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畜禽传染病、寄生虫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876907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9.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畜禽传染病、寄生虫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常见畜禽传染病、寄生虫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常见畜禽传染病、寄生虫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常见畜禽传染病、寄生虫 病的鉴定与处理,第一节 主要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及其处理 第二节 主要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及其处理 第三节 家禽常见疾病的鉴定与处理,第一节 主要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及其处理,人畜共患病:是指人类与畜禽之间能够相互感染和传播的疾病和寄生虫病。 口蹄疫、炭疽、狂犬病、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牛结核病、日本血吸虫病、猪乙型脑炎、猪型链球菌病、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大肠杆菌病(O157 : H7)、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等。,一、口蹄疫,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接触性)疫病。 最易感染的动物是:黄牛、水牛、猪、骆驼、羊、鹿等,黄羊、麝、野猪、野牛等野生动物也易感染此病。 本病以牛最易感,羊的感染率低。 口蹄疫在亚洲、非洲和中东以及南美均有流行,在非流行区也有散发病例。,口蹄疫病原,口蹄疫的传染源,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 传染源主要为潜伏期感染、临床发病动物。 感染动物呼出物、唾液、粪便、尿液、乳、精液、肉和副产品均可带病毒。 康复期动物可带病毒。,口蹄疫的临床症状,动物病初体温升高,食欲减少,精神不振 随病程的发展,在蹄冠、蹄踵、蹄叉、口腔的唇、齿龈、舌面、口、乳房的乳头等部位出现一个、几个或更多的米粒大小的水泡,并可融合成更大的水泡,水泡破裂后形成鲜红色的烂办,干燥后形成黄色痂皮。 严重的蹄壳脱落,出现跛b行 初生仔猪和哺乳仔猪常呈急性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病死率可达60%80%。,口蹄疫的病理变化,除口腔、蹄部的水泡和烂斑外,在咽喉、气管、支气管和前胃粘膜有时发生圆形烂斑和溃疡,上盖有黑棕色痂块。 真胃和大小肠粘膜可见出血性炎症。 心包膜有弥漫性及点性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文,称为“虎斑心”。 猪蹄部继发感染可出现化脓性出血性炎症。,口蹄疫的诊断,根据病的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流行病学可作出初步诊断。 但要确诊,区别于水泡病、水泡疹、水泡性口炎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 必须取病料做病毒分离,或取水疱液、病愈动物血液进行补体结合试验、血清综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琼脂扩散试验等。,口蹄疫的防治,1强防疫,防止疾病的传入,控制污染地区。 2发生本病后,患畜全部淘汰,采取隔离封锁措施,彻底消毒。 3场周围地区发生本病,本场猪只应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常发地区按期进行免疫。 4畜时,用清水或加醋的水洗伤口,或用0.1%的高锰酸钾清洗,再涂布1%紫药水或5%碘甘油。并可配合强心、补液和抗生素治疗。 5紧急防制可用口蹄疫灭活疫苗注射。,口蹄疫的处理,宰前确诊为口蹄疫的病畜,必须立即扑杀后销毁 同群屠畜用密闭运输工具运到指定地点,用不放血扑杀后销毁 宰后确诊者,逐个尸体、胴体、内脏及所有副产品必须销毁;同批产品、副产品全部销毁。