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崖之辞》讲解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951015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端崖之辞》讲解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无端崖之辞》讲解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无端崖之辞》讲解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子负责八小时以内 庄子负责八小时以外,八小时之内孔子教我们敬业。孔子是第一个教我们如何敬业的老师了。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说:“管理一个国家(企业),首先要敬业,取得下属的信服;其次要节约开支,用来关爱下属;最后,在用人方面,要把握时机。”何谓敬业精神?是认清自我所扮演的角色,坚守自己职位本分,并秉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之工作态度,去面对自己所从事行业的各项挑战。 八小时之外庄子教我们静心。宁静是一种规格很高的品质。庄子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意思是要对一个人作出判断,观其动不如视其静。自古以来,心如止水、宠辱不惊、以不变应万变等等说法,都表现了对宁静心态的某种崇敬。真正获得了宁静的人非但不是麻木的生硬的,反而是极其敏感极其温厚也是极其丰富极其坚韧的。 庄子的成就令我们后世之人万分敬仰,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但2000多年后的今我们仍然记着他、敬仰他!这样的成就可不是某个人想得就能得到的!,无 端 崖 之 辞,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言辞 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 因为庄子认为天下之人皆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以,他在表现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时,常常使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 、“无端崖之辞”。,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充满大智慧。,再了解庄子,庄子眼极冷,心肠最热。 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胡文英庄子独见) 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庄子在内心的矛盾中作困兽之斗。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于是,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因着世界黑暗到了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极致。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品读庄子,欣赏奇文,感悟人生。,1、理解字句,疏通文意。 2、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3、体会庄子寓言奇特的特点。 4、联系现实,学以致用 重点学习1、2、3、4则。5、6、7则互动探究,理解寓意。,学习目标,第一则,【原文】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墁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注释】垩:白色土。 墁:污、弄脏。匠石:名为石的工匠。斫:用斧头砍。斤:斧头一类的工具。听:任意。尽:全部砍下。失容:改变脸色。则:判断副词。质:对、目标。,【译文】庄子给人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自己的人说:“有一个郢地人,白色的尘土弄脏了他的鼻子尖,大小厚薄就像苍蝇的翅膀一样,他让一位名字叫石的木工来砍掉它。匠石挥动斧头呼呼生风(速度极快),放手砍下去,全部把那点儿白色的垩土砍了下来,郢人的鼻子却没受伤。郢人站着,脸色一点儿都没变。宋元公佐听说了这件事,把匠石召来说:试着为寡人砍一砍!匠石说:我以前确曾能砍掉鼻子尖上的尘土。虽是这样,但我的对象(搭档)死了很久了!自从先生惠子死了以后,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谁可以说话了!”,思 考,1、本则寓言是说匠石的高妙?还是说郢人的修为? 2、庄子讲这个故事的意图是什么? 3、你从这则寓言中得到什么启发?,1、本则寓言是说匠石的高妙?还是说郢人的修为? 其根本是说二人搭档配合的高妙默契。 换一个工匠,郢人不会如此安然地承受这一砍;换一个对象,匠石也不可能砍得如此准确无误。 2、庄子讲这个故事的意图是什么?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以言之矣” (自从惠子死了以后,自己已经没有谈话的对象了,自己已没有谁可以说了。)-怀念惠子。