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T改变的分类与临床意义.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881970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7.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T-T改变的分类与临床意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ST-T改变的分类与临床意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ST-T改变的分类与临床意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T-T改变的分类 与临床意义,正常心电图,ST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 T波:代表整个心室快速复极的电位变化,正常ST段多数位于基线上。 ST段向上偏移称为ST段抬高 ST段向下偏移称为ST段下移,ST段抬高: 在肢体导联和胸导联的V4-V6不应超过0.1mV;在V1、V2 导联ST段抬高不超过0.3mV;V3导联不超过0.5mV仍属正常。 ST段抬高的程度常与QRS波群振幅有关,S波越深ST段抬高越明显。 ST段下移: 在aVR导联不超过0.1mV,其他导联都应不超过0.05mV,ST段压低类型: 1.下斜型ST段压低 2.水平型ST段压低 3.近似水平型ST段压低 4.J点型ST段压低(连接点型、上斜型) 5.假型ST段压低 其中下斜型和水平型称为缺血型ST段压低,压低0.05mV,持续时间0.08s,既可作为心肌缺血的诊断依据,ST段改变形态,T波双肢常常不对称,前肢较缓慢,后肢较陡峭,顶端较圆钝 在、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V3导联多数直立。其他导联可直立、双向或倒置。如果V1、V2 T波直立,V3不能倒置。在以R波为主导联中,T波的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胸前导联的T波可高达1.21.5毫伏。,T波形态,一、根据病因分类,二、根据发生机制分类,1. 原发性ST-T改变 由于心肌本身原因使心室复极异常而引起的心电图ST-T发生改变 2. 继发性ST-T改变 因心室除极异常继而造成心室复极异常所引起的心电图ST-T改变 主要见于左室肥厚、室性异位激动、室内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等,三、根据心电图形态特征分类,(一)特异性ST-T改变 缺血型ST段下移 心电图特点: ST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05mV ST段与T波有明确的分界点 下移的ST段持续时间0.08s 多见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2. 缺血型T波改变 心电图表现: 双肢对称 底部变窄 不论直立还是倒置,顶端变尖 T波与ST段分界明显 多见于心肌缺血、亚急性心肌梗死,3. 损伤型ST段抬高 ST段呈弓背向上显著抬高,见于变异型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期,4. 单向曲线 ST段弓背向上抬高,与其后的T波相融合,似红旗招展,见于心肌梗死急性期较早阶段,5. ST-T鱼钩状改变 以R波为主的导联ST呈下斜型下降,T波呈负正双向或倒置,Q-T间期缩短,见于洋地黄类药物作用,6. 帐篷状T波 T波双肢对称,基底部变窄,波顶变尖,似帐篷样,见于高血钾,7. 继发性ST-T改变 QRS波群形态有异常改变同时,出现ST-T改变: 以R波为主导联ST段下移T波低平、负正双向或者倒置 以S波为主导联ST段抬高、 T波直立 见于左室肥厚、室性异位激动、室内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二)非特异性ST-T改变 ST-T改变超出正常范围,但其形态不具备特异性,不能据此判断某种疾病的ST-T改变,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