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周练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3406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周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周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周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届江苏省东台市时堰中学高三周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应用 ( 18分) 1下列各项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A果脯(f) 风靡(m)一时 瞑思苦想 振聋发聩B模(m)样 不着(zhu)边际 文过饰非 作壁上观 C间(jin)架 强(qing)词夺理 别出心裁 既往不究D下载(zi) 罪行累(li)累 再接再励 山清水秀 A冥思苦想; C强(qing)词夺理 既往不咎; D下载(zi )再接再厉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 )A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B他们两个是莫逆之交,感情一向就很好,他俩都觉得真正的朋友之间,应该间不容发,关系密切如一人。C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D对灾区人民,首先是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现在人家都在捐钱物,你却细大不捐,真是有些过分了。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间不容发: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师心自用: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3分)A分子料理是研究在烹调过程中加入不同物质,令食物产生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在充分掌握之后再加以重组、解构和运用,从而做出颠覆传统厨艺的全新烹调方式。B专家认为,凝固型酸奶和搅拌型酸奶只是加工的工艺不同,形态和口感有所不同。两种加工方法都可以制作出优质的酸奶,因此工艺尚不能成为制定酸奶品质优劣或营养高低的标准。Cxx年将出现一个火星离地球最近的时段,如果机会错过,则要多等几年,因此,中国航天界考虑届时将第一次发射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卫星。D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目前正在制定向意大利施以数千亿欧元的一揽子救助计划,以使该国新总理马里奥蒙蒂能够在未来18个月的时间里实施本国的改革方案,无需为现有债务再融资。 A语序不当,应该是“解构、重组和运用”。B“制定”与“品质优劣或营养高低”不能搭配。C“第一次”与“首颗”语意重复,也造成不合逻辑。4 新华社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16日宣布,根据“天宫一号” “神州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会议决定,“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将于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北京时间16日18时30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在完成返回前状态检查测试和一系列准备工作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将于17日对飞船实施返回控制。目前,着陆场系统已做好飞船搜索回收的各项准备。 选自2011-11-17扬子晚报(1)请写出“天宫一号”命名可能受我国哪部古典作品的什么情节的启发。(2分)作品名:_西游记_;情节(10字以内):_孙悟空大闹天宫 /(2分)(2)(2)为这段新闻拟一个标题,要求用到拟人的修辞手法,不超过15个字。(3分)_ _ _ _ _参考答案:神八告别天宫 将于今晚回家 (说明:答案须包括新闻对象神八;新闻事件神八与天宫飞行器分离,返回地面;新闻时间今晚。此外还要满足修辞要求)(3分)5为响应教育部号召,从11月起,我校全面实施校园禁烟,以保护生命健康。请根据下面设定的对象,拟写恰当的禁烟宣传口号,要求句式对称,不必工对,表达意思鲜明,每句不超过10个字。(4分)对老师: 对家长: 参考答案:对老师:拒绝吸烟,呵护学生 又:自觉戒烟,健康教书(3分)对家长:一人吸烟,全家受害 又:吞云吐雾,全家受苦(2分)(说明:综合考虑宣传对象、宣传内容与格式,句式不要求工对)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题。宗测字敬微,南阳人,宋征士炳孙也。世居江陵。测少静退,不乐人间。叹曰:“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先哲以为美谈,余窃有惑。诚不能潜感地金,冥致江鲤,但当用天道,分地利。孰能食人厚禄,忧人重事乎?”宗测字敬微,是南阳人,南朝宋时征士宗炳的孙子。宗测年轻的时候好静而不张扬,不喜欢人间俗事。(他)感叹说:“我家里很贫穷,双亲已经老了,我不能选择职位做官了。先贤圣哲把不做官作为美谈,我私下里感到疑惑。如果真的不能暗中感动天地,尽行孝道,只是应当利用天道,分享地利。