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假期自主学习反馈检测 化学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4085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假期自主学习反馈检测 化学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假期自主学习反馈检测 化学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假期自主学习反馈检测 化学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堂邑中学xx届高三上学期9月假期自主学习反馈检测化学试题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假期自主学习反馈检测 化学试题 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ACO2、H2SBC2H4、CH4 CCl2、C2H2 DNH3、HCl2氨气溶于水时,大部分NH3与H2O以氢键(用“”表示)结合形成NH3H2O分子。根据氨水的性质可推知NH3H2O的结构式为( )A B C D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BF3是三角锥形分子B的电子式: ,离子呈平面形结构CCH4分子中的4个CH键都是氢原子的1s轨道与碳原子的p轨道形成的sp 键DCH4分子中的碳原子以4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4个氢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4个CH 键4下列分子中,杂化类型相同,空间构型也相同的是()AH2O、SO2 BBeCl2、CO2 CH2O、NH3 DNH3、CH2O5下列关于配位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配位化合物中必定存在配位键B配位化合物中只有配位键CCu(H2O)42中的Cu2提供空轨道,H2O中的O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两者结合形成配位键D配位化合物在半导体等尖端技术、医学科学、催化反应和材料化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6把下列液体分别装在酸式滴定管中,并使其以细流流下,当用带有静电的玻璃棒接近液体细流时,细流可能发生偏移的是()ACCl4 BC2H5OH CCS2 DC6H67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溴乙烷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后,再加AgNO3溶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B实验室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物C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D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可用先加浓溴水,充分沉淀后过滤即可8下图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关于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是加成反应 B只有反应是加聚反应C反应是消去反应 D反应是取代反应9膳食纤维具有的突出保健功能,近年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人体的“第七营养素”。木质素是一种非糖类膳食纤维,其单体之一是芥子醇,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芥子醇的说法正确的是H3COH3COHOCH=CHCH2OHA芥子醇的分子式是C11H12O4B芥子醇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C芥子醇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D1mol芥子醇能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3molBr210可以将转变为的方法是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再通入CO2 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 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HCO3ABCD11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Fe3+、NO3-、Cl-、Na+B由水电离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Cl、CO32、K+、SO32Cc(OH)/c(H+)1012的溶液中:SO32、NH4、NO3、KD能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Na+、AlO2、NO3、HCO31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CCl4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B常温下,1L0.1mol/L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1NA C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D1L 1mol/L的NH4Cl溶液中,所含NH4的数目小于NA13下列比较正确的是A电负性:K原子Na原子 B离子半径:r(Al3)r(O2)C能量:E(4s)E(3d) D第一电离能:I1(P)I1(S)14对于相同体积的K2CO3溶液(浓度为c1)和(NH4)2CO3溶液(浓度为c2),若其中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c1和c2的关系是Ac1=2c2 Bc1c2 Cc1=c2 Dc1c215在d轨道中电子排布为,而不排布成,其最直接的根据是A能量最低原理 B泡利不相容原理 C原子轨道能级图 D洪特规则16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C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17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c三点溶液的pH:cabB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cabC若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溶液的pH,测量结果偏小Da、b、c三点溶液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cab18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C3H8+Cl2C3H7Cl+HClB.2FeCl2+Cl2=2FeCl3C.CH2=CH2+H2OCH3CH2OHD.CH3CH2OHCH2=CH2+H2O1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新制的氢氧化铜可以检验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B三氯甲烷可以做麻醉剂,它和四氯化碳都是重要的有机溶剂 C根据金属钠与水、乙醇、乙酸反应剧烈程度的不同,可以说明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不同 D蛋白质、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纯净物20药物是人们生活的必备品之一,下列药物的主要成分都能发生以下四种反应的是 (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水解反应中和反应A维生素B阿司匹林C芬必得D扑热息痛21由短周期前10号元素组成的物质T和X,如图所示的转化。