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装配》PPT课件.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886004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158 大小:1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图装配》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机械制图装配》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机械制图装配》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3 装配结构的合理性简介,10-1 装配图的内容和视图表达方法,第十章 装配图,10-2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及零件序号、明细栏,10-4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10-5 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Assembly Drawing,齿轮泵,装配图,表示一部机器或部件的图样。,10-1 装配图的内容和视图表达方法,图例,一、装配图的内容,装配图是表达一部机器或部件的图样,是机器或部件进行装配、调整、使用和维修时的依据。,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一组视图,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和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等。,2. 必要的尺寸,反映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规格、安装情况、零件间的相对位置、配合要求和机器的总体大小等尺寸。,用文字和符号注出机器(或部件)的质量、装配、使用等方面的要求。,4. 零件的序号、明细栏和标题栏,零、部件的编号(即序号)、名称、数量、材料及机器的名称、设计者、审核者等有关信息。,3. 技术要求,176,245,R15,4M12,110,120,140,100,40,415,日期,一组视图 必要的尺寸 技术要求 序号、明细栏、标题栏,一组视图 必要的尺寸 技术要求 序号、明细栏、标题栏,1.相邻零件轮廓线和剖面线的绘制 接触面和配合面只画一条线,非接触或不配合面必须画成两条线; 同一零件在不同剖视图中剖面线的方向一致、间隔一致。而不同零件剖面线的方向或间隔应区别开。,10-1 装配图的内容和视图表达方法,二、 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装配图除可采用视图、剖视、剖面、局放大图等表达方法外 ,还可采用一些规定画法和特殊的表达方法:,(一)规定画法,1. 相邻零件轮廓线和剖面线的绘制,2. 实心零件的画法的绘制,当剖切平面通过螺纹紧固件以及实心轴手柄、连杆、球、销、键等零件的轴线时,均按不剖绘制。,沿零件的结合面剖切 零件拆卸画法 假想画法 展开画法 简化画法(a)(b) 夸大画法 单独零件单独视图画法,10-1 装配图的内容和视图表达方法,二、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为了便于清楚地表达部件的结构,针对各种机器或部件的特点,还可采用以下一些特殊表达方法:,(二)特殊表达方法,1. 沿零件的结合面剖切,沿零件的结合面剖切,结合面上不画剖面线,A,2. 零件拆卸画法,右边采用拆卸画法 应标注“拆去xx零件”,3.假想画法, 表示部件中运动件的极限位置,用双点划线假想地画出轮廓。, 为了表达不属于某部件,又与该部件有关的零件,也用双点划线画出与其有关部分的轮廓。,为了表达不在同一平面内而又相互平行的轴上零件,以及轴与轴之间的传动关系,可以按传动顺序沿轴线剖开,而后依此将轴线展开在同一平面上画出,并标注“XX展开” 。这种展开画法在表达机床的主轴箱、汽车的变速箱等装置时经常运用。,4 展开画法,4 展开画法,5.简化画法, 零件上的工艺结构,常省略不画。 对均匀分布的同一规格的螺纹连接件,允许只画一组,其余的应用中心线表明位置。 对于滚动轴承和密封圈,只画一边,另一边用简化画法。