,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选段妙趣横生。,思 考,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秋水),【译文】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儵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濠梁之上,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相关链接,钟期死,伯牙不复弹;郢人死,匠石不复斫;惠施死,庄子无与言。呜呼,人生在世,虽挟绝技,又恶可以独施乎哉! (清宣颖南华经解),伯牙和钟子期,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知音何处寻?,请列举你知道的知音佳话。,1、管鲍之交 2、李白与杜甫 3、马克思与恩格斯 4、廉颇和蔺相如(刎颈之交) ,3、从这则寓言中可得到什么启发?,对手即朋友。 通过这个故事,庄子告诉我们,并非什么人都可以充当对象”。斫者与被斫者都同样了不起,失去任何一方都不能成功。故庄子与惠子同匠石和郢人,双方的对立与配合是自然和谐、天衣无缝的。他们的对立与配合,不仅凝聚着思想互异的默契,凝聚着友谊,而且也凝聚着个体生命得以最自由最充分发挥的自然真实。所以,人世间有这样一种人,在一起的时候常常面红耳赤地争论,可是交情却极为笃厚,就像庄子与他的好友“惠子”。 绿叶很重要。 牡丹虽好,要靠绿叶扶持。我们分析任何一件事情,除了研究其本身外,还要看到与之有联系的其他方面;评价一个人获得的成就,不能忽略与之有关的其他人的努力。 知音难觅,珍惜志趣相投者。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第2则,【原文】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犹象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11)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12)百仞之渊,背(13)逡巡(14) ,足二分垂在外,揖(15)列御寇而进之(16)。御寇伏地,汗流至踵(17)。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18)之志,尔于中(19)也殆(20)矣夫!”,【注释】 为:介词,给。引:拉开。盈贯:足、满。措:安放。发:射出。适:往。沓、寓:合,搭在弦上。象人:木偶人。尝:试。履:踩、践踏。(11)若:你。(12)临:靠近。(13)背:动词,背对着。 (14)逡巡:退却。 (15)揖:拱手行礼,请。(16)进之:让他走向前。(17)踵:脚后跟。(18)恂目:眨眼、眼睛转动。(19)中:射中。(20)殆:危险。,【译文】列御寇给伯昏无人表演射箭,他拉满了弓弦,安放一杯水在他的胳膊肘上,把箭射了出去,第一支箭刚刚射出去,第二支箭又搭在了弦上,第二支箭刚刚射出去,第三支箭又搭在了弦上。在这时候,列御寇就好像是木偶人一样(不该动的地方纹丝不动)。 伯昏无人说:“这是射箭的射箭,不是不射箭的射箭。 (有射箭欲望时的射箭有射箭欲望时心里只想着射箭,就会聚精会神;没射箭欲望时射箭,精力就不会全在射箭上,便会心不在焉)试着跟你登上高山,踩在高而危险的石头上,身临百丈深渊,你还能射箭吗?” 于是伯昏无人就登上高山,踩在高而且险的石头上,下临百丈深渊,背对着深渊倒退着走过去,脚掌有三分之二(一说“十分之二”)悬空,向列御寇拱手行礼,让他走向前去。列御寇吓得趴在地上,汗水一直流到脚后跟。 伯昏无人说:“那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上可以登上青天窥探,下可以潜入地下的黄泉,意气奔放于八方,神情不会改变。现在你有惊恐目眩之意,你对于射中目标,可能性太小了!”,【思考】第二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发?,提示:射箭绝不能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必须内守大道,外忘一切,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妙境。有高明的技术,若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就会一事无成。(列御寇的射箭术很高明,可以在胳膊肘上放一杯水的情况下还百发百中,他已经忘记了弓箭和射术,也就是说,射箭在他那里已经成了一种下意识行为,所以他射箭时看上去像是个木头人。但这还不够,当伯昏无人让他站到悬崖边上射箭时,他就腿软而射不出箭了,因为这仍是有心射箭的技巧,心中还装着个“我”,受着自己的束缚,因此射箭术达不到超一流。 ),启示:学习或工作要全神贯注,心无旁骛,清心寡欲,物我两忘。,【发挥】 人做到了忘我,没有了负担,心态就能够变得轻松自如,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做事,就容易取得成功。 人与物是一对矛盾体,既对立又统一,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方,或集中于己方,势必加强对立的一面,不利于发展统一的关系。人与物不协调,则很难把事情做好。物我两忘,驾轻就熟,则能游刃有余,于无隙入有间。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拥有放松的心态只是其中之一,但却是不可缺少的。态度决定一切,心态决定成功与否。 患得患失注定不能让成功驻足,怡然忘我才能浇开灿烂的成功之花。