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自查 专题3 第3讲 常考易错易混点提醒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954161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自查 专题3 第3讲 常考易错易混点提醒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高考化学二轮自查 专题3 第3讲 常考易错易混点提醒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高考化学二轮自查 专题3 第3讲 常考易错易混点提醒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讲 常考易错易混点提醒,40个易错易混点再记 常错点1.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辨析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常错点2.错误地认为胶体带有电荷。 辨析 胶体是电中性的,只有胶粒带有电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常错点3.错误地认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辨析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过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键,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但这些均是物理变化。,常错点4.错误地认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辨析 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常错点5.错误地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 Lmol1。 辨析 两者是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 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约为22.4 L,在非标准状况下可能是22.4 L,也可能不是22.4 L。,常错点6.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忽视物质的状态或使用条件。 辨析 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体系,既可以是纯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对于固体或液体不适用。气体摩尔体积在应用于气体计算时,要注意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 Lmol1。,常错点7.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错误地应用溶剂的体积。 辨析 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衡量标准是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因此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应用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常错点8.在进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忽视溶液体积的单位。 辨析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要用到溶液的密度,通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L1,溶液密度的单位是gcm3,在进行换算时,易忽视体积单位的不一致。,常错点9.由于SO2、CO2、NH3、Cl2等溶于水时,所得溶液能够导电,因此错误地认为SO2、CO2、NH3、Cl2等属于电解质。 辨析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范畴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阴、阳离子,否则不能用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作为判断其是否是电解质的依据。如SO2、CO2、NH3等溶于水时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电解质的缘故。,常错点10.错误地认为其溶液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 辨析 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导电性的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电解质的强弱与其电离程度的大小有关。,常错点11.错误地认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越多,氧化剂的氧化能力越强;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越多,还原剂的还原能力越强。 辨析 氧化性的强弱是指得电子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得电子即氧化性越强,与得电子的数目无关。同样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与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常错点12.错误认为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一定不发生反应。 辨析 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如Na2SO3H2SO4(较浓)=Na2SO4SO2H2O,此反应中H2SO4表现强酸性。,常错点13.错误地认为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电子和中子构的。,常错点14.错误地认为元素的种类数与原子的种类数相等。 辨析 (1)同一种元素可能由于质量数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核素(原子),因此原子的种类数要大于元素的种类数。 (2)但是也有的元素只有一种核素,如Na、F等。 常错点15.错误地认为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辨析 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主族元素有H,属于非金属元素。,常错点16.错误地认为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 辨析 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两种作用,离子键是这两种作用综合的(平衡)结果。 常错点17.错误地认为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辨析 (1)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能称为共价化合物; (2)离子化合物中也可以含有共价键,如Na2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NaOH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常错点18.错误地认为增大压强一定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辨析 (1)对于只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的反应体系,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变。 (2)对于恒温恒容条件的气态物质之间的反应,若向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体系的压强增大,但是由于各物质的浓度没有改变,故反应速率不变。 (3)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是引起气态物质的浓度的改变才能影响反应速率。,常错点19.错误地认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就会增大。 辨析 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只有改变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时,平衡常数才会增大,改变浓度和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时,平衡常数不变。 常错点20.错误地认为放热反应或熵增反应就一定能自发进行。 