,卫生措施,1、封锁厂区,停止调入、调出屠畜,上报疫情,将病料放在严格密闭容器中送往检验机构坚定; 2、对车间、病畜停留过的场地、圈栏彻底消毒; 3、病畜的粪便、肠内容物、污物污水,经消毒后方可运出或排出; 4、所有设备、工具、工作人员衣物,必须彻底消毒。,二、炭疽(Anthrax),炭疽是由炭疽杆菌(Bacillus authracis)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自然条件下,牛、马、羊是易感染动物,多表现为败血性,猪的敏感性较低,人也具有感染性。 炭疽的传染源 主要来自患病家畜 通过排泄物(粪、尿)、唾液等;病死畜尸体处理不当,导致病菌大量传播于周围环境,污染土壤、水源及牧草。,图片,炭疽的症状,症状:突发高热、可视黏膜发绀( gn:红青,微带红的黑色)、天然孔出血、尸僵不全、血凝不良呈煤焦油状、脾脏明显肿大、皮下和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浸润。 炭疽病以皮肤型多见,病症为身体外露部位出现小丘疹,继之形成水泡,破溃及坏死,最后形成黑色焦痂。同时可有全身不适、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可并发脑脊髓膜炎及败血症。,与动物及畜产品接触较多的人员,可通过皮肤伤口感染皮型炭疽,表现为皮肤坏死; 吸入炭疽芽孢杆菌,可感染肺型炭疽; 使用含有炭疽病原体的畜产品易感染肠型炭疽。,脾脏肿大,动物炭疽病症表现,最急性型 羊炭疽对为最急性型,其特征表现为突然站立不稳,全身痉挛,迅速倒地高热,呼吸困难,天然孔出血,血凝不全迅速死亡。 急性型 牛炭疽多呈急性型,多数病牛精神不振,少数病牛兴奋不安,但很快转为高度沉郁,患畜体温升高,食欲废绝,行走蹒跚,肌肉震颤,呼吸高度困难,可视黏膜发绀或有出血点,天然孔出血最后,窒息而死,一般2d死亡。,动物炭疽病症表现,亚急性型 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病程较长(2-15d),病情亦较缓和,牛马可在颈胸、腹下、咽喉、外阴等处皮下发生界限明显的局灶性、炎性水肿,触诊如面团,开始热痛,不久则变冷无痛,甚至软化、龟裂、渗出带黄色液体。 局限型炭疽 猪多为局部炭疽,很少有临床症状,主要为咽型炭疽。咽喉部和附近淋巴结肿胀,肠型炭疽常伴有消化道失常的症状,便秘或腹泻,轻者可恢复,重者死亡。,炭疽临床症状,1.皮肤炭疽 通常发生于面部、颈部、手部或肩部等露出部位。 初起为红色的小丘疹,很快变成水疱,疱内含有清亮的或带血的浆液,周围组织显著肿胀及浸润,不久,水疱化脓及自然破溃,流出浆液或脓液。病变中心发生坏死并结成坚硬的黑色干痂,在痂的四周皮肤发红肿胀,其上有小水疱和脓疱。患部附近的淋巴结肿大且常化脓。 大部分病人症状较轻,坏死的皮肤组织脱落后形成溃疡,终于发生瘢痕而愈。 少数严重的病人,局部红肿明显,形成大疱及严重坏死。,炭疽临床症状,3.肺炭疽 吸入带有芽孢的尘埃可能发生肺炭疽,其死亡率更高,发病急骤,有寒战高热等中毒症状。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咳血,可因呼吸循环衰竭在24小时内死亡,极少数发生炭疽性脑膜炎。,2.肠炭疽 食入病、死畜的肉和喝了污染的水,或病畜的奶可能发生肠炭疽。 较为少见,病人突然发生高热、后续性呕吐、腹泻等严重的胃肠道症状。有时发生肝脾肿大,腹膜炎,病人可因毒血症、败血症及衰竭,在短期内死亡。,出血性坏死肠炎,诊断要点,临床症状 多为最急性,突然发病,患羊昏迷,眩晕,摇摆,倒地,呼吸困难,结膜发绀,全身战栗,磨牙,口、鼻流出血色泡沫,肛门、阴门流出血液,且不易凝固,数分钟即可死亡。 羊病情缓和时,兴奋不安,行走摇摆,呼吸加快”心跳加速,粘膜发绀,后期全身痉挛,天然孔出血,数小时内即可死亡。 剖检变化 外观可见尸体迅速腐败而极度膨胀,天然孔流血,血液呈曙红色煤焦油样,凝固不良,可视粘膜发绀或有点状出血,尸僵不全。 对死于炭疽的羊,严禁解剖。,诊断要点,实验室检查 病羊生前采取静脉血液(耳静脉) 死羊可从末梢血管采血涂片 必要时可做局部解剖,采取小块脾脏,然后将切口用0.2升汞或5石炭酸浸透的棉花或纱布塞好 涂片用瑞特氏染液或用美蓝染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若发现带有荚膜的单个、成双或短链的粗大杆菌即可确诊 有条件时可进行细菌分离和阿斯科利氏环状沉淀试验。,防治措施,治疗 必须在严格隔离条件下进行治疗。山羊和绵羊炭疽病程短,常来不及治疗 对病程稍缓的病羊可采用特异血清疗法结合药物治疗:病羊皮下或静脉注射抗炭疽血清3060毫升,必要时于12小时后再注射1次,病初应用效果好。 炭疽杆菌对青霉素、土霉素及氯霉素敏感。其中青霉素最为常用,剂量按每千克体重1.5万单位,每8小时肌肉注射1次。 