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现代散文阅读,学法提示 1.从景入手,把握思路。写景状物散文,一般不会像叙事类文章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去安排材料,也不会像写人的文章那样安排一些有头有尾的材料;写景状物散文往往抓住景物的特点和作者情感的契合处,给读者以美的体验。因此,读写景状物散文首先要抓住景物描写,看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然后再思考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情怀,是怎样表达的。 2.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对于写景状物散文,我们要反复诵读,品味语言,让自己进入文章的意境中。近代学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语道尽了写景类文章的本质:所有写景的文章,实际上都在传达作者的一种情感、一种思想。只有反复诵读,仔细品味语言,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出文章的独特意蕴。,3.景情合一,体会手法。写景状物散文往往是作家因为有感于人和事、景物或某种情境,通过写景状物来表达情意、抒发情怀的文章。所以,景物的特点往往同人物的主观愿望和特定心境融合在一起,在表现手法上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隐喻象征,言在此而意在彼。,1 荷塘月色,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的代表作,写于1927年7月,那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在清华大学西院。文章里提到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原因是什么呢?他曾经对夫人陈竹隐说:“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陈竹隐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活写照。,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主要作品有诗集雪朝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等。,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1.注字音,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2.写汉字,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3.解词语 幽僻:幽静偏僻。 蓊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酣眠:熟睡。 脉脉:文中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饱含深情的样子。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文中有深浅不一的意思。,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4.辨近义 (1)享受 消受 辨析:“享受”,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满足。“消受”:忍受,禁受;享受,受用。“消受”多用于否定句。 例句:我们追求幸福,并不单单是享受生活,还要进行创造。 高额门票让民众不禁感慨:大好河山让我们无福消受。 (2)没精打采 萎靡不振 辨析:两词都有“精神萎靡”的意思。“没精打采”偏重在一时的精神状态,多用于人;“萎靡不振”偏重在长期的精神状态,不只用于人。 例句:随着气温的升高,百合花等植物会散发浓郁的香气,让人没精打采或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 莫斯科智库坦言:油价萎靡不振,俄罗斯数年内或难逃经济衰退的困境。,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目标一】 把握文章的情感思路 1.文章的开头为什么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写起? 参考答案:“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感情基础,因不宁静才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文章第二、三段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此时作者是什么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环境的特点是“幽静”。作者的心情恰好与环境吻合,从容、安闲、超脱,在没有人事纷扰的“另一世界里”自由自在,获得了暂时的宁静。,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3.第四段和第五段文字,写了月夜荷塘的哪些景色?这些景色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参考答案:第四段细致描绘了月下的荷塘,表现了荷塘之美;第五段描写了荷塘上的月色之美。