辨析 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是GHTS,仅从焓变或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准确的。,常错点21.错误认为任何情况下,c(H)和c(OH)都可以通过KW11014进行换算。 辨析 KW与温度有关,25 时KW11014,但温度变化时KW也变化,c(H)和c(OH)不能再通过KW11014进行换算。 常错点22.错误认为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时,水电离出的c(OH)和c(H)也不相等。,常错点23.酸、碱、盐溶液中,c(OH)或c(H)的来源混淆。 辨析 (1)酸溶液中,c(OH)水电离c(OH)溶液; 碱溶液中,c(H)水电离c(H)溶液。 (2)盐溶液中,若为强酸弱碱盐,c(H)水电离c(H)溶液; 若为强碱弱酸盐,c(OH)水电离c(OH)溶液。 常错点24.错误认为只要Ksp越大,其溶解度就会越大。 辨析 Ksp和溶解度都能用来描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但是只有同种类型的难溶电解质才能直接用Ksp的大小来判断其溶解度的大小;若是不同的类型,需要计算其具体的溶解度才能比较。,常错点25.错误地认为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一定作负极。 辨析 判断原电池的电极要根据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的具体反应分析,发生氧化反应的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正极。 如在MgAl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Mg为负极,而在MgAl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Al作负极,因为Al可与NaOH溶液反应,Mg不与NaOH溶液反应。 常错点26.在电解食盐水的装置中,错误地认为阳极区显碱性。 辨析 电解食盐水时,阴极H放电生成H2,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OH浓度增大,阴极区显碱性。,常错点27.错误地认为钠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在适量或少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 辨析 钠与氧气的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将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生成Na2O,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 常错点28.错误地认为钝化就是不发生化学变化,铝、铁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发生反应。 辨析 钝化是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铝、铁等金属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如果加热氧化膜会被破坏,反应就会剧烈进行。所以钝化是因发生化学变化所致;铝、铁等金属只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加热时会剧烈反应。,常错点29.错误地认为,金属的还原性与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有关。 辨析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的还原性强弱与金属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去电子的数目无关,即与化合价无关。 常错点30.错误地认为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 辨析 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故不能达到除杂目的,必须再用碱石灰处理。 常错点31.错误地认为苯和溴水不反应,故两者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辨析 虽然两者不反应,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层颜色变浅或褪去,而苯层变为橙红色。,常错点32.错误地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 辨析 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于苯,仍难分离。应再用氢氧化钠溶液使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然后分液。 常错点33.错误地认为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故苯酚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辨析 苯酚的电离能力虽比碳酸弱,但却比碳酸氢根离子强,所以由复分解规律可知:苯酚和碳酸钠溶液能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常错点34.错误地认为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在其中加入足量浓溴水,再把生成的沉淀过滤除去。 辨析 苯酚与溴水反应后,多余的溴易被萃取到苯中,而且生成的三溴苯酚虽不溶于水,却易溶于苯,所以不能达到除杂目的。 常错点35.错误地认为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一定是醛。 辨析 葡萄糖、麦芽糖、甲酸、甲酸某酯可发生银镜反应,但它们不是醛。,常错点36.错误地认为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辨析 高分子化合物有两个特点:一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一般几万到几百万;二是高分子化合物的各个分子的n值不同,无固定的相对分子质量。而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固定的,一般在几百范围内,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常错点37.使用试管、烧瓶加热液体时,忽视对液体量的要求,所加液体过多。,常错点38.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记错药品和砝码位置,称量NaOH固体时,误将药品放在纸上。 辨析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是左物右码。称量NaOH固体时,应将NaOH放在小烧杯内或放在称量瓶内。 常错点39.混淆量筒和滴定管的刻度设置,仰视或俯视读数时,将误差分析错误。 辨析 量筒无“0”刻度,且刻度值从下往上增大,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端,从上往下增大。观察刻度时相同的失误,误差相反。,常错点40.混淆试纸的使用要求,测pH时误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 辨析 使用石蕊试纸、淀粉-KI试纸时要先用蒸馏水润湿,使用pH试纸时,不能将试纸润湿,否则等于将溶液稀释。,20个易错题专练 易错点1 不能正确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专练1】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气具有漂 B用氢氟酸雕刻玻璃,是由于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 C向50 mL 18 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等于0.45 mol D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制容器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错解 C或D 错因分析 不明确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易忽略浓硫酸与铜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不再与铜发生反应,易错选C项;常温下,浓硝酸可使铝发生钝化,不是不发生化学反应,而是生成氧化物薄膜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起到保护作用,而错选D项。 正解 B 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才具有漂白性,故A错误;由于铜只能和浓硫酸反应,因此H2SO4不可能完全反应,被还原的H2SO4少于0.45 mol,故C错误;浓硝酸常温下可贮存在铝制容器中,是因为常温下浓硝酸可使Al发生钝化,故D错误。