预防 经常发生炭疽及受威胁地区的易感羊,每年均应作预防接种。,炭疽的处理,1、将各型炭疽病畜的整个尸体、胴体、内脏、皮毛、血液等所有的产品,于当天用不漏水的工具运至化制点或指定点全部销毁。 2、将同批产品、副产品全部销毁。 3、迅速向当地畜牧兽医行政部门报告疫情。,卫生措施,1、宰后发现炭疽,立即停止生产,封锁现场取材会诊和细菌镜检。 2、屠宰车间、设备、病畜停留、经过的场地、圈栏彻底消毒:喷洒20漂白粉溶液,或10烧碱热溶液、或5甲醛溶液。清除和销毁所有粪便、污物。所有消毒工作必须6 h 内完成。 3、与病死畜接触的工作人员,必须受到严格周到的防护处理,衣物、胶鞋必须及时、彻底消毒。 4、必须及时上报疫情。,三、其它人畜共患传染病,恶性肿瘤 李氏杆菌病 布鲁氏杆菌病 肉毒梭菌中毒症 狂犬病 伪狂犬病 破伤风 巴氏杆菌病,结核病 沙门氏菌病 鼻疽病 猪丹毒 猪瘟 疯牛病 猪水疱病,除上述的两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以外,最常见还有:,第六章 常见畜禽传染病、寄生虫 病的鉴定与处理,第二节 主要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及其处理,39,主要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在动物检疫中,几种主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人体危害较为严重,被列为国家规定的重点检疫对象,包括猪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住肉孢子虫病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检疫要点和处理方法。,40,一、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 ),又称猪囊虫病。 猪囊尾蚴病是由猪囊尾蚴在猪体内寄生所引起的疾病。 其成虫可寄生于人体小肠内引起绦虫病。 猪囊尾蚴病可经肉感染人,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41,1、病原形态,猪囊尾蚴,又称猪囊虫,俗称“米糁子” (糝sn,米粒;饭粒) “豆”。 成熟的猪囊尾蚴为椭圆形、白色半透明的包囊,其大小为(68)mm5mm,囊壁上有一个内嵌的头节。 显微镜观察头节上有4个吸盘与顶突,顶突上有两排小钩,囊内充满半透明液体。,42,43,44,外突囊尾蚴寄生在小肠前端,囊尾蚴在肠道内形成具有排卵能力的节片,内突囊尾蚴,45,2、宰前鉴定,轻度感染的病猪,一般无明显症状,宰前难以发现。 严重感染的病猪,眼结膜暗红或有小结节样的疙瘩, 舌根部和两侧颊部有小米粒样的囊泡,有的病猪肩胛部增宽,臀部隆起,由上向下观看猪的背侧,呈葫芦形,病猪常喜卧,不愿走动。,46,3、宰后鉴定,囊尾蚴主要寄生于肌肉内,以咬肌、舌肌、腰肌、臀肌、肩胛外侧肌、股内侧肌等处为常见,内脏以心肌较多,其中又以咬肌和舌肌寄生囊尾蚴最多,严重感染的猪各处肌肉均可存在,脂肪中也有。 在检疫时以检查咬肌、腰肌和心肌为主。 肉眼直观检查可见肌肉中有许多米粒大至豌豆大的白色透明的囊泡,囊尾蚴发生钙化后呈黄白色,如逗点大小。,47,肌肉中的囊尾蚴,48,4.处理,在规定的检验部位上的40cm2的面积内发现囊尾蚴和钙化虫体3个以下者(包括3个)实施盐腌或冷冻处理出厂; 45个虫体的,进行高温处理后出厂; 610个或10个以上的必须销毁或作工业用。 皮张不受限制出厂。,49,二、旋毛虫病(Trichinosis),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幼虫和成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成虫寄生于肠道(肠旋毛虫),幼虫寄生于肌肉(肌旋毛虫)。 在家畜中除猫和犬外,猪患病率最高。,50,1、病原体形态,旋毛虫成虫寄生于小肠 虫体细小,头细、尾粗 雄虫比雌虫小,雄虫大小为(1.41.6)毫米40微米;雌虫为(34)毫米60微米;卵为40微米30微米,卵在子宫内孵化。 幼虫寄生于横纹肌纤维内,其中以膈肌感染率最高,并多聚集在筋头,长约0.1毫米,被包围在包囊内,包囊多为纺锤形,每个包囊内有1条幼虫,偶尔也有2条的。,51,52,2、宰前鉴定,成虫寄生与小肠时,有时引发肠炎,病畜有厌食、恶心、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 幼虫侵害肌肉,打嗝、嗳气,体温升高,肌肉疼痛或 僵硬、水肿、嗜酸白细胞增多,局部淋巴结肿大。 严重感染时,有呼吸困难、咀嚼和吞咽困难,甚至死亡。,53,3、宰后鉴定,主要以膈肌进行检验检疫。 