间收入差距(或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户籍制度的改革。34(12分)(1)偏南风(2)靠近铁路和河流,运输方便;靠近河流,用水方便;位于河流下游,减少污染;和居住区之间有河流作为隔离带。(3)F(4)A 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靠近河流上游和风景区。35(1)交通 (1分)(2)国道改道到市区外缘;(1分)新修铁路、火车站和码头,;(1分)市区形成了完善的道路网并与国道和火车站、码头相连接。(1分)(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1分)城市人口不断增加;(1分)出现明显的城市功能分区;(1分)(第二、第三产业增加)。(4)化工厂布局不合理。(1分)因为化工厂产生大气污染和水污染,(1分)布局在盛行风(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对居住区的污染较大,(1分)且位于河流的上游方向,污染水源。(1分)或者直接回答:应分布在最小风频上风向和河流下游。(若判断错误,该小问不给分)(5)逆城市化(1分) 城市中心区萎缩,环境污染严重(1分)郊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