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第六节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1.物体的质量与运动速度有关 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不随运动状态改变的。但是,按照20世纪初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建立的狭义相对论,质量要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物体的质量与运动 速度的关系是 , 式中m0是物体静止时的质量,m是物体速度为v时的质量,c是真空中的光速 。,可见,当vc时,mm0;当v趋近于c时,m趋近于无穷大。因此,当物体的速度远小于真空中的光速时,经典力学完全适用;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经典力学就不适用了。,2.经典力学中速度叠加原理不再成立 设河流中的水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为 ,船相对于水的速度为 ,则在经典力学中,船相对于岸的速度为,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是,这个关系式涉及两个不同的惯性参考系,而速度总是与位移(空间长度)及时间间隔的测量相联系。相对论认为,同一过程的位移和时间的测量在不同参考系中是不同的,因而上式不能成立。,(矢量和),3.两种不同的时空观 本节教材在“科学漫步”栏目时间和空间是什么?一文中提到了牛顿和爱因斯坦的两种不同的时空观。 牛顿认为:空间是独立于物体及其运动而存在的,时间也是独立于物体及其运动而存在的,这是一种经典时空观。,爱因斯坦则认为:在研究物体的高速运动(速度接近真空中的光速)时,物体的长度即物体占有的空间,以及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甚至还有生命过程的持续时间,都与它们的运动状态有关,空间与时间不再与物体及其运动无关而独立存在。这是一种崭新的时空观。,4.经典力学难以解释微观粒子的运动 科学家们发现,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不仅具有粒子性,同时还具有波动性,它们的运动在很多情况下不能用经典力学来说明。20世纪20 年代量子力学的出现,才很好地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基本规律。,5.强引力作用下出现的问题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一些问题上也遇到了困难。例如:水星的公转轨道在不断旋进(参见教材图7.6-1),其实际观察值要比经典力学的预言值多。1915年,爱因斯坦创立的广义相对论对此则能作出很好的解释,同时还预言光线经过大质量星体附近时会发生偏转,且已被观测证实。 另外,根据牛顿的理论,当天体被压缩成半径几乎为0的一个点时,引力趋于无穷大;而爱因斯坦的理论则认为,引力趋于无穷大发生在半径接近一个“引力半径”的时候,这个引力半径的值由天体的质量决定。当天体的实际半径接近引力半径时,由爱因斯坦和牛顿引力理论计算出的力的差异急剧增大,在强引力情况下牛顿引力理论不再适用。,6.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 经典力学有它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低速运动,不适用于高速运动;只适用于宏观世界,不适用于微观世界;只适用于弱引力情况,不适用于强引力情况。 对于高速运动(速度接近真空中的光速),需要应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远小于真空中的光速时,相对论物理学与经典物理学的结论没有区别。 对于微观世界,需要应用量子力学。当普朗克常数可以忽略不计时,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的结论没有区别。 对于强引力情况,需要应用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当天体的实际半径远大于它们的引力半径时,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和牛顿引力理论计算出的力的差异并不很大。,7.牛顿的科学方法 本节教材在“科学足迹”栏目牛顿的科学生涯一文中总结了牛顿的科学方法,这些科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重视实验:重视实验,从归纳入手,这是牛顿科学方法论的基础。 逻辑推论:为了归纳成功,不仅需要大量的可靠资料与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清晰的逻辑头脑。 数学归纳: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只有通过数学才能归纳为能够测量、应用和检验的公式和定律。,补充内容,1.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狭义相对论的整套理论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假设之上的: a.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b.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2.