这些景色表现了作者暂时从不宁静心境中超脱,有淡淡的喜悦之情。 4.作者在夜游荷塘时,想到了南朝时期的哪两部作品?这两部作品有何共同点? 参考答案:作者想到了南朝梁元帝的采莲赋和南朝乐府诗西洲曲。这两部作品都是艳歌丽词,写出了热闹、风流的季节青年男女的嬉戏与情怀,是那样令人神往,反衬了作者现在的无奈与淡淡的哀愁。,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5.本文如果分成四个部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明的文字概括。,参考答案:想起荷塘;夜游荷塘;荷塘畅想;荷塘归来。,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目标二】 鉴赏文中的景物描写 1.文章第四段写月下荷塘美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参考答案:从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进行了描写。 2.在第四段中,作者调动了多种表现手法描绘月下荷塘。简要分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参考答案:(1)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亭亭的舞女的裙”,生动地写出了荷叶的动态美。(2)运用通感手法由嗅觉向听觉转移,写出了荷香的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特点,扩大了意境的内涵,烘托出环境的幽雅。,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3.文章第五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了荷塘上月色的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通过“叶”“花”“树”来写月色,写出了月色朦胧缥缈的特点。,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4.文章的第五段写月色、月影时使用了一连串的动词。请结合相关语句,写出下列词语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的比喻,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汽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的景象,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的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宣纸上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5.在文章的第六段,作者写了荷塘周围“树”的景色,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试结合具体语境,简要分析这些词语的妙处。,参考答案: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渲染了夜色的浓重气氛。,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1.荷塘月色是写景抒情散文的代表篇章之一,作者是如何借助景物表达自己当时思想上的矛盾的? 提示:注意作者的感情基调,体会荷塘中的景物是怎样显示作者“不宁静”以及暂得的宁静的心境的。 参考答案:全篇在宁静与不宁静的心情隐曲变化中,传达出作者不满现实、欲超脱而不得的复杂感情。 本文是朱自清先生“独处”时的“独语”,是他所渴望和构造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真正自由的艺术世界。文中提到的“眠歌”“妻已睡熟好久”“笼着轻纱的梦”“小睡”“酣眠”“渴睡人的眼”,使整个“荷塘月色”的画面隐约而朦胧,营造了一种“梦”的氛围与意境。这“梦”正是朱自清的精神避难所。这里有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的自由,也有“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自由。,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朱自清先生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还在“荷塘月色”与“江南采莲图”的对比中显现出来。在“冷”与“热”、“静”与“动”的对比中,作者的思绪一直驰骋在历史记忆中,宁静又不宁静,深切而微妙地反映了他乐得暂时忘记而又不能忘记的矛盾的心情。,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2.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为什么作者却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妻”? 提示:文中的“妻”,既是结构的需要,也是表现手法的需要,还是作者“不宁静”情感的显示。 参考答案:,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书院清池 李元洛 世上有各种各样的“池”,如供乐队演奏的乐池,让众人起舞的舞池,给文人挥洒的砚池。