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与传播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934472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与传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与传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与传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与传播 从传统文化的视角,1,导 语,2,3,有许多疑问和关系需要厘清,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 普世价值观的关系?,5,传统、现代与未来完全冲突吗?,6,中国的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是否 需要反思?,7,早年洋务派提出的“体用”问题 是否有借鉴价值?,8,中国的本土文化能否“反嵌” 到现代教育之中?,9,“新”以斧砍辛(木),破旧立新不是消灭传统!方能做出精美的家居传统,超越文字,可以追溯到更早,语言!已经有价值追求。,10,十八大提出的“小康”出自礼记礼运与“大同”相关,是初级阶段,前者是理想的社会主义,后者相当于理想的共产主义。孙中山提示“大同”延续的是中国的理想,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应该继承!,11,代表人类文明的不仅是西方文明, 更深厚的文明多起源于东方。,12,中国的文化传统、文明历史不仅不过时, 仍有创新、借鉴的重要价值, 需要重新认识“五四运动”和近现代历史。,13,以人为本有教无类,天地人,14,多元智能因材施教,尊重学生, 扶持个性,标新立异。,15,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 师不必不如弟子,道之所存师之所存。,16,学以致用反对纸上谈兵。,17,合作学习独学无友孤陋寡闻。,18,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19,学习型社会耕读之家、家庭社会学校合一。,20,全民教育人人可以为尧舜。,21,不拘一格行业平等。,22,文以载道德育渗透。,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24,改革和发展需要进一步的思想解放,1.文革结束泛政治化、阶级斗争、改革开放、注重经济,积淀了问题。 2.2000年中国才接受“以人为本”。 3.中国梦的深刻内涵,本土文化的价值。 4.“中体西用”(张之洞)和抽象继承法(冯友兰),25,改革和发展需要进一步的思想解放,5.传统文化与马列主义结合(汤一介)进一步解释 “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和“马列主义中国化”,还有争议,应深入探索。 6.把改革和发展的困难归结于历史、文化是不负责和愚蠢的。,26,改革和发展需要进一步的思想解放,7.中国的优良传统、价值,不能只靠外国人肯定,李约瑟、黑人中医、 德国学者等,应觉惭愧,需要进一步思想解放! 8.中国人在本土文化的熏陶中,形成了勤劳、勇敢、智慧和道德的特点。,2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及其相关性,28,1.层次明显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国家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社会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个人层面,29,2.在个体层面与传统的“君子”、“小人”思想很契合,涉及道德、伦理、家庭、社会、子女、父母、 兄弟、做事、立志、改错、爱国、持家等。,30,格物致知,治国平天下;大医治国、洒扫庭除和扫天下。,3.各层次之间的相关性传统,31,4.做人底线与高尚的理想目标不应脱节, 道不远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2,5.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通过细化可以分出层次性和阶段性,33,6.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不是截然对立的,但内容有差别;西方价值观不等于“普世(遍)价值观”中国的智慧不是非黑即白、有我无他、排斥异己的简单判断。,34,自由绝对自由、无政府、无法无天;中国的自有传统主要是精神与人格;法律框架下的自由有保障;历史上有丰富的追求自由的思想:庄子、孟子、陶渊明、竹林七贤、李白等。 孔子认为理想的状态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加拿大学者海霍认为和基督教文化的追求很接近。,35,民主民自做主、为民做主,议会作用等,3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和哲学基础,37,关注问题的本质和历史源流,富强:强国梦。 源于追求幸福,近代则源于挨打、损失,争夺资源,弱肉强食,社会达尔文主义;推崇汉唐;有话语权和制定规则的权力,注重经济基础。,38,民主:三纲五常的相对性,大学生和文人参政,需要制度保障,不是一盘散沙,互相掣肘。,39,文明:历史进步的整体水平,是程度的概念,化民成俗的内涵,文化和正确的价值观应让大家明白。,40,和谐:理想的、生态的意识的体现,不只是权钱、通吃的附庸,共存、共同体,实现人类共同理想。,41,自由:偏重精神层面,解放、科学,不受消极的束缚,不以自己的自由损害他人的自由。,42,平等:相对的,在人格层面,法律面前,王子犯法与民同罪。,43,公正:为所有人,为民(子民),各有立场, 是相对、契约性的公正。,44,法治:契约取代王法,有参与、知情等权力,代表协商形成的、被广泛认同的规则。基于前三者,也是实现前三者的保障。,45,爱国:不仅索取,还要回报,保家卫国,现代民族国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是大家,许多问题可以找到中国式的解决方案,如养老、医保、城乡和谐等。,46,敬业:行业道德,利民,也利于行业发展,行业神;医德故事。,47,诚信:美国道德责任(对契约精神)、诚信等,中庸至诚如神,真诚相待才会有真正的信任。,48,友善:交友、交友标准,淡于功力;善待他人的亦利己,与人善终利己,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9,价值观不是仅靠读书、背书就可以确立的!,“人之初,性本善”,5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传播,51,1.避免背概念、会导致应付差事,适得其反。,52,2.正信不是迷信,讲清价值的价值,不是讲大道理,通过做事体验。,53,3.教师、家长、成人、官员、媒体等以身作则优化相应的社会风气,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入心),简单、生硬的灌输适得其反。,54,4.不简单与西方价值观分道扬镳、互相抵触,要善于借鉴和学习其传播方法。,55,5.有本土的解读,中国的话语体系,意识到西化的严重性,70%的概念由日本转入,接续传统对形成优势文化极为重要。,56,6.危机感,越南的困惑、台湾的经历、根的作用。,57,7.教育者要真诚,可以探究、经得起质疑,“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与中国的“当仁不让于师”,中国的传统:道理越辩越明。,58,价值观的传递和认同不同于简单的知识和技能传授,影响信仰和道路选择;同时要知道传统、习惯和文化的力量。,充分意识到:,59,从外在的约束转向内在的伦理、价值和追求过渡,方能产生积极影响。,60,价值观教育的横向影响:学校、家庭、社会、同学、媒体 变化:同学、媒体、学校、社会、家庭。需要了解教育对象,61,教有多途,殊途同归:志道、据德、依仁、游艺,不一定都课程化,无形易深入影响,应该与生活和个人体验紧密结合。古人曰“道不远人”,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依然很有借鉴价值。,62,学校、教师角色、教育作用有局限性?,6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是横空出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是有清晰的历史逻辑和传统渊源;不是圣人或神仙的追求标准,与每一位公民的生活各方面息息相关; 是思想教育,也是生存、做人的教育,一生受益,是素质教育的核心。,64,去掉知识和技艺留下的“化”的痕迹; 教与学共同受教育、共同成长; 教育者也需要终身学习,给自已和学生留有自主、 自由发展的空间。,65,关注情、理、法的重要关系在价值观确立中的重要作用,一些民族重宗教情感,中国人对应的是文化情感,用心有时不如用情,但不是表演、作秀、灌输。,66,任重道远,始于足下, 最有价值的、主导性的探索在教育第一线!,67,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