采取肉尸左右膈肌脚各不少于25克的肉样一块做检验样品。 将肉样肌膜撕去, 把肉样纵向拉平,仔细观察表面有无呈半透明微隆起的乳白色或灰白色、针尖大的小点状病灶,然后进行深部检查,如发现上述小病灶,多为钙化的虫体,应细心用弯头剪刀剪下,制成压片再镜检。,54,把经过肉检的肉样,用剪刀顺着肌纤维的方向,分别在肉样两面的不同部位剪取12颗米粒大的肉粒,另一块肉样同样剪12粒,依次贴在一块载玻片上,再盖上一玻片,用力压扁,然后放于50、70倍显微镜下观察。 逐个观察24颗肉粒的每个视野,如有旋毛虫感染,可见到盘曲的小蛇样形状或见到螺旋状旋毛虫包囊,若未观察到则为未感染。,55,肌 肉 压 片,56,57,4、处理,在24颗肉粒检样内: 发现包囊或钙化的旋毛虫不超过5个的,横纹肌和心脏高温处理出厂 超过5个以上的,必须销毁或作工业用 脂肪和内脏(除小肠外)不受限制出厂,小肠应作高温处理。,58,三、弓形虫病(Toxplasmosis),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 易感动物主要有猪、猫、牛、羊、犬、马、兔、骆驼等。 猪是最易感动物,猪暴发此病时,可波及整个猪场,死亡率高达60以上。 人对弓形虫易感,可通过眼结膜、呼吸道,皮肤、消化道等浸入人体,肉检人员、屠宰人员应做好防护。,59,1、病原形态,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属真球虫目、肉孢子虫科、弓形虫属。 因首先在非洲突尼斯龚地(刚地)的梳趾鼠体内发现,且虫体呈弓形或新月形,故由此得名。 一般认为寄生于人畜的弓形虫只有一种,但不同地域、不同宿主的虫株,其毒性可有差异。,60,61,2、宰前鉴定,猪弓形病: 体温升高至4042,呈稽留热(稽留热:数天或数周呈现高热状态,且24h 波动范围不大于1)。 食欲减少或废吃、精神萎顿、流少量鼻涕、呼吸困难、咳嗽、贫血、眼结膜充血、便秘,有时下痢或呕吐。 体表淋巴结肿胀,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 耳边、鼻端、下肢、股内侧、下腹部等部位出现瘀斑或紫红斑或间有小点出血。 仔猪多为急发性;成年猪皮肤无大出血斑。,62,绵羊弓形病 多呈隐性感染,少数有神经症状(原地转圈运动),表现呼吸困难、鼻漏等症状。 犬弓形病 主要表现为发热、精神萎靡、黏膜苍白、咳嗽、呼吸困难。严重时发生出血性腹泻、剧烈呕吐、以及麻痹。,63,3、宰后鉴定,病理变化 最特征的病变在肺、淋巴结和肝。 主要表现为: 全身淋巴结髓样肿大,灰白色,切面湿润,尤以肠系膜淋巴结最为显著,呈绳索状,切面外翻,多数有针尖到米粒大、灰白色或灰黄色坏死灶及各种大小出血点。 肺门、肝门、颌下、胃等淋巴结肿大23倍。 肺出血,有不同程度水肿,小叶间质增宽,小叶间质内充满半透明胶冻样渗出物,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粘液性泡沫,有的并发肺炎。,64,肝脏呈灰红色,常见散在针尖大到米粒大的坏死灶。 脾脏肿大,棕红色。 肾脏呈土黄色,有散在小点状出血或坏死灶。 大小肠均有出血点。 心包、胸腹腔有积水。 体表出现紫斑。 本病的确诊依赖于病源检查和血清学检查,病源学诊断取脏器、血液和淋巴结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65,4.处理,如果胴体不消瘦,胴体和内脏高温处理后出厂; 胴体消瘦或全身病变严重者,必须化制或销毁处理; 皮张不受限制出厂。,66,四、肉孢子虫病(Sarcocystis),肉孢子虫病是一种广泛寄生于人类和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细胞内的寄生虫病。 其所产生的肉孢子虫毒素能严重地损害宿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重要器官,因而是一种重要的,甚至是致死性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67,1、病原形态,病原有三种,即米氏肉孢子虫、猪人肉孢子虫及猪住肉孢子虫,我国主要为前两种,其形态大致相同。 肉孢子虫囊呈圆柱形或纺锤形,大小差别很大;长径 1-5cm,横径0.1-lcm,囊壁内有许多间隔,把囊内虫体-缓殖子分隔成簇。 成熟卵囊长椭圆形,内含2个孢子囊。孢子囊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壁双层而透明,内含4个子孢子,大小为 13.6-16.4m8.3-10.6m。,68,69,2、宰前鉴定,主要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下病、腹泻、肢行、截瘫等症状。 