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详解).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1430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详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详解)一、积累与运用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只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 A. 沉湎(min) 摭(zh)拾 角()色 惊魂甫(b)定 句读(du)B. 迂(y)回 抹煞(sh) 怪癖(p) 自怨自艾(y) 啮噬(ch)(sh)C甄(zhng)别 戕(qing)害 慰藉(j) 针砭() 时弊 忐忑(tn)(t)D. 参省(xng) 跬(u)步 给予(i) 汗流浃(ji) 背 犄(j)角1、A(解析:A角ju色 惊魂甫f定 B啮噬ni C 甄zhn别、慰藉ji、针砭 时弊D跬ku步、给予j汗流浃ji 背、犄j)角2下列词语中只错一个的一项是( ) A怅廖廓 遒劲 轻蔑 急燥 愁怅 翱翔 B、蒙蔽 恪守 斟酌 商榷 思忖 妥贴 C、干瘪 斑澜 残骸 闲遐 狭隘 艰难跋涉D、麻痹 暄响 不啻 磕拌 颤抖 冰雹2、B(A、寥廓、急躁、惆怅 B、妥帖C、闲暇 斑斓D、喧响、磕绊)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自艾自怜(悔恨) 怨天尤人(归咎) 商榷(谈论)B入不敷出(够) 战战兢兢(小心谨慎) 啮噬(咬)C. 汗流浃背(遍及) 甄别(审查鉴定) 偷觑(看)D. 恪尽职守(谨慎而恭敬)抹煞(勾掉) 惶然(恐惧)3A榷(商讨)4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 ,随处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存于永恒之中。(2)最重要的途经之一,就是 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3)然而,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 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 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A鼓励 研读 不是/而是 B鼓励 阅读 不仅/而且C激励 阅读 不仅/而且 D激励 研读 不是/而是4D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一句是( ) A.大英博物馆近来因财力吃紧,裁减工作人员,与中国文物有关的职位首当其冲,这样,中国文物的巡展活动自然难以开展。B.有的国家靠“采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C.有些地方的球迷,对主队的平庸表现绝不漫骂,而是将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歌即兴换上新词,齐声歌唱,委婉地表面不满。D.有的专家认为,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相法而且面对困难不胆怯的孩子,往往具有领导者的潜质。5B【解析】“首当其冲”比喻是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在这里符合语境。“耳熟能详”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用在这里符合语境。“无所顾忌”意为“做事时没有过多的顾虑”,用在这里符合语境。“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这里不能把外国运动员”和“本土选手”比作“椟”(外表很美但价值不大的木匣子)和“珠”(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的关系,故B错。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看完那部电视剧后,除了荧屏上活跃着的那些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之外,我仿佛还感到了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那就是作者自己。B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C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D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培养人才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把现有的中午知识分子用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6D【解析】A项错,属搭配不当,应改为“我仿佛还感到有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B项错,“下降”后面不能接“倍数”;C项搭配不当,应改为“特别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兴于隋唐,盛于两宋,又称“曲子”“曲子词”“诗余”“长短句”。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题目。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古代六本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有时又指古代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C.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先秦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李斯和韩非子是他的学生。荀子今存32篇, 劝学是其开篇之作。D.韩愈,唐代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华丽文风,主张“文以载道”。师说是他的代表作,在文中作者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7.C8阅读卞之琳的诗,其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A第一节写“你”在桥上看风景,不自觉的成了从楼上看风景的人的一道“风景”。B第二节写皎洁的月亮成了“你”的窗子的装饰品,而“你”成了别人(楼上的人)的梦境的装饰品。C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了深刻的哲理: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有可能变成主体。人们只要不被世俗观念所束缚,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哀乐,就可以获得精神的自由和超越。D作为一首象征诗,这首诗用朴实单纯的语言,展现出一幅明丽的生活画面;语言明白如画,内涵却丰富深邃,达到了明与隐、实与虚、具体与抽象的和谐统一。8B(两个“装饰”均为动词,分别表达“照进”和“进入”的意思。此外,“别人”为“楼上的人”太实,与全诗意境不谐。)