时间的相对性“钟慢效应” 时间的相对性符合以下规律:,式中v是运动物体的速度,c是真空中的光速,t是运动体中的观察者观察到的时间间隔,t是地面上的观察者观察到的时间间隔。,由于 1,所以tt,即运动体中的观察者观察到的时间间隔变短了,从地面上观察运动物体的时间变慢了。这就是所谓的“钟慢效应”。,3.空间的相对性“尺缩效应” 空间的相对性符合以下规律:,式中v是运动物体的速度,c是真空中的光速,L是运动体中的观察者测得的长度,L是地面上的观察者测得的长度。,1,所以L L,即地面上的,观察者观察到运动体的长度变短了。这就是所谓的“尺缩效应”。,由于,4.相对论速度叠加公式,相对论的速度叠加公式为:,5.广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广义相对论有以下两条基本原理: 广义相对性原理:在任何参考系中(包括惯性参考系和非惯性参考系)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等效原理:一个均匀的引力场与一个做匀加速运动得到参考系是等效的。,6.关于量子力学 20世纪20年代,海森堡、薛定谔、玻尔、玻恩、狄拉克等物理学家建立了量子力学。开始,海森堡和薛定谔互相独立地提出了数学表达形式不同的理论,后来薛定谔很快就证明了这两种理论是完全等价的,是对同一事物的两种描述方式。薛定谔的理论更接近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的观念,也常常称为波动力学。薛定谔力图用数学形式来描述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他从麦克斯韦的光的电磁学说得到启发,认为电子的德布罗意波也可以用类似于光波的方式来描述,于是写出了描述物质波的方程,这就是,著名的薛定谔方程。这个方程既描述了电子的物质波的行为,又含有电子的粒子性的特征。 量子力学出现以后,在说明原子结构方面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快地被物理学家所接受。现在它的应用已远远超出原子结构的范围,成为物理学家研究微观世界的基本理论工具。 本节知识的应用主要涉及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以及对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初步了解。,例1 相对论给出了物体在 状态下所遵循的规律,量子力学给出了 世界所遵循的规律,爱因斯坦引力理论解决了 作用下的相关问题,而经典力学只适用于 ,不适用于 。,解析 相对论给出了物体在高速运动状态下所遵循的规律,量子力学给出了微观世界所遵循的规律,爱因斯坦引力理论解决了强引力作用下的相关问题,而经典力学只适用于低速运动、宏观世界和弱引力作用,不适用于高速运动、微观世界和强引力作用。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说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加广阔和深入,而不表示经典力学失去了意义。历史上的科学成就不会被新的科学成就所否定,而是作为某些条件下的特殊情形,被包括在新的科学成就之中。,例2 爱因斯坦与牛顿的时空观有何不同?对此你如何理解?,提示 参阅本节教材“科学漫步”栏目时间和空间是什么?一文。 牛顿认为:空间是独立于物体及其运动而存在的,时间也是独立于物体及其运动而存在的,这是一种经典时空观。 爱因斯坦则认为:在研究物体的高速运动(速度接近真空中的光速)时,物体的长度即物体占有的空间,以及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甚至还有生命过程的持续时间,都与它们的运动状态有关,空间与时间不再与物体及其运动无关而独立存在。这是一种崭新的时空观。 正如时间和空间是什么?一文所说,物理学的进展表明,一些看似天真的问题,其答案却是惊天动地的。人们对空间和时间概念的扬弃与修正,推动着物理学研究的深化,扩展着人类的科学视野。 牛顿的时空观与我们的日常经验十分吻合,但是光凭经验去认识世界是不行的,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进行些深入的思考,你必将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例3 地球以3104m/s的速度绕太阳公转时,它的质量增大到静止质量的多少倍?如果物体的速度达到0.8c (c为真空中的光速),它的质量增大到静止质量的多少倍?,提示 应用狭义相对论质量公式进行计算。,例4 某列车的静止时的长度为100m。试问: (1) 当它以3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对地面的观察者来说它的长度是多少? (2) 假如列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达到2.7108m/s,对地面的观察者来说它的长度又是多少?,提示 应用狭义相对论长度公式进行计算。,例5 介子是一种基本粒子,质量为电子的208倍,电荷为+e和e,速度为0.9966c。它在静止时的平均寿命为2.210-6s。据报道,在一组高能物理实验中,测得它通过的平均距离为8km左右,怎样解释这一现象?,提示 由“钟慢效应”进行解释。,例6 两束电子迎面相对运动,每束电子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均为0.9c,试求:相对于一束电子静止的观察者(即观察者和该电子束以相同的速度运动)观察到的另一束电子的速度。,提示 应用相对论速度叠加公式进行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