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9月入学诊断检测 生物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544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9月入学诊断检测 生物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9月入学诊断检测 生物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9月入学诊断检测 生物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9月入学诊断检测 生物试题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分)1、关于植物细胞中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番茄和水稻根系吸Si元素的量相等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O、H和NC.植物根系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离子需要ATPD.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可为豆科植物生长提供N元素2、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3、下列选项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 ( )A 纤维素和尿素B 脂肪酸和磷脂 C ATP和核糖核苷酸 D 胆固醇和血红蛋白4、经分析某条多肽链中有O原子p个,N原子q个,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1分子该多肽水解得到的赖氨酸个数为 ( )Ap q Bq pCpq+1 Dqp+15、下列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6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S元素C 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D 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7.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 ,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8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l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 ) A 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 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9、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10、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 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11、 ATP是细胞中能量的通用“货币”。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不同物质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D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12、图示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据图判断,发生着丝点分裂的区段有 ( ) AAB和 KI B DE和JK C HI和JK D DE 和KL13、在某植物根尖每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有40条染色体。下表中,能正确表示该植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条染色单体/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条甲102020zzstep10乙1020200丙20402010丁2040400A.甲 B. 乙 C.丙 D.丁14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l所示;将睾丸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B图l中C组的细胞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C图2中F组细胞变成E组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图3的丙丁段D图2中,D组细胞表示精细胞,E组细胞可以表示精原细胞,也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15图6表示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实验中纸层析的结果,据图判断用作实验材料的叶片颜色为A红色 B黄色C绿色 D紫色16、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细胞质基质A B线粒体C D酵母菌E Fzzstep葡萄糖- +- + +丙酮酸+ -+ -来- -氧气+ -+ -+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会产生酒精的是B、D、FB 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只有CC A试管中会有CO2产生D 根据试管B、D、F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17、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呼吸底物均为葡萄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4倍C氧浓度为d时,CO2产生的场所只有线粒体D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18、.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植株在a点之前就已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C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D乙植株在18点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多19、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任取一对黄色短尾个体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l。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死)。以下说法错误的 ( )A黄色短尾亲本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 B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5种C若让F1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代中灰色短尾鼠占1/2D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1种20、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I-2C-2有一种基因型,一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D若一4与一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21、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4C.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 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 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22、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纯种抗病植株占A、1/9 B、1/16 C、4/81 D、9/1623、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原料和酶等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24、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 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DNA 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 合成时,在DNA 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GTACATACATC的单链模板、腺嘌呤双脱氧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则以该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25、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但并未证实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等于嘌呤数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26、关于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真核细胞内mRNA和tRNA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B. 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C.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成为反密码子D.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tRNA转运27、在孟德尔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若让F2中的黄色圆粒个体自交,则F3的性状分离比是A 9:3:3:1 B 3:3:1:1C 25:5:5:1D 15:5:3:128、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下图)。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B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C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D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自由分离29、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2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 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 A. B C D30、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 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A B C D 31、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l,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A30,2l B30,42 C70,2l D70,4232、下图为神经一肌肉连接示意 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刺激图中的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 B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属于反射现象 C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不偏转33、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b神经元的活动不受大脑皮层控制B 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C.若在I处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正外负内负外正内正外负D 在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34、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右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 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核垂体细胞C. 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35、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36、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A. 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B. 浆细胞产生杭体的作用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 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37、 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下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下表:据此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B.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38、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39、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错误表述是 A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40、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B.疟原虫与按蚊是寄生关系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D.鱼类与藻类只存在捕食关系卷(共60分)41、(10分)回答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问题:右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放在20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 mLh。(2)用这一方法测量光合作用速率,比实际的光合速率要低,原因是 。(3)假若将该植物的叶的下表皮(分布有气孔)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大幅度下降,原因是 的供应减少,限制了光合作用 反应。 (4)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则针筒的容量仍维持在0.6mL读数处。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比较两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2(12分)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a)、高秆和矮秆(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 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秆1株(乙)和不抗病高秆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F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 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秆。 请回答:(1)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诱变育种、 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_获得再生植株。(2)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1中抗病高秆植株自交能产生 种基因型。(3)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F1的过程。43、(10分)下图是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发生的某些调节和代谢过程示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三种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a、b、c、d、e表示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1)结构甲表示的器官是 ,图中细胞质受体和核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2) d控制e形成的过程称为 。(3)受寒冷刺激时,皮肤冷觉感受器对 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膜电位将变为 。44、(16分)下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过程表示 ,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哪些成分 (用字母表示)。(2)图甲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 。(3)乙图中的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 ,这属于 调节,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4)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 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3108 kJ,则人最多能获得能量 kJ。(5)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l 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 kg。 (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45、(12分)果蝇是遗传学实验的良好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图1表示对果蝇眼形的遗传研究结果,果蝇眼形由正常眼转变为棒状眼是因为 ,该变化称为 。(2)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I。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在一起,如图2所示。I在纯合(XIBXIB、XIBY)时能使胚胎致死。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若将棒跟雌果蝇XI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后代表现型有 种,雄性占 。 若将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用X射线处理后,性状没有发生改变。为检验其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新的隐性致死突变,用棒眼雌果蝇(XIBXb)与之杂交,得到的F1代有3种表现型,从中选取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 F2代。 若经X射线处理后的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细胞中,发生了新的隐性致死突变,则F2代中雌果蝇应占 ; 若经X射线处理后的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细胞中,未发生新的隐性致死突变,则F2代中雌果蝇应占 。高三入学检测(生物卷) 答题纸41、(10分)(1) (2) (3) (4) 42、(12分)(1) (2) (3)43、(10分)(1) (2) (3) 44、(16分)(1) (2) (3) (4) (5) 45、(12分)(1) (2) 高三入学检测(生物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ADCDDCDCCB11121314151617181920DBBCBDCBCB21222324252627282930DDACDBCBBB31323334353637383940DABCADCDBC二、非选择题41、(1)0.8 (2)植物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3)二氧化碳 暗 (4)在这两个实验中,光照不是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而温度才是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或答: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提高温度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42、(1)单倍体育种 基因重组 胚状体 (2)9(3)43、(1)下丘脑 糖蛋白 (2)翻译 (3)负反馈 (4)钠 外负内正44、(1)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D、B(2)含碳有机物 (3)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负反馈 自我调节(4)2.46108(5)245、(1)X染色体上的16A区段重复 染色体变异(2)3 1/3 1 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