然而,书院的那一方清池却特别令我钟爱,像有珠宝之癖者私藏昂贵的宝玉,我将那一方清池珍藏在自己的心中。 乡野之间有许多池塘,它们那天然的野趣,当然也引人注目流连,特别是久住尘嚣的人,天天囚禁在鸽笼般的居室,几乎不知池塘为何物,自然更愿一塘春水或秋水照亮他们蒙尘的眼睛。我喜爱乡野的池塘,然而,我最珍爱的,毕竟仍是书院的那一方清池。每隔一段日子,我就要渡湘江而西,去它的身边小坐。,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我来时正是夏日午后,池周高树上的夏蝉正在操练那古老而常新的乐曲。唐代虞世南是它们的知音,只是不知它们懂不懂得他所写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名句。除了年复一年的蝉声,就是终年不断的水声了。清池的身后就是岳麓山,山上百泉奔赴,潺潺的流水汇成了这永不干涸的一汪碧池。如一匹软缎的清池,水面上本来绿得一无所有,但池的对称两角,却有两丛夏荷绣出几铢青钱数枝碧玉和几盏荷花,那红花是碧水也浇不灭的火焰。它会从夏日一直烧到秋深,要等到来过长沙的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那一声喟叹,才会将它吹熄。红荷碧水,这本来已经动人心目了,但不时还有白蝴蝶和黄蜻蜓飞来,它们肯定是在说:“这是一幅印象派的明丽水彩,怎么不让我们也来着色?”,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书院清池的美使我倾心,它的静也令我徘徊。清泉之侧是学院历代山长的住所,晴明之日,粉墙青瓦飞檐的古建筑在池边拍一帧倒影,明月来时,碧水在池心将它洗得晶莹透亮,宛如李白小时不认识的白玉盘不慎掉落水中。虽是千年书院,平时游人却不多,如果门庭若市,嚣声盈耳,那就未免唐突山灵与水神而大煞风景了。这一曲清池,据说从前名“碧沼观鱼”,我以前来游时和友人说可以改为“洗心池”。人在世间忙碌奔波,或为柴米油盐,或为升沉荣辱。费尽了心计与心机,人也蒙尘,心也蒙垢。如果能到池边来对明镜而自鉴,濯清波以洗心,那不也是让灵魂净化的功课吗?正如同仿效高僧之面壁,我此刻面池而坐,我的心池哪有这方明镜的纯净清明?,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从滚滚红尘中偷跑出来,小坐在如此的清池之旁,读清池如同读一部佛典,可以消除你扰攘于尘世中的许多俗念与忧烦,好像远行人在赤日炎炎中于路边的一处凉亭歇息,让你疲惫的心得到片刻的休憩。说它像乐池吗?高雅的音乐虽然悦耳,但即使是清扬的丝竹之声,在这里也不免显得过于热闹,更不要说那些现代的嘈嘈杂杂的流行乐曲了。和清池相映成趣的天籁与人籁,最好是几句鸟语,数行书声。说它像舞池吗?水面确实滑如碧琉璃,但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莲可以在其上凌波,但如果凡夫俗子们也来这里喧闹起舞,更于四周打上脚灯、追光灯和霓虹灯,那该是何等亵渎清景!红尘中的舞池已经够多的了,请保留书院中的这一方净土,不,净水吧。,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不过,这清池究竟和什么相仿佛呢?如果有人说它像一方砚池,那我倒会欣然赞同,因为它们不仅外形相似,而且文房四宝之一的砚池也是书院中的必备之物。清人顾陈垿的砚中的诗句早就令我心神向往:“小小墨池成巨浪,就中飞出北溟鱼。”身为越来越商业化功利化的社会中的文人,我也祈望清池能洗我俗肠,助我灵思,润我彩笔,让我也写出可圈可点甚至鹏飞远举的文章来。于是,记不起是哪一天,我离开书院时就将这一曲清池一方名砚带走,至今珍藏在我的怀袖。 (选自散文集书院清池,有删改),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思维训练 1.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在第二段中说“我最珍爱的,毕竟仍是书院的那一方清池”这句话的原因。 参考答案:书院清池的美使“我”倾心,它的静也令“我”徘徊。书院清池能消除尘世的俗念与扰烦。书院清池富于文化意蕴。 2.作者在第四段中建议将书院清池的雅号更名为“洗心池”,其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作者规劝那些“人也蒙尘,心也蒙垢”的人来此“对明镜而自鉴,濯清波以洗心”,补上“让灵魂净化的功课”。由更名看出作者的“明镜自鉴”的人生追求,表现了作者对世俗尘垢的反思和灵魂净化的向往。,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清净之莲 林清玄 偶尔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从街道延伸出去,在极远极远的地方,一轮夕阳正挂在街的尽头,这时我会想:如此美丽的夕阳实在是预示了一天即将落幕。 偶尔在某一条路上,见到木棉花叶落尽的枯枝,深褐色的孤独地站在街旁,有一种萧索的姿势,这时我会想:木棉又落了,人生看美丽木棉花的开放能有几回呢? 偶尔在路旁的咖啡座,看绿灯亮起,一位衣着素朴的老妇,牵着衣饰绚如春花的小孙女,匆匆地横过马路,这时我会想:那老妇曾经是花一般美丽的少女,而那少女则有一天会成为牵着孙女的老妇。,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偶尔回到家里,打开水龙头要洗手,看到喷涌而出的清水,急促地流淌,突然使我站在那里,有了深深的颤动,这时我想着:水龙头流出来的好像不是水,而是时间、心情,或者是一种思绪。 偶尔 偶尔在山中的小池塘里,见到一朵红色的睡莲,从泥沼的浅池上昂然抽出,开出了一句美丽的音符,仿佛无视于外围的污浊,这时我会想:呀!呀!究竟要怎么样的历练,我们才能像这一朵清净之莲呢? 