,5. 简化画法(a),同一轴上相同型号滚动轴承的简化画法,工艺结构,如倒角、圆角、退刀槽等细节可省略不画,标准件可采用简化画法,5. 简化画法(b),若干相同的连接组件,如螺栓联接等,可只画一组,其余用点划线表示其位置即可。,滚动轴承、螺栓联接等可采用简化画法。,6. 夸大画法,不接触表面和非配合面的细微间隙、薄垫片、小直径的弹簧等,可以不按比例画,而适当加大尺寸画出。,在装配图中,有时要特别说明某个零件的结构形状,可以单独画出该零件的某个视图,但要在所画视图的上方注写该零件的视图名称,在相应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注上相同的字母。,7. 单个零件的单独视图画法,零件2 A-A,7. 单个零件的单独视图画法,须在所画视图上方注出该零件的视图名称,在相应视图的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A,A,10-2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及零件序号、明细栏,一)性能(规格)尺寸 是设计机器、了解和选用机器的依据。 二)装配尺寸 表示零件间装配关系和工作精度的尺寸: 1. 配合尺寸 2. 重要相对位置尺寸 装配时必需保证的零件间较重要的距离、间隙等。 3. 装配时加工尺寸 零件有些结构要装配在一起后才能进行加工。 三)安装尺寸 将部件安装在机器上,或机器安装在基础上,需要确定的尺寸。 四)外形尺寸 总长、总宽、总高。 五)其他重要尺寸 设计或装备时需要保证的尺寸(如齿轮中心距)。,一、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原则:完整、清晰、合理。,不必标出装配图上零件的所有尺寸,只要求注出以下五类尺寸:,一)规格尺寸,规格尺寸,一)规格尺寸,二)装配尺寸,装配尺寸,装配尺寸,装配尺寸,A,三) 安装尺寸,安装尺寸,A,三) 安装尺寸,四) 总体尺寸,总长尺寸,总宽尺寸,总高尺寸,A,五) 其它重要的尺寸,扳,较薄零件的断面内不便画圆点时,可用箭头指向。,序号的字号要比尺寸数字大一号或两号 。,一)序号,二、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每一种零件(形状尺寸规格完全相同)只编写一个序号。数量须写在明细表内。滚动轴承、电机等标准部件,只需编写成一个序号。 在图中编号时,应按顺时针(逆时针)依次排列整齐,零件的序号,1.零件编号原则,形状尺寸规格完全相同的零件只编一个号,数量须写在明细表内。,形状相同而某一尺寸不同的零件,则必须分别编号。,滚动轴承、电机等标准部件,只需编写成一个序号。,2.序号表示的方法,序号应顺序注写在视图、尺寸等以外, 整齐排列。,指引线(细实线)应从零件的可见轮廓内的实体上引出,另加短画线或圆圈,允许转折一次。,二)、明细表,明细栏中的零件序号应与装配图中的零件编号一致,并且由下往上填写,因此,应先编零件序号再填明细栏。,10-3 装配结构合理性简介,一、孔端与轴肩接触时的画法 二、接触面与配合面的画法 三、螺纹连接的合理结构 四、定位销的合理结构 五、滚动轴承的固定、间隙调整及密封装置的结构 六、防松的结构 七、防漏的结构,为了保证机器(或部件)的性能,并方便装拆,在设计和绘制装配图时,应考虑装配结构的合理性。,四、装配工艺结构,在装配图上要正确表达零件之间合理的装配结构和连接方式。,四、装配工艺结构,四、装配工艺结构,四、装配工艺结构,其他装配工艺结构,本节结束,10-4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一、了解部件 二、确定表达方案 三、画装配图的步骤 例题1 画安全阀的装配图 例题2 画平口钳的装配图 例题3 画减速器的装配图,部件既由若干零件所组成,那么,根据组成部件的所有零件图,就可以拼画成部件的装配图。其方法和步骤如下:,一、了解部件,对部件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并研究有关资料,了解其用途、性能、工作原理、每个零件的作用及其装配关系、连接方式等。,二、确定表达方案,1.主视图的选择,一般按工作位置放置,并选择最能反映装配关系、工作原理和主要零件的主要结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2.其它视图的选择,补充主视图中没表达清楚的其它装配关系、工作原理和主要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装配图的视图选择,视图选择原则:,装配主干线,装配次干线,装配干线,主视图的选择:,其它视图选择:,装配干线:为实现某一功能装配在一起的一串零件。 