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 历史试卷.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693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 历史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 历史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 历史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 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45分) 1. 梭伦在自己创作的诗歌中说:“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我都使他们解放。”“他们”是指A. 各邦奴隶B. 债务奴隶C. 战俘D. 平民 2. 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赋予了平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使得平民在国家事务中占据主导地位A. B. C. D. 3. 在棱伦担任执政官的时代,年收入100麦斗的雅典公民,不能拥有以下哪项权力A. 参加公民大会,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B. 通过抽签,成为陪审法庭的陪审员C. 按照“遗嘱法”,把遗产交付给自己的侄子D. 当选为“四百人会议”中的一员 4. 棱伦注重在制度上和社会风气上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主要表现在改革币制与度量衡制; 承认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 惩罚游手好闲之徒A. B. C. D. 5. 棱伦改革之前,雅典的“山地派”都是债务奴隶;大都居住在山区;不能享受公民权;主张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A. B. C. D. 6. 公元前560年,在雅典建立个人僭主政治的是A. 棱伦B. 庇西特拉图C. 伯利克里D. 克里斯提尼 7.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棱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他A. 推翻了君主制,以贵族制取而代之B. 促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C. 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D. 确立了“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8. 下列对棱伦改革后的雅典公民大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有权决定战争、媾和等国家大事B. 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C. 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D. 享有最高的司法裁判权力 9. 恩格斯在评价梭伦改革时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梭伦改革的措施中直接使得这一局面出现的是A. 颁布“解负令”B.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C. 设立“四百人会议”D. 鼓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10. 公元前594年,与棱伦改革的同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 鲁国实行“初税亩”B. 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C. 秦国开始了商鞅变法D. 楚国开始了吴起变法 11. 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历史人物曾指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这一主张的实行,主要打击了A. 贵族B. 商人C. 新兴地主D. 农民 12. 以下是描述管仲改革的一段文字:管仲对井田制下的赋税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引自管子小匡);即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关于此则材料中,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 属于历史史料属于历史叙述B. 属于历史史料属于历史评价C. 属于历史叙述属于史料解释D. 属于史料解释属于历史评价 13. 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A. 吸引商人把钱财投入农业B. 鼓励人民从耕织中求功名C. 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D. 满足秦国富国强兵的需要 14. 商鞅变法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A. 革新中国婚姻制度B. 增殖人口增加税收C. 打击旧贵族势力D. 发展农业生产 15. 战国策秦策一中:“(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哪些人的利益A. 没落贵族B. 立功将士C. 新兴地主D. 富裕农民 16.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在内容和影响上的相同点包括对社会风俗领域进行改革; 推行新的土地制度采取一些打击守旧势力的措施; 促进了政权向封建化过渡A. B. C. D. 17. 主持制定法经的是A. 管仲B. 李悝C. 吴起D. 商鞅 18.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甘龙曰:圣人不易民而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A. 遵循先代旧制B. 因时进行变革C. 加强思想控制D. 强化专制统治 19. 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不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B. 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C. 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D. 变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20. 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项规定不利于A. 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 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C. 促进工商业的发展D. 巩固和发展小农经济 21. 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包括合乎时宜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是改革开展的必要条件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阻力; 只要适应历史发展,改革都会一帆风顺A. B. C. D. 22. 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有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规定俸禄由国家筹集、发放政府按一定标准把土地分给农民;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A. B. C. D. 23. 孝文帝改革后,北魏最基层行政组织的长官是A. 县长B. 邻长C. 里长D. 党长 24.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条件是北魏统一北方;民族融合;先进文化吸引;社会矛盾尖锐A. B. C. D. 25.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从社会形态变迁的角度看,实际是A. 内迁的过程B. 汉化的过程C. 农耕化过程D. 封建化过程 26. 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A. 北魏迁都洛阳促进经济文化发展B. 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全面发展C. 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D. 洛阳商业空前繁盛 27. 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A. 整顿吏治B. 与汉族通婚C. 迁都洛阳D. 推行均田制 28. 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农业有很大发展,表现在水利得到了兴修; 劳动工具改进,注意精耕细作经济作物种植增多; 荒地得到开垦,粮食增多,人口增加A. B. C. D. 29.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 众人集体耕作B. 田庄大规模生产C. 个体农户耕作D. 官府募民耕作 30. 为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与制度,孝文帝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B.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C. 模仿汉族官制D. 推崇法家思想 31. 北魏实行三长制的作用是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使基层行政机构得以完善有利于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助长了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A. B. C. D. 32. 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B. 移风易俗C. 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D. 迁都洛阳 33. 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精神进行改革的是A. 商鞅B. 管仲C. 北魏孝文帝D. 王安石 34.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材料表明北宋政府A. 搜刮百姓B. 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C. 不抑兼并D. 