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499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24近几年,“达人”成为热门词语,有人考证该词最早见于论语“己欲立而立人(立人:使他人站得住),己欲达(达:通达事理)而达人”,下列言论与此观点有直接关联的是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过犹不及”C“仁者爱人” D“有教无类”25某老师在一堂历史课上强调:宋人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就内容而言反映了宋代学者的远大抱负。请问老师判断的依据主要是A. 为天地立心,说明宋代学者以人为主体解释天理B. 为生民立命,说明宋代市民崛起,受到政府重视C. 为往圣继绝学,说明宋代印刷术发达,书籍流通D. 为万世开太平,说明加强集权后,社会和谐太平26屈原思美人“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媒绝而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中的美人是一种托喻。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屈原笔下的“美人”主要表达A作为文学家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 B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C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大胆的怀疑精神 D强烈希望国家富国强兵 27中华文明一直是相对独立地发展的,并以其优越性向外输出,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中国人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环视四方。清王朝正是在这种历史沉淀中,发展完备了“天朝”对外体制。这一“对外体制”A客观地反映了清朝时期的世界形势 B是造成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C在鸦片战争后被统治者完全抛弃 D使清朝君臣大多不了解世界局势28世界大国普遍发展航天技术,下表反映了20世纪5070年代这一领域的重大成果年份国家成果年份国家成果1957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0中国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1961苏联第一艘载人飞船1971苏联第一个空间站1969美国人类第一次登月1975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上述成果表明了当时 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上处于领先状态中国在空间技术上奋起直追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国力大增AB C D29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领域的大师勒内韦勒克对某种创作风格这样评价:“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你认为这种创作风格应该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古典主义30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的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B雨果认为中国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311792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出使中国,他在日记中写道:“当我们(洲)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以下不能作为“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证据的是A瓦特改良蒸汽机 B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C德拉克洛瓦创作自由引导人民 D胡克提出“细胞”概念32为纪念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该会议标志着A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指导思想 B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33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34“在科学上,没有哪个理论能够得到完全的证明,当它出现时,总是有待进一步检验和审视。正是这一不断自我纠错与完善的特性,使科学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从亚里斯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 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 从量子理论到光电效应的成功解释A B C D35xx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xx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xx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C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5题,共135分)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在汉语中,有些外来事物名称前面常常加有“夷”“胡”“番”“西”“洋”等字,如“夷情”“胡琴”“番薯”“西学”“洋房”等,其中“夷”“胡”“番”多见于古代词语,“西”“洋”的出现比较晚一些,而“洋”字又要比“西”字晚。虽然“洋”字是以上诸字中最晚出的一个,但在历史上,由它所构成的词语却是最多的,如“洋布”“洋钉”“洋行”“洋历”“洋龙”“洋楼”“洋炉”“洋奴”“洋人”,等等,我们称这类词语为“洋”族词。“洋”族词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可是,到了后来,“洋”族词的数量急剧下降,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3版)中可以查到的“洋”族词只有33个了。 (1)外来事物的名称在古代常常加有“夷”“胡”“番”,到近代加“西”“洋”。这一变化反应了什么?(6分)(2)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成为“洋”族词的鼎盛时期,请结合史实分析其原因。(12分)(3)你是如何看待“洋”族词的兴衰与近现代中国的变迁的?(要求:史论结合)(7分)41.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l914年”中写道:“从1763年至l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1763年时,欧洲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还远远不是世界的主人。然而到l914年时,欧洲诸强国已吞并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其现代化进程一直在继续和加速。