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现代散文阅读 2 故都的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939685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现代散文阅读 2 故都的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现代散文阅读 2 故都的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现代散文阅读 2 故都的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故都的秋,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于1934年创作的散文。从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并在杭州居住近三年。这段时间里,他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游山玩水,写下许多游记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于8月写下了本文。,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作者在对北平秋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和对美的执着追求的感情,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故都”即北平,表明了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并暗示了一种清、静、悲凉的意味。,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1.注字音,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2.写汉字,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3.解词语 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混混沌沌:不清楚,不明白。文中指无知无识的样子。 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的来临,比喻发现一点儿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 平平仄仄:平仄,平声和仄声,泛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文中是“推敲字的韵律”的意思。,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4.辨近义 (1)十足 实足 辨析:两者都表示足,但“足”的程度不同。“实足”是实际上足够、确实足够的意思,指足数。“十足”指达到顶点,十分充分。 例句:从莫斯科到吉隆坡,历经两千多个日夜的洗礼,刘诗雯夺冠底气十足,完全经得起时间考验。 在天价虾、天价鱼时有出现的今天,我们提倡货真价实、斤两实足很有必要。,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2)自然而然 理所当然 辨析:两者都有“这样”的意思,但意思的侧重点不同。“自然而然”,不经外力作用而如此。“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多指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 例句:在股市表现一般的时候,大量资金转向实体经济是 自然而然的事。 中方在钓鱼岛驱逐日本舰机是理所当然的,中国有能力有义务维护领土和主权完整。,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目标一】 把握景物特点,体会作者情感 1.在作者的笔下,故都的秋有何特点?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第一段开门见山、提纲挈领,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 2.文章写了哪些景象来表现“故都的秋”的特点? 参考答案:主要写了五种景象: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3.在描绘的五幅秋景图中,作者分别从哪几个角度来写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表。,参考答案:清晨踏秋;听觉秋声;听觉秋韵;视觉秋色。,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4.“故都”就是北平,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题目写成“北平的秋”? 参考答案:故,有历史悠久、年代遥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乡、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有一种繁华褪尽、荒凉落寞的情绪。作者在标题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包含一种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一种文化底蕴。 5.关于本文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是怎样认为的?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作者爱秋,颂秋。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有:“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在文章的结尾还有:“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目标二】 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 1.本文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主要在第二和十三段,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 2.作者抓住江南秋天的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参考答案:分别抓住江南秋的“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二段,后者在第十三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的照应关系。