二、理解与阅读(一)阅读劝学、师说中的两段文字,完成915题(14分,每小题2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明白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卑:卑鄙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 惑:糊涂10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出人也远矣 超出一般人 B、而耻学于师 以为羞耻C、小学而大遗 学制的初级阶段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竟、竟然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12对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圣人之所以为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相同,相同 B、不同,不同C、相同,不同 D、不同,相同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尝跂而望矣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C其皆出于此乎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14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A、不拘于时,学于余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每小题2分)(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9-15题答案:C C B B D C B(二)(8分)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16(1)译:即使再经风干日晒,(它也)不能再挺直了,用火烤使它弯曲成这样的啊! (2) 译:君子广博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3)译: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 (4)译:圣人成为圣人,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出自这吧?(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共14分)商於子驾豕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日:“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宁毋先生日:“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日:“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日:“是盖有激者也。” (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注释 商於(w)子:作者虚构的人物。豕(s h ):同“猪”。轭():牛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曲木。宁毋:作者虚构的人物。淖(no):烂泥。服田:驾牲口耕田。有激者:(心中)有不平之气的人。17解释(1分):犊_尤_过_17.小牛责备错回答近于回头 应_几_顾_18翻译:既就复解,终曰不能破一畦者耶?( 2分)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2分 )_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3分 )_18.好不容易套上了,可又挣脱了,整天不能耕一块地;(既、就)我同情你才告诉你,您反而发怒还不搭理我,为什么啊?(诏、乃)你为什么不把责备我的话去责备那些统治百姓的人呢? (以、尤、牧) 19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是( 1分 )_19.抨击统治者不用贤人。【翻译】商於子家很贫穷没有牛耕田,就牵一头大猪日出而作。大猪不肯就范(被套上轭),一套上又被挣脱,一天也不能耕一小块田。宁毋先生经过时责备他道:“你错啦!耕地应当用牛,以牛得力气之大能够(耕)其土块,蹄子的坚硬(有力)可以站立于泥淖之中。猪再大,怎么能耕地呢?”商於子怒(目而视)但没搭理他。 宁毋子先生说:“诗经不是有云(说)吗?向猪的祖先祭告,在猪圈中抓猪,说的是要抓猪去杀了吃肉。如今您拿它来代牛耕地,不是差不多弄颠倒了吗?我同情你才告诉你,您反而发怒还不搭理我,为什么啊?”商於子说:“您认为我颠倒是非,我还认为您颠倒是非呢。我难道不知道侍弄田地必须用牛,也就如同治理百姓必须用贤人一样。不用牛,虽然侍弄不好田地,它的害处小;不用贤人,那么天下遭受祸害,它的害处大。您怎么不以责备我的话去责备治理百姓的人啊?”毋宁先生回头对弟子说:“这个人应该是(对现实)有激愤的(那种)人。”)(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新晴野望 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氛垢:尘埃。20.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 一个字?请简要分析。(4分)答: 21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答: 20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2分;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2分21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2分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2分22.默写和填空:(10分)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_,_。故不积跬步,_;_,无以成江海。蟹六跪而二螯,_,_。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其可怪也欤!劝君莫惜金镂衣,_。花开堪折直须折,_。(三)现代文阅读(共16分)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那是一块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冬天,父亲还坐在那里。低矮的屋檐,背后是红砖土墙。黑灰色的瓦片垂着耳朵,仿佛倾听着什么。父亲通常一个人不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沐浴着阳光,取暖。像温顺的臣民承受浩荡的皇恩。我每次回家首先要打量的就是那个地方。喊一声父亲,父亲脸上立刻阳光灿烂,笑容如绽放在枝叶里的花朵般颤动。一个人是会老的。皱纹宛如屋檐上生满绿锈的青苔,上面摇曳着荒草。老人头发花白,牙齿脱落,身边斜靠着一根短亮的竹拐杖。那样子像是一部接近尾声的黑白电影里的旧镜头。阳光不老,新鲜的光束里尽情跳跃着生命的尘埃。但父亲不见了。如今,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空落落的,如我空落落的心。泪水爬出我的眼帘,阳光使它格外晶莹,如针芒般的阳光深深刺伤着我,痉挛。阳光无影无踪地裹走了父亲,又依然照亮那里,如泻地的一摊水银,成为我面前不会消逝的最坚硬的事物之一。