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444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有学者指出:“中国存在两种宗教权威天和祖先,一方面是天地组成的宇宙领域,另一方面是人类关系构建的社会领域。皇帝为了取得绝对主权宣布两种权威均归他所有。”与古代中国皇帝的绝对主权和“两种宗教权威”有关的是西周的宗法传统先秦的法家思想汉朝的儒家学说明清的思想批判A. B. C. D.2.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罗马法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B.罗马法确保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罗马法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D.罗马法巩固了帝国的统治3.从政治结构来看,有人说德意志帝国是“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半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下列说法中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德意志的工业化进程加快 B.帝国皇帝是国家元首C.帝国皇帝拥有行政、立法等国家权力 D.宰相不对议会负责而对皇帝负责4.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来说,是主张民主与科学。从这一观点出发,下列言论反映的历史事件中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有“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打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A. B. C. D.5.1937年11月13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之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这可以说明当时国民政府推行消极抗战方针国人民族意识空前增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中国军队殊死抗击日军侵略A. B. C. D.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A.主要是为了退出一战 B.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C.推动了世界政治体系的演变 D.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7.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中央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3人,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有2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15个由党外民主人士担任。这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B.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C.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关系D.是符合中国历史、国情的制度创新8xx年9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上海发表演讲时说:“了解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非常重要。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年,而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中国人确信他们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不需要美国参与。”(摘自凌志军交锋) 基辛格这番讲话的真正意图是A高度赞扬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B指出中美文化观念上差异是客观存在的C强调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不可逆转 D认为美国企图干涉中国内政是不明智的9、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执政期间,在外交上动作频频,积极倡导“东亚共同体”和强调美日同盟的“对等化”,并与俄罗斯接触,试图解决北方四岛问题。这表明鸠山首相A.积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B.为日本走向政治大国铺路C.与美俄两国进行军事抗衡 D.确立了美、日、俄三足鼎立的格局10.18世纪末19世纪初广州十三行商馆的情景:商馆前的广场上,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国旗迎风飘扬;画面的右上方是一座观音庙和一栋五层的镇海楼。据此可以看出中国沿海地区已开始对外开放 商行附近有中国传统宗教风格的建筑 广州开始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许多国家在十三行设有常驻商馆A B C D1119世纪60至90年代的中外贸易状况是:外国商品进口增长3倍,中国原料出口也相应增加,中国入超数额呈增大趋势。这一情况绝不能表明A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 B中国经济被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 D中国沦为列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12、下列是1950年到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对表格中数据的理解不准确的是A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农业税比例较高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经济困难,农业税比例略有下降。C“二五”时期农业税比例上升D1963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阶段,纠正“左”倾错误,农业税比例明显降低。13.民国时期,皖南徽州地区“书报之传递不易也,而新闻绝少货物之输运不便也,出者停滞,入者价贵”。江南铁路通车后,“一般民众往日之穿土布者,今日多改为洋布;往日之用自制器具者,今日多改为舶来品徽州,已变成了都市,徽州人一向守旧的思想,也因而起了划时代的变化。”上述材料说明铁路使徽州商品价格日渐下降 市场上洋货流行思想观念逐步解放 生活习惯日趋文明 A B C D14下图是美国在20世纪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以下理解正确的是第阶段经济发展使美国成为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国第阶段经济状况出现的根源在于国家的经济政策第阶段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规范化、法制化有关第阶段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进展及科技的进步有关A B C D15下表是刘玉安福利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一书关于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济发展情况的描述,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国家xx年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1995年xx年GDP年均增长速度()美国14733英国21828挪威23928德国24314芬兰24835法国28521瑞典2952723个发达国家平均值22026注:1995xx年上述各国每年的社会福利开支占比重与xx年的数据相当社会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低福利较有利于经济发展高福利会制约经济发展两者之间没有固定的因果关系 A、 B、 C、 D、16“今夫万国并立,犹比邻也;齐州以内,犹同室也。