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9课 再别康桥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939491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9课 再别康桥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第9课 再别康桥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第9课 再别康桥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志摩,再别康桥,第一课时,1. 反复诵读再别康桥,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诗歌“三美”主张的(200字左右)。 2. 依据这首诗呈现的“三美”的语言特点,并结合康桥再会罢我所知道的康桥等补充资料,判断诗人想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用300字左右表达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学习目标,读一读,自由朗读 听示范朗读,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主要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追求诗歌的韵律感,主要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讲究节与节的匀称和行与行的整齐,主要指辞藻的华丽,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ai)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ang),“三美”的表现,请仿照左边的例子给诗歌剩下的部分做标记。 (标出节奏、韵脚及韵、意象),用200字左右的一段话描述一下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诗歌“三美”主张的。,作业,第二课时,康桥再会吧 我所知道的康桥 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补充资料,这首诗写于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刊于同年十二月新月(据卞之琳徐志摩诗选集)。一九二年徐志摩在伦敦,十月上旬结识林长民、林徽因父女。徐志摩和林徽因二人“曾结伴在剑桥漫步”(据张清平林徽因),一九二一年林徽因随父归国。一九二八年三月,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结婚,游历欧亚到八月归。一九二八年六月赴美国、英国、印度游历(据韩石山徐志摩传)。徐志摩作此诗当为获悉林、梁成婚之后。此时,徐志摩与陆小曼已经结婚。,补充资料,你认为在这首诗里,诗人想表达怎样的感情呢?请写一个300字左右的短文,注意有理有据。 小提示:可以结合这首诗的语言特点,以及康桥再会吧我所知道的康桥等补充资料。,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