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历史交流卷1(苏州中学).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510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历史交流卷1(苏州中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历史交流卷1(苏州中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历史交流卷1(苏州中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历史交流卷1(苏州中学)一、选择题1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2梁启超曾在1901年写道:“欧洲各国自二百年以来,皆过渡时代也。”他还认为,英国在“过渡时代”的特点是“顺流而渡”。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说明英国“顺流而渡”的是A宪章运动的兴起 B1832年议会改革C“光荣革命”的爆发 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3“直到十九世纪初,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 A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B国王“统而不治” C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 D三权分立制确立4“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 A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 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5对某一历史事件,学者有不同评价。肯定者认为它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否定者认为它是导致欧洲分裂的“加速器”、“绝缘体”。依据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A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B欧洲经济共同体启动C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6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A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B是欧洲“商业革命”的结果C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D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7从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殖民者走遍全球,凡海水所及之处,几乎均有他们的踪迹,直至19世纪末世界终于被瓜分完毕,其势力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为止,全球化初具雏形。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表现出来的最大特性是A无限的扩张性 B统治的残暴性C极端的掠夺性 D竞争的激烈性8历史批判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总结西欧扩张时说:“世界与西方之间的冲突至今已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下列对于西方能够狠狠打击世界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欧洲一体化起步早 B率先进行全球扩张C全面开展科技革命 D成熟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9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一书中这样描述:“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的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评论不符合材料意图的是A在资本主义为主体的体系下,人类各个文明逐渐被纳入了统一的整体B新航路的开辟给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C新开路开辟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的灾难是作者要强调的主旨D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10西方学者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下列能够支撑弗兰克本人观点的理由是A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B欧洲的殖民扩张强行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C各地资源和财富的涌入促进了欧洲的崛起 D人类各地区的交往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融合11钱乘旦对英国有这样一段精彩的阐述:它留下的遗产是不可计量的,没有近代的英国,就没有现在这个世界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以下属于英国开创的“新的文明”的是 确立君主立宪制 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开展工业革命 首倡自由主义经济思想A B C D12“如果民族特性的和政治自由的观念,在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领土划分和国内秩序中获得稳固结构,并且在法律和风俗中得到体现,那么从自由主义运动开始起,被推导或被预见的自由原则的另一结果却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发生准备实现欧罗巴合众国”。在此后半个世纪终于演绎成“欧盟”。这主要因为 A经济联系日趋增强 B民主制度广泛建立 C国际局势趋向和平 D民族特性逐渐消失13“资本主义的基本逻辑一资本积累、竞争和利润最大化,已经从意识上渗透进世界每一个角落。甚至于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最外围,一切经济活动也都是按这一逻辑来进行的。”材料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内涵是 A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扩张进程 B国际金融资本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 C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对非西方世界的影响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治法律制度和思想观念的世界蔓延142012年2月28日第一财讯:德国国会投票通过了总额1300亿欧元(约合1740亿美元)的第二项希腊援助计划。欧洲央行将于29日开始第二轮三年期长期再融资操作,向欧洲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以帮助稳定欧洲国债市场。日前,二十国集团成员表示,支持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注资计划,但前提是欧盟领导人必须采取措施扩大用于建立防止欧元区债务危机扩散的救援资金规模。这主要是由于A欧债危机給希腊造成了重创 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C外汇市场的稳定关系到各国经济稳定 D各国自觉、主动地帮助希腊度过危机15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这反映了A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包纳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B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C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16有学者认为,区域性合作组织形式有三种模式,其特点见下表。模式特点模式1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模式2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模式3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下列组织归属于模式1的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欧洲联盟 D上海合作组织17著名作家龙应台写道:“全球化跟国际化这样子排山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一个铁轨跟铁轨衔接的地方。也就是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旧的跟新的,衔接的那个点。然后找到那个点之后,大概就可以在席卷而来的那个全球化的大浪里头,找到自己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了。”这里,龙应台主张 A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 B全球化要立足民族化 C全球化前提是区域化 D全球化要实现西方化18“欧洲的进步归功于更快的科学技术进步,也归功于对美洲大面积地区的征服和殖民所带来年收入,以及来自它同亚洲和非洲的贸易所带来年收入。”所体现的史观是A唯物史观 B全球史观 C现代化史观 D文明史观19斯塔夫利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归根到底,18世纪时,荷兰让位于英国和法国,其原因与20世纪时英法两国让位于美国和苏联的原因正相同”。这些原因不包括A资源优势的丧失 B技术优势的丧失C体制优势的丧失 D战争的消耗20“在欧洲,统一是反民族主义的,因为它在欧洲意味着国际主义和超国家主义;同时,欧洲的统一概念也不包含它通常所具有的国家统一的政治意义。”