,第三则,【原文】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注释】相与:共同,一起。遇:相会。谋:计议,商议。报:报答。以:连词,表目的。视听食息:均为动词,看/听/饮食/呼吸。,【译文】南海的神是儵,北海的神是忽,中间地方的神是浑沌。儵和忽常常在浑沌的地方见面,浑沌待他们非常好。儵和忽商议着报答浑沌的恩德,说:“人都有一口、两耳、两眼睛、两鼻孔七窍,来看、听、饮食、呼吸,这浑沌偏偏没有,试着给他凿开七窍吧。”他们每天凿一窍,第七天浑沌就死了。,合作探究,1、请概括本则寓言的内容。 儵与忽为了报答浑沌,给浑沌日凿一窍,最终却导致浑沌死亡。 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发? 【提示】事物皆有其特殊性,强求一律,反而坏事。一个人的本真是最重要的,不要试图去改变本真 浑沌无为则生,有为则死;天下事也一样,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发挥】浑沌,一个纯粹自然的原生体,没有七窍,没有正常人、事、物的功能和特征,却居中央帝位,是最高形式的统治者形象,同时也是“无为”政治思想的形象代表。与之相对,儵、忽二帝“有为”政治的典形代表,他们固执世俗有为观念,不理解浑沌的非常态,以后天有为的途径来恢复其七窍,岂知自然原生与后天有为是截然对立的,结果造成了悲剧。可见,有为实在有害,由此推及现实,说明人类宜取消一切有所作为的政治事任,恢复人类初始的原生态,保持自然质朴的千奇百态,无欲无知,无名无利,不以人的智慧玄机去看待自然,更不要以人的有为规范去对待万民,因此,浑沌无为则生,有为则死; 天下无治则安,有治则乱。,第四则,【原文】任公子为大钩巨缁(1),五十犗(2)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3)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4)大鱼食之,牵巨钩,錎(5)没而下,骛扬(6)而奋鬐(7),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8)鬼神,惮赫(9)千里。任公了得若(10)鱼,离(11)而腊(12)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13)若鱼者。已而后世辁(14)才讽说(15)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16)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17)小说以干(18)县令,其于大达(19)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20)亦远矣。,【注释】(1)缁:黑绳子。(2)犗:ji阉割过的牛。(3)旦旦:天天。(4)已而:旋即,不久。(5)錎:通“陷”。(6)骛扬:奔驰颠荡。(7)鬐:通“鳍”。(8)侔:mu齐等。(9)惮赫:威震。惮通“怛”(d)。(10)若:此,这。(11)离:剖开。(12)腊:x做成干肉。(13)厌:饱食,满足。(14)辁:形容浅薄,小。(15)讽说:传说,道听途说。(16)趣:通“趋”,趋向,奔向。(17)饰:粉饰肤浅。(18)干:求,请求。(19)达:显贵。(20)经于世:管理世事。,【译文】 任国公子做了巨大的鱼钩以及巨大的黑钓绳,用五十头阉割过的牛做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把鱼竿投向东海,天天在那里钓鱼,一年过去了却没有钓到一条鱼。 可不久就有一条大鱼吞了那鱼饵,牵动着巨大的鱼钩,陷没向深水里游去,它奔驰簸荡而展开鱼鳍,激起的白色波浪像山一样高大,东海里面的水都震动了,发出的声音响亮可怕就像鬼神的声音一样,威震千里。任国公子钓到了这条鱼,剖开它做成干肉,从钱塘江往东,从九疑山往北,没有谁吃这鱼吃不饱的。旋即后世那些才能小的道听途说之辈,都惊走相告。 要是高举小钓竿、细钓绳,奔向灌溉的沟渠,守着那小鱼儿,这样对钓得大鱼来说太难了! 粉饰肤浅小语来游说一县之长,这样对于获得很显达的地位来说也差得太远了!所以没听说过任氏钓鱼的风俗(或说传闻),那就不可以参与管理世事,还差得远呢!,【思考】1、本章是怎样写任公子钓鱼的?请简析。 2、本章的寓意是什么?文本有没有揭示寓意的话? 3、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请结合社会现实或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1、本章是怎样写任公子钓鱼的?请简析。,任国公子钓鱼,真是不同凡响: (1) 垂钓用品。鱼钩之大、钓绳之巨、钓饵之多、 钓竿投放之远都堪称奇特! (2)垂钓时间。“期年之后” 垂钓时间长,堪称奇特。 (3)上钩之鱼。上钩之鱼形体之大、威势之猛、声音之响、鱼肉之多、饱人之众也堪称奇特! (4)社会反响。 那些才小识浅的道听途说之辈听说了任公子钓鱼的事情,都为之惊恐且奔走相告。这再一次烘托出任公子其人其事的了不起。,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治理世事。,任氏钓鱼,大钩巨缁 五十犗 会稽、东海,大鱼,大志向、大抱负,经于世,2、本章的寓意是什么?文本有没有揭示寓意的话?,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3、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请结合社会现实或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诸葛亮集诫外甥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译文】一个人应当有高尚远大的志向,仰慕先贤,戒绝情欲,抛弃阻碍前进的因素,使先贤的志向,在自己身上显著地得到存留,在自己内心深深地引起震撼;要能屈能伸,丢弃琐碎,广泛地向人请教咨询,去除猜疑和吝啬,这样即使因受到挫折而滞留,也不会损伤自己的美好志趣,又何必担心达不到目的。