实现主要功能的或含零件较多装配干线称为装配主干线,反之成为装配次干线。,三、画装配图的步骤,1. 选比例,定图幅,画图幅线、标题栏、明细栏,2. 画各视图的基准线,3. 画主要结构。画剖视图时,尽量从主要装配干线入手,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逐个画出各零件。,4. 画次要部分和细部。,5. 检查、修改。,6. 画剖面符号,标注尺寸及注写技术要求。,7. 编写零件序号并填写标题栏、明细栏。,8. 最后加深、加粗所有的图线。,10-4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例题1 画安全阀的装配图 例题2 画平口钳的装配图 例题3 画减速器的装配图,例题1 画安全阀的装配图,1. 安全阀的工作原理 2. 安全阀的装配关系 3. 弹簧预压力的调节 4. 安全阀装配图的画图过程,1. 安全阀的工作原理,2. 安全阀的装配关系,3. 弹簧预压力的调节,4.安全阀装配图的画图过程,1)读懂装配示意图和全套零件图 2)确定方案,选比例、图幅,画出图框、标题栏、明细栏 3)根据表达方案、画出各视图的主要基准线 4)画主要装配干线上的各零件,一般由内向外画 5)画其余视图 6)标尺寸,画剖切符号、投影方向箭头,注图名 7)编序号,填明细栏、标题栏,写技术要求 8)检查、描深、描粗,1). 读懂零件图和装配示意图,2)定方案、选比例、图幅,画出图框、标题栏、明细栏,3)画主要基准线:通常是部件的主要轴线,对称中心线或某些零件的基面或端面,4)画主要装配干线,由内向外画,(b)画出阀门,(a)画出阀体,(c) 画出弹簧,4)画主要装配干线,由内向外画,(b)画出阀门,(a)画出阀体,(c) 画出弹簧,(d)画出弹簧盖和垫片,(e)画出阀盖、螺杆等,(f)画出阀罩,(g)画出螺母,(h)画紧定螺钉,4)画主要装配干线,由内向外画,(i)画剖面线,5)画其余视图,6)标尺寸,画剖切符号、投影方向箭头,注写图名,画左右法兰盘端面的局部视图,7)编序号、填写标题栏、明细栏、写技术要求 8)检查、描深、描粗,怎样编号不易出错?,先画出需要编号零 件的指引线和横线,检 查无重复、无遗漏时, 再统一填写序号。,6)标尺寸,画剖切符号、投影方向箭头,注写图名,例题2 画平口钳的装配图,1)读懂装配示意图和全套零件图 2)确定方案、比例、图幅,画出图框、标题栏、明细栏 3)根据表达方案、画各视图的主要基准线 4)画主要装配干线,由内向外画 5)画其余视图 6)标尺寸,画剖切符号、投影方向箭头,注图名 7)编序号,填明细栏、标题栏,写技术要求 8)检查、描深、描粗,画图步骤:,1. 读懂装配示意图和零件图。,应弄清部件的工作原理、零件间的装配连接关系,平口钳的工作原理,平口钳的装配,平口钳的零件图,平口钳的零件图,平口钳的零件,2. 定方案,定比例、图幅,画出图框、标题栏、明细栏,主视图:过丝杠轴线全剖 俯视图:局部剖 左视图:半剖 另加断面图、局部视图 比例:1:1,(1)主视图的选择 部件按工作位置摆放,使主要装配干线平行于V投影面,并采用适当的剖视。 (2)其他视图的选择 旨在表达次要装配干线和主要零件形状。,3. 先布图,画基准线,4. 画主要装配干线,逐次向外画 (a)画固定钳身,(b)画轴套,(c)画丝杆,3,135,8,配合面画一条线,配合面,(b)画轴套,(c)画丝杆,(d)画方块螺母,(e)画主视图中其它零件,画剖面线,(f)画俯视图,(g)画左视图、辅助视图(注意:同一零件、同一图纸上剖面线一致),5、标尺寸、剖切符号、编序号、写图名,必要的尺寸,1、性能尺寸:活动钳身活动范围:0-69 2、装配尺寸: 配合尺寸:丝杠与固定钳身:12H8/f9,18H8/f9 螺母与活动钳身:20H8/f9 相对位置尺寸:丝杠轴线与底面:15 螺钉定位尺寸:40,11 3、安装尺寸:211,114 4、外形尺寸:总长215,总宽140,总高59 5、其他重要尺寸:Tr184-7H/8e,技术要求 1、活动钳身在任何位置时,两钳口板都应保持平行; 2、在移动件#和件#的过程中,应松紧合适、移动顺利。,6、填写明细表、标题栏、技术要求,7、检查、加深,技术要求 1、活动钳身在任何位置时,两钳口板都应保持平行; 2、在移动件4和件5的过程中,应松紧合适、移动顺利。,本节结束,课后预习: 10-5 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看图集第8页的“卧式柱塞泵 ” 装配图,作业: 画平口钳的装配图 要求: 比例:1:1,图幅:A3,例题3 画减速器的装配图,1.