怎能享用朝廷丰厚的俸禄,为皇帝的重大事情担忧呢?州举秀才,主簿,不就。骠骑豫章王征为参军,测答府召云:“何为谬伤海鸟,横斤山木?”母丧,身负土植松柏。豫章王复遣书请之,辟为参军。测答曰:“性同鳞羽,爱止山壑,眷恋松筠,轻迷人路。纵宕岩流,有若狂者,忽不知老至,而今鬓已白,岂容课虚责有,限鱼慕鸟哉!”永明三年,诏征太子舍人,不就。州中推举优秀人才,(推荐他作)主簿,他没有接受任命。骠骑将军豫章王征召宗测为参军,宗测答复官府的征召说:“为什么胡乱伤害自由自在的海鸟,蛮横地砍伐不问世事的山中的树木?”母亲去世了,宗测亲自背泥土(下葬),(在墓边)种植松柏。豫章王又派人送信来请他做官,召他为参军。宗测回答:“我的本性和鱼儿鸟儿相同,喜欢停息在山间林泉间。我眷恋着松竹美景,轻视而不太认识人间做官仕进的道路。我在山间游憩,在激流中冲荡,有点像疯狂的人。突然间不知道老年的到来,现在我鬓发已经苍白,怎能承受时不时的督促责难,不让鱼儿倾慕自由自在的鸟儿呢?”永明三年,皇帝下诏征召宗测为太子舍人,他不去赴任。欲游名山,乃写祖炳所画尚子平图于壁上。测长子宦在京师,知父此旨,便求禄还为南郡丞,付以家事。刺史安陆王子敬、长史刘寅以下皆赠送之,测无所受。赍老子庄子二书自随。子孙拜辞悲泣,测长啸不视,遂往庐山,止祖炳旧宅。宗测想要去名山游赏,就在墙壁上画下他的祖父宗炳所画的尚子平图。宗测的长子在京城做官,了解到父亲这个心意,就辞去朝中官职,回到南郡作县丞,宗测把家事托付给儿子。刺史安陆王萧子敬、长史刘寅以下的众人都赠送钱物给宗测,宗测一概不接受。他只拿了老子庄子两部书随身携带。子孙们拜别宗测,悲伤地哭泣,宗测长啸一声,看都不看他们一眼,就往庐山去了,住在他的祖父宗炳的老宅中。鱼复侯子响为江州,厚遣赠遗。测曰:“少有狂疾,寻山采药,远来至此。量腹而进松朮,度形而衣薜萝,淡然已足,岂容当此横施!”子响命驾造之,测避不见。后子响不告而来,奄至所住,测不得已,巾褐对之,竟不交言,子响不悦而退。尚书令王俭饷测蒲褥。鱼复侯子响作江州地方官,派人拿丰厚的东西赠给他。宗测说:“我年轻的时候有疯狂之病,寻访名山采摘草药,从老远的地方来到这里。估计着自己的食量吃松果,估量着自己的身形穿草木作成的衣服,心境淡然,已经很满足了,怎能接受这样的突然的施舍!”子响命人驾车去访问他,宗测避开不相见。后来子响没有通告径直来了,突然到达宗测所住的地方,宗测没有办法,(只好接待他),却只是带着头巾穿着粗布短袄面对他,一直不和他说一句话,子响很不高兴地回去了。尚书令王俭送给宗测草做的垫子。顷之,测送弟丧还西,仍留旧宅永业寺,绝宾友,唯与同志庾易、刘虬、宗人尚之等往来讲说。刺史随王子隆至镇,遣别驾宗哲致劳问,测笑曰:“贵贱理隔,何以及此。”竟不答。建武二年,征为司徒主簿,不就,卒。不久以后,宗测送弟弟灵柩往西回家,仍然留住在永业寺老屋子里,不和客人来往,只是和志同道合的庾易、刘虬、宗人之尚等来往清谈。刺史随王萧子隆到任,派遣别驾宗哲前往慰劳问候。宗测笑道:“贵人贱人按理应该分开,为什么(对我关照)到这个地步?”一直没有回访答谢。建武二年,官方征召宗测为司徒主簿,(他)不接受,后来去世了。(选自南史宗测传)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横斤山木 斤:砍伐 B岂容课虚责有 课:督促C止祖炳旧宅 止:停止 D子响不告而来,奄至所住 奄:突然C 解析:止,居住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宗测“不乐人间”的一组是(3分)母丧,身负土植松柏 纵宕岩流,有若狂者便求禄还为南郡丞 赍老子庄子二书自随量腹而进松朮,度形而衣薜萝 遣别驾宗哲致劳问A B C DB解析:母丧,身负土植松柏只能表现宗测的“孝”;便求禄还为南郡丞、遣别驾宗哲致劳问非宗测所为。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宗测年轻时就不喜欢追求功名利禄,他认为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个世界,就不应该去追求功名利禄。B宗测看不起出仕做官这条世人都走的路,所以骠骑豫章王征召他为参军,他不去;连皇帝下诏征他为太子舍人,他都没有就任。C宗测决定隐居,刺史安陆王子敬、长史刘寅以下都赠送钱物给他,他一概不收,但鱼复侯子响派人拿丰厚的东西赠给他,他却收下了。D宗测归隐后,只和有共同隐逸志愿的人庾易、刘虬、宗人尚之等往来,如果有官吏去拜访他,他一直没有回访答谢。C解析:C项无中生有,原文只有子响馈赠,而无宗测收礼之意。9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先哲以为美谈,余窃有惑。(4分)我家里很贫穷,双亲已经老了,我不能选择职位做官了。先贤圣哲把不做官作为美谈,我私下里感到疑惑。评分建议:大意对,语句通顺。(2分)以为:以之为,把作为。(1分)惑,感到疑惑。(1分)(2)测不得已,巾褐对之,竟不交言。(3分)宗测没有办法,(只好接待他),却只是戴着头巾穿着粗布短袄面对他,一直不和他说一句话。评分建议:大意对,语句通顺。(2分)巾褐:戴着头巾穿着粗布短袄(1分)。(3)贵贱理隔,何以及此。(3分)贵人贱人按理应该分开,为什么(对我关照)到这个地步?评分建议:大意对,语句通顺。(2分)理:名词作状语,按道理。(1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周练语文试题【注】节物:应季节时令而产生的景物。万钱:形容俸禄丰厚。(1)颔联描写秋景,但并未具体细腻地描写秋景情态,请问运用了什么手法?该联在诗中有哪些作用?(4分)答案:白描。(2分)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诗人心情的“黯然”(1分)承接首句“节物岂不好”进行描写(照应首联“节物岂不好”)。(1分)(2)颈联中“包羞”意谓“忍受羞辱”,唐代杜牧曾在题乌江亭“ , 。”句中用过“包羞”一词。(2分) 答案: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2分)(3)诗人秋怀“黯然”的原因具体有哪些?试作分析。