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886328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冒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感冒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感冒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 冒,儿科教研室 罗世杰,一、概述,(一)定义:感冒是感受外邪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临床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特征。又称伤风。,一、概述,(二)发病情况 发病季节: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多见。夏季 可发署邪感冒。 发病年龄: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婴幼儿较易罹患 发病特点: 一般症状较轻,预后良好。 常出现兼证,甚则发生肺炎喘嗽。 小儿感冒风热型居多。 体弱儿易反复感冒,甚至引起心悸怔忡。,一、概述,(三)命名 小儿药证直诀称为“伤风” 仁斋直指方诸风称为“感冒” 婴童百问称为“小儿伤寒” (四)范围 相当于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风寒,暑邪,风热,皮毛 口鼻,肺,卫阳被遏,肺气失宣,风寒证,风热证,暑邪证,肺常不足,脾常不足,乳食停积 (夹滞),神气怯弱 肝常有余,痰阻气道 (夹痰),伤风发搐 (夹惊),证型,病机,兼证,病因,二、病因病机,时邪,时行感冒,三、西医病因,上感的病原体90%以上为病毒。常见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某些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鼻病毒等,细菌有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 近年肺炎支原体亦不少见。,四、病理,上感早期为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单核细胞侵润,有清水样分泌物 继发细箘感染后,转为中性粒细胞侵润,分泌物转为脓性。 上皮细胞受累后破坏脱落,病愈后又复增生。,五、临床表现,(一)全身症状: 发热:可达3940,婴儿可致高热惊厥 头痛、畏寒、乏力、烦躁、呕吐腹泻 有些在早期出现阵发性脐周疼痛。,五、临床表现,(二)局部症状及体征 局部症状:主要是鼻咽部症状,流涕、喷嚏、鼻塞、咽痒、痒痛。 体征:咽部充血 肺部听诊 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腹部柔软 肠道病毒感染者,可见不同形态的皮疹,五、临床表现,(三)两种特殊类型的上感 1.疱疹性咽峡炎: 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夏秋季多发,17岁多见 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咽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 病程1周左右,疱疹性咽峡炎(疱疹),疱疹性咽峡炎(疱疹),疱疹性咽峡炎(溃疡),五、临床表现,(三)两种特殊类型的上感 2.咽-结合膜热: 由腺病毒3、7型所致,春夏季多发 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高热,咽痛,眼刺痛,咽充血,滤泡性眼结合膜炎;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 病程12周,六、实验室检查,病毒感染者血WBC正常或偏低,L增高; 细菌感染者WBC增高,N增高; 链球菌引起者血中抗“O”(ASO)滴度可增高。,七、诊断,1.病史:气候骤变,冷暖失调,与感冒病人接触 2.主证:发热、恶风寒,鼻塞流涕,喷嚏,微咳 3.兼证:可见感冒挟痰、挟惊、挟滞 4.血象:支持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 5.病原学检查 :必要时可作病毒学诊断或细菌培养,或ASO滴度增高。,八、鉴别诊断,1流行性感冒 :系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所致,有明显流行病史。全身症状重,如发热、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不明显。 