“来!晒晒太阳!”在乡村,尤其是冬天,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窝聚的老人们也最多。冬天里,阳光以一种最温暖、最明亮的姿态涂抹大地。树上尚没有凋零的叶片,通体金黄,兴奋得直打哆嗦。地上,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地,像是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是让太阳烤干的牛粪。老人们开始在阳光里打捞着明灭的往事,交头接耳:谁家的猪养得最肥,谁家今年的收成很好,谁家闺女腊月里要出嫁,谁家的小子又有出息啦!他们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阳光,毕毕剥剥,满嘴流油。通常,他们都以为这儿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人间的天堂。他们的笑声、叹息声、诉说声像是无数把叮当当的小榔锤,把阳光敲成了金子般的碎片,然后乐呵呵地搭在怀里,俨然一个个财主佬。直到起身离开时,还夸张似的拍打着屁股上的灰尘。即便有贫穷的跳蚤,在阳光下也被驱赶得一干二净。我想父亲,包括一些老人们,在他们人生的暮年喜欢坐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在阳光底下的倾诉,肯定隐藏着某种心灵上的秘密:一定是额头皱纹里隐逸着的生命的苦涩需要阳光的抚慰;内心经历太多,那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或许往事已经堆积得发霉,必须在阳光下曝晒一番;抑或身上流动缓慢的血液必须与阳光勾兑与打通,才会使他们更加舒展、坦荡、明媚。也可能他们想得更远,无边无际的黑正在向他们拥来,他们得赶紧拾掇起一些太阳的金枝,燃烧生命因为,不仅一颗晦涩的心需要阳光的照耀;一颗纯净的心,也同样需要阳光的映照。最后,阳光收拾走了许多谜底,如父亲自体生命的消逝正如阳光的消逝一样。只是父亲永远不会知道,他的那块被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会成为他亲人们心中最大的疼痛有几回,我发觉与我一道回家的儿子,眼睛朝那地方也怔怔地发愣。以前,他可是撒欢般地蹦跳着双脚扑向那里的。“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这是一位俄罗斯诗人的诗句。写这诗的巴尔蒙特这时仿佛就像一个婴儿,在春天里降生时一睁眼,就看到了温煦的阳光。他身上泛着金黄的绒毛。的确,阳光可以渗透所有的语言,但无法谛听;阳光像一块黄金可以让人贪婪地攫取,但却无法永远占有;阳光像一朵鲜艳的花朵,却无法为一个人永远开放。剩下的你只有看看的份了!阳光照耀的日子,生活明净得一览无余,纤毫毕现;阳光进入土地所有事物的内部,使其发酵、膨胀、疯狂和生长。这些人们都可以看到,因此也体会出阳光本身充满的慈祥、温暖、仁爱和平静。果然,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又少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又多了一个陌生而嘶哑的喉咙。那陌生的嘴角牵动乡村的最后一缕阳光,仿佛是在向阳光做着诀别。我想,一个阳光铺就的舞台,父亲和他的乡亲裁剪着一块阳光的绸缎,然后紧紧地包裹住自己,就幸福地睡去了。但丁说:“我曾去过那阳光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回到人间的人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事物。”仅仅默念着这一句,我的心绪在阳光下就显得一派苍茫。23本文题为“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请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阳光”是怎么理解的? (4分) 23阳光本身充满了慈祥、温暖、仁爱和平静。24这是一篇含义隽永的散文,其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语句值得细细品味。请用自己的语言阐释下面两个句子:(6分)(1)无边无际的黑正在向他们拥来,他们得赶紧拾掇起一些太阳的金枝,燃烧生命。 (2)阳光像一朵鲜艳的花朵,却无法为一个人永远开放。 24(1)生活的天空有时会笼罩苦难的阴霾,但只要人们的心里拥有一轮朝阳,那么,他就可能在奋斗中崛起,活得激情四射。(2)阳光是美丽的,生命却是短暂的;有限的生命应该尽情的享受美妙的阳光人生。25文章的结尾引用了但丁的诗句:“我曾去过那阳光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回到人间的人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事物。”请结合原文分析所引文字的含义和作用。(6分) 25含义:阳光是上天的赐予,应该感谢天,感谢阳光。这个道理,许多人心里明白,却无法言表。所以,每当默念着这一句,“我”的心绪在阳光下就显得一派苍茫。 作用:(1)篇末点题 , 照应文题“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2)升华主题,使文章的意蕴更为丰富。三、表达与写作(共62分)26将下列诗句前的字母填入文中相应的横线上(5分)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B、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C、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D、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_”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_”,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_”,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_”,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26D,B,A,C (5分,对一处得1分,对五处得5分)27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写句子的序号)(3分) 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城中有一条小河流过,河水清澈见底。 到了札兰屯,原始森林的气氛就消失了。 白砖绿瓦的屋舍悠然地倒映在水中。 走出小城,郊外风景幽美,绿色的丘陵上长满了柞树。 丛生的柳树散布在山丘脚下。答: 27答: 28依照例句格式,造两个字数相同、形式相似的句子。(4分)例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1)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 , 。(2)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 , 。28(参考示例)无舵的航船,颠颠簸簸,没有方向。 枯萎的树木,光光秃秃,没有生气。贫瘠的土地,荒荒凉凉,不能种植。 断线的风筝,飘飘荡荡,没有目的。29写作实践(50分)读书是为了获得知识和教养,但读书的方式是自由多样的。你的课外读书方式一定是富有个性和趣味的,请以“我的读书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 要有细节描写; 不得出现真实人名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