(4分)答案:感叹国事心情悲伤;(1分)身居高位无所作为心怀羞愧;(1分)想归隐田园却一时难以实现心中无奈。(2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周敦颐爱莲说)(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4)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范仲淹岳阳楼记)(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6)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8)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鲁迅无题)(9)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七律到韶山)(10)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 分) 世上万事万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改变着。然而,一味求变、盲目求变只会带来不良后 果。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要轻易改变。 请以“不要轻易改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3.阅读下面的文字,以“走向彼岸”为题,写一篇文章。(60 分) 现代汉语词典对“彼岸”的释义有:(江、河、湖、海的)那一边,对岸; 佛教认为有生有死的境界好比此岸,超脱生死的境界(涅槃)好比彼岸;比喻所向往的 境界。 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 【写作指津】 根据词典对“彼岸”的解释,题目“走向彼岸”自然取其比喻义“向往的境界”了。 只是这个“境界”因为人生的追求不同,故有高下之别。钱学森把祖国的需要当做自己的 专业,这是他的境界;袁隆平希望水稻能长得像树一样高大,让全世界的人都有饭吃,这 是他的“彼岸”;也有人把不择手段获取财富作为“彼岸”追求所以,确定“走向” 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彼岸”虽然重要,但这道题的写作重点是“走”,以引导考生审视内心。一般而言, 当一个人确立了自己的“彼岸”时,这时的“彼岸”还只是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 即,有的甚至连“可望”都不能。当然,确定了“彼岸”后,我们就要为之奋斗了,但“走 向彼岸”却不像说出“彼岸”那样容易,就像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一样,一路上不断有各 种妖魔鬼怪跳出来阻挠。这就需要我们在“走”的过程中有耐力,有信心,战胜艰难险阻。 其间,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要心怀感恩;没人帮你,是你的命运,不要怨天尤人。 考生要注意的是,这个题目只是提出了写作的话题,并不是文章的论点或主题,写作 时不要泛泛而谈,可选取“走向彼岸”过程中的一个方面,比如条件、毅力等来写作,因 为成功是很多因素的集合,不是单有良好的愿望就行的,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内容具体 充实,小中见大。.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一群灰鹤在天空飞舞,步调虽不一致,但矫健的身姿在眼前划过, 让人觉得心头一震。日子在流逝,生活得继续,挨过万物枯败的冬,总会等到草长莺飞的春。在光与影的交错中,我们行走在前进的路上,在前行中,我们飞向希望。 以“飞向希望”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 袭套作。【写作指津】 这是一道很有现实意义的题目, 无论是对于正在高三备考中苦苦挣扎的学生还是对于 为实现某个人生目标在努力奋斗的人,都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和思考价值。每个人对未来 所抱的希望都是美好的,但是实现目标的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的人历经艰难困苦最 后实现目标, 而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未能实现。 但是二者都是有意义的, 成功的价值在于 “艰 难困苦,玉汝于成”,不成功的价值恰恰在于这“飞向希望”的过程,因为不成功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或目标不现实,或条件不具备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了汗水,收获 了意志,收获了教训,收获了经验,收获了一路的“风景”。 因此,从审题上来说,应把着眼点放在“飞”上,突出过程的意义。如果“希望”实 现了,主题应该是“胜利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说明战胜挫折和打击是实现“希 望”的前提。如果最终未能“飞向希望”,则更要突出过程的艰难,写出教训之所在,写 出收获之所在,写出失败的意义,以激励他人。须知,过程比结果更重要。1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回答:“为什么?”小孩说:“因 为妈妈一天都没有生气。”