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工程施工安全方案.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882273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处理工程施工安全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水处理工程施工安全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水处理工程施工安全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案预案:_水处理工程施工安全方案姓名:_单位: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9 页水处理工程施工安全方案1.1现场文明施工管理为保证该工程顺利进行,保持建筑工地及周围环境整洁,运输道路通畅,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工地文明施工管理,体现企业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特制定本文明施工措施。目标:达到文明施工优良标准;争创市文明施工样板工地。1.1.1、组织管理措施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中心,以各职能组、作业组织负责人为成员的现场文明施工领导班子,其中包括主管生产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以及质量、安全、材料、消防、环卫、保安的负责人员。施工现场健全文明施工个人岗位责任制;经济责任制;安全质量、工期责任奖惩制度;会议制度;专业管理制度;工作检查制度;资料管理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和个人的文明施工的责任和义务,从思想上、行动上、组织上、管理上、计划上和技术上重视起来,切实提高现场文明施工的质量和水平。1.1.2、环境保护措施(1)严格执行“门前三包”制度,搞好施工现场出入口的环境保护。(2)运输建筑材料、垃圾和工程渣土飞扬、洒落,车辆进行覆盖,保证行驶途中不污染公路和环境,施工区域经常洒水,避免扬尘。(3)正常休息时间内,不得使用高噪音机械施工。(4)工程竣工后一个月内,拆除各类安全防护施舍和其它临时设施,并将工地及周围环境清理整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5)施工现场的职工厕所应有简易化粪池,并加盖定期喷药。厕所内必须有水源可供冲洗,每日有专人负责清洁。(6)施工现场生活垃圾应集中处理,不得乱丢弃。(7)除抢险工程外,每天施工作业时间限制在每日七时至十二时和十四时至二十二时,因工程技术或工程质量要求连续作业的,应经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施工噪音控制在政府允许的范围内。不能影响周边的正常工作环境。(8)教育施工人员,严禁在施工场地大声喧哗,吵闹、严禁野蛮施工。(9)砼施工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不安排夜间施工。(10)现场主要入口处,设置车辆冲洗设施,保证车辆不带泥上市政道路。1.2安全生产管理1.2.1、组织措施安全目标:不发生死亡及重伤事故,月轻伤事故率小于3。安全达标:优良。建立健全有效的安全保证体系。从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设施的设置、规章制度的制定等方面,严格保障施工安全。1.2.2、管理措施1)、以安全责任为中心,编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对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主施工、施工员、专职安全员,按照岗位工的不同,规定各自对安全应负的责任。2)、层层推行“安全合同制度”。项目经理与公司签订“安全责任状”,明确安全目标、责任、奖罚,然后项目经理与主施工签订“安全生产合同”,施工队与工人签订“安全合同”,为全体施工人员确立安全标准,切实约束不安全行为。3)、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开工前,项目经理要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情况向全体职工进行交底;工种配合时,主施工要按工程进度向有关班组长进行交叉作业的安全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4)、坚持“持证上岗制”,对特殊工种,如架子、机械、起重吊装、电焊等工种,必须持证上岗。5)、建立班前安全活动制度。班组每天要对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对所使用的工具、设备、防护用品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改进措施,并做好班前安全活动纪录。6)、严格安全检查制度。除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外,还要组织定期检查,风季、雨季前专项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立即进行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建立登记、整改、复查、销项制度,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险情,要立即停止作业。1.2.3、技术措施本工程除严格按照建筑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所述内容进行管理及施工外,针对本工程特点,拟采取如下技术措施,确保安全施工。(一)多发性建筑安全事故的防护措施:(二)防止机具伤害和起重伤害事故:(三)防火技术措施:(1)工地组建人员相对固定的消防队伍并进行培训,生产班组设消防员。防火安全检查要结合日常、定期安全检查同时进行。(2)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生产性动火安全规定(八不、四要、一清)和本公司集体宿舍安全防火管理规定。