比邻之事而吾不知,甚乃同室所为,不相闻问,则有耳目而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有识之士为改变这种状况A创办时务报,求上通下达 B创办民报,宣传民权C创办青年杂志,唤醒民众 D创办申报,以振奋民气17“盛极而衰”一词可以用来形容苏联A赫鲁晓夫时期 B勃列日涅夫时期 C戈尔巴乔夫时期 D斯大林时期18、读下表(以1990年数据为100),据此得出的最为准确的结论是世界经济指数1985年1995年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56144世界生产指数86107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85106A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 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CWTO的成立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增长 D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19宋代,儒学家开始从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佛教道教教义 B世界万物本源 C封建统治需要 D新的修养途径20维新派志士zhishi谭嗣同在仁学中谈道:“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能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君,末也;民,本也。天下无有因本而累及本者。”这一言论反映了何种主张 A天赋人权 B.三权分立 C社会契约 D君主立宪第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题 12分第22小题12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2分,第25题11分,共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事实上,17世纪在英国进行着两种革命。第一种是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小贵族和资产阶级感兴趣的是赢得在社会上有地位所必需的公民自由和宗教自由。第二种是下中层和佃农的社会革命;下中层阶级和佃农要求完全的宗教平等和政治平等、要求给穷人以丰富的食品17世纪英国的社会革命失败了他们的时机到19世纪后期才来临(19世纪后期的议会改革)。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二:英国式政治民主制的发展与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朝夕而就。这一过程充分体现其独特之处:它走的是一条具有首创意义的改革渐进式的道路,通过自我调节曲折缓慢发展的速度,采用灵活与稳定交织的开放流动形式,不断完善其政治体制和改变传统政治结构;它的发展又是建立在英国君主制、司法制、议会制、内阁制、文官制和地方政府制度等内容相互依赖、彼此影响和不断发展完善之基础上的。此外,独特的发展历程与英国鲜明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政治文化特征也是密不可分的。刘骞、蒋媛萍英国式政治民主制的发展特性及其文化溯源材料三:“光荣革命”后国王仍掌控行政大权,议会尚未成为完全主宰。1690年,英国议会的财政法案将“国王靠自己生活”转变为“国王靠议会生活”;1701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旨在通过规定王位继承问题,实现资产阶级对王权的控制。1714年,乔治一世即位,因不懂英语,逐渐不出席内阁会议。1721年,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沃尔波尔取代国王成为内阁首脑。1742年,沃尔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他这一行为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须辞职的先例。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他的做法也成为惯例。这样,随着议会、内阁的职能和制度进一步完善,内阁责任制最终形成。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变革,国王的行政权力被剥夺殆尽,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议会君主制逐渐形成。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英国爆发“两种革命”的根本原因。“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在“公民自由”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其表现是什么?(2分)(2)请联系时代背景谈谈你对材料一中“他们的时机到19世纪才来临”的理解。(3分)(3)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政治民主制发展的显著特点。(3分)(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是如何贯彻了中央集权原则又避免了专制的。(4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雅尔塔体制)实际上是两类不同国家既想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确立自己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主观意志,又要维护战后合作的共同愿望的矛盾的反映,是妥协和折衷的产物。它确立了苏联和西方在战后欧洲和世界的优势地位和作用,为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张盛发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与苏联势力范围的确立材料二: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杜鲁门回忆录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之间的斗争从两种制度、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转变为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此后近半个世纪,尽管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兴起对美苏对抗起了很大的牵制作用,但未能根本扭转超级大国操纵国际政治的局面。孔庆茵三种世界秩序模式的现实分析材料四:xx年初,一位俄罗斯学者指出:“在长达10年时间里,人类已从两个国家对抗转向本质上是另一种对抗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所有其他的对抗。而且,越是在文化和经济发展上离美国越远的社会,这种对抗就越尖锐。”张宏毅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原因及未来走向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雅尔塔体制的实质与美苏之间关系的特点?(2分)(2)材料二中杜鲁门所说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又指什么?从材料可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3分)(3)据材料三,概括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关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4分)(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今世界为什么还会存在着“另一种对抗”?(3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材料二 :今背本而趋末,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贾谊论积贮疏材料三: 材料四:以下是张德元、潘林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2分)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我国古代主流思想。(1分)(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政策?