,易错点2 不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和物质的组成结构 【专练2】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 B1.7 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 C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D标准状况下,2.24 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NA,错解 C或D 错因分析 (1)忽视戊烷的状态,错误的将液态戊烷按气态物质计算;(2)对过氧化钠的结构认识不清。,错解 A 错因分析 本题易忽视Fe2的还原性比Br的还原性强,易错选A项;忽视随反应物量的不同,产物不同,易漏选B项。,易错点4 忽视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隐含条件 【专练4】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B1.0 molL1的NaAlO2溶液:Cl、HCO3、K、 Ba2 C1.0 molL1的FeCl2溶液:NO3、Na、K、ClO D澄清透明的溶液:Cu2、SO42、Mg2、Cl,错解 A或C 错因分析 溶液中离子不能共存的条件有离子间相互反应生成沉淀、生成气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络合物等。在判断离子能否共存时,经常会有附加条件或隐含条件,如溶液呈酸性或碱性、某物质不能存在的溶液、还存在其他物质的溶液等,需要全面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果。另外,需要注意NO3和ClO的区别,前者在酸性条件下有氧化性,后者不需要在酸性条件下就有氧化性。 正解 D 本题主要考查溶液中的离子共存问题。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与具有还原性的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选项A错误;HCO3能与AlO2反应生成Al(OH)3和CO32,选项B错误;ClO是弱酸根离子,水解生成的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能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错误;澄清透明的溶液与无色溶液不同,D项中的离子可以大量共存。,易错点5 对化学键的形成原理认识不清 【专练5】 下列关于化学键和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一定只有极性键 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错解 A或B 错因分析 思考不全面,不熟悉中学化学中特殊物质的成键情况:H2O2中氧原子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AlCl3为共价化合物等。 正解 D 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一定有极性键,也可能有非极性键,如H2O2,故A项错误;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如AlCl3,故B项错误;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H4Cl,故C项错误。,易错点6 推断元素时缺乏整体思维 【专练6】 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 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X、M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 B由于W、Z、M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所以其沸点依次降低 C元素Y、Z、W的单质晶体属于同种类型的晶体 D元素W和M的某些单质可作为水处理中的消毒剂,错解 A 错因分析 由于不能正确的掌握元素周期表“位构性”关系,因而无法推断各元素的种类,无法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如Y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属半导体材料,根据性质可以判断Y为硅;另外周期、主族、电子层结构、离子(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等掌握不到位,均会出现失误。 正解 D 由题干容易得X、Y、Z、W、M分别为钠、硅、硫、氯、氧。钠和氧可以形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两种不同的化合物;水分子间存在着氢键,因此水的沸点反常的高;晶体硅为原子晶体,硫和氯气的晶体为分子晶体。,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错解 A或B或D 错因分析 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掌握不好,易错选A;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掌握不好,易错选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理解不到位,易错选D。,正解 C 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放热反应。A项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不正确;B项增大NH3的浓度,平衡向右移动,使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不正确;C项NO、N2的消耗分别代表正向、逆向的反应速率,速率的比值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C正确;D项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不能影响化学平衡,不正确。,易错点8 对化学平衡计算题的解题模式及条件运用不熟练 【专练8】 在373 K时,把0.5 mol N2O4通入体积为5 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气体。反应进行到2 s时,NO2的浓度为0.02 molL1。在60 s时,体系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前2 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1s1 B在2 s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1倍 C在平衡时体系内含N2O4 0.25 mol D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40%,错解 A或C 错因分析 本题若不会运用三段式解题法,则易出现思维混乱,找不清平衡时与起始时量的关系;不会运用题设条件“此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导致无法准确计算。,易错点9 混淆电解质强弱与溶液导电性强弱的关系 【专练9】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 )。 A熔化时不导电 B不是离子化合物,而是极性化合物 C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 D溶液中溶质分子和电离出的离子共存,错解 C 错因分析 不能正确理解电解质的强弱和溶液导电性强弱的关系,把溶液导电能力强弱作为区别电解质强弱的标准是错误的,易错选C。 正解 D A选项,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是区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条件,而不是区分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条件。B选项,有许多极性共价化合物也是强电解质,如HCl、H2SO4等。C选项,水溶液的导电性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有关。D选项,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弱电解质的溶液中既有溶质分子也有溶质电离产生的离子,而强电解质溶液中电解质则全部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易错点10 不理解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专练10】 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KspFe(OH)3KspCu(OH)2 B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C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 D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 错解 A或D 错因分析 本题比较抽象,由于不理解曲线上的点和曲线外各点的含义以及各点之间的变化和影响因素或影响结果而错解。实际上我们只要根据溶解平衡原理和Ksp进行分析就不难解答,如b、c点是平衡状态,由图中的b、c点的关系可判断A正确。