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762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1.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英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此话强调,君主应 A加强集权 B施行仁政 C推行教化 D独尊儒术2. 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C“理”不用学习也能体会 D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3对人的强调使智者学派谴责奴隶制度和战争,并支持民众的大部分事业。但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希腊人,特别是那些保守派,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担心它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令保守派“对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的主要原因是,智者学派A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B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C强调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 D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4. 欧洲宗教改革期间,德国萨克森的一位天主教徒曾问马丁路德“你不信教皇,不信教阶和圣礼,那么你说,有罪的灵魂如何才能得救呢?”马丁路德会对他说 A.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B.永生与永罚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 C.关键在于信仰,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D.教皇是“两足禽兽”,人民应起来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5“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此话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主要在于A彻底否定了神学的权威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 D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6. 关于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的下列史实中错误的是( ) A、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学基础,被誉为“万世宝典” B、造纸术起源于西汉,东汉得到改进,魏晋时期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观测到日月食和哈雷彗星的国家 D、世界上沿用至今、历时最长的纪日方法是殷历里的干支纪日法7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 )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D瓦特改良蒸汽机,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8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此“药方”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C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 D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9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种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文中的这种“潮流”是指( )A维新思想的传播 B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民主和科学的传播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0.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11.孙中山“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平均地权 C创立民国 D三大政策12某部历史著作写到:“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他无视莫斯科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毛泽东的上述思想突出体现在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法俄革命之比较观C论十大关系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3(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时代。一方面封建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苛严;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伏,正统礼教的腐朽阴暗面暴露得更加充分。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西学东渐”近代科学的传入,也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新的时代气息。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施建中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就是一群勇于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分子的运动。既然艾萨克牛顿可以借助理性发现规定着自然世界运动的自然法则,那么启蒙知识分子们也可以运用理性来发现那些规定着人类社会的法则。这种信念反过来激发他们通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渴望。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1)根据材料一,归纳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时代背景。(3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明清之际进步思潮主要的思想主张。(3分)这些思想与中国明清之前的传统儒学是什么关系?(2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2分)卢梭“通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代表性思想成果分别是什么?(2分)(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为什么说中国明清时期进步思想是“中世纪的产物”,而法国启蒙思想则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4分)概括指出出现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4分)14(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材料二 非谓孔教一无可取,唯以其根本的伦理道德,适与欧化背道而驰,势难并行不悖。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倘以旧有之孔教为是,则不得不以新输入之欧化为非。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存之余地。吾人只得任取其一。 陈独秀书信集材料三 中国这段长久的历史有一点特别引起我注意,就是中国的一切几乎全是可能的、自然的。我佩服他们什么事都没有一点神奇的意味。为什么别的民族(具体指的是希腊、罗马等民族)都要给自己造出一些荒诞不经的来源呢?到处只有神道的显形、诏谕、奇迹、巫术、变形、穿凿附会的梦境(对于)骗子的寓言,我只有痛恨。 伏尔泰天真汉材料四 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日本传统文化能够承接外来文化的刺激及压力,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日本的儒家学派,即朱子学。在伦理道德方面,承认人的物质欲望和需要,但主张个人利益的目的与归宿在于社会公益,这显然与儒家强调“天下为公”之思想一脉相承。在政治思想方面,主张“天赋人权”理论,但保留了儒家忠孝观念,强调儒学一贯的“忠君报国”的思想,使得日本在近代化过程中,避免了东西方文化体系碰撞时,人的原有价值观念体系崩溃、民族成员心灵分裂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孙政儒家文化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的相似点。(2分)指出他们的思想如何塑造了东、西方的文化传统?(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的观点(从东西方文化关系的角度)。(2分)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分析陈独秀提出此观点的背景。(4分)(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陈独秀和伏尔泰批判传统文化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两者的政治诉求又有何相通之处?(2分)(4)根据材料四,归纳日本近代化过程中保留儒家思想的表现。(4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中国近代社会在对待儒学的态度上与日本相似和相反的两个史实。