这一进程早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技术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的建立、国家建设和海外扩张以前就已开始。上述这些引起了以三大革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连锁反应。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请论证材料中关于欧洲扩张或其推动力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某一观点展开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4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对应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42(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寺子屋是日本从幕府时期一直发展到明治时期的著名民间教育机构。它往往存在于乡间,以庶民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它的课程设置大体是:首先必须学的是平假名、片假名,还有汉文、三字经、实语经、童子经等,书法、算盘和地理也是必修课程。其它如书信模板、商业用语模板、农业用语模板、木匠用语模板等,也都是全国性的共通教科书。 依田熹家日本通史材料二 明治政府于1872年颁布第一部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在此基础上,寺子屋教育被勒令停办,各地兴办新式小学。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读物、算术、书法、写字、熟读、作文、理科、地理、历史、修身、体操。有些好一些的小学还要增设几何和一两门外语课。据统计,在每周的学时总数中,属语言类的科目占40%,数理、地理、历史合占53%,其它的修身等科目占7%。 伊文成、马家骏明治维新史材料三 朕,念我皇祖皇宗荦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乃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于此。一旦危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独为朕之忠良臣民,且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斯道也实为我皇祖皇宗之遗训,而子孙臣民之所当遵守。通诸古今而不谬,施诸中外而不悖。贬庶几与尔臣民俱拳拳服膺成一其德。 1890年明治政府教育敕语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明治维新前期“寺子屋教育”的特点。(4分)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新式小学有何不同?(4分)(2)根据材料三,指出教育敕语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说明其产生的主要背景。(4分)有学者认为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是其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有学者则认为正是其教育改革将明治维新引向歧途,结合材料及所学,选取其中一种观点说明理由。(3分) 43(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1:皇帝之功,劝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指平民)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专心一志的意思)。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指船和车)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忧恤黔首,朝夕不懈。举错(同“措”)必当,莫不如画。选摘自始皇二十八年琅琊刻石材料2:1973年8月5日,毛泽东作读封建论,赠郭老(注:指郭沫若)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多行秦政制,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1)指出材料1中的哪些内容符合秦始皇的历史事实?(8分)(2)材料2中的“焚坑事件”指的是什么?毛泽东在诗中认为“焚坑事件要商量”,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句话的理解。(7分)44(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因为我曾对未来作过考察,凭人的眼睛极力远眺,见到世界的远景,见到将会出现的种种神奇精妙:看到天空里贸易不断,神异玄妙的航队来往频频,驾紫色暮霭的飞行者纷纷降落,带来昂贵的货品;我听到天上充满了呐喊,而交战各国的空中舰队在蓝天的中央厮杀,降下了一阵令人惊怖的露水;同时,在遍及全世界的暖暖南风劲吹的飒飒声中,在雷电的轰鸣声中,各个民族的军旗只顾往前冲;直到战鼓不再咚咚地敲得人心惊肉跳。直到战旗在全人类的议会里卷起,在全世界的联邦里卷起。预言诗洛克斯利田庄(英国诗人艾尔弗雷德丁尼生作于1842年)(1)结合20世纪上半期的史实解释诗中划线部分所描写的“种种神奇精妙”。(6分)(2)20世纪上半期建立了哪些“全世界的联邦”(“全人类的议会”)?你是如何看待科技与战争的关系的?(9分)45(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甘地在结束最后一次绝食时向信徒们发表演说):你们不要把你们居住的城市与全国其他地区分隔开来。你们必须在整个印度和巴基斯坦恢复和平如果我们记得,生命只有一次,那么我们没任何理由相互视为仇敌愿神使我们大家更加明智以便印度和整个宇宙幸福繁荣。(法)米尼克拉皮埃尔、(美)拉里柯林斯圣雄甘地材料二 印度为怀念圣雄建造了一座纪念碑,上面用英文和印文铭刻着甘地的教诲:“我希望印度自由强盛,敢于牺牲自己,勇于创造个美好的世界。每个人应当为自己的家庭牺牲,每个国家应当为全人类牺牲。我期望天国降临尘世。”材料三 (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农村经济,它不仅将纺车看成一种物质武器,而且看成对抗西方文明的精神武器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代替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尼赫鲁与甘地在未来社会设想方面的分歧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甘地追求的目标,体现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6分)(2)据材料三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3分)结合材料一、二对其作简要评价。(6分)银川一中xx届高三历史试卷参考答案24 解析:先“立己”,才能“达人”,体现的是人与人的和谐社会关系,故选C。25解析: 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宋代的理学强调的是关心社会、关心民生、关心国家社稷等,选A。26解析:解答本题需结合屈原所处的时代背景去理解“美人”的含义。屈原生活在战国的动荡时代,各国诸侯割据混战,兼并战争不断。在此背景下,屈原的“美人”应该是要表达其希望国家富强的愿望。故选D2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一“对外体制”指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它导致清朝对外部世界缺乏基本的了解,故选D。