,C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1 D2CH3OH(l)3O2(g)=2CO2(g)4H2O(l) H1 452 kJmol1,错解 D 错因分析 本题如果忽视表示热化学方程式和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区别,易错选D。 正解 C 物质的燃烧热是指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25 、101 kPa下,水的稳定状态不是气态,应为液态,所以C错。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可以写成整数或分数,A、B选项分别表示的是1 mol CO和1 mol HCOOH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D选项表示的是 2 mol CH3OH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书写上都没有错误。,错解 C 错因分析 混淆了充电、放电原理,误认为充电时硫酸是反应物。,错解 A或C 错因分析 化学反应过程分析错误,易错选A或漏选B;化合价与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易错选C。 正解 B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现象。氯气具有氧化性,氨气具有还原性,二者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物氯化氢气体和氨气反应,得到白色晶体氯化铵,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氯气、氯化氢等有害气体。,易错点14 错析物质性质导致流程题解读失误 【专练14】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等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错解 A 错因分析 不清楚Al2O3、Fe2O3的性质差异,误判试剂X为稀硫酸。不仔细阅读流程信息,思维单一,不能根据反应的产物正确书写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易错点15 有关STSE知识匮乏 【专练15】 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 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错解 A或B 错因分析 不理解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食品污染的关系,易错选A;不理解绿色化学的涵义是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易错选B。 正解 D 大量使用化学肥料会破坏土壤结构,农药残留会危害身体健康,A错;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是减少或不产生污染,B错;化石燃料的储量一定,是不可再生的,应大力开发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开发利用,C错;垃圾中含有大量可以回收的物质,如废金属、塑料、可燃物等,D对。,错解 A或D 错因分析 本题极易误选A或D,选项A中的苯环用凯库勒式表示,易误认为是一种单双键交替的结构,但我们应明确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而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因此A中两种结构简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选项D中由于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因此两种结构简式同样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 正解 B 本题中A、C、D实际上都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 选项B中两种有机物的分子式相同(C10H16O),但结构简式不同,因此互称为同分异构体。,易错点17 对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模糊 【专练1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且水解产物不同 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错解 D 错因分析 对苯环中的键价结构认识不清,易漏选A;对醇、酸和酯的性质认识不清,易错选D。 正解 A 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苯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溴水褪色,A错;淀粉完全水解生成葡萄糖、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蛋白质完全水解生成各种氨基酸,B对;煤油是石油的分馏产品,密度较钠小,可以隔绝钠与空气和水蒸气的接触,C对;乙酸具有酸性,可以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乙酸乙酯的盐,D对。,易错点18 对实验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专练1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B用10 mL的量筒量取8.58 mL蒸馏水 C制取氯气时,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并用排水法收集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错解 A或B 错因分析 本题易错选B项,原因是对量筒的精确度把握不够。也有同学会误选A项,主要是没有考虑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潮解且具有腐蚀性。 正解 D 选项A,NaOH易潮解且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能放在滤纸上称量。选项B,10 mL量筒达不到0.01 mL的精确度。选项C,Cl2的制取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并且Cl2能与H2O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选项D,把FeCl3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能防止Fe3水解。,(3)第三份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剩2.33 g。 试回答有关问题: 判断K、Cl是否存在?K_(填序号,下同),Cl_。 A一定存在 B可能存在 C一定不存在 肯定存在的离子在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_。,错因分析 本题易错选B,错因是仅根据相关实验现象判断,没有考虑溶液中的电荷守恒。,易错点20 对实验方案设计的原理理解不准 【专练20】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已除去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_。,(2)另称取铁钉6.0 g放入15.0 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选用_(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氯水 d酸性KMnO4溶液 乙同学取336 mL(标准状况)气体Y通过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 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 g。由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_。 (4)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Q的理由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Q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_(选填序号)。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6)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_。 (7)若要测定限定体积气体Y中H2的含量(标准状况下约有28 mL H2),除可用测量H2体积的方法外,可否选用质量称量的方法?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错因分析 对探究二设计的方案认识不清,不能完全明确装置的作用,如A、B装置的组合是除去SO2并检验SO2是否除尽,对B装置的作用易回答错误而失分;忽略碳素钢中C的存在,问题(4)易失分;对M装置的作用和试剂的性质掌握不好,问题(5)易失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