原来要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 有个牧场主人,让他的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 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 在培养我的孩子。”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头就可以了。 有一个网球教练对学生说: “如果一个网球掉进草堆里, 应该如何找?” 有人答: “从草堆中心线开始找。”有人答:“从草堆的最凹处开始找。”有人答:“从草最长的地方 开始找。”教练宣布正确答案:“按部就班地从草地的一头,搜寻到草地的另一头。”原来寻找成功的方法很简单,从一数到十不要跳过任何一个就可以了。 请针对上述现象及所反映的问题,以“简单”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 抒发感情,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 【写作指津】(1)研读材料,把握题意。题干要求考生“针对上述现象及所反映的问题”展开思 考,我们必须重视“现象”和“问题”,必须针对此“现象”和“问题”为文。材料所列 举的三个生活现象揭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很多事情貌似简单,但是我们不去做、 无心去做,反而觉得很难;相反,如果我们留心生活,认真去做,很多复杂的事情将会变 得非常简单。材料所示只是个例,一是引出文题,二是拓展思维,引导学生去思考生活中 的类似现象,决不可胶着于此,不能自拔。对题目“简单”的理解要注意两点,一是含义, 不复杂,简便易行;二是情景意义,何事简单?为何不做?可不可以做?不做如何?做了 又如何?把“现象”“问题”“标题”三者结合起来,确立一个观点或论题,即可行文。 (2)广泛联想,拓展思路。为文贵在内容充实,思路明晰,立足生活,针对性强, 因此,我们要展开联想,驰骋想象,洞察生活,选准自己熟悉的且有真切见解的材料作文。 不生气就可以拥有漂亮,吃苦头就能培养孩子,按部就班就可以找到网球,真心付出就能 得到别人的尊敬,远离懒惰就可以掌握命运,懂得知足感恩就快乐类似的观点,举不 胜举,考生要善于思考,选择合适的材料作文。1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让我们穿上最美的衣服走在街头,爽朗地高声大笑,让所有的目光注视我们,让我 们真的叫他们嫉妒”有人说,米兰昆德拉小说中的这个句子展现的正是青春年少的 姿态。 请以“正是青春年少时”为题,写一篇字数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诗歌除外,文体不 限。 【写作指津】 这道命题作文题,限制性与开放性相结合,解读题意务必要注意全面深入地思考。题 目的限制在于标题含有三层意思:一是“青春年少”,而不是童年或中老年时期;二是句 式“正是时”,表达了一种正在进行的时态,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三是引出题目 的材料定位了青年人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思想基调,展示的是青年人昂扬奋发的精神风 貌,行文就不能偏离航向,走向消极低沉、委靡不振的泥坑。题目的开放性在于,“青春 年少”四个字具有广泛而丰富的内涵,考生尽可驰骋想象,发散思维:青春年少的我们具 有怎样的人生追求、精神风范、道德情操和意志品格?树立远大理想,憧憬美好人生,培 养担当精神,关心民族未来,阅读天下风云,砥砺人格操守,锻造品格意志,感恩亲人朋友,报答社会集体,遨游知识海洋,彰显个性风采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大凡能够反 映青少年精神风貌的内容均在备选之列。 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想认识来选择立 意。 这道题显然是引导考生思考自我,思考现在,抒写理想,抒写青春,那么,选材最好 从自己的生活阅历入手,联系自我,联系生活,调动生活素材,唤醒阅读积淀,打通社会 实践,就感触最深的人、事、物、理来展开内容,如此,真情流露,真诚为文,才能够动人肺腑、折服心灵。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 分) 世上万事万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改变着。然而,一味求变、盲目求变只会带来不良后 果。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要轻易改变。 请以“不要轻易改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指津】 “轻易”在词典里的解释为“轻率,随便”,“轻易改变”当然就是“随便改变”了。 我们为人处事,怎么能“随便改变”自己呢?然而这种“轻易改变”的现象在我们的现实 生活中太多了:有些人看外国人过圣诞节,自己不信耶稣却也乐此不疲地过了起来,甚至 认为春节没了意思;女孩子看别人穿露脐装漂亮自己也穿,却露出了厚厚的肚腩;中学生 看别人取得了好成绩,赶紧放弃自己一贯的方法,盲目向别人看齐,结果成绩更糟从 这个意义上说,这道题目旨在引导考生要关注生活,学会思考。我们不是不要改变,而是 不要轻易改变。面对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我们需要改变,一味坚持不变是行不通的,但 要思考究竟该怎么改变要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有选择有 甄选地变,因为“一味求变,盲目求变只会带来不良后果”。 这是个论点型的题目,没有审题难度,关键要把握住“轻易”一词,这就要求考生要 有正确的价值判断,知道什么是可变的,什么是不能变的。就文体而言,讲故事,说道理, 都是可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