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化学.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4888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化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化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化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化学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第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110题每小题2分,1118题每小题3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下列做法违背发展低碳经济要求的是A.发展氢能和太阳能B.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C.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 D.种植农作物时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B.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C.得到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D.要实现Fe2+Fe3+的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3.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Fe3+、NO3-、SO42-B.含有大量NO3-的溶液中:NH4+、I-、SO2-4、H+ C.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SO2-4、NO3-、Mg2+D.在c(H+)=1.010-13molL-1的溶液中:Na+、SO2-4、Al(OH)4-、K+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O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AB.用双氧水分解制取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46.021023C.0.1molAl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铝胶体,生成0.1NA个胶粒D.28gN2和C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5.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根据纯净物中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雨样品露天放置一段时间,酸性增强,是由于雨水所含成分被氧化的原因B.N、P、As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因为氧化性HClO稀H2SO4,所以非金属性ClSD.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的电子比铝原子少,故钠的金属性应弱于铝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沉淀和溶解即停止B.KsP越小,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定越弱C.KsP的大小与离子浓度无关,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D.相同温度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在NaCl溶液中的相同8.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B.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干燥的CO2中混有的少量SO2D.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9.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是由其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0.1molL-1甲溶液的pH为13(25),Y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ZYXB.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IVA族C.与氢气化合时,Z比Y容易 D.甲中只含有离子键10.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选项ABCD实验目的除去碳酸钠中少量的碳酸氢钠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检验苯中含有少量甲苯鉴别二氧化氮和溴蒸汽方案1溶解后加入盐酸加适量稀盐酸加入Br2/CCl4加水方案2加热用水洗涤加入酸性KMnO4加压11. 利用右图装置探究铁在海水中的电化学防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B.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铁极的反应:Fe=Fe2+2e-C.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可减缓铁的腐蚀D.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铁极的反应:2H+2e-=H212.钯的化合物氯化钯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常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PdCl2+H2O=CO2+Pd+2H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性:PdCl2CO2 B.反应中PdCl2被氧化C.生成22.4LCO2时,转移的电子为2molD.CO气体只有在高温下才能表现还原性13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操作和现象结论A切开金属钠,钠表面的银白色会逐渐褪去Na在空气中会生成Na2O2B铝箔插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铝与浓硝酸不反应C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D将充满NO2的试管倒立在水中,试管内液面约上升至试管容积的2/3处;缓慢通入O2,轻轻晃动试管,至液体基本上充满试管从原料的充分利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考虑,该实验对工业生产硝酸有重要启示14.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能实现上述转化关系的是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若C溶液遇Na2CO3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若C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B可能为Fe若C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A. B. C. D.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向H2SO4酸化的KI溶液中滴加H2O2:2I-+H2O2+2H+=I2+2H2OB.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HCO3-=H2O+CO2C.氯气溶于水:Cl2+H2OH+Cl-+HClOD.检验溴乙烷中含有的溴元素:CH3CH2Br+Ag+=AgBr+CH3CH2+16.“茶倍健”牙膏中含有茶多酚,期中没食子儿茶素(EGC)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关于EGC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5H12O7B.EGC可在强碱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C.1molEGC最多消耗6molNaOHD.1molEGC可与4molBr2发生取代反应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b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NH4Cl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2c(OH-)=2c(H+)+c(CH3COOH)D.pH=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c(CH3COO-)c(Na+)18.取两个相同容积的密闭恒容容器,在A容器中充入0.2molN2O4,B容器中充入0.2molHI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反应分别达到平衡,测得N2O4和HI的分解率分别为a(A)和a(B)。在该平衡体系中再分别充入0.2molN2O4和0.2molHI,当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时,测得N2O4和HI的分解率分别为a(A)和a(B)。