,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3.文章第十二段并不是写“故都的秋”,而是写古今中外对“秋”的感喟,这段议论性的文字有无必要?为什么? 参考答案:有必要。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说明对秋进行赞颂与悲啼的文人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1.作者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故都的秋景图,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或者没有顺序?你是怎么理解的? 提示:需要抓住文章描写的五幅秋景图的具体内容,结合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分析。 参考答案: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这一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是文章不散的“神”。,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2.故都北平有很多风景名胜,作者为什么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而写这萧瑟的秋风秋雨、秋槐落蕊和秋蝉残鸣? 提示:作者所选的景物由作家的情感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应结合这些分析。 参考答案:,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我撞上了秋天 郁达夫 今夏漫长的炎热里,凌晨那段时间大概最舒服。就养成习惯,天一亮,铁定是早上四点半左右,就该我起床,或者入睡了。 这是我的生活规律。 但是昨晚睡得早,十一点左右。醒来一看,天还没亮,正想继续睡去,突然觉得蚊子的嗡嗡和空气的流动有些特别,不像是浓酽的午夜,一看表,果不其然,已经五点了。 爬起来,把自个儿撸撸干净了,走出我那烟熏火燎的房间,刚刚步出楼道,我就让秋天狠狠撞了个斤斗。,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先是一阵风,施施然袭来,像一幅硕大无朋的裙裾,不由分说就把我从头到脚挤了一遍,挤牙膏似的,立马我的心情就畅快无比。我在夏天总没冬天那么活力洋溢,就是一个脑子清醒的问题。秋天要先来给我解决一下,何乐不为? 压迫整整一夏的天空突然变得很高,抬头望去无数烂银也似的小白云整整齐齐排列在纯蓝天幕上,越看越调皮,越看越像长在我心中的那些可爱的灵气,我恨不得把它们轻轻抱下来吃上两口。我在天空上看到一张脸。想起这首很久以前写的歌,心境已经大不相同了,人也已经老了许多人老了吗?我就一直站在那里看,看个没完没了,我要看得它慢慢消失,慢慢而坚固地存放在我这里。,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来来往往的人开始多了,有人像我一样看,那是比较浪漫的,我祝福他们;有人奇怪地看我一眼,快步离去,我也祝福他们,因为他们在为了什么忙碌。生命就是这样,你总要做些什么,或者感受些什么,这两种过程都值得尊敬,不能怠慢。就如同我,要坚守阵地,如同一只苍老的羚羊,冷静地厮守在我的网络,那些坛子的钢丝边缘上。六点钟就很好了,园门口就有汁多味美的鲜肉大包子,厚厚一层红亮辣油翠绿香菜,还星星般点缀着熏干大头菜的豆腐脑,还有如同猫一样热情的油条,如同美丽娴静女友般的豆浆,还有知心好友一样外焦里嫩熨帖心肺的大葱烫面油饼。,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这里这些鳞次栉比的房屋,每个窗户后面都有故事,或者在我这里发生过,或者是现在我想听的。每个梦游的男人都和我一样不肯消停,每个穿睡裙的女人都被爱过或者正在爱着,每个老人都很丰富,每个孩子都很新鲜。每条小狗都很生动,每只鸽子都很乖巧。每个早晨都要这样,虽然我已经不同以往,总是幻想奇遇,总是渴望付出烈火般的激情,又总是被乖戾的现实玩耍,被今天这难得的天气从狂热中唤醒。 我已经不孤单了,是吧。 就是这个孤单,像一床棉被,盖在很高的高空,随着我房间人数的变化,或低落,或俯冲,或紧缠,或飘扬。美倒是美,狠了点儿,我知道。 噫吁嚱,我的北京,昨天交通管制的北京,今年全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北京,用这样清丽的秋天撞击我神经的北京,把我的生活彻底弄乱,把我的故事彻底展开,把我仔细地铺成一张再造白纸的北京啊。,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思维训练 1.文章题目为我撞上了秋天,可是开头几段却写自己的生活规律和洗漱过程,这样写有什么用处? 参考答案:这样写为后面的内容做了铺垫(或是暗示)。题目说“撞”,就说明有突然性。而生活规律突然被打乱,就是突然性的表现。后文说出了被“撞”的原因,正是秋天的到来。所以说为后文做铺垫。 2.作者“撞上”秋天,他感觉到了哪些方面的不同?试简述。 参考答案:秋风送爽,突然而舒畅。天空突然很高了,云突然可爱了。人多了,周围的一切因为清爽突然美好了。“我”的灵感突然被秋天的清凉激发了,脑海中有了许多故事,而不孤单。,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北平的四季 郁达夫 春与秋,本来是在什么地方都属可爱的时节,但在北平,却与别的地方也有点儿两样。北国的春,来得较迟,所以时间也比较短。西北风停后,积雪渐渐地消了,赶牲口的车夫身上,看不见那件光板老羊皮的大袄的时候,你就得预备着游春的服饰与金钱;因为春来也无信,春去也无踪,眼睛一眨,在北平市内,春光就会同飞马似的溜过。屋内的炉子,刚拆去不久,说不定你就马上得去叫盖凉棚的才行。,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而北方春天最值得记忆的痕迹,是城乡内外的那一层新绿,同洪水似的新绿。北平城,本来就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屋顶的绿色的都会,一踏出九城的门户,四面的黄土坡上,更是杂树丛生的森林地了;在日光里颤抖着的嫩绿的波浪,油光光,亮晶晶,若是神经系统不十分健全的人,骤然间身入到这一个淡绿色的海洋涛浪里去一看,包管你要张不开眼,立不住脚,而昏厥过去。 北平市内外的新绿,琼岛春阴,西山挹翠诸景里的新绿,真是一幅何等奇伟的外光派的妙画!但是这画的框子,或者简直说这画的画布,现在却已经完全掌握在一只满长着黑毛的巨魔的手里了!北望中原,究竟要到哪一日才能够重见得到天日呢?,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从地势纬度上讲来,北方的夏天,当然要比南方的夏天来得凉爽。在北平城里过夏,实在是并没有上北戴河或西山去避暑的必要。