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牛、羊的流产、消瘦、瘫痪及死亡。 在人肌肉中的肉孢子虫囊可破坏所侵犯的肌细胞,造成邻近细胞的压迫性萎缩,伴有肌痛、皮下肿胀等,如囊壁破裂可释放出一种很强的毒素,肉孢子毒素作用于神经系统、心、肾上腺、肝和小肠等,大量时可致死。,70,3、宰后鉴定,病理剖检可见肌肉色淡、贫血、黏膜上有出血斑点,在不同部位的横纹肌、心肌、舌肌中可见到大小不等的包囊(毛发状至23cm长)。 诊断本病通常用硫酸锌浮聚法检查粪便中孢子囊或卵囊和活组织检查肌肉孢子虫囊。,71,4、处理,严格肉品卫生检验,未经检验的畜肉不准出售,查出的带虫肉品要按规定处理; 对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猪、犬等动物献食人的粪便; 提高人们的卫生知识水平,不吃生肉和未煮熟的肉。,72,其它寄生虫病,棘头蚴病 孟氏裂头蚴病 肝片吸虫病 姜片吸虫病 并殖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 腹腔吸虫病 隐孢子虫病 舌形虫病,球孢子虫病 盘尾丝虫病 肺线虫病 前后盘吸虫病 结节虫病 肾虫病 球虫病 组织滴虫病 颚头线虫病 等等,第六章 常见畜禽传染病、寄生虫 病的鉴定与处理,第三节 家禽常见疾病的鉴定与处理,74,第三节 家禽常见传染病的鉴定与处理,家禽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有: 禽流感 新城疫 马立克病 鸭瘟 小鹅瘟 传染性喉气管炎,等,75,一、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家禽和野禽的烈性传染病,给养禽业造成巨大损失,我国农业部和国际兽医局都将其定为A类传染病。 以往认为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对人群无致病力,但1997年香港报道了首例因感染H5N1亚型AIV致死人事件后,近年及最近又有多例人感染AIV发病,甚至死亡的报道。 由此可以看出,禽流感也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76,禽流感的历史,1878年 Perroncito首次报道了意大利鸡群暴发的一种严重的疾病,当时称鸡瘟,现已知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引起的。 1901年 证实禽流感病原由“可滤过的病原”引起。 1955年 证实禽流感病原属于A型禽流感病毒。 1992年 陈伯伦和张泽纪在广东分离到低致病性的H9N2毒株。 1997年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首次感染人,并致使18人感染,其中6人死亡。 1999年 香港首次从人类分离到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2003年 H7N7亚型禽流感病毒致使荷兰一名兽医死亡,80多人感染。 2004年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已使越南和泰国多人感染,10多人死亡。,77,流行病特征,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5030min,70min,1001min可灭活病毒。 感染途径:受感染各种禽类 传染源:带病毒动物 传染途径: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尘埃,分泌物和排泄物等,78,病 原,禽流感的病原是禽流感病毒。 根据致病性,流感病毒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与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NPAIV)。,79,(一)宰前鉴定,多为急性,有时常无如何症状,体温迅速升高、突然死亡。 病禽羽毛松乱、精神沉郁、消瘦、垂羽闭眼、呆立不动、腹泻,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常出现歪脖子、抽搐眼盲等神经症状。 头面水肿,冠、肉、髯黑紫,皮肤发绀(gn 红青,微带红的黑色),眼结膜发炎,分泌物增多,口腔粘膜有出血点,眼、鼻腔有较多浆液性、黏液性或黏脓性分泌物;病鸡腿部鳞片有红色或紫黑色出血,病禽有下痢,排出黄绿色稀便。,80,81,82,83,84,85,86,87,88,89,90,(二)宰后鉴定 呼吸道,剖开呼吸道: 鼻窦内充满黏液, 眶下窦内积有黏液或干酪样 喉头、气管粘膜充血、出血 在粘膜表面有多量黏性分泌物 肺淤血 气囊膜增厚,内有纤维素性或干酪样物。