2急性传染病早期:上感常为多种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麻疹、流脑、百日咳、猩红热、脊髓灰质炎等,应结合流行病史、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等综合分析,并观察病情演变加以鉴别。,八、鉴别诊断,3急性阑尾炎 上感伴腹痛应与阑尾炎鉴别。其腹痛常先于发热,右下腹持续痛,腹肌紧张,有固定压痛点、反跳痛,WBC、N升高。 4急性支气管炎(咳嗽) 多有感冒病史,以咳嗽为主,无气促,听诊呼吸音粗糙,或闻及不固定的、散在的干湿啰音。X线呈肺纹理增粗,肺门阴影增深。,九、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三)分型论治,(一)辨证要点,首辨寒热,寒热之辨主要在察咽观舌。凡咽红,舌边尖红者属风热无疑,若咽红,即使舌质不红,苔薄白,也可考虑为风热,纵有寒象也以寒包热郁居多。 小儿感冒实证居多,体虚感冒往往反复发病,面色无华,发稀,多汗畏寒,常伴佝偻病、贫血、厌食等。,(二)治疗原则,疏风解表为其治疗总则 感受风寒辛温解表 感受风热辛凉解表 感受暑邪清暑解肌 时行感冒清热解毒为主 出现兼证时随证论治,挟痰者,佐以化痰,挟滞者佐以消食导滞,挟惊者佐以清热镇惊,(三)分型论治,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暑邪感冒 时行感冒 兼证,1、风寒感冒,证候 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口不渴,咽稍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 治法 辛温解表。 方药 荆防败毒散加减。常用药:荆芥、防风、羌活、苏叶、前胡、桔梗、甘草。,2、风热感冒,证 候: 发热较重,恶风,有汗热不解,头痛,鼻塞,流黄涕或浊涕,咳嗽声重,痰黏白或稠黄,咽红肿痛,口干引饮。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 治 法: 辛凉解表 方 药: 银翘散加减。常用药: 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薄荷、桔梗、 牛蒡子、荆芥、豆豉、芦根、竹叶,3、暑邪感冒,证候 见于夏季,高热无汗,头痛,身重困倦,胸闷泛恶,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咳嗽。舌红苔黄腻,脉数或指纹紫滞。 治法 清暑解表。 方药 新加香薷饮加减。常用药:香薷、金银花、连翘、厚朴、扁豆。,4、时行感冒,证候 全身症状较重,壮热,嗜睡,汗出热不解,头痛,纳差,呕吐,腹泻,目赤,咽红肿痛,肌肉酸痛,咳嗽。舌红苔黄糙,脉洪数。 治法 疏风清热解毒。 方药 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常用药:金银花、连翘、荆芥、羌活、栀子、黄芩、大青叶、桔梗、牛蒡子、薄荷。,5、兼证,(1)挟痰 (2)挟滞 (3)挟惊,(1)挟痰,证候 感冒症状咳嗽,喉间痰多,甚则气急痰鸣。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浮紧或浮数,指纹浮红或浮紫。 治法 辛温解表,宣肺化痰 辛凉解表,清肺化痰 方药 挟寒痰者,以辛温解表为主,佐用二陈汤,三拗汤。 挟热痰者,以辛凉解表为主,佐用桑菊饮,(2)挟滞,证候 感冒症状腹胀嗳气,呕吐,腹泻。苔厚浊腻,脉滑。 治法 解表佐以消食导滞。 方药 解表药中佐用保和丸。 常用药:山楂、神曲、鸡内金、莱菔子、枳壳。,(3)挟惊,证候 感冒高热惊惕啼叫、睡卧不安,甚至抽搐惊厥,目珠上窜,热退惊止。舌质红,脉浮弦。 治法 解表兼清热镇惊。 方药 解表药中佐用镇惊丸。 常用药:钩藤、僵蚕、蝉蜕等。,高热惊厥特点,1.多见于6m3y,6y以后罕见 2.患儿体质较好 3.惊厥多发于病初T骤升时 4.全身惊厥,次数少(一般次),时间短(15分钟),恢复快(天后脑电图正常) 5.以后发热易复发,十西医治疗,1一般治疗 休息、多饮水; 注意呼吸道隔离; 预防并发症。,十西医治疗,2病因治疗 常用抗病毒药物: 潘生丁35mg/kgd,分3次口服。 病毒唑1015mg/kgd,肌注或静滴,用35日 如病重、继发细菌感染,或有并发症者可用SMZCO或青霉素,疗程35日。如证实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或既往有风湿热、肾炎病史者,青霉素疗程1014日。 局部可用10%病毒唑滴鼻液,qid;病毒性结合膜炎可用0.1%阿昔洛韦滴眼,q12h。,十西医治疗,对症治疗 (1)高热: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阿斯匹林或泰诺或臣功再欣等; 亦可物理降温冷敷、温湿敷或酒精擦浴; (2)高热惊厥镇静、止惊等治疗。 (3)咽痛:可含服咽喉片、西瓜霜等。,十西医治疗,感冒长时间不愈考虑: 诊断有否变化 是否反复感冒,课后思考(作业),小儿感冒为什么多见夹痰、夹滞、夹惊?,感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