X不稳定,易分解。为使得下列转化能够成功进行,方框内不可能加入的反应试剂是 ( ) AAg(NH3)2OH B溴水C酸性KMnO4溶液 DNaOH溶液22下列四种模型仅由C、H、O三种原子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序号1234模型示意图 A模型1对应的物质含有双键B1mol模型2对应的物质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充分反应,能生成216gAgC模型3对应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D模型3、模型4对应的物质均具有酸性,且酸性4强于3232012年3月15日,CCTV-1在315特别行动节目中,曝光了双汇在食品生产中使用“瘦肉精”猪肉,一时间市场哗然。“瘦肉精”又称克伦特罗,其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的分子式为C12H18N2Cl2OB它含有氨基、氯原子等官能团C1mol克伦特罗最多能和3 molH2发生加成反应D一定条件下它能发生水解反应、酯化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加聚反应等24我国支持“人文奥运”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坚决反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遇FeCl3溶液显紫色,因为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B滴入KMnO4(H)溶液,观察紫色褪去,能证明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C1mol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和H2分别为4mol、7molD该物质能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25最新发布检测报告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强生、妙思乐及帮宝适等婴儿卫浴产品常常标以“温和”、“纯净”等字眼,但其中一些却含有甲醛及“1,4二氧杂环乙烷”等有毒物质。乙醇经消去反应、加成反应、水解反应以及脱水反应可以制得具有六元环的产物“1,4二氧杂环乙烷”,据此推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4二氧杂环乙烷”与丁酸互为同分异构体B甲醛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C“1,4二氧杂环乙烷”可以与钠反应放出H2D四步反应的条件可以依次为:浓H2SO4、溴水、NaOH醇溶液、浓H2SO4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26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Mg2的电子排布式 。(2)依次指出配合物K3Co(CN)6中的中心离子、配位体及其配位数:_、_、_。(3)判断BCl3分子的空间构型、中心原子成键时采取的杂化轨道类型及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角:_、_、_。(4)下列分子中若有手性分子,请用“*”标出其手性碳原子。 27X、Y、Z、W为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X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s1,且原子半径是同族元素最小的。Y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元素的电负性略小于Y元素,在W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p轨道上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Z元素的电离能(用符号I表示)数据见表(kJmol1)I1I2I3I44964 5626 9129 540请回答:Z2Y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Z2Y2的电子式为 。X2Y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XWY属于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28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和C、B和D分别位于同主族,且B、D质子数之和是A、C质子数之和的2倍;E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1)A2B和A2D的沸点较高者是 (填化学式),其原因是 。(2)B形成的双原子分子里,从轨道重叠的角度来看共价键的类型有 。(3)E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_。29有机物A可以通过不同化学反应分别制得B、C和D三种物质,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A B C D(1)B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2)AC的反应类型是 ;AD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填代号)。(3)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 。(4)C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0带支链的烷烃A(C6H14)只可能有三种一氯取代产物B、C和D,以上反应及B、D的进一步反应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A的名称是 ,的分子式是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F_;DE_。(3)某一有机物X是H的同分异构体,可发生下列变化:已知M、N均不发生银镜反应,则X的可能结构有_种;写出Z可能的结构简式:_。三、实验题31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测定盐酸的浓度的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1)配制100 mL 0.10 mol/L NaOH标准溶液。配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 、 等。称量 g氢氧化钠固体所需仪器有:天平(带砝码、镊子)、药匙、 。(2)取20.00 mL待测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 (填仪器名称)装配制的标准液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如图所示操作中的 ,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 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D.称量NaOH固体中混有Na2CO3固体E. 