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十五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光化学污染主要是 和工业生产排放的 在紫外线的影响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产生以臭氧为主的强氧化剂,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 2沼泽的生态功能:涵养水源、 、调节径流、 、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3我国南方地区酸雨危害比北方地区严重的原因主要是 , , 。 4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地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 。 5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 、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汽车尾气,氮氧化合物,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南方地区降水更多,能源消耗更多,酸性气体排放量更大,基础,条件,目的,公平性原则,1环境问题的产生机理,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2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典型案例,3我国的主要生态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温馨提示】 1在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时,往往对人为原因高度关注,而忽视自然原因的分析,自然原因的分析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地形条件:封闭低洼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 (2)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 (3)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缓慢的流速,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2对于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可分不同环境问题采取不同措施: (1)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2)生态破坏问题: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3)资源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3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4热带雨林生态脆弱性 运用生物循环原理,从圆圈大小、箭头粗细以及箭头和圆圈的组合分析养分循环示意图,可知高温多雨的气候使植被的生长过程和枯枝落叶的分解过程都非常迅速,养分主要储存在植物体内,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很少,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例 1 (2015全国新课标卷)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便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答案】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 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土壤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解析】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在开挖石料之前,应收集表层土壤并就近集中堆放,在堆放过程中,可建设围墙以防止水土流失。堆放弃料后,应对弃料进行压实,把收集的土壤平铺到弃料上,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以利于复耕复种。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土壤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要保护。,例 2 (2015全国新课标卷)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答案】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 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 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按环境承载力规划人口规模,将超过环境承载力的人口转移到适宜的地区。,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的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认识到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的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 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解析】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云贵高原水土流失,出现石漠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对土地资源过度利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造成的,因而要加强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采取经济补贴的形式鼓励农民自觉保护环境,帮助农民寻找新的经济来源,提高经济收入,同时也要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在土壤资源丰富的地区实施客土移植,以有效快速地恢复植被。,变式训练 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建于印度洋上的珊瑚岛上,2006年总人口超过10万,人口密度47 415人/km2,为世界之最。图1为该岛区域图,图2为首都所在岛屿的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 (1)结合图文材料,简要分析该岛所在海域的洋流特点。,(2)马累降水丰富,但缺水比较严重,结合图文材料简要说明其原因和解决的措施。 (3)结合图文材料,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分析该国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答案】(1)该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洋流自西向东流;冬季盛行东北季风,洋流自东向西流。 (2)原因:人口密度大,水资源需求量大;面积小,建筑物密集,缺少蓄水空间。措施:海水淡化;从附近国家进口淡水资源;人工建设蓄水池。 (3)建设防波堤减缓海水对陆地的淹没,保护有限土地资源;可以和邻国协商,居民整体搬迁到邻国。,【解析】第(1)题,考查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成因和特点。 第(2)题,不同的国家和区域缺水的原因有所不同。马尔代夫是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众多需水量大,但缺乏储水空间。第(3)题,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该国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可以建防波堤,也可以与邻国协商进行搬迁。,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战略措施,2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例 1 (2015福建卷)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答案】(1)特点:湿地面积减少。 原因:由于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促使人类大量开垦湿地。 (2)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解析】第(1)题,从图示数值分析,该区域湿地面积在减少。联系人口和耕地面积变化分析其原因,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人们开垦湿地面积增加;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导致城镇化水平提高,建筑用地面积增加,占用湿地面积增加。 第(2)题,从湿地减少的原因分析应采取的措施,所以要退耕还湿地,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另外从法律法规方面分析,还要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例 2 (2015海南卷) 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之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堆;但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时,灌丛植物的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下面左图示意某区域植物分布,右图为灌丛沙堆景观。 简述绿洲边缘的灌丛沙堆在其不同发育时期对绿洲的影响,并提出灌丛荒漠生态保护措施。,【答案】影响:灌丛沙堆早期具有固沙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绿洲;但如果灌丛死亡,则其早期固定的沙堆会成为沙源,为沙漠化提供物质基础,威胁绿洲。 措施:保护山地植被,增强水分供养;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生态需水;禁止采伐灌木;采用草方格固定大型灌丛沙堆。