减速器的工作原理 2.减速器的装配关系 3.减速器装配图的画图过程,1. 减速器的工作原理,2. 减速器的装配关系,3. 减速器装配图的画图过程,减速器装配图的画图过程,减速器装配图的画图步骤,1. 读懂零件图和装配示意图 2. 定方案、定比例、定图幅,画出图框 3. 根据表达方案、画主要基准线 4. 画主要装配干线,逐次向外扩张 5. 标注尺寸 6. 编件号、填写明细表、标题栏和技术要求 7. 检查、描深,1. 读懂零件图和装配示意图。,(厂名),2. 定方案、定比例、定图幅,画出图框,3. 根据表达方案、画主要基准线,4. 画主要装配干线,逐次向外扩张 (a)画出机体,(b)画出机盖,(c)画出齿轮及齿轮轴,(d) 画出轴承、轴承端盖、挡油环、轴套及调整环,(e) 画出密封圈,(f) 画出螺栓、销,(g) 画出油塞,(h) 画出油标,(i) 画出视孔盖,5. 标注尺寸,6. 编件号、填写明细表、标题栏和技术要求 7. 检查、描深,10-5 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一、步骤和方法 (一)概括了解 (二)了解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三)了解零件的结构形状和作用 (四)归纳总结,一、概括了解,1. 首先根据标题栏、明细表和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装配体的名称、用途、零件数量及大致组成情况。(如:减速箱、轴承、千斤顶、阀、泵) 2. 视图分析。分析全图采用了哪些表达方法,目的?并找出各视图间的投影关系,进而明确各视图所表达的内容。,齿轮油泵装配图由两个视图表达,主视图采用了全剖视,表达了齿轮油泵的主要装配关系。左视图沿端盖和泵体结合面半剖,表达了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及外形。,含多少非标准件和标准件,由装配图的标题栏可知,该部件名称为齿轮油泵,是安装在油路中的一种供油装置。由明细栏和外形尺寸可知它由15种零件组成,其中非标准件10种,结构不太复杂。,A,二、分析视图,深入了解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经过上面的分析,需进一步了解部件的运动,支撑、润滑、密封等结构,弄清零件间的配合性质、连接方式等。 看图方法: 从主视图入手,根据各装配干线,对照零件在各视图中的投影关系; 根据零件序号对照明细表,确定零件名称、数量及位置; 由各剖面线的不同方向和间隔,分清各零件轮廓范围和大致形状; (其中注意未画剖面线处,可能是实心杆件、肋板、孔洞和空腔) 由装配图上所标注的配合代号,了解零件间的配合关系; 利用一般零件结构有对称性、利用相互连接两零件的接触面形状应大致相同的特点,帮助想象零件形状。 1.了解装配关系 2.了解部件的工作原理,分析部件的装配关系,要弄清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连接固定方式等。,1. 分析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可根据图中配合尺寸的配合代号,判别零件配合的基准制、配合种类及轴、孔的公差等级等。 齿轮油泵有主动齿轮轴系和从动齿轮轴系两条装配线。, 配合关系,轴与孔的配合?,尺寸为 20H7/h6,属基孔制,间隙配合。,说明轴在泵体、端盖的轴孔内是转动的。,齿轮的齿顶和泵体空腔的内壁间是什么配合?,弄清零件之间用什么方式连接,零件是如何固定、定位的。, 连接和固定方式, 端盖和泵体?,用螺钉连接,用销钉准确定位。, 齿轮的轴向定位?,靠齿轮端面与端盖内侧面接触而定位。, 密封装置,为了防止漏油及灰尘、水分进入泵体内影响齿轮传动,在主动齿轮轴的伸出端设有密封装置。,端盖与泵体之间有垫片。,垫片的另一个作用是调整齿轮的轴向间隙。,2.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当主动齿轮顺时针转动,从动齿轮逆时针转动时,齿轮啮合区左边的压力降低,油池中的油在大气压力下,从进油口进入泵腔内。随着齿轮的转动,齿槽中的油不断被轮齿带到右边,高压油从出油口送到输油系 统。,分析运动、动力怎样传入,又是怎样传递,弄清运动情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主动齿轮逆时针转动,从动齿轮顺时针转动时,齿轮啮合区右边的压力降低,油池中的油在大气压力下,从进油口进入泵腔内。 