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7638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关于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波中各质点振动的频率与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B在机械波传播的过程中,机械能一定守恒C有机械波一定有振动,有振动也一定有机械波D声波是纵波6如图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1m的五个质点,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简谐波以1m/s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a,质点a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下运动,t=3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上方的最高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质点d开始振动后的振动周期为4s Bt=4s时波恰好传到质点eC在3st4s这段时间内质点c的速度方向向上D质点b开始振动时速度方向向上7如图甲所示,两物体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物体A施加一水平变力F,F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两物体在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相对静止,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 )A两物体一直向右做直线运动B两物体沿直线做往复运动C在2s3s时间内两物体间的摩擦力逐渐减小DB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始终与力F的方向相同8.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某时刻波的图象如图所示,此时A、B 两质点的位移相同,此后A 和B 分别经过最短时间0.1s和0.7s 回到该时刻位置。则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波的传播速度为2.0m/s C.图示时刻A点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D.图示时刻B点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反9. 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人泥潭中。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进人泥潭直到停止的过程称为过程, 则( )A、过程I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B、过程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I中重力的冲量的大小C、I、两个过程中合外力的总冲量等于零D、过程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零10.图中线段a、b、c分别表示沿光滑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运动的滑块、和它们发生正碰后共同运动的位移图线。由图象给出的信息可以判定:A、碰前滑块的动量比滑块的动量大B、碰前滑块的动能比滑块的动能大C、碰前滑块比滑块速度大D、碰前滑块的质量是滑块的质量的6倍。第卷 非选择题(本卷共6题,共60分)11.(9分)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摆动时偏角满足的条件是 ,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计时开始时,摆球应是经过最 (填“高”或“低)的点的位置,且用停表测量单摆完成多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求出周期图甲中停表示数为一单摆振动50次所需时间,则单摆振动周期为 。(2)用最小刻度为1 mm的刻度尺测摆长,测量情况如图乙所示O为悬挂点,从图乙中可知单摆的摆长为 m。(3)若用L表示摆长,T表示周期,那么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 。(4)考虑到单摆振动时空气浮力的影响后,学生甲说:“因为空气浮力与摆球重力方向相反,它对球的作用相当于重力加速度变小,因此振动周期变大”学生乙说:“浮力对摆球的影响好像用一个轻一些的摆球做实验,因此振动周期不变”,这两个学生中 。A.甲的说法正确 B.乙的说法正确 C.两学生的说法都是错误的12(8分)如图所示,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D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B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c)在滑块A、滑块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d)用刻度尺测出滑块A的左端至板C的距离L1.(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滑块A、B分别碰撞挡板C、D时停止计时,计下滑块A、B分别到达挡板C、D的运动时间t1和t2。(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 。(2)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 ,由此公式算得的A、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13(9分)如图为一滑梯的示意图,滑梯的长度AB为 L= 5.0m,倾角37。 BC段为与滑梯平滑连接的水平地面。一个小孩从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离开B点后在地面上滑行了s = 2.25m后停下。小孩与滑梯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0.3。不计空气阻力。取g = 10m/s2。已知sin37= 0.6,cos37= 0.8。求:(1)小孩沿滑梯下滑时的加速度a的大小; (2)小孩滑到滑梯底端B时的速度v的大小; (3)小孩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4(9分)2007年10月24日,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开始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经过变轨、制动后,成为一颗绕月球做圆轨道运动的卫星。设卫星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已知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1)月球的质量M;(2)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3)月球的密度。15(11分)在某介质中形成一列简谐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1)若波向右传播,零时刻刚好传到B点,且再经过0.6 s,P点也开始起振,求:该列波的周期T;从t=0时刻起到P点第一次达到波峰时止,O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y0及其所经过的路程s0各为多少?(2)若该列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20 m/s,且波形中由实线变成虚线需要经历0.525 s时间,则该列波的传播方向如何?16、(14分)如图所示,质量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当t=0时,两个质量都是m=0.2kg的小物体A和B(A和B均可视为质点),分别从左端和右端以水平速度和冲上小车,当它们相对于车停止滑动时,没有相碰。已知A、B与车面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20,g取。求:(1)车的长度至少是多少?(2)B在C上滑行时对地的位移。(3)通过分析在图中所给的坐标系中画出0至4.0s内小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物理试题参考答案1 AD 2 BD 3 A 4 D 5 D 6 ABC 7 AD 8 AB 9 AC 10 AD11 (1)(或) 低 2.05 s (2) 0. 9965(0.99600.9980) (3) (4) A12 (l)B的右端至D板的距离 (2) 测量时间、距离等存在误差,由于阻力、气垫导轨不水平等造成误差13(9分) 解:(1)物体受力如右图所示 (1分)由牛顿运动定律 mgsin N = ma (1分) N mgcos = 0 (1分)解得 a = gsin gcos = 3.6m/s2 (1分) (2) 由 (1分) 求出 (1分)(3)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分)由牛顿第二定律 (1分)解得 (1分)14(9分)解:(1)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2分)求出 (1分) (2)月球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 (2分) 求出 (1分)(3)根据 (2分) 求出 (1分)15、解:由图象可知,=2 m,A=2 cm. (1)当波向右传播时,点B的起振方向竖直向下,包括P点在内的各质点的起振方向均为竖直向下波速,由,得 (2分)由t= 0至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止,经历的时间,而t=0时O点的振动方向竖直向上(沿y轴正方向),故经时间,O点振动到波谷,即 (6分)(2)当波速v=20 m/s时,经历0.525 s时间,波沿x轴方向传播的距离,即,实线波形变为虚线波形经历了,故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3分)16、解:(1)设A、B相对于车停止滑动时,车的速度为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2分), ,方向向右。) 设A、B在车上相对于车滑动的距离分别为和,由功能关系得: (2分) ,故车长最小为(1分)(2) 开始A、B相对于车运动时,A对C和B对C的滑动摩擦力等大反向,故C静止。 当B对地速度为0时,B与C相对静止,即B与C有共同速度0。 (1分) 此前B对地位移SB= (2分)(3)车的运动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A、B同时在车上滑行时,滑块对车的摩擦力均为,方向相反,车受力平衡而保持不动。当B的速度减为0时,此过程结束。设这段时间内滑块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滑块B停止滑动的时间。(1分) 第二阶段:B停止运动后,A继续在车上滑动,设到时刻物体A与车有共同速度v,则。(1分)第三阶段:之后,车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到为止。(1分) 小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画图正确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