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第34讲 专题小结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942896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第34讲 专题小结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第34讲 专题小结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第34讲 专题小结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版 历史 第34讲 专题小结,一、近现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历程,二、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初 (1)概况: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 (2)原因:通过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实力强大。而西欧国家在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处于普遍衰落的时期。 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 (1)概况:日本和西欧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2)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欧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 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1)概况: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 (2)原因:生产力和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三、比较世界四大经济组织,背景、原因类设问答题模板 1.设问方式 (1)限定性的设问,如某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根 源(原因)是什么,根本/主要/客观/主观/直接原因是什么等。 (2)宽泛性的设问,如某一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历史因素 有哪些等。 2.答题模板 (1)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以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 历史背景可以从国际(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国内(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分析。 经济背景可以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角度归 纳。 政治背景可以从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 事等方面归纳。 文化背景可以从思想、科技、教育等方面归纳。 (2)回答根本原因时主要从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 要等方面思考。,(3)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一般是从某事件中人物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目 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经验等方面进行思考。 客观原因主要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状况等方 面进行分析。 典题例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小摩根索和怀特事业的巅峰,他们确 信基金组织和银行不但可以确保在打败轴心国之后创立一个健全的全 球经济,而且也确保了美国财政部对国际金融的控制。对他们来讲,布 雷顿森林体系不仅仅战胜了美国孤立主义和经济保皇党,而且也打败了,英国的经济帝国主义。 张振江从英镑到美元:国际经济霸权的转移 材料二 在建立后的20多年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显得格外出色, 可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这种体系就显得有些束缚手脚了。在这一 时期,有许多因素造成美国的国际收支恶化,包括美国公司在海外投资 过多,以及美国在越南的军事开支急剧增加等。到了1971年8月,尼 克松总统暂停黄金对美元的兑换,后来试图弥补该体系的努力也没有成 功。到1973年,世界贸易大国都同意它们的货币汇率自由浮动。至此布 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宣告结束。 美理查德邓肯美元危机:成因、后果与对策,材料三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包括其前身关贸总协定)大事记: 1947年,中国签署了联合国贸易与就业大会的最后文件,该会议创建了 关贸总协定。 1949年,新中国中断在关贸总协定中的活动。 1986年7月11日,中国正式照会关贸总协定秘书处,要求恢复其关贸总协 定成员国席位。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有134个成员。 2001年7月3日,世界贸易组织就中国正式加入问题达成一致。 (1)依据材料一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主要原 因。 (3)依据材料三,分阶段概括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或关贸总协定)的关系 及相应的历史背景。 解析 (1)回忆教材知识,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美国经济实力增 强、英国实力下降、战后重建国际贸易秩序的需要等角度回答。 (2)从材料信息“这种体系就显得有些束缚手脚了”可知该体系自身存在 缺陷;由“美国的国际收支恶化”可知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由“世 界贸易大国都同意它们的货币汇率自由浮动”可知贸易大国之间竞争加 剧。据此回答“原因”即可。,(3)依据材料信息,从三个阶段入手,结合当时中国所处的国内、国际环境分 析回答。 答案 (1)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美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 明显提高;必须重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 (2)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自身的缺陷;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美国国际 收支的恶化或美元危机);贸易大国之间竞争加剧(多极化趋势)。 (3)第一阶段: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背景:中华民国时期,中国 积极抗战,参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第二阶段:中国退出关贸总协定。背景:新中国成立,世界冷战对抗加剧。 第三阶段:中国申请“复关”。背景:改革开放,中国国力增强。,跟踪训练 近代以来,为适应日益深化的现代化浪潮和全球化浪潮,资本主义国家的内 外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种事业者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 由,愈普遍,那事业亦就愈有利于社会。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首次出版) 材料二 (1933年)4月19日,罗斯福废止了金本位制,当美元贬值11.5%之后, 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就又能同欧洲那些早已走上通货膨胀道路的国家竞争 了。罗斯福把赞同和反对的两派代表请到白宫开会,就条文(引者按: 指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措辞取得了协议。企业家们和他们在国会里的,代言人之所以同意,是因为他们当中有些人认为,一切自由竞争都应该停 止。正如琼斯拉姆森机械公司当时的经理拉尔夫弗兰德斯所说,他们 “完全相信,要复兴和繁荣,就非限制竞争不可”。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19321972美国社会实录 材料三 早在战事(引者按:指二战)结束之前,美国就开始在英国的支持下 发起一项大胆的计划,力求恢复1914年前的贸易自由流动和通货稳定。