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理解默写.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939662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8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石潭记》理解默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石潭记》理解默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石潭记》理解默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目标: 1.高考必背古诗文滚动复习: 熟练背诵小石潭记并准确默写。 2.做天天语文,积累语用知识,提高语用能力。 3.做练习,积累题型,提高答题能力。,小石潭记背诵默写,1、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两句是: , 。 2、描写潭周围树木的三句是 , , 。 3、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 , , 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4、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两句是: , 。 5、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两句是: , 。 6、侧面写潭水清澈的三句是: , , 。 7、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两句是: , 。 8、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两句: , 。,默写答案:,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6.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诗歌答案,5 答C 给2分、答E 给3分。,C 项 没有拟人化的表达; E 项讲反了,上一首画面明净可爱,下一首画面活泼可喜。,古诗形象鉴赏练习,刘眘(shn)虚:唐代诗人,江东人。8岁能属文,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调洛阳尉,迁夏县令。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早年逝世。和王昌龄、常建、李白、杜甫等人并列,严羽把他与沈宋、初唐四杰、陈子昂、王维、韦应物并举。 他和孟浩然交谊甚深,有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孟去世后,又有寄江滔求孟六遗文。其诗题材、体制以及意境也与孟近似,而清微淡远之中,有幽深拗峭之趣。阙题“道由白云尽”一首,最能代表这种风格。,【韵译】 山路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 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 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斋堂。 每当太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清幽的光辉便洒满我的衣裳。,阙题答案,3.B E (B项“流露出感伤之情”错,应该是内心愉悦,毫无感伤之情。E项“直抒胸臆”错,是间接抒情,通篇写景,没有一处直接表露自己情感的地方。),4.后四句写山居情况,“门”前着一“闲”字,“柳”前着一“深”字,“映”前着一“幽”字,“辉”前着一“清”字,描绘了门朝山路,柳掩书斋,阳光映照,树影参差,清辉洒在衣襟上的画面,(2分)营造了一种幽雅清寂的意境(2分),表现作者甘于淡泊自得其乐的畅适之情。(2分),诗歌景物形象鉴赏答题步骤,1、概说整个画面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再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忠实于原诗,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描绘要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概括要准。,3、结合艺术手法分析情感。分析要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