(1分)在封建社会早期它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2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近代经济结构有何特点?(3分)其形成原因是什么?(1分)(4)在传统的农村社区,农民们比较重视亲缘、地缘关系,看重生活快乐,“平安是福”几乎是大家的共识。然而,此次调查结果表明,农民的传统价值观似乎已经被颠覆。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安徽农民价值观念最突出的变化体现在哪里?(1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2分)24、人们对待贫困问题的态度,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发展状况。材料一:1601年的“济贫法”,是英国社会福利史上长期占有重要地位的文件。它实际上是都铎王朝在不同时期针对贫民制定颁布的各种有关法律的汇编。其主要内容是:地方教区负有救助贫民的义务;国家开征救贫税,作为各种济贫活动费用的专项开支法令推广在伦敦首先实施的感化院制度。 改编自卢海生试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济贫法的调整材料二: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期英国工人生活费和工资指数 (1850年=100)17591768年17791788年17891798年17991808年18091818年名义工资818694114114生活费728597137159实际工资112101988372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持自由放任式的不干预态度,人们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政府没有义务为了帮助穷人们人为地改变市场竞争和淘汰法则。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人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该介入社会福利事业。 牛文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17世纪英国济贫制度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01年“济贫法”出台的主要社会背景。(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英国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变化及其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国政府对待贫困问题态度的变化,这反映了经济学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为解决美国的贫困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4)综合上述,谈谈你对贫困问题的认识。(1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材料二: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免除徭役赋税)。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装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官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常当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一岁皆辄课,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弟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 班固汉书儒林传序材料三:夸美纽斯(15921670)是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以下是摘自其著作大教学论的部分章节标题第一章 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纯粹、最卓越的第三章 今生只是为永生作准备第四章 为永生作准备有三个层次:认识自己(认识万物)、管束自己、皈依神第六章 如果要造就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完成第八章 年轻人必须接受公共教育,因此学校是必需的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2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时期走上仕途的两条途径,分析汉代太学建立对我国古代官僚政治的影响。(5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夸美纽斯主张的学校教育目的是什么?分析夸美纽斯思想的特点, (3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学校教育目的的看法。(1分)xx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22、(1)苏美两国划分势力范围。(1分)对抗与妥协。(1分)(2)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1分)开始实行对苏“冷战”政策。(1分)谋取世界霸权。(1分)(3)美苏争霸,操纵国际政治;新兴力量崛起,冲击两极格局。(4分)(4)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2分)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1分)23、(1)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分)主流思想:儒家思想。(1分)(2)重农抑商。(1分)有利于地主阶级统治的确立与巩固,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3)特点:小农经济逐渐解体,近代工业出现,多种经济成份并存。(3分)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1分)(4)变化:农民认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是金钱。(1分)原因: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市场经济意识增强。(2分,若回答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可得1分。)24、(1)内容:立足地方教区;费用主要来自救贫税;推广感化院制度。(2分)背景:圈地运动造成农村贫困问题突出,城市流浪人口增加,影响社会稳定。(1分) (2)变化:工人生活日益贫困。(1分)影响:阶级矛盾尖锐,工人运动兴起;社会购买力下降,制约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迫使资产阶级政府调整统治政策;推动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答出3点即可给3分)(3)政府态度:从不干预到干预(或从自由放任到政府介入)。(1分)变迁;从自由放任主义到凯思斯主义(或国家干预主义)。(1分)措施:直接救济;以工代赈(或兴办公共工程);社会立法,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任意2点2分) (4)认识:贫困问题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贫困问题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引发社会不稳定;贫困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1分)25、(1)内容:儒家经典。(1分)特点:读书与做官紧密结合(教育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1分)(2)途径:察举制和博士弟子通过考试。(2分)影响:将学校教育与官员选拔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官僚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少数下层出身的子弟也有入仕的机会。(3分)(3)目的:直接,使人获得发展,根本,为人的永生做准备。(2)特点:既具有宗教色彩,又具有人文主义色彩。(2)(4)言之有理即可。(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