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 35. 王安石变法中,引起藏匿土地、隐产逃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措施是A. 均输法B. 市易法C. 青苗法D. 方田均税法 36. 下列关于北宋初年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铲除了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基础B. 使得军费开支高涨C. 导致政府机构重叠,官职混滥D. 使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 37. 北宋时期洛阳人尹洙说:“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说明北宋初年A. 边防危机严重B. 重文轻武C. 实行更戍法D. 文人领兵 38. 庆历新政的内容不包括A. 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B. 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属“恩荫”做官C. 改革贡举制,令州县立学D. 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 39. 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A. 方田均税法B. 农田水利法C. 免役法D. 市易法 40. 下列评述王安石变法的影响中,不正确的是A.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B. 限制了官僚和豪绅大地主的隐田漏税行为C. 从根本上减轻农户的劳役和赋税负担D. 强兵措施未能扭转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 41. 王安石变法过程中,主要触犯了哪些人的利益A. 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B. 手工业者C. 中小地主D. 农民 42. 下表是北宋几个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明细,从中得出的信息是年代收入(单位:贯)支出(单位:贯)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15085万余12677万余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12625万余收支相抵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11613万余13186万余A. 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B. “积弱”引发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C. 北宋财政收入不断下降,入不敷出,出现“积贫”的局面D. 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赔款是北宋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43. 王安石变法中,要求发运使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的措施是A. 市易法B. 均输法C. 青苗法D. 募役法 44. 王安石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以此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A. 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B. 选拔人才更注重实用性C. 否定了科举制度D. 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45. 王安石变法中,为了解决北宋初期以来“更戍法”带来的弊端,而实行的措施是A. 保甲法B. 保马法C. 将兵法D. 设军器监二、非选择题(46题18分,47题17分,48题20分,共55分) 46. 一位历史学家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古代改革,是人类智慧所做出的最惊心动魄的魔术,它能使一个侏儒变成一个巨人,把一个没落的民族变成一个蓬勃奋发的民族,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说明商鞅变法是如何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的。(18分) 47.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跋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跋澄的回答是:“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1)材料一中,孝文帝为迁都提出了哪些理由?(4分)材料二:孝文帝带头纳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颍阳郑羲、太原王琼、陕西李冲等汉族大士族的女儿以充后宫,并亲自为六弟聘室,命长弟咸阳王禧聘故颍川太守陕西李辅女,次弟河南王干聘故中散大夫代郡穆明乐女,次弟广阳王羽聘骠骑谘议参军颖阳郑平城女,次弟颖川王雍聘故中书博士范阳卢神宝女,次弟始平王勰聘廷尉卿陕西李冲女,季弟北海王祥聘吏部郎中颖阳郑懿女。六个王妃中,除代郡穆明乐女出于鲜卑八大贵族之一外,其余都是中原的著名汉族大士族。(2)材料二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此措施有什么作用?(4分)材料三(太和)十有八年十二月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迁治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甲子,引见群臣于光极堂,班赐冠服(即按官位高低不同赐给汉宫服装)引自魏书高帝纪下材料四: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亢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引自资治通鉴(3)材料三、材料四中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4分)(4)根据所学,分析孝文帝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5分) 48.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枢密副使富弼的上疏材料二:(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认为)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宋会要辑稿食货材料三:(王安石变法)把农村民户,不论主户和客户加以编制,每10家组成1保,5保为1大保,10大保为1都保,选主户中最有财力和能力的人为保长、大保长和都保长。凡家有2丁以上的出1人为保丁,农闲时保丁聚集练习武艺;平时夜间轮差巡查,维持治安。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材料四:安石既为首相,与神宗天子相知,言听计从,立起一套新法来专听一个小人,姓吕名惠卿,及伊子王雱,朝夕商议,斥逐忠良,拒绝直谏。民间怨声载道,天变迭兴。荆公自以为是,复倡为三不足之说:“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因他性子执拗,主意一定,佛菩萨也劝他不转,人皆呼为拗相公。文彦博、韩琦许多名臣,先夸佳说好的,到此也自悔失言,一个个上表争论,不听,辞官而去。自此持新法益坚。祖制纷更,万民失业后人论宋朝元气,都为熙宁变法所坏,所以有靖康之祸。冯梦龙警世通言(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中期面临哪些社会问题?(使用材料原句不得分)(4分)(2)材料二与哪条新法有关?请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变法派推行这条新法的主要理由。(使用材料原句不得分)(8分)(3)材料三与哪条新法有关?根据所学回答,这条新法有何作用?(3分)(4)材料四中作者对王安石变法持何态度?作者认为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使用材料原句不得分)(5分)【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1. B2. A3. D4. A5. C6. B7. C8. D9. B10. A 11. A12. D13. D14. B15. A16. D17. B18. A19. D20. C 21. A22. D23. B24. D25. D26. A27. D28. D29. C30. D 31. A32. A33. D34. C35. D36. D37. B38. D39. D40. C 41. A42. C43. B44. B45. C二、非选择题(46题18分,47题17分,48题20分,共55分) 46. 政治:废除“世卿世禄制”(1分),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1分),制定连坐法(1分),推行县制(1分),制定秦律(1分),打击旧贵族势力,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加强中央集权。(4分)经济:废除井田制(1分),奖励耕织(1分),统一度量衡(1分)等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增强秦国的经济实力。(3分)军事: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1分),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1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1分) 47. (1)理由:平城地区民族之间差异很大,且民风强悍,难以文治;(2分)洛阳经济文化发达,迁都洛阳有利于巩固统治。(2分)(2)和汉族通婚姻(2分)。通过政治联姻,巩固统治。(2分)(3)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改籍贯。(4分)(4)主观动机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统治。(3分)客观上对当时的经济发展和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2分) 48. (1)社会问题:面临辽和西夏的威胁;财政危机严重;吏治腐败,官吏不思进取,不体察民生疾苦;阶级矛盾尖锐,人民反抗不断。(4分)(2)青苗法(2分)。变法派认为青苗法可以解决农民借贷困难的问题,避免高利贷的盘剥;增加政府收入,有利于平抑物价;不误农时,有利于农业生产。(6分)(3)保甲法(1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节省军费开支。(2分)(4)持否定态度(1分)。作者认为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王安石性格执拗和用人不当所致。(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