偶尔我们也是和别人相同地生活着,可是我们让自己的心平静如无波之湖,我们就能以明朗清澈的心情来照见这个无边的复杂的世界,在一切的优美、败坏、清明、污浊之中都找到智慧。我们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一切烦恼都会带来觉悟,而一切小事都能使我们感知它的意义与价值。,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在人间寻求智慧也不是那样难的,最要紧的是,使我们自己有柔软的心,柔软到我们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们动容颤抖,知悉它的意义。 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拔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 柔软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软心也是菩提心的种子,柔软心是我们在俗世中生活,还能时时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 那最美的花瓣是柔软的,那最绿的草原是柔软的,那最广大的海是柔软的,那无边的天空是柔软的,那在天空自在飞翔的云,最是柔软的!,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每课一法,我们的心柔软,可以比花瓣更美,比草原更绿,比海洋更广,比天空更无边,比云还要自在。柔软是最有力量的,也是最恒常的。 且让我们在卑湿污泥的人间,开出柔软清净的智慧之莲吧! (原文有删节) 品读提示 这篇散文的语言之美,完全可以用字字珠玑来形容,且看前面的几个排比段和后面的几处排比句,作者用诗一样的意象钩织出来,诗情画意,美不胜收。作者对人和事的体察十分细腻,情感真实饱满。,素材开发,美文品读,类文悦读,微写作,每课一法,(1)1920年是朱自清在大学的最后一年。一次,他到琉璃厂去逛书店,在华洋书庄见到一部新版的韦伯斯特大字典,定价是14元。这对一个念书的学生来说不是个小数目。为了得到这部书,朱自清把父亲专门为他结婚制作的一件稍值钱的皮大氅拿到了当铺。因为想到将来赎回,便以书价做当价:14块。大氅当然不止这个价,当铺柜上的人一点不为难,即刻付款。不料那件费了父亲许多心力的大氅,却终于没有赎回来。 运用方向 典衣治学、读书、知识更宝贵,素材开发,美文品读,类文悦读,微写作,每课一法,(2)朱自清先生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病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用生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于外侮的铮铮铁骨,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伟岸人格。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运用方向 人要有骨气、不食嗟来之食,美文品读,类文悦读,微写作,每课一法,素材开发,景物描写要抓住特点 要写出景物的特点,往往需要把景物的细部、局部特征放大,或者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把景物的某些特征写活,写生动。下面我们从三个角度做简要分析: (1)注意景物的时间色彩。同一景物,不同时间,有不同的特点,如文中月下的荷塘:“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只有在月光下,才会出现这般景致,作者抓住“朦胧”“淡淡”“轻纱”等特征来写,就是抓住了景物的特点。,美文品读,类文悦读,微写作,每课一法,素材开发,(2)注意景物的动静特点。在写景时,既可以对景物的静态进行描写,也可以对景物的动态进行描写,如果能做到动静结合,就能把景物的特点描写得更具体,更形象。如“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段文字,就很好地描写出荷塘的动景。 (3)注意景物的形状和颜色。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描形绘景生动传神。 (4)注意运用修辞手法。如“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作者多方设喻,将景物与情思融为一体,写出来的景物形象生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素材开发,美文品读,类文悦读,微写作,每课一法,学习本文的描写手法,写一段借景抒情的文字,注意凸显景物的特点和修辞手法的使用。200字左右。,素材开发,美文品读,类文悦读,微写作,每课一法,写作示例:我在长堤中间停步,尽量把脚尖逼近水池,弯屈膝盖,压低视线,向荷叶间望去,但见一层一层的荷叶,像叠居的都市人生,只是这里一切宁静,一切翠绿,一切婉顺着自然。凝神之际,突然一阵强风从对面吹来,千百张荷叶的一侧,被卷起,竖起,形成直角,阳光便射在翻起的叶底,使得那竖起的一半,顿时转成昏亮的紫黄,低压的一半在阴暗中,则转为深黛。千百张荷叶,霎时皆成深黛托着紫黄。紫黄耀眼,碧黛深沉。风、太阳与视觉如此的偶合,闪耀出荷叶多彩而豪迈的一面。观荷人的意识几乎跃出了胸腔,跃入那一片紫黄碧黛。瞬间风过,荷叶恢复了举天而立的姿态,紫黄碧黛同时消失。我站在堤边,穿着皮鞋的脚未敢涉入池水,公事包依旧沉重拉着我的肩膀。然而,我感谢那刹那的一刻,当阳光、荷叶、清风与人,有那瞬间的多彩的神会。 (摘自颜元叔荷塘风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