体现此“统一”的国际组织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欧洲联盟 C华沙条约组织 D上海合作组织二、材料解析题21(12分)今年,始于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引发了市场对欧盟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欧盟路在何方,举世瞩目。请阅读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探究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舒曼计划”。根据该计划,引发法德百年冲突的两国边境的煤钢资源将被置于两国共同参与管理的联合机构之下,并向西欧所有国家开放。作为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人,戴高乐知道,要想使法国恢复大国地位,并使联合的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的力量,必须取得德国的谅解和支持。而德国的战败国地位,使德国有求于法国的地方多于法国对德国的要求。 法德化解百年恩仇独立的欧洲核心环球时报(2003年10月30日) 材料二 今天是欧洲历史性的一天。在今天,我们要欢迎欧盟大家庭里又多了10个新成员国(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和7500万新的欧盟人民。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了50年后,冷战造成的欧洲分裂已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联合的欧洲。多样性的联合,将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更好地解决彼此间的共同问题。多样性的联合,也会使我们更有效率地为整个欧洲的安全和繁荣而努力工作。 欧盟委员会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在欧盟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04年5月1日) 材料三 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 整理自xx年4月人教网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注: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 整理自xx年4月人教网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指出法德同意走向联合的目的。(3分)(2)据材料二,欧盟新成员国大多原属于哪一政治集团?指出它们加入欧盟的背景。说明欧洲实现“多样性的联合”的主要意义。(5分)(3)依据材料三、四分析说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是世界多极化的根源”。(2分)(4)有人认为世纪之交的欧洲是发展与动荡并存,请举史实说明。(2分)【答案】(1)共同目的:通过联合形成一支独立于美苏的力量。法国的目的:重新恢复大国地位;联邦德国的目的:借助法国等欧洲国家承认,摆脱战败国地位。(3分)。(2)社会主义阵营。(1分)两极格局解体(冷战的结束),欧洲一体化的推动。(2分)增强欧盟的实力,有利于欧洲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欧洲的安全与繁荣。(2分)(3)随着欧共体经济实力增长,欧洲在政治上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分)(4)说明:1989年东欧剧变,1990年两德统一,1991年苏联解体,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xx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xx年科索沃战争爆发等。(“发展与动荡”必须各举一例,总分不能超过2分)22(11分)阅读下列材料: 金融学专家陈志武教授曾提出一个命题:“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他指出,当前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然而陈志武坚决予以否定并论证两点:一是在16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金银之前,西欧商业银行的发达程度已非常高,足以解决跨国贸易支付问题。二是如果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掠夺,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为什么最早征服美洲大陆并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金银的西班牙从17世纪就开始没落?为什么藏在地下的石油资源没有让当今的中东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如果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方面的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这些发展给西欧以超前的制度和崛起的实力。 历史教学xx2 评材料中关于掠夺与西方崛起关系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观点(3分)史实4分(至少两例)+ 作用4分观点一:掠夺在前,发展在后,掠夺促进了西方崛起黑奴贸易给欧洲带来巨额财富,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扩张与掠夺,给欧洲带去了大量的资金和原料,促使欧洲经济产生重大变革;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殖民霸权,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广阔市场;工业革命后,列强加紧殖民扩张,为欧洲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地等)观点二:发展在前,掠夺在后,发展是西方崛起的基础政治: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法治思想为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英国17世纪就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促进了英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其他如美国、德国、法国皆可)经济: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荷兰、英国等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或垄断性贸易公司)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科技:文艺复兴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是西方崛起的精神因素。23(14分)学术界普追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切难以管理。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伯恩斯世界文明史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争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太约有14个国际卡特尔组织,它们的出现,时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筒编材料三:“全球化”套用当代是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垂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垒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晨,带采了回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1)根据材料一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媒介有哪些?(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经济扩张形式有什么不同。(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2分)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分)(4)全球化浪潮给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3分)【答案】(1)资源和奴隶的掠夺,生产和贸易超越了国界。(2分)(2)第一次工业革命,列强以流通领域的交换为主要形式,以倾销商品为主要方式;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国际化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以资本输出为主。(4分)(3)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贫富分化的加深。(2分)世界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程度日益加深;跨国公司日益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采用;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3点即可得3分)(4)经济全球化是资本的扩张,对传统的民族经济主权构成挑战,发展中国家要捍卫民族主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不能闭关自守,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秩序的重构,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捍卫国家的主权。(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