19 14年前的金本位制提供了一套固定的汇率,所有国家的货币都可以兑换成 黄金或者当时黄金的等价物英镑。为建立一个正式的世界性贸易组 织以对国际商业进行监管的努力并不顺利,但是另一项替代性的战略后来,却被证明是成功的。 改编自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当斯密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政府采 纳该观点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有何差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起差异的原因有 哪些。材料二中“要复兴和繁荣,就非限制竞争不可”在罗斯福新政保护 劳工权利的立法中有何体现? (3)材料三中美国的“大胆的计划”及“另一项替代性的战略” 在二战后 初期的实施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根据材料二、三,分析美国为什么要发 起这一“大胆的计划”。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为什么支持美国的计划。,答案 (1)观点:提倡自由竞争。 历史背景: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增强,英国政府采取措施打造“世界工 厂”。 (2)差异:材料一鼓励自由竞争,材料二主张限制自由竞争。 原因:垄断组织的形成,减少了自由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 发展。无序的竞争导致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体现:先后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 法。(或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保护工人集体谈判权利、 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等),(3)“大胆的计划”指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或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 界银行)。“另一项替代性的战略”指建立关贸总协定。 美国发起的原因:两次世界大战及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严重影响了世界市场的稳定性。 英国支持的原因: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英国丧失了对世界经济的主导权。 英国面临着战后经济重建的任务,迫切希望得到美国的资金援助。 解析 本题考查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演变历程,题目中涉及的是自 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第(1)(2)问要求对这两个经济思想的内容、具体措施 和发展历程掌握到位。第(3)问联系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内容 来回答即可。,运用全球史观分析问题 全球史观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看待历史,认 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 路的开辟。贯穿的主线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简单 地说就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注重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联系与 互动。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 素,重视全球范围内整体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强调交往在人 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学习备考时,主要有以下角度:,(1)注意运用整体史观视角:一是从全球的视野和宏观历史学的角度去研究 世界历史;二是超越西方史学以国家为单位的叙事传统,颠覆“欧洲中心 论”,以不同人群、社会、民族、国家之间的互动为切入点,开辟了研究世 界历史的新视角;三是从纵向和横向角度,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认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四是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如将中 国历史发展置于世界历史发展大背景下考查认识。 (2)把握人类历史整体化的进程: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 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 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 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3)树立“全球史观”观察问题的正确态度:一是树立一种全球意识,面对 共同的全球性问题,有着共同的利益,是不同文明间的对话的可能和必要的 根据;二是充分肯定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提倡宽容精神。 典题例证 “一部售价260美元的iPhone,在第三世界国家组装,第三世界 国家只能从中赚取4美元,其他的都由苹果公司赚去了。”作为个案,它可 以证明全球化时代 ( ) A.高科技产业前景堪忧 B.应大力消除国家间的关税壁垒 C.发展中国家并未受益 D.应改善国际分工中的利益分配,解析 从材料中无法看出高科技产业的前景堪忧,故A项错误;“在第三 世界国家组装”体现了国际分工,由于技术、管理先进,资金充足等,发达 国家在全球化中占有绝对优势,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劣势,因此应该改善国际 分工中的利益分配,而不是国家间存在贸易壁垒的问题,故B项错误,D项正 确;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故C项错误。 答案 D,1.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将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倒塌视为“世界经济的 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 ( ) A.不诉诸武力的冷战方式保障了经济的安全 B.德国的再次统一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D.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答案 D 柏林墙的倒塌反映了冷战趋于结束,故A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 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而不是强调德国对世界的影响,故B项错误;题干强调 柏林墙的倒塌对整个世界的影响,而不是对欧洲的影响,故C项错误,D项正确。,跟踪训练,2.“(二战后)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而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又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但这种经济合作或联合短时期内在全球化范围内难以实现,于是,一些地理 位置上相邻、利益相近的国家就纷纷建立各种地区性经济一体化组 织。”上述材料不能表明 ( ) A.经济、科技、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B.经济全球化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C.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D.经济全球化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答案 B “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又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一种必 然趋势”可体现A项;“这种经济合作或联合短时期内在全球化范围内难 以实现”可体现C、D两项;B项无法从题干中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