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a(A)a(A) a(B)a(B)B. a(A)a(A) a(B)= a(B)C.a(A)a(A) a(B)a(B)D. a(A)= a(A) a(B)a(B)第卷(非选择题共56分)19.(16分)I、关于As的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3、H2SO4、KBrO3、K2SO4、H3AsO4、H2O和一种未知物质X。 已知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已知0.2molKBrO3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为 。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 。(填序号)A.氧化性:KBrO3H3AsO4B.氧化性:H3AsO4KBrO3C.还原性:AsH3XD.还原性:XAsH3在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X、Y、Z、W、L、M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M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L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Y、L、M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写化学式)。(3)原子序数比Y多2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写出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单质W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R与Y同周期,R的单质分子R2中有3个共价键,R与L能形成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化学式是 。(6)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我国从1989年开始,逐步以KIO3取代KI加工碘盐。已知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反应:+5I-+6H+=3I2+3H2O,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设计实验,证明食盐中存在。可供选用的物质有:自来水;蓝色石蕊试纸;碘化钾淀粉试纸;淀粉;食醋;白酒;食糖。你认为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填序号)。20.(10分)A、B、C、D、E是中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A、B是氧化物,元素X、Y的单质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相关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X的单质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C溶液显碱性,则试剂1是 液溶(写化学式):若C溶液显酸性,则显酸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若试剂1和试剂2均是稀硫酸。检验物质D的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方法是 ;写出D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某高效净水剂是由Y(OH)SO4聚合得到的。工业上以E、稀硫酸和亚硝酸钠(NaNO2)为原料来制备Y(OH)SO4,反应中有NO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不必配平): 。21.(12分)已知某纯碱样品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甲同学用下图装置及试剂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填写下列空白处。(1)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 、 。(2)甲同学按实验正常操作的主要步骤如下: ;将ag试样放入仪器B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样品溶液;称量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质量为bg;从仪器A中滴入浓盐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质量为cg;(3)甲同学根据以上实验求得的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 (用含a、b、c的式子表示)(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在实验装置设计和使用药品上都有缺陷,会导致测得的Na2CO3的质量分数偏高,而丙同学则认为甲同学的实验装置会使测得的结果偏低,丙同学认为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5)若要解决乙、丙同学指出的甲同学实验中的问题,可对甲同学的实验装置和实验药品进行适当的改动,请按合理顺序选择仪器并完成下表:(用大写字母代表仪器,仪器可重复使用,夹持仪器略)选用的仪器添加的药品及必要的操作22.(10分)(1)CCS技术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中所生产的CO2进行捕捉与封存的技术,被认为是拯救地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其中一种以天燃气为燃料的“燃烧前捕获系统”的简单流程图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回答下列问题:CH4在催化剂作用下实现第一步,也叫CH4不完全燃烧,1gCH4不完全燃烧反应放出2.21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可用(1)转化中得到的合成气制备甲醇。反应为CO(g)+2H2(g)CH3OH(g)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其相关数据见下图:根据上图计算,从反应开始到tmin时,用H2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t min至2tmin时速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3tmin时对反应体系采取了一个措施,至4tmin时CO的物质的量为0.5mol,请完成上图CO的曲线。(3)某同学按下图所示的装置用甲醇燃料电池(装置)进行电解的相关操作,以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其中c电极为铜棒,d电极为石墨,X溶液为500mL0.4mol/L硫酸铜溶液。当装置中某电极上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1mL时,另一电极增重mg(m12.8)。装置中、H+向 极(填“a”或“b”)移动;b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为 (用m和V1的代数式表示)。23.(8分)对-甲基苯甲酸乙酯(F)是有机化工原料,用于合成药物的中间体,某兴趣小组利用中学的简单有机物进行合成,其方案如下:(1)A的结构简式是 ,E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2)指出化学反应类型: ; 。(3)丁子香酚( )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剂,它与F的关系是 。a.同系物 b.同分异构体c.同种物质(4)下列物质不能与丁子香酚发生反应的是 。a.NaOH溶液b.NaHCO3溶液c.Br2的四氯化碳溶液d.乙醇(5)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莱州一中xx级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答案DDDDAACCC题号101112131415161718答案DBADDDDCB19.(共16分)(6分)AsH3(1分) Br2(1分) AC(2分) 85(分)(10分)(1)第三周期第A族(1分)(2)H2SiO3H2CO3HClO4(2分)(3)(2分)(4)2Al+2OH-+6H2O=2Al(OH)4-+3H2(2分)(5)Si3N4(1分)(6)(2分)20.(10分)(1)(2分)(2)NaOH(或KOH)(1分);(2分)(3)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3+(2分)2Fe3+Fe=3Fe2+(1分) FeSO4+NaNO2+H2SO4Fe(OH)SO4+Na2SO4+NO(2分)21.(12分)(1)分液漏斗、锥形瓶(2分)(2)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分)(3)53(c-b)/22a 100%(2分) (4)装置中残留有CO2,未被碱石灰吸收(2分)(5)(4分;仪器答对2个给1分,全对2分;对应药品答对2个给1分,全对给2分。)选项用的仪器CDCAB添加的药品及必要的操作NaOH溶液从e口鼓入空气稀硫酸样品溶液浓硫酸碱石灰碱石灰22.(10分)(1)2CH4(g)+O2(g)=2CO(g)+4H2(g);驻H=-70.72 kJmol-1(2分)(2)5t molL-1min-1(或0.2/t molL-1min-1)(1分)反应受热或使用了催化剂(1分)(2分)(3)a(1分) CH3OH+H2O=CO2+6H+6e-(2分) (2分)23.(8分)(1)CH2=CH2;羧基(2)加成反应;氧化反应(3)b(4)bd(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