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方案.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884955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案预案:_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方案姓名:_单位: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6 页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方案环境监管信息是环境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环境监管信息全面、客观、及时公开,有助于保障公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将排污企业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引导公众更加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有助于倒逼企业自觉守法、部门依法行政、公众积极参与,共同促进环境保护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二、环境监管信息公开职责分工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局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人事科(纪检监察):负责监督、考核局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信息中心:负责依程序将各科室(单位)提供的环境监管信息在局网站及有关媒体公开。环保科技、环境评价、污染防治、自然生态、环保法制、总量减排、环境监察(环境应急)、环境监测、辐射管理、投诉受理等环境监管科室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将其制作和获取的环境监管信息依程序发布至市环保局网站。其他科室所涉及的环境信息按政务公开的相关要求执行。各区县市环保局(分局)参照执行。三、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内容根据省环保厅及市政府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涉密信息外的各类信息都应公开。具体内容按照环保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目录(第一批)以及省环境保护厅信息公开指南等规定执行。在此基础上,还应定期公开各类信息汇总情况,重点公开以下六个方面的信息:1、环境监测结果公开。包括定期公开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以及经有效性审核和比对校验确认的重点企业在线监测结果等,每月进行汇总分析。2、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结果公开。及时准确公开企业环境信用状况,并与企业上市核查、信贷等直接挂钩,促进企业增强环境守法意识。每年进行汇总评价并公开。3、环境污染事故处理情况公开。包括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起因、真实状况及处理处置情况等。事故处置过程中及时公开,每月进行汇总公开。4、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情况公开。包括环评报告、项目内容、环境影响、环评批复及竣工验收等内容。每月对已批复、已验收,以及不予受理的环评审批情况进行汇总公开。5、环境信访热点问题处理信息公开。包括环境信访、投诉以及网络、媒体涉常环保舆情的受理、调查、处理处置以及办理结果等。信访投诉处理情况及时公开,每月对受理、处置情况进行汇总公开。6、排污申报和排污收费情况公开。包括排污费征收的项目、依据、标准和程序,排污者应当缴纳的排污费数额、实际征收数额以及减免缓等信息。每季度对未按时缴纳排污费的企业进行汇总公开。四、环境监管信息公开时限一般情况下,自环境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每月汇总类信息于次月10日前予以公开;年度或季度汇总类信息在终了后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自动监控等能即时发布的信息1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五、环境监管信息公开程序以网络公开作为环境监管信息公开的主要方式,信息中心在局门户网站设立环境监管信息平台,各科室(单位)将环境监管信息报分管业务领导审核签字后,报分管政务公开(保密工作)的领导审核签字,然后上传至局域网或信息中心邮箱,由信息中心在市环保局门户网站上公开。同时,可根据不同环境监管信息的特点,采取在政府网站、报刊上刊登,在广播、电视上播放等各种方便公众知悉的方式,多渠道、多途径发布环境监管信息。六、公众依申请公开事项1、申请受理公众通过互联网提出的公开申请由信息中心受理后,转交办公室统一办理,采取其他方式提出的公开申请,直接由办公室受理并办理。2、依申请公开事项的处理办公室受理公众依申请公开事项后,根据内部职责分工,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交办,局属各单位在收到信息公开申请表后,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下列答复:(1)属于已公开范围的,告知申请人可以获得该环境信息的方式和途径;(2)属于公开范围未公开的,依相关规定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公开,并告知申请人获得该环境信息的方式和途径;(3)属于免予公开范围的,告知申请人不予公开的理由;(4)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工作范围的,告知申请人该信息的所属机关及联系方式;(5)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不存在的,告知申请人;(6)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告知申请人作出更改、补充。答复文本根据答复内容,交办公室初审,按程序报相关局领导审批后,由办公室统一回复申请人。七、监督方式及程序1、督促企业做好环境信息公开工作。企业是污染源治理的责任主体,公开其环境信息是企业应履行的社会义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相关科室、直属单位要严格督促企业主动公开相关信息,对不依法主动公布或不按规定要求公布的要依法严肃查处。2、抓好环境信息公开后督查工作。由局信息中心牵头,密切关注环境信息公开后网络舆情动态,按相关程序交责任单位处理。对于已公开的各类环境违法违规企业,法制科、环评科、监察支队等相关单位要严肃查处,限期整改到位,并依法启动行政处罚、暂停审批、停开环保证明等相关处罚措施。3、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本机关未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监督部门投诉。此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向监察机关举报或通过法律途径加以解决。第 5 页 共 6 页方案预案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