2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新经济政策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与20世纪5070年代航天技术发展无直接联系,不符合题意,都正确,故选B。29解析:浪漫主义文学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以强调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和夸张、奇特的艺术表现方式。这些特点,是浪漫主义文学共有的特征。答案:A30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雨果这段话的含义。中国并不缺乏发明创造,但是并未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也是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之一。答案:D31解析:注意时间是1792年。德拉克洛瓦创作自由引导人民是在法国大革命后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答案:C32解析:是遵义会议,B。33解析:各选项中反映人文精神的只有C项,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这是人文精神的起源。A项反映了奴隶社会中奴隶悲惨的地位、命运;BD项反映了对人性的禁锢。34解析:自由落体定律是对亚里斯多德学说的否定,相对论是对经典力学的完善;光电效应的成功解释是对量子理论的完善。不符合题意。故选B35 解析:电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国家、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影视艺术既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又直接敏锐地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xx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故D40.(1)反映了中国人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变化,由天朝上国的心态变为正视西方的先进文明,以西方为师;也反映了在西方列强的武力压迫之下,中国被迫改变对西方的称呼。(2)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事物逐步进入国人视野;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系列革新运动都是以学习西方为目标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演变,洋务运动经济工业化、维新变法君主立宪、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的变迁等等。(6分)(3)采取分层评价。第一等级:所陈述的观点与所给材料没有内在联系,或者只是得出一些简单的结论。如得出“洋”族词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入侵的结果。第二等级:能比较完整的叙述“洋”族词的兴衰历程,但对它背后的原因缺乏清晰的认识。第三等级:能比较完整地叙述“洋”族词的兴衰历程,并且能看到兴衰背后的原因。如其兴起与资本主义的入侵密切相关,也与中国的近代化相始终;其衰落一方面由于政治原因,另一方面也由于中国日益走向现代化。第四等级:认识到“洋”族词的兴衰反映了国人盲目崇洋与盲目排外两种心理的较量,对于外国事物要有一种理性的态度,去粗取精,有选择的接受。第五等级:在第四等级的基础上还能得出一些综合的认识。(12分)解析:历史文化语义学是当前历史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语义变迁的背后折射出社会心理的变化,通过语义变迁可以考查学生对历史变迁的认知。本题将“洋”族词的兴衰作为考察点,内容关联中外,涉及近现代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并且采取SOLO评分方法,以增强考查的有效性。(7分)41(12分)选择一:关于欧洲扩张的观点,认为l763年至l914年,欧洲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3分)论据:欧洲在世界上确立霸主地位的主要表现:政治上,l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诸强国已吞并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3分)经济上,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亚非拉国家成为它们的经济附庸或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3分)思想上,资本主义的重商主义、民主自由思想、生活观念等在亚非拉地区得到迅速传播。(3分) 选择二:关于欧洲扩张的推动力的观点,认为其主要推动力是三大革命,即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3分)依据:科学革命主要指在天文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领域取得的成就 动摇了神学统治的理论基础。(3分)工业革命是指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它们极大地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资产阶级实力不断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造成东方的贫穷和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3分)政治革命主要指l640年爆发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871年德意志的统一等,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广泛建立。这三大革命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快速发展,从而推动了欧洲扩张。(3分)42、【解析】:(1)据材料一第一句和课程设置可以归纳其特点。从办学主体、课程变化等角度对比寺子屋教育与新式小学教育的不同。(2)结合19世纪晚期日本的政治特点分析背景。若选“成功关键”即肯定国民素质及建设人才;若选“引向歧途”则指出武士道精神及对外侵略扩张。43 、(1)事实:勤于政务,富于实干;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建设水陆交通网道。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确立一整套先进的制度、规范。(2)事件:焚书坑儒。理解:秦始皇镇压反对派,控制思想,手段野蛮残暴,是对文化的摧残,对政治生活也造成恶劣的影响;但在当时条件下有利于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所以应辩证地看待这一历史事件。44、(1)飞机(或气球)的发明和应用;世界经济贸易联系加强;战争(一战或二战等)爆发;飞机(或气球)成为战争工具;战争中使用了毒气;炸药的发明与应用;交战国军队惨烈厮杀。(6分。每点2分,只要答出两点即可)(2)1920年成立国际联盟1945年成立联合国。(4分)关系:科技改变了战争,战争提升了科技,科技与战争相互影响(或:战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科技加快了战争的进程)。(5分。本小问具有开放性,言之成理即可给分)45、分)【解析】:(1)依据甘地一生谋求印度的和平解放这一史实,即可回答目的和精神。(2)点明“手纺车运动”目的。(3)从抵制侵略、违背潮流两方面辩证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