倘若志向不刚强坚毅,意气不慷慨激昂,那就会碌碌无为地沉湎于流俗,默默无闻地被情欲束缚,势必永于沦入凡夫俗子之列,甚至免不了成为庸俗的下流之辈。,第五则,【原文】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1)也,得车数乘(2);王说(3)之,益(4)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阨(5)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6)者,商之所短(7)也;一悟(8)万乘之主而从(9)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10)得车之多也?子行矣!”,【注释】(1)往:去,前往。(2)乘:量词,辆。(3)说:喜欢。(4)益:添加。(5)阨:通“隘”,狭窄。(6)槁项黄馘:脖颈干瘪面色饥黄。(7)短:擅长。(8)悟:使觉悟。(9)从:使跟从。(10)何:怎么。,【译文】 宋国有个叫做曹商的人,为宋王出使秦国。他前往秦国的时候,得到宋王赠与的数辆车子;秦王十分高兴,又加赐车辆一百乘。曹商回到宋国,见了庄子说:“身居偏僻狭窄的里巷,贫困到自己的编织麻鞋,脖颈干瘪面色饥黄,这是我不如别人的地方;一旦有机会使大国的国君省悟而随从的车辆达到百乘之多,这又是我超过他人之处。”庄子说:“听说秦王有病召请属下的医生,破出脓疮溃散疖子的人可获得车辆一乘,舔治痔疮的人可获得车辆五乘,凡是疗治的部位越是低下,所能获得的车辆就越多。你难道给秦王舔过痔疮吗,怎么获奖的车辆如此之多呢?你走开吧!”,【思考】本章中,庄子讲述那则语言的目的是什么?,【参考】曹商拿自己和庄子的处境、所作所为进行对比,充分展现了一副小人得志、猖狂得意的嘴脸。 庄子用该则寓言,一针见血地讽刺了曹商本质上的下劣,表现了庄子 鄙夷阿谀奉承、崇尚自由的人生态度。,第六则,【原文】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 、 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注释】邑金:封地的税金。肆:市场,店铺。,【译文】庄子家里贫穷,所以往监河侯借粮米。监河侯说:“可以,我马上要收到租金(统治者在自己的领地里向老百姓收取税赋、租金等收入),借给你三百两金子,好吗?”庄子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听到呼喊的声音,我环顾四周,看见干涸的车辙中有一条鲫鱼。我问它说,鲫鱼啊,你是做什么的呢?鲫鱼回答说:我原本是东海海神的臣子。你有没有一升半斗水让我活命呢?我说,可以啊,我要去南方游说吴、越的国王,引西江水接你,可以吗?鲫鱼生气地说:我失去了平常我所需的水,我没有可生存的地方,我只要得到一升半斗水就可以活,你竟然说这些,还不如及早到干鱼店里去找我!”,本章中,庄子所讲寓言的寓意是什么?,这则寓言辛辣地讽刺了人情的虚伪。远水不解近渴,空头支票害死人。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诚心诚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绝不能只说大话,开空头支票,大话和空话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解决实际问题,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不从实际出发,就等于“西江引水”,因为那是时间、地点和条件所绝对办不到的事。,第七则,【原文】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译文】惠子做魏惠王的相,庄子要前去拜见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是想要取代您做相。”于是惠子很恐慌,命人在国都中搜查庄子搜了三天三夜。 庄子却送上门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你知道它吗?这鹓从南海出发飞往北海,不是梧桐树就不栖止,不是洁白如绢的竹子的籽实就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就不喝。在这个时候,猫头鹰得到了一只腐烂的死老鼠,鹓打它那儿经过,猫头鹰抬起头来看着鹓怒斥说:吓!你现在想要拿你的梁国来吓我吗?”,寓 意,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 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 庄子将自己比作鹓(刍鸟),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奇,1、请以第1、2、4则为例,简析庄子寓言的奇特之处。 2、庄子的寓言和孟子的寓言有什么不同?,孟子寓言虽然有夸饰,但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其人物、事件、情节基本上不背离现实生活。(如五十步笑百步、邻人攘鸡、揠苗助长等等),庄子寓言则倾向于对现实做超现实的夸张,形成了新奇的文风。,合作探究,奇人 奇事,邯郸学步,望洋兴叹,东施效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