随着齿轮的转动,齿槽中的油不断沿箭头方向被轮齿带到左边,高压油从出油口送到输油系 统。,先看主要零件,再看次要零件;先看容易分离的零件,再看其它零件.,三、了解零件的结构形状和作用,左端盖,泵体,螺母,右端盖,齿轮轴,被动齿轮轴,螺钉,销,四、归纳总结,安装尺寸,如:装拆顺序,部件的结构应利于零件的装拆。 齿轮油泵的装拆顺序:,拆螺钉 、销钉 端盖 齿轮轴 螺母及垫圈压紧螺母及填料。,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根据装配图画零件图,简称拆图。在拆画零件图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认真阅读装配图,分离零件(如螺纹连接画法改为单个画法) 二、确定视图表达方案(主要视图一般与装配图相同) 三、构思零件形状,画出零件的轮廓线(注意被其他零件挡住的轮廓要补上)。 四、 合理标注零件的尺寸(配合尺寸、螺纹尺寸等已知尺寸) 五、 合理注写零件的技术要求,拆画齿轮油泵泵体零件图,一、认真阅读装配图,分离零件,B,B,B-B,二、 确定视图表达方案,三、零件结构形状处理, 拆出零件补画出所缺的图线,如:泵盖外形,4.拆卸完其他零件 如:螺孔中的螺钉端部、不应有反方向的剖面线 5.装配时用铆接、弯曲卷边等变形方法联结时,应画联结前形状,四、合理标注零件的尺寸,(抄注),(查注),(算注),(量注),五、 合理注写零件的技术要求, 配合表面: Ra值取3.2-0.8,公差等级高 的Ra取较小值。, 接触面: Ra值取6.3-3.2,如零件的定位 底面Ra可取3.2,一般端面可取6.3等。, 需加工的自由表面(不与其它零件接触的表面): Ra值可取25-12.5,如螺栓孔等。,表面粗糙度代号,拆画齿轮油泵泵体零件图,一、 认真阅读齿轮泵装配图 二、 构思零件形状,拆出零件 三、 确定视图表达方案 四、 合理标注零件的尺寸 五、 合理注写零件的技术要求,点击相应区域可看放大图,一、 认真阅读齿轮泵装配图,二、构思零件形状,拆出零件 泵体,下一步:拆除螺母和垫圈,下一步:拆除齿轮,下一步:拆除压紧螺母,下一步:拆除螺钉、销,下一步:拆除左端盖,下一步:拆除销、螺钉,下一步:拆除右端盖、压紧轴套和密封圈,下一步:拆除两齿轮轴,补画出所缺的图线,三、确定视图表达方案,四、合理标注零件的尺寸 五、合理注写零件的技术要求,本章结束,一、轴肩与孔端接触时的画法,在孔的接触端面制成倒角或在轴肩根部切槽,以保证两零件接触良好。,1)正确,2)正确,3)不正确,二、接触面与配合面的画法,1. 接触面的画法 2. 圆柱面配合 3. 圆锥面配合 4. 沉孔 5. 凸台 6. 轴承底座,1. 接触面的画法,正确,不正确,正确,不正确,两个零件在同一个方向上,只能有一个接触面或配合面。,2. 圆柱面配合,不正确,正确,3. 圆锥面配合,(a)合理,(b)不合理,4. 沉孔 为了保证接触良好,(a),(b),5. 凸台,(a),(b),二、螺纹连接的合理结构,1. 通孔应大于螺杆直径 2. 螺纹联接合理结构 3. 要留出板手活动空间 4. 要留出螺钉装、拆空间 5. 加手孔或改用双头螺柱,1. 通孔应大于螺杆直径,(a)正确,(b)不正确,2. 螺纹联接合理结构,(a)尾部加长,(b)退刀槽,(c)凹坑,(d)倒角,3.要留出板手活动空间,(a)不合理,(b)合理,4. 要留出螺钉装、拆空间,(a)不合理,(b)合理,5. 加手孔或改用双头螺柱,(a)不合理,(b)合理,三、定位销的合理结构,(a)盲孔,(b)通孔,四、滚动轴承的固定、间隙调整及密封装置的结构,1.轴肩固定轴承内、外圈 2.弹性挡圈固定轴承内、外圈 3.轴端挡圈固定轴承内圈 4.圆螺母及止退垫圈固定 5.套筒固定轴承内、外圈 6.动轴承的密封 (a )( b )( c )( d),1.用轴肩固定轴承内、外圈,2.用弹性挡圈固定轴承内、外圈,(b)弹性挡圈,(a)内、外环的固定,3.轴承挡圈固定轴承内圈,(a)轴承固定,(b)轴承挡圈,4. 用圆螺母及止退垫圈固定,(b)止退垫圈,(c)轴承内圈的固定,(a)圆螺母(GB821-76),5. 用套筒固定轴承内、外圈,密封圈,6. 滚动轴承的密封(a),6. 滚动轴承的密封(b),6. 滚动轴承的密封(c),6. 滚动轴承的密封(d),(a)用双螺母锁紧,(b)用弹簧垫圈锁紧,(d)用双耳止动垫片锁紧,(c)用开口销六角槽形螺母锁紧,五、防松的结构,六、防漏的结构,防漏结构(a) 防漏结构(b),为了防止内部流体外漏,同时防止外部灰尘、杂质侵入,要采用填料密封防漏措施。 填料要画成刚刚加满的状态。,防漏结构(a),防漏结构(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