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CO2、甲烷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乙烯和乙炔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H2S、氨气和HCl是含有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氯气是含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考点:科学共价键、分子极性的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额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针对性强,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2B【解析】试题分析:一水合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OH和NH4,这说明在一水合氨分子中存在的氢键应该是氮原子和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形成的,因此答案选B。考点:考查氨水中氢键形成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主要是考查对氨水性质的了解掌握情况,以及根据氨水的电离情况和氢键形成条件判断氢键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3D【解析】试题分析:BF3分子中B原子没有孤对电子,是sp2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平面正三角形结构,A不正确;NH4离子中N原子形成成4个键,N原子是sp3型杂化,杂化轨道全部用于成键,N原子连接4个相同的原子,为正四面体构型,键角是10928,B不正确;CH4分子中的4个CH键都是碳原子的2s轨道与碳原子的2p轨道形成的sp3杂化轨道,然后分别与4个氢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4个CH 键,C不正确,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分子空间构型、杂化轨道的有关判断和应用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贴近高考,基础性强、主要是考查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4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水中O原子含有的孤对电子对数(621)22,采取 sp3杂化方式,水是V型结构。SO2中S原子含有的孤对电子对数(622)1,采取 sp2杂化方式,SO2是V形结构,故A不正确;同样分析氯化铍中Be原子是sp杂化,是直线型结构。CO2是直线型结构,碳原子是sp杂化,B正确;氨气中氮原子是sp3杂化,含有1对孤对电子,因此氨气是三角锥形结构,C不正确;甲醛中碳原子是sp2杂化,属于平面型结构,D不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杂化轨道理论对有关判断和应用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判断中心原子含有的孤对电子是答题的关键。5B【解析】试题分析:配位化合物中必定存在配位键,A正确;B不正确,在配位化合物中还含有其他化学键;C中水中的氧原子含有孤对电子,铜离子含有空轨道,可以形成配位健,C正确,D也水正确的,答案选B。考点:考查配位健以及配位化合物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配位健以及配位化合物的了解掌握情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应试能力。6B【解析】试题分析:四氯化碳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是非极性分子,电荷分布均匀,用带静电的有机玻璃棒靠近,不发生偏转,故A错误;乙醇是极性分子,电荷分布不均匀,用带静电的有机玻璃棒靠近,发生偏转,B正确;二硫化碳是直线形结构,是非极性分子,电荷分布均匀,用带静电的有机玻璃棒靠近,不发生偏转,故C错误;苯分子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是非极性分子,电荷分布均匀,用带静电的有机玻璃棒靠近,不发生偏转,故D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分子极性的判断点评:该题设计新颖,贴近生活实际,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解答抓住偏转则是极性分子,分子电荷分布不均匀,是答题关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7C【解析】试题分析:A不正确,在加入硝酸银溶液之前,首先要加入硝酸中和氢氧化钠;苯和溴苯之间是易溶的,不能通过分液的方法获得,B不正确;C正确。D中生成的三溴苯酚能溶解在苯中,不能除去,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分液,D不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贴近教材,基础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C【解析】试题分析:反应是乙烯与单质溴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只有反应是由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聚乙烯,故B正确;反应是乙烯和水通过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故C不正确;反应是乙酸乙酯和水通过取代反应得到乙醇和乙酸,反应是乙醇和乙酸通过取代反应得到乙酸乙酯和水,反应是乙酸乙酯和水,即反应反应是取代反应,D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有机反应类型含义以及判断依据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能力。9C【解析】试题分析: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11个C、14个H和4个O,分子式为C11H14O4,为烃的衍生物,故A错误;由于苯环和碳碳双键是平面型结构,则芥子醇分子中所有碳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不正确;分子中含有酚羟基,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正确;D不正确,因为苯环加成需要3mol氢气,而碳碳双键加成又需要1mol氢气,共计是4mol氢气,答案选C。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10B【解析】试题分析:将转变为,COOH变为COONa,而COO水解可生成OH。则先发生在NaOH水溶液中的水解生成,再通入CO2,生成即可。或者先水解生成酚羟基,然后再加入足量的NaHCO3,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考点:考查有机物合成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明确官能团的变化及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强酸与COONa反应,NaOH、Na2CO3均能与苯酚反应,而碳酸氢钠不能与酚羟基反应,为该题解答的易错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11A【解析】试题分析:pH=1的溶液为强酸性溶液,Fe3+、NO3-、Cl-、Na+这四种离子都可以大量共存,故A正确,为本题的答案;由水电离的c(H+)=10-12molL1的溶液可以是强酸性溶液,也可以是强碱性溶液,若溶液为强酸性溶液,则CO32、SO32都不可以大量共存,故B不正确;c(OH)/c(H+)1012的溶液为强碱性溶液,NH4不能再强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C错误;能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为酸性溶液,AlO2、HCO3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D不正确。