(4分)(5)结合以上材料,请自选一个角度,就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巫山中学高xx级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选择题答案BCBCD ABDDC BA材料题答案13.(1)时代背景:封建专制高度膨胀;正统礼教(程朱理学)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西学东渐”开阔了人们的视野。(3分) 思想主张:反封建君主专制(个性解放、平等、自由),工商皆本,经世致用(3分) 关系:批判继承(2分)(1) 理性主义(2分);社会契约,人民主权。(2分)(2) 理解:中国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一些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属于地主阶级(或封建士大夫)的进步思想。后者法国则提出了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蓝图,属于资产阶级进步思想。(4分) 原因:中国小农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西方18世纪时资本主义正处于工业革命前夕,资本主义经济发达。(4分)14. (1)相似点:都关注人和人类社会;都重视道德对社会的作用;重视教育(2分)(任答一点即可得分)。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源头。(4分)(2)观点:他认为儒家思想与西方文明相矛盾,二者不可并存。(2分)政治:辛亥革命失败,袁世凯实行专制独裁。(2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2分)(3) 不同:陈独秀批判封建伦理道德,伏尔泰批判宗教神学。(4分)相通之处: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2分)(4) 表现: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同时,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主张天赋人权的同时,保留忠孝观念。(4分) 史实:相似(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相反(新文化运动反儒家思想)(4分)(5) 略。 要求:观点明确(2分),史论结合(2分),逻辑清晰(2分)巫山中学高xx级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1.走西口中田耀祖将田家大院赌输给夏三之后,淑贞将家中祖传的乾隆御赐的“仁义礼智信”牌匾摘下来带走。历史上最早将“仁义礼智信”作为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2.作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先后出现了下列具有代表性的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朱熹)“为天下之大害也,君而已矣”(黄宗羲)这一发展进程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仁政思想得到发展 B思想体系日趋完善C社会矛盾走向缓和 D君主专制逐渐强化3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城市经济的繁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ABC D4.xx年12月,在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中,评选出了一位“世纪人物”。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最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这位“世纪人物”应是()5.抗战时期,八路军领导下的地方抗日武装,有根据地的县大队、区小队、村民兵小组等,在当时被称为“土八路”。这突出体现了毛泽东思想中的()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C人民战争的路线 D“三三制”原则6下面是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的镇馆之宝著名画家米开朗琪罗的两幅杰作水果篮和捧果篮的男孩。这两幅画所体现的时代思想是()A理性主义 B人文主义C自由主义 D现代主义7.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A虔诚信仰上帝 B反对盲目信仰C实行三权分立 D妇女解放8.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其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超越”主要表现在()以“理性”为核心将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抨击教会的腐朽主张建立民主与法制的社会A B C D9司马迁:“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意思是追求认识天和人的关系,这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尤其是古代史上的几位著名思想家,他们表现得更为突出。下面关于他们的说法错误的是()A普罗泰格拉以人为研究对象B苏格拉底关注的是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C柏拉图关注的焦点是人D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最高级的10.有人曾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概括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然而到了20世纪后半期,人们在物质满足的同时也享受到了丰富的精神生活。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二战后西方国家主流政治思想的变化大众传媒迅速发展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完善A B C D11.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A“载人航天工程” B“双百”方针C“科教兴国”战略 D“三个面向”方针12.弗洛姆深刻地指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你认为以下哪种理解正确()A19世纪宗教信仰不存在了,20世纪人们因缺少信仰而失去人生意义B19世纪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20世纪人类陷入信仰危机和精神困境C19世纪强调人的价值,20世纪人类面临传染病、灾难和污染的威胁D19世纪科学快速发展,20世纪科学面对伦理道德的巨大挑战13: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0分)材料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西汉)礼记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材料三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四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重大推动作用的。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1)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4分)(2)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10分)(3)据材料三、四,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10分)(4)“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6分)14.(22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项目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数量2225259257788材料二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的手中。面向21世纪的科技材料三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成就尚书中的日食记录;竹书纪年中记载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记载的太阳黑子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记录;汉书中的新星记录;僧一行对子午线的测量(1)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8分)(2)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8分)(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革命相比有何差异?(6分)巫山中学高xx级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1 C2 D3 A4D5C6B7B8C9B10C11C12B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危机的加深。(3)社会经济的发展(或社会化大生产);国家的政治变革(或政府政策推动)。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家庭民主。(4)这一传统观念有其积极意义,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不应固守传统,这一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点拨:第(1)问从材料一的数据可以看出很多都与农业有关;原因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概括。第(3)问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中国只是局限于天文现象的记录,而西欧更多的是在天文观测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律的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