,91,92,93,94,消化道,消化道病变明显: 口腔内有黏液 嗉囊内积有酸臭的液体 腺胃乳头出血、有脓性分泌物、腺胃与食道、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带状出血 肌胃角质膜下出血 十二指肠及小肠粘膜红肿,有程度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 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 直肠粘膜及泄殖腔出血。,95,96,97,肌肉和脏器,胸骨内面、胸肌、腹部脂肪、心脏均有出血点; 肝、脾、肺、肾有灰黄色小坏死病灶; 腹部和心包膜充血、腔体内纤维素性渗出物; 卵巢和输卵管出血或出血。,98,99,100,101,102,(三)实验室检验,禽流感的诊断一直依赖于病原的分离鉴定。 主要包括病毒的分离以及血清型鉴定; 从泻殖腔采样,接种鸡胚,然后取尿囊液用以下试验进行确诊: 琼脂扩散(AGP)试验、 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微量法) 中和试验 ELISA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PCR试验等,103,(四)处理,禽流感是国际兽疫局规定的A类疫病,我国规定的类传染病,经检验确诊为禽流感时,将活禽扑杀后销毁,所有产品销毁。 划定疫区 严格封锁 扑杀受到HPAIV感染的所有禽类 对疫区内可能受到HPAIV污染的场所进行彻底消毒等,以防疫情扩散。,104,二、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 ND),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伪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鸡、火鸡的急性、热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它禽类、人偶尔亦可感染本病毒。 新城疫病毒存在于病鸡的所有组织器官、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中;脑、脾、肺含量最高,骨髓中病毒存活时间最长。 特征为:高热、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 鸡、火鸡、珍珠鸡、野鸭有易感染性,鸡最易感,尤其是幼雏和中雏; 水禽对本病有抗感染力。,105,106,(一)宰前鉴定,1、最急性型: 多见于雏禽或发病初期,突然发病,常无特征症状而突然死亡。,107,2、急性型:,以呼吸道症状开始,继而腹泻。病鸡体温高达43以上,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退或废食,不愿行走,缩颈闭眼、嗜眠、昏睡,翅膀下垂,鸡冠、肉髯呈紫黑色。 眼帘肿胀,角膜浑浊,鼻、口腔积有大量浑浊带血腥臭的黏液,呼吸紊乱,咳嗽、罗音(张口呼吸时发出“咯咯声”),呼吸困难。 为了排出口腔黏液,常做出吞咽动作或甩头动作,常从口腔内流出灰黄色恶臭粘液。 嗉囊内充满液体或气体,倒提时口角流出大量酸臭灰暗液体;排出绿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有时混有血液、恶臭。,108,3、亚急性或慢性:,多发于成年鸡,以神经症状为明显,反复发作,尤为受惊时更为明显。 病鸡翅膀麻痹下垂,跛行,头向后转或扭向一侧,行走时转圈后向后倒退,最后半身麻痹后全身瘫痪。,109,110,111,112,113,114,115,(二)宰后鉴定,全身粘膜、浆膜出血(心冠、卵泡脂肪),腺胃乳头、肌胃角质层下出血,肠粘膜(十二指肠、小肠、空肠)出血,肠粘膜水肿,纤维素性坏死,溃疡,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坏死,肺瘀血,水肿。 整个肠道出现出血性、卡他性炎症。从小肠道盲肠、直肠,粘膜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黏膜上有纤维性坏死病变,有卡他性或浆液性渗出物。 幼禽常见气囊炎,气囊膜增厚,内有卡他性或干酪样渗出物。 卡他(Catarrh):即黏膜炎。,116,117,118,119,120,(三)处理,1.仅脏器发生病变者,可剔除内脏,肉尸经高温处理后可出厂; 2. 具有全身性病变者,全部化制处理; 3. 血及羽毛经消毒后可出厂。,同学们,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