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936518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 设计与指导,科学部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是整个科学教育体系的起始阶段、基础环节。在此特指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 幼儿科学教育的特点: (1)教育内容要生活化和具有生成性。 (2)教育过程能引导幼儿主动探究。 (3)教育活动的结果要使幼儿获得广泛的科学经验。 (4)教育价值的可持续性和多项性。 (5)教育组织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选择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基本要求,1、要注意内容的科学性,教育的启蒙性。 科学性:是指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应符合科学原理,不违背科学事实。 启蒙性:是指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应是粗浅的而不是系统的科学知识,不能超越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理解能力。 2、要注意时代性与历史性。 时代性是指要根据时代的要求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历史性是指要反映科技发展历史、民族文化发展历史的内容。,3、要注意季节性与地域性。 季节性是指依据所在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季节特征选择内容。 地域性是指从各地实际出发灵活选择内容。 4、要注意多样性与典型性。 多样性是指要尽可能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选择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典型性是指选择的内容要反映某领域的基本知识结构,实验操作活动,2,科技小制作,3,科学小游戏,4,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类型,观察认识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观察认识型活动概述 (一)什么是观察活动 幼儿园观察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活动。,(二)观察对幼儿学习科学的意义,1、认识世界,获得知识。,2、可以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技能。,整体局部 枝干(树叶)花瓣(颜色、形状、气味),3、促进幼儿智力发展。,橙子,桔子,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剥一剥、尝一尝,(三)观察的种类,个别物体观察:对某一特定的自然物、现象或科技产品进行的观察。 比较性观察: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进行的观察和比较。,1、按数量分,认识萝卜,2、按时间分:偶发性观察、间隔性观察和长期系统性观察。,第一次观察,观察明显的主要特征 :长耳朵、短尾巴、三瓣嘴、四条腿,摸上去毛茸茸的,很温顺。,第二次观察,主要了解兔子的生活习性。,第三次观察,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增加比较隐蔽的特征,如耳朵、眼睛、嘴巴、前后肢、尾巴、皮毛等的特征与特殊功能。 每次观察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3、按材料分:实物观察、图片幻灯片观察、模型标本观察。 4、按地点分:室内观察、室外观察。,二、观察认识型活动的设计,(一)活动目标的设计,1、培养观察技能、表达技能 2、发展好奇心、求知欲 3、了解有关观察对象的科学认识,举例:泥土和石头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区分泥土、石头,了解它们的性能用途。 2、通过尝试,激发幼儿观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二)活动过程的设计,出示观察对象 幼儿自由观察 表达交流 教师引导观察 表达交流 教师总结,三、观察认识型活动的指导要点,1、利用观察对象的显著特征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2、通过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观察。 3、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特征。 4、将观察与操作相结合,全面了解事物。 5、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观察中的发现。,幼儿实验操作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幼儿的实验操作型活动,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幼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材料, 以发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关系的科学活动。,她会看到什么?,二、实验对幼儿学科学的意义,意义: 1、实验活动能调动幼儿学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2、实验能让幼儿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本质。 3、实验有助于幼儿理解科学现象。 4、实验能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分析能力。,三、幼儿科学实验的内容,种子发芽 茎输送水 植物生长 动植物需要空气 空气到处有 风 声音 水的三态,沉浮的实验 水的流向 磁铁 太阳发热和功能 力的平衡 电功能 光、影子 速度 滑轮等,四、学前儿童科学实验的特点 1内容常见,重复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常识 2设备和条件简单,要求低 3能在较短时间内见到明显结果,五、实验操作型活动的设计,(一)活动目标的设计 包括:科学好奇心、科学探究能力两方面。 例如:沉浮的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感知有些东西放在水里能沉下去而有些东西浮在水面; 2、引导幼儿学习按“”分类的方法并进行简单记录; 3、激发幼儿探索物体沉浮现象的兴趣。,(二)活动过程的设计 观摩教学活动:磁铁 (1)分析其中的教学流程、教师引导方法 (2)分析实验操作型活动的指导要求 演示探究、引导探究、验证探究三种模式的实验操作活动有何特点?,1、演示操作式 教师演示幼儿操作幼儿交流小结 2、自由引导式 出示材料引发幼儿兴趣幼儿自由探究互相交流教师引导幼儿有目的探究得出结论 3、猜想验证式 提出问题幼儿猜想动手操作、验证假设互相交流得出结论,(三)实验操作类活动的组织指导要点 为幼儿创设宽松、 和谐的活动氛围; 为活动提供充足、 多样的材料; 引导每一个幼儿积极动手操作、 自主探索、 主动建构认识; 鼓励儿童用语言表达、交流实验过程、方法和结果,以及用各种方法记录实验的结果。,课堂练习: 大班实验活动溶解 需要准备哪些实验材料? 如何设计实验观察记录表?,科技小制作活动的 设计与指导,一、幼儿科技制作活动的意义,幼儿园中的科技制作活动主要涉及两种不同的“技术”:一种是设计技术,一种是使用技术。 对幼儿的意义: 1、在技术操作型活动中,幼儿能够获得对技术的直接体验。 2、加深幼儿对有关科学现象的理解。 3、让幼儿获得一些具体的制作和操作技巧,培养他们动手操作的技能和习惯。,二、幼儿科技制作活动的设计,(一)活动目标的设计 主要涉及的教学目标是:科技制作能力 科技制作能力是指幼儿运用工具或材料,对客观对象或材料进行操作加工或制作新产品的能力。 例如:中班我的小水车 活动目标: 1、学会选用材料制作小水车,并初步理解水车转动的原理; 2、喜欢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物品。,(二)活动过程的设计 1、学习使用科技产品和工具的活动。 设计思路: 观察尝试操作交流讨论正确操作 2、科技小制作活动 设计思路: 演示操作交流讨论展示分享,三、幼儿科技制作活动的指导要点 1、为幼儿提供适当的制作材料。 (1)制作的原料应尽量是半成品。 (2)制作的材料应具有选择性。 2、使幼儿明确科技制作的目标、方法和评价标准。 3、要让幼儿自己探索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在科技制作活动中,也要给幼儿主动探索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