一天到晚,最热的时候,只有中午到午后三四点钟的几个钟头,晚上太阳一下山,总没有一处不是凉阴阴要穿单衫才能过去的;半夜以后,更是非盖薄棉被不可了。而北平的天然冰的便宜耐久,又是夏天住过北平的人所忘不了的一件恩惠。 我在北平,曾经过过三个夏天;像什刹海、菱角沟、二闸等暑天游耍的地方,当然是都到过的;但是在三伏的当中,不问是白天或是晚上,你只教有一张藤榻,搬到院子里的葡萄架下或藤花荫处去躺着,吃吃冰茶雪藕,听听盲人的鼓词与树上的蝉鸣,也可以一点儿也感不到炎热与熏蒸。而夏天最热的时候,在北平顶多总不过九十四五度,这一种大热的天气,全夏顶多顶多又不过十日的样子。,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在北平,春夏秋的三季,是连成一片;一年之中,仿佛只有一段寒冷的时期,和一段比较温暖的时期相对立。由春到夏,是短短的一瞬间,自夏到秋,也只觉得是过了一次午睡,就有点儿凉冷起来了。因此,北方的秋季也特别的觉得长,而秋天的回味,也更觉得比别处来得浓厚。前两年,因去北戴河回来,我曾在北平过过一个秋,在那时候,已经写过一篇故都的秋,对这北平的秋季颂赞过了一道了,所以在这里不想再来重复;可是北平近郊的秋色,实在也正像是一册百读不厌的奇书,使你愈翻愈会感兴趣。,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秋高气爽,风日晴和的早晨,你且骑着一匹驴子,上西山八大处或玉泉山碧云寺去走走看;山上的红柿,远处的烟树人家,郊野里的芦苇黍稷,以及在驴背上驮着生果进城来卖的农户佃家,包管你看一个月也不会看厌。春秋两季,本来是到处都好的,但是北方的秋空,看起来似乎更高一点,北方的空气,吸起来似乎更干燥健全一点。而那一种草木摇落,金风肃杀之感,在北方似乎也更觉得要严肃、凄凉、沉静得多。你若不信,你且去西山脚下,农民的家里或古寺的殿前,自阴历八月至十月下旬,去住它三个月看看。古人的“悲哉秋之为气”以及“胡笳互动,牧马悲鸣”的那一种哀感,在南方是不大感觉得到的,但在北平,尤其是在郊外,你真会得感至极而涕零,思千里兮命驾。所以我说,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南方的秋天,不过是英国话里所说的Indian summer或叫作小春天气而已。,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北平的每季每节,都有它的特别的好处;秋天是郊外走马调鹰的日子,春天好看新绿,夏天饱受清凉。 (选自北平一顾,有改动) 注:本文写于1936年5月,有删节,前文浓墨写冬的内容已删。是华氏温度。晋书嵇康传载:“(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即小阳春。,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品读提示 郁达夫特别钟情于祖国的名胜古迹与山水风物,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性灵美文。对北平(北京)这一蕴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千年古都,他更是充满了深深的赞美与依恋之情。作为一个曾寓居北平的南方人,他以敏锐的感觉捕捉到了以北平为代表的中国北方季节变迁的鲜明特征,并以独具特色的文字呈现了北平冬天的清寒、春天的鲜润、夏天的清爽怡人以及秋天的富丽多彩。,素材开发,美文品读,类文悦读,微写作,每课一法,(1)郁达夫早年留学日本,饱尝种种歧视与屈辱,从而激发了爱国情怀。抗日战争爆发当年的12月,日军攻占杭州,入侵富阳,母亲陆氏不屈饿死。郁达夫身遭国仇家恨,当年即从军,应郭沫若之邀,赴武汉任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委员。1938年底,郁达夫又应邀赴新加坡从事宣传抗日救亡工作,新加坡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化名赵廉隐居下来,暗中帮助和营救了不少当地民众和华侨。1945年日本投降后,郁达夫竟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郁达夫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 运用方向 爱国、铭记,素材开发,美文品读,类文悦读,微写作,每课一法,(2)有一次,郁达夫请一位在军界做事的朋友到饭馆吃饭。饭毕,侍者到他们桌边收费,他就从鞋垫底下抽出几张钞票。朋友看他从脚板底下鞋子里取钱出来,迷惑不解,他告知,没钱的日子害苦了他,现在有了钱,他要把它踩在脚底下,叫它永远不得翻身。 运用方向 面对金钱、乐观的态度,美文品读,类文悦读,微写作,每课一法,素材开发,如何做到融情于景 融情于景是指作者把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借景物来抒发感情的一种方法。在自然界,“景物”自身并不带有感情色彩,但是景物被写入作品,就会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获得了生命,并表现出鲜明的感情倾向性。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这个道理。如何达到融情入景呢? 首先,必须把握好抒发感情的方向。一般情况下,描写的文字只有一个感情基调,抒发的感情必须统一在这个基调中。如本文,紧扣“清”“静”“悲凉”,选择不同景物,从不同的侧面加以渲染、刻画,并对所写的景物进行一番独特的装点与解说,注入了自己特有的感受与情趣。,美文品读,类文悦读,微写作,每课一法,素材开发,其次,要注意对景物的选择。即为情感的抒发找好载体。挑选景物时,所选取的景物具有的特点必须与作者抒发感情的主旨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比如那牵牛花的蓝朵,秋蝉的残声以及秋雨秋风,乃至被作者称为“奇景”的枣树,无不充满着浓浓的、悲凉的秋意。它们是经过感性过滤后的“结晶”,因而也无不笼上了一层“清”“静”“悲凉”的主观感情色彩。 最后,要能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技巧。在观察景物时,要注意观察的角度和顺序,充分调动起各种感官的感知能力。在具体描摹景物时,利用对比、衬托、象征、联想等表现手法,丰富景物的刻画点,拓宽景与情的沟通,加深景与情的融合。,素材开发,美文品读,类文悦读,微写作,每课一法,请尝试采用融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秋天中特有的景物,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秋天的感受。 写作示例:每到秋天,我总是这样固执地借秋风拂去惆怅,可秋风却不因我的固执而收起她的悲凉。是谁在秋风中低低地叹息,又是谁在秋风中将锦瑟弹响?是谁梧桐下淋着秋雨,又是谁西风中瘦似黄花?杨柳岸的晓风残月,湿了谁的青衫,淡了谁的归程?秋风早已吹过心田,为何荡起万千涟漪?还有那秋水,我不知道“秋水长天”是何等的空旷,我只知道陆游诗句“秋晚雁来空自寒,夜阑酒尽不胜悲”,可谓做足了秋天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