考点:离子共存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离子共存问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该题综合性好,有一定的难度,注意的是由水电离的c(H+)=10-12molL1的溶液可以是酸性溶液,也可以是碱性溶液。12D【解析】试题分析: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体物质,不是气体,故11.2LCCl4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不为0.5NA,故A错误;常温下,由于醋酸为弱酸,所以1L0.1mol/L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小于0.1NA ,故B错误;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无法确定,因为没有说明条件,故C错误;NH4Cl为强酸弱碱盐,所以1L 1mol/L的NH4Cl溶液中,所含NH4的数目小于NA,故D正确,为本题的答案。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涉及考查了盐类水解、强弱电解质等知识点,该题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中等。13D【解析】试题分析:电负性应该为K原子Na原子,故A错误;铝离子和氧离子具有的电子层数都为2,根据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小的,半径大的规则,可以知道离子半径:r(Al3)r(O2),故B错误;能量应该为E(4s)I1(S),因为P为半充满状态,故其电离能相邻的S大,所以D为本题的答案。考点:元素周期表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本题难度不大。14D【解析】试题分析:K2CO3为强碱弱酸盐,由于碳酸根水解而呈现碱性,(NH4)2CO3为弱酸弱碱盐,铵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都发生水解,并且互相促进水解,故相同体积的K2CO3溶液(浓度为c1)和(NH4)2CO3溶液(浓度为c2),若其中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c1c2,故本题的答案选择D。考点:盐类水解点评:本题考查了盐类水解的基础知识,该知识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该题难度不大。15D【解析】试题分析: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称为洪特规则,根据图片知,4个电子占据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所以其根据是洪特规则,故本题的答案选择D。考点:洪特规则点评:本题考查了洪特规则,学生要掌握洪特规则的概念即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本题比较基础。16AD【解析】试题分析: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则X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为氧元素;X、Y位于同一族,故Y为硫元素;Y、Z处于同一周期,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少1,则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故Z为磷元素。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非金属性PSO,即ZYX,故A正确;Y为硫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2SO4,故B错误;非金属性PSO,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应该是X的氢化物最稳定,故C错误;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所以原子半径PSO,即ZYX,故D正确,所以本题的答案选择AD。考点: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本题由一定的综合性,难度中等。17C【解析】试题分析: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浓度越大,氢离子浓度越大,pH越小,则a、b、c三点溶液的pH为bac,故A错误;随水的增多,醋酸的电离程度在增大,所以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abc,故B错误;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溶液的pH,有图可以看出其pH应该是变小,故测量结果偏小,所以C正确,为本题的正确答案;a、b、c三点溶液pH不同,但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a、b、c三点溶液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a=b=c,故D错误,所以本题的答案选C。考点:弱电解质的加水稀释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加水稀释的相关考点,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结合图像来作答,该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图像分析能力,本题难度较大。18C【解析】试题分析:C3H8+Cl2C3H7Cl+HCl 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A错误;2FeCl2+Cl2=2FeCl3,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H2=CH2+H2OCH3CH2OH 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为本题的答案;CH3CH2OHCH2=CH2+H2O为消去反应。考点:加成反应点评:本题考查了加成反应的判断,属于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本题有利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该题要注意的是B选项为加成反应,本题比较容易。19D【解析】试题分析:葡萄糖可以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新制的氢氧化铜可以检验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故A正确;三氯甲烷可以做麻醉剂,它和四氯化碳都是重要的有机溶剂,故B正确;根据金属钠与水、乙醇、乙酸反应剧烈程度的不同,可以说明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不同,故C正确;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为氨基酸,一般为混合物,淀粉、纤维素的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为纯净物,故D错误,为本题正确答案。考点:有机的性质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性质,该考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本题要掌握的是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为氨基酸,一般为混合物,淀粉、纤维素的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为纯净物,该题难度适中。