,【解析】从材料中可以推断出,早期灌丛沙堆的主要作用是固沙,在一定程度上对绿洲具有保护作用;但如果灌丛死亡,则造成早期固定的沙堆成为沙源,为沙漠化提供物质基础,威胁绿洲。针对上述现象,可从保护山地植被、合理利用水资源、禁止采伐灌木、采用草方格固定大型灌丛沙堆等方面说明保护措施。,变式训练 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 (1)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 南方近岸海域城市近岸海域北方近岸海域乡村近岸海域 A B C D,A,(2)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 A9月到11月 B12月到2月 C3月到5月 D6月到8月 (3)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 使污染区域更集中加剧污染程度使污染区域更分散减轻污染程度 A B C D,D,D,【解析】(1)A(2)D(3)D第(1)题,赤潮易发生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我国南方纬度低,热量条件好,适宜赤潮生物的生长。城市近岸海域向海洋排放大量废水为赤潮生物提供了生长必需的营养。我国北方及乡村近岸海域温度及营养供应上不利于赤潮生物生长。A正确。第(2)题,夏季海水温度高,陆上河流处于汛期入海径流量大,带来大量营养盐类,适宜赤潮生物的繁殖。D正确。第(3)题,洋流可扩大污染物的污染范围。寒流能降低表层海水的温度,减缓赤潮生物的生长速度,进而降低赤潮危害。D正确。,例 1 下图示意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回答(1)(5)题。 (1)影响该集团酒精厂选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 B消费市场 C动力 D科学技术 (2)该地剩余农产品最有可能是( ) A甘蔗 B甜菜 C玉米 D水稻,A,C,(3)该产业构想的实行能减轻的环境问题是( ) A二氧化碳增多带来的温室效应 B臭氧层破坏 C酸雨 D光化学烟雾 (4)发展生物能源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必然选择,其好处有( ) 可促进解决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降低石油的对外依存度 刺激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 A B C D,A,A,(5)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环境评估,可以看出( ) A只有原料的选择符合清洁生产 B只有废弃物的处理符合清洁生产 C只有产品的使用符合清洁生产 D生产的全过程都符合清洁生产,D,【错因分析】没有真正理解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含义,是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第(1)题易错在不知道酒精厂生产受原料影响大,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故第(1)题选A。第(2)题必须清楚不同作物要求的自然条件不同。从图中可以看出酒精化工集团的原料是剩余农产品,燃料乙醇与一般的商业酒精不同,是以玉米、小麦、薯类、高粱、甘蔗、甜菜等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甘蔗适于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的地区,甜菜适于生长在凉爽的中温带地区,河南省盛产玉米,故第(2)题选C。从图中可以看出,该产业构想的实施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且使用燃料乙醇后也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第(3)题选A。生物能源可促进解决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直接增加国家的能源供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故第(4)题选A。循环经济的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故第(5)题选D。,【纠错心得】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清洁生产是从原料的开发、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原则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和能源消耗;再利用原则的目的是延长产品服务的时间长度;再循环原则是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纠错体验1】 (2015山东卷) 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的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满地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下图为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答案】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节省能源;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有利于节省能源。可以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例 2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下列各图所示区域内。据此回答(1)(3)题。 (1)图一所示农牧交错带年平均降水量的范围是 ( ) A150 mm300 mm B300 mm450 mm C450 mm700 mm D700 mm850 mm (2)图二所示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的障碍,不包括 ( ) A山高谷深,交通不便 B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质灾害频发 C森林资源丰富,为我国第二大林区 D开荒种地,水土流失加剧,B,C,(3)图三所示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 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 B C D,A,【错因分析】不能正确确定三地的位置,从而不能正确把握三地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第(1)题,东北农牧交错带大致与400 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故选B。 第(2)题,森林资源丰富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优势,不属于障碍。故选C。 第(3)题,北方农牧交错带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突出,不宜建设成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这些地区可通过退耕还牧发展成为畜产品供应基地和饲草料。故选A。,【纠错心得】区域空间定位是进行地理分析、地理探究的前提,学好地理的关键是会定位,它是看图解题的关键。所以在今后的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关注立体性,以空间的视角进行思维。应该在脑中用重要的经纬线编织一个“数字化”的立体地球。多看地图。要注重对世界地形、世界气候、中国地形、中国气候图的查看和阅读。重点熟悉在高中教材中涉及的一些典型区域,如德国鲁尔区、美国硅谷、中国四大工业基地等。,【纠错体验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的趋势。 (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 (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答案】(1)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 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 (2)问题:泥沙淤积。 原因: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入灌渠后流速变缓,泥沙易沉积。 (3)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加重。 (4)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执行环境保护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解析】第(1)题,从图中引水渠分布看,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可以得出河套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者说西南高,东北低。第(2)题,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灌渠泥沙淤积问题。因为河套平原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很容易沉积,造成灌渠水流不畅。第(3)题,由于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化肥随灌溉水流流入乌梁素海,造成其严重污染。当地工农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排入该湖,加上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量大,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浓度加大,污染逐渐加重。,第(4)题,针对河套平原灌溉退水从农田中带来的农药、化肥对乌梁素海造成的污染,要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对于工业和生活废水污染,应该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对湖区及时清淤,种植水草,采用生物措施净化,同时还要执行环境保护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