(3)施工现场和临时生活区用电,严格按照有关的用电安全管理规定执行,防止发生电气火灾。(4)消防通道设置:现场临时施工道路贯通整个施工现场,并可到达临时工生活区,现场材料堆放不得占用道路,保持道路畅通,易燃易爆材料(仓库)应设于道路两旁。各作业面留置2米走道,开关箱前不得堆放材料及杂物。(5)消防水源:暂用场区消防水源,消防用水不得用作施工用水水源。(6)灭火器材:大型施工机具的动力装置和主要固定电开关箱附近配备专用的适合扑灭电气火灾的干粉灭火器。(四)防止触电事故技术措施:相关项目:施工临时用电。(1)低压干线架设:架空线路必须架设在配有横担和绝缘子的专用电杆上,严禁利用树木、脚手架架设线路。(2)支线架设:导线进出开关箱应位置准确、排列整齐,进出线口应留在箱体下底面,所用电线要求绝缘良好,不得老化、破皮漏电。电缆穿越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必须加设防护套管或埋地。(3)开关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应装在坚固的支架上。固定式开关箱离地1.5米高,移动式开关箱下底面距地面距离应在0.61.5米高。开关箱必须防雨。开关箱的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箱内电器的不带电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保护接零。闸刀开关的熔丝材质应符合要求,严禁以其它金属代替;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锁”制,所有配电箱和开关箱由专人负责。(4)施工机具接线:所有施工机具必须有保护接地或接零和安装漏电保护装置。(5)危险场所按要求使用36V、24V或12V安全电压。(6)进户线的室外端采用绝缘子固定,照明器具和器材不得有绝缘老化或破损现象。(7)室外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米,室内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2.4米。(8)在潮湿环境中操作机具的工人要求穿绝缘鞋。(9)线路架设须由持证电工负责,严禁私自乱拉接电线和自设插座、开关等。1.3紧急预案方案1.3.1预防措施:1、现场文明施工是工地安全的第一保障,现场必须保持材料码放整齐,运输道路通畅,这样才能在有安全事故发生时做到有的放矢,救援及时。2、组建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文明施工领导班子。严格执行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层层落实,严格管理。每天检查施工现场,有隐患及时处理,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险情,要立即停止作业。3、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素质是安全施工的有力保证。定期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每天对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对所使用的工具、设备、防护用品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改进措施。4、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理、施工现场生产性动火安全规定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5、保证现场有车辆,在需要的情况下做到第一时间处理。1.3.2应急预案: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原因不一样,处理方法不同,但都具有突然性,不可预见性,现场离大城镇比较远,时间就是生命,在进行防护的同时,也要要求员工对紧急突发性事故的处理有一定的救护常识,并在安全员的组织下进行抢救或救护,尽量降低因事故发生造成的损失。1、火灾(1)立即停止施工,拨打119电话报警,现场人员各班组有组织进行救火行动。(2)发生火灾后应立即疏散无关人员,并对在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核对,如发现有人员困在火海,应立即进行有针对性救援。(3)易爆炸材料应立即转移,然后对离火场比较近但尚未起火的易燃材料进行转移,防止火势蔓延。(4)在报警等待期间,应判断起火材料性质,木材,塑料,胶皮,树木等材质起火应在现场接消防用水及临时用水灭火,如油、油漆等不能用水灭火的,用干粉灭火器灭火。(5)价值贵重材料、设备转移,降低火灾损失。1.3.3、触电事故(1)立即停止施工,并做好现场保护工作。(2)发生触电事故,应先关闭总电源。(3)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简单说明伤者情况,根据医生指导,在等待期间进行简单救护。(4)电工立即检查电路,查找原因。1.3.4、多发性建筑安全事故(1)立即停止施工,疏散无关人员,并保护好现场(2)立即报告上级部门,并清点人员,如有失踪者立即对有可能被困地点进行挖掘,搜寻。(3)如果伤者神志不清,脊椎受伤或脑出血,先不要移动伤者,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咨询,简单说明伤者情况,根据医生建议,立即送伤者到医院治疗或者在现场等待医护人员到达。(4)外伤,骨折等可判断伤情,且受伤者神志清醒,应在现场对伤者进行止血处理后,立即用现场车辆送就近医院治疗。1.3.5、机具伤害和起重伤害事故(1)伤者应立即进行简单止血,如伤者神志不清,脊椎受伤或脑出血,先不要移动伤者,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咨询,简单说明伤者情况,根据医生建议,立即送伤者到医院治疗或者在现场等待医护人员到达。如果受伤者神志清醒且为外伤,骨折等可判断伤情,立即用现场车辆送就近医院治疗。(2)立即报上级部门。(3)保护好现场,等待有关部门鉴定。第 8 页 共 9 页方案预案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