20B【解析】试题分析: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含有烷基、羟基、羧基等等,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含有苯环或碳碳双键等,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含有酯基或肽键,能发生中和反应的物质含有羧基或酚羟基;维生素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不能选;阿司匹林可以发生上述四种反应,故B为本题的答案;芬必得不能发生水解和中和反应,故C不能选;扑热息痛不能发生中和反应,故D不能选。考点:有机反应类型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该考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本题侧重于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本题比较容易。21D【解析】试题分析:由球棍模型可知,T为HCHO,X不稳定,易分解,则X为H2CO3,则方框内物质为氧化剂,Ag(NH3)2OH为氧化剂,能氧化HCHO,故A不能选;溴水为氧化剂,能够氧化HCHO,故B不能选;KMnO4为强氧化剂,酸性KMnO4溶液能氧化HCHO生成碳酸,故C不能选;NaOH溶液与HCHO不反应,即方框内物质一定不为NaOH溶液,故D为本题的正确答案。考点:有机物的推断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推断,该考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本题关键是要推出方框内物质为氧化剂,该题难度中等。22C【解析】试题分析:模型1对应的为甲醇(CH3OH),其不含油双键,故A错误;模型2为甲醛,1mol甲醛对应的物质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充分反应,能生成432gAg,故B错误,C为甲酸,含有醛基,所以甲酸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故C正确,为本题的答案;模型4为碳酸,碳酸的酸性小于甲酸,故D错误。考点:有机物的推断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推断,该考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本题关键是推断出各个模型所代表的物质,本题要注意的是1mol甲醛能够与4mol银氨反应,本题难度中等。23D【解析】试题分析:的分子式为C12H18N2Cl2O,故A正确;瘦肉精中含有氨基、氯原子、羟基等官能团,故B正确;1mol克伦特罗最多能和3 molH2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瘦肉精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故D错误,为本题的正确答案。考点:官能团的性质点评:本题考查了官能团的性质,该考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本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基础化学知识,该题难度不大。24C【解析】试题分析:兴奋剂含有酚羟基,遇FeCl3溶液显紫色,但是该物质欲苯酚不属于同系物,故A错误;滴入KMnO4(H)溶液,观察紫色褪去,只能证明该物质容易被氧化,并不能确定其存在碳碳双键,故B错误;1mol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和H2分别为4mol、7mol,故C正确,为本题的答案;该物质能不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故D错误。考点:官能团的性质点评:本题考查了官能团的性质,该考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本题要理解的是A选项中同系物的概念,该题难度适中。25A【解析】试题分析:“1,4二氧杂环乙烷”的分子式为C2H4O2,而丁酸的分子式为C2H2O4,所以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为本题的答案;甲醛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故B错误;“1,4二氧杂环乙烷”不可以与钠反应放出H2,故C错误;四步反应的条件可以依次为:浓H2SO4、溴水、NaOH水溶液、浓H2SO4,故D错误。考点:有机物性质的推断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性质的推断,该题结合最新的消息,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该有一定的抽象性,本题要掌握的是甲醛是唯一的气态的醛,醇在NaOH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该题难度较大。26(1)1s22s22p6 (2) Co3、CN、 6 (3) 平面正三角形、sp2 、120 (4)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构造原理可知,镁离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2)根据配合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在配合物K3Co(CN)6中的中心离子是Co3,配位体是CN,配位数是6。(3)三氯化硼分子中B原子含有的孤对电子对数(331)20,所以不存在孤对电子,则该分子是平面正三角形结构,键角是120,B原子是sp2杂化。(4)如果饱和碳原子连接的4个原子或基团各不相同,则该碳原子就是手性碳原子,所以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考点:考查核外电子排布、配位健、分子的空间构型、杂化轨道以及手性碳原子的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紧扣教材,基础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积极性。27 离子键 V形; sp3;极性【解析】试题分析:X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s1,且原子半径是同族元素最小的,这说明X是氢元素。Y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Y是氧元素;W元素的电负性略小于Y元素,在W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p轨道上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且W的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的,这说明W应该是氯元素。根据Z元素的电离能可知,Z的第二电离能远远大于第一电离能,这说明Z是第IA族元素,所以根据Z的原子序数可知,Z应该是钠元素。(1)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2)过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则电子式是。(3)水分子中氧原子含有的孤对电子对数(621)22,所以水是V形结构,氧原子是sp3杂化。HClO分子中电荷不能重合,所以是极性分子。考点:考查化学键、电子式、分子空间构型以及分子极性的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的考查,试题贴近高考,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28(1) H2O;水分子间形成大量氢键 (2)键和键 (3)1s22s22p63s23p5【解析】试题分析:E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而E的原子序数最大,所以E是氯元素。A和C、B和D分别位于同主族,且B、D质子数之和是A、C质子数之和的2倍,所以根据原子序数可知,A是H,B是O,C是Na,D是S。(1)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水的沸点高于H2S的。(2)在氧气分子中含有双键,而双键是由1个键和1个键构成的。(3)根据构造原理可知,氯元素的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考点:考查氢键、沸点比较、共价键以及核外电子排布点评: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29(10分)(1)醛基、羧基;(2分)(2)消去反应(2分);C和D(2分)。(3)(2分)(4) (2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B分子的结构简式可知,B中的含氧官能团为醛基、羧基。(2)AC的变化为OH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碳碳双键。C和D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3)A中含有OH,在催化剂条件下可被氧化生成CHO,反应的方程式为。(4)C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简式、有机反应类型、官能团的判断以及方程式书写等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针对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记住常见官能团的结构、性质以及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30(10分)(1)2,2二甲基丁烷(1分),C12H24O2(1分)(2)(CH3)3CCH2CH2Cl+ H2O(CH3)3CCH2CH2OH+ HCl或:(CH3)3CCH2CH2Cl+ NaOH (CH3)3CCH2CH2OH+ NaCl (2分) (CH3)3CCHClCH3+ NaOH(CH3)3CCHCH2+ NaCl + H2O(2分)(3)2(2分), CH3CH(OH)CH3和CH3CH(OH)CH2CH3(2分)【解析】试题分析:烷烃A只可能有三种一氯取代产物B、C和D,D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而B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F能发生催化氧化生成G。G能发生银镜反应,所以G是醛,F是醇。B和D分别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都只能得到有机化合物E,故E为(CH3)3CCH=CH2,则B为(CH3)3CCH2CH2Cl,F为(CH3)3CCH2CH2OH,G为(CH3)3CCH2CHO,H为(CH3)3CCH2COOH,D为(CH3)3CCH2ClCH3)。(1)由上述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是(CH3)3CCH2CH3,名称是2,2二甲基丁烷。F和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I,则I的化学式是C12H24O2。(2)B转变为F是(CH3)3CCH2CH2Cl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下生成(CH3)3CCH2CH2OH,属于取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3CCH2CH2Cl+ H2O(CH3)3CCH2CH2OH+ HCl。D生成E是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3CCHClCH3+ NaOH(CH3)3CCHCH2+ NaCl + H2O。(4)X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Y和Z,Z能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则Z是醇。Y能和盐酸反应生成M,则M是羧酸。M、N均不发生银镜反应,这说明M是甲酸,N不是醛。若N是乙酸,则M只能是CH3CH2CH(CH3)OH。若M是丙酸,则N只能是异丙醇。如果M是丁酸,则N是乙醇,其氧化产物可以发生银镜反应,乙醇满足条件的只有两种结构。其中Z可能的结构是CH3CH(OH)CH3或CH3CH(OH)CH2CH3。考点:考查有机物的推断、名称、化学式、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以及方程式书写等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涉及烷、卤代烃、醇、醛、羧等。试题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该类试题能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答题效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该题的关键是记住常见官能团的结构、性质以及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31 (1)100 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0.4 烧杯(或表面皿)(2)碱式滴定管 最后一滴NaOH溶液加入,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0.11mol/L 丙 B D【解析】试题分析:(1)配制100 mL 0.10 mol/L NaOH标准溶液需要的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100 mL 0.10 mol/L NaOH中含有的NaOH的质量m=0.10100/100040g=0.4g,所以应该称取0.4g氢氧化钠固体,由于氢氧化钠易潮解,故需要使用烧杯(或表面皿);(2)标准液NaOH溶液应该装在碱式滴定管中,不能用酸式滴定管;该滴定实验室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酸,故其滴定终点是最后一滴NaOH溶液加入,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22.62+22.72+22.80)/30.10/20=0.11mol/L;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丙,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即导致读数比实际消耗的体积小,故测定的酸的浓度偏小,故A不能选;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即导致读数比实际消耗的大,故测定的酸的浓度偏高,故B可以选择;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对结果么有影响,故C不能选; 配制标准溶液的氢氧化钠中混有Na2CO3杂质,由于氢氧化钠的性对分子量为40,而碳酸钠的性对分子量为100,而消耗盐酸时两个氢氧化钠分子与一个碳酸钠分子相同,故折算起来的标准的氢氧化钠的浓度偏小,所以测定的结果就偏高,故D可以选择;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故测定的酸的浓度偏低,故本题的答案选择BD。考点:溶液的配置、酸